有人帶頭就好,鄭翠紅看圍著司務長的人這會已經在排隊,就繼續高聲說道:“咱們來隨軍,行動聽指揮,可這日常的日子,還得各家關起門來自己過,男人有工資,后面家屬院這邊建好了學校,咱們的孩子讀書不用交學費,咱們家屬只需要張羅好家里的日子就好,姊妹們,現在是新社會,新國家,領導號召咱們婦女頂起半邊天,咱們男人在前面流血流汗,咱們能不能把這后方給照顧好?”
接著就有人高聲喊著能,然后就是一陣的笑聲,鄭翠紅這才算是徹底放下心來,來司務長這里反映問題的也好了好些,多是去小滿那邊,登記自家有什么需要采購的,后勤那邊這幾天要派車去城里,可以給統一采購回來。
“大家不要著急,咱們駐地跟家屬院也是剛開始建,后面還要建供銷社,郵局,別的鎮上有的,咱們這里也要有。”
雖然這邊現在僅僅是駐扎了一個團,聽司務長說,已經開始建更多的營區,家屬院這邊還要繼續往東邊擴建,后面會再來這邊幾個團,這里是一個師的建制。
一直忙到下午五點多鐘,驚蟄在家里燒了熱水,用家里的熱水瓶提著給送過來,司務長一邊夸驚蟄懂事,一邊跟著喝了兩杯水。
小滿給驚蟄幾張飯票,讓他去食堂打飯回來,驚蟄就問小滿:“姐,上次的魚湯豆腐啥時候再做呀?”
那魚湯豆腐不僅是驚蟄吃著好,小滿都覺得好吃的很,魚湯熬的奶白濃稠,豆腐滑嫩,就加點胡椒面,一點鹽,出鍋之前加上一些小蔥花,每個人能打一碗,驚蟄自己吃了一大碗。
司務長聽了心里挺酸楚,他也想吃點好的,可現在就這么一個條件,每日里的吃食讓他這個司務長操碎了心,小滿兩次出馬,算是給整個駐地改善了一次生活。
“豆腐好做,就這魚不好得呀,那河里的魚太小,也少,我打了一上午才得了那么點,等以后有魚,咱再做。”
“那咱啥時候再有魚啊?”
小滿也不知道啥時候再有魚,她想去青山水庫看看去,青山水庫那邊應該還有魚。
陳粵生他們經過商量之后,決定把水庫里面已經不是很多的水全部放掉,然后清理水庫底下的淤泥,這個工程很大,只不過現在已經沒有別的辦法。
“寧老師,只有這一個辦法了嗎?就沒有別的比較省事的法子嗎?”
陳粵生跟在寧老師的身后,又問了一遍。
寧老師搖頭:“趁著現在還不到汛期,抓緊時間吧,跟下游的各個單位協調好,閘口做好攔截,不要讓魚從水庫里面跑掉。”
經過十多天的走訪,已經有一隊人馬打聽到,青山水庫里面有十五條食人魚,這本來是一位專門專門研究魚類的專家從南美洲帶回來的研究樣品,走到港島,魚就被人偷了,誰能想到,竟然給放到了青山水庫。
那位叫做宋嬌娜的女研究員也趕到了青山水庫,據她自己說,這十五條食人魚,都是公魚,不用擔心食人魚的繁殖問題,只要把魚逮到,就沒有問題。
偌大的一片水,要全部放掉,工作量可想而知,陳粵生跟縣里的相關部門一起協調這件事情,小滿來到青山水庫的時候,已經開閘放水。
水量不大,水下有漁網,不時的就會看到有魚掉落在漁網里面,這漁網質量也不是很好,放一會水就要把漁網收起來,旁邊就有人守著,檢查漁網里面的是什么魚。
陳粵生沒想到小滿過來,就帶著她去水庫邊轉了轉,水位下降了一米多,陳粵生有些無奈:“照現在這樣的速度,也不知道多久才能把水全部放完,附近的村民說過,這水庫底下還有一個湖,湖水挺深,我就怕我這次的任務,能做到什么程度。”
這樣專業的事情,自然是要交給專業的人來下決定,小滿陪著陳粵生在水庫邊站了好久,臨走小滿用一個竹簍背著滿滿一竹簍的魚。
小滿不是自己一個人回去的,跟她一起的還有好幾個背著竹簍的小戰士,他們是給駐地送魚,李班長看到那些魚,當即就開始挑豆子,準備明早上做豆腐。
驚蟄聽說小滿背了很多魚回來,跑到食堂后面的院子,發現小滿在清理那些大大小小的魚。
很小的魚寧老師沒讓小滿他們帶著走,而是放到了水庫邊一個人工挖出來的水塘里面,這些魚要準備再重新放到水庫里面去的,偌大的水庫,這么好的養魚的地方,自然是需要很多的魚苗。
幾背簍的魚全部清理完,小滿也覺得有些累,李班長就讓小滿跟驚蟄在食堂跟他們一起吃晚飯。
小滿也不耐煩回去再做飯,就帶著驚蟄幫著在食堂打飯,很快,就有家屬帶著孩子過來打飯。
李桂花跟王根生一起過來的,王長富還在青山水庫,知道老婆孩子來了也沒有時間回來看看,小滿給李桂花打飯的時候,往他們的盆里多舀了一勺燉白菜,李桂花驚喜的看著小滿,小滿輕輕的點了點頭:“明天中午食堂做魚湯豆腐,你們來這里打飯。”
李桂花聽了,就對小滿說:“咱們食堂自己做豆腐嗎?我過來幫忙吧,我家里往上數好幾代都是做豆腐的,我跟著我爹學的,嫁給孩子爹之后,婆家不愿意我做,我才放下,不過我經常回去幫我爹做,手藝還行。”
小滿就喊李班長:“李班長,咱這里有一個家里做豆腐的嫂子。”
李班長就過來,問了李桂花幾個問題之后,讓李桂花明天一早過來幫忙,李桂花帶著兒子,開心的端著飯菜回了家屬院。
李桂花第二天很早就起了床,她輕手輕腳的洗漱,還是把睡在對面房間的兒子王根生給吵醒了。
王根生揉著眼睛從房中出來:“娘,你起的這么早嗎?”
李桂花小聲的說:“做豆腐就是要趁早,你在家里再睡一會,我一個人去就行。”
王根生沒有讓他娘一個人去食堂,隨意的抹了一把臉之后,就陪著他的娘往食堂走。
因為今天要做豆腐,李班長提前一個小時起床,剛開了食堂的門,發現李桂花帶著孩子就過來了。
“嫂子,你怎么來的這么早?”李班長沒想到李桂花過來的這么早。
李桂花帶著王根生開始磨豆子,一套不大的石磨,用手一圈一圈的轉著石磨,李桂花很快就覺得背上有汗。
王根生就上來幫忙,原來在老家,一直吃不飽飯,這幾天吃的好,王根生也覺得自己身上有勁了。
小滿來了食堂,就看到在磨豆腐的王根生,上前接過來,讓王根生休息一會。
王根生很安靜的坐在一邊,小滿就問李桂花,孩子在老家有沒有去讀書。
“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孩子多,也不是到了年齡的孩子都能去讀書,我們這一房,就我跟孩子在家里,孩子爹有時候一年半載的沒個音訊,孩子奶奶沒開口,我也不好意思讓孩子去學堂。”
小滿就說:“我弟弟跟著我一起過來的,他最近在學著認字,讓根生去找我弟弟,跟他們一起認字,過些時候,學校就能開始上課,去了有點基礎心里也不慌。”
王根生眼神囧囧的看著他的娘,李桂花不好意思讓王根生去麻煩驚蟄,小滿;“他們一幫小孩子經常在一起玩,去了也多認識幾個小伙伴。”
王根生眼神熱切的看他的母親。
李桂花就說:“行,等吃了早飯,你就去找他們一起玩。”
小孩子怎么不想跟同齡人在一起玩呢?王根生一直很羨慕村里那些差不多大的小孩子能在一起玩,只可惜,因為他的爹在外面打仗,一段時間生死不知,村里人就說他的爹已經沒了,他是個沒爹的孩子,就有孩子開始欺負他,王根生慢慢的就不喜歡跟村里的小孩子玩,跟在他娘的身后幫著做家務或者是去地里干活。
這次能被他娘帶著來隨軍,對王根生來說,就是到了天堂一樣的生活,家里沒有來自于奶奶的謾罵,沒有干不完的家務活,更沒有地里沉重的農活,最重要的是,終于能吃飽了,天知道這幾年,王根生就從來不知道吃飽飯是個什么滋味,來食堂打第一頓飯,他娘給他打了三個窩頭,一份白菜湯,這個八歲的小男孩,全部吃到肚子里之后,晚上躺在單薄的被窩里,偷偷地抹了好久的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