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解決南方瘴氣問題后,塵風在大秦的威望如日中天,上至朝堂下至民間,無人不知他的大名。可還沒等他好好喘口氣,新的挑戰就像洶涌的潮水般撲面而來。
這天,塵風正在實驗室里搗鼓著新的發明,一個可以改良灌溉系統的裝置設計圖在他筆下逐漸成型。小呆在一旁百無聊賴地啃著骨頭,時不時抬起頭看看塵風,嘟囔著:“塵風,你這搗鼓的啥時候能弄完啊,我都快無聊死啦!”
話還沒落音,實驗室的門被“哐當”一聲撞開,林婉兒像一陣風似的沖了進來,手里揮舞著一張告示,大喊道:“塵風哥哥,大事不好啦!”
塵風被這突如其來的喊聲嚇得手一抖,差點把圖紙劃破,他無奈地抬起頭:“婉兒,你這一驚一乍的,又怎么了?”
林婉兒跑到塵風面前,把告示遞給他,氣喘吁吁地說:“你看,朝廷要舉辦一場‘大秦智慧爭霸賽’,獲勝者能得到陛下的豐厚賞賜,還能參與國家大事的決策呢!”
蘇瑤也隨后走進來,優雅地說:“塵公子,這大賽看似是好事,可其中似乎暗藏玄機,不少人都想借此機會打壓你呢。”
柳如煙雙手抱胸,大踏步走進來:“哼,我看就是那些嫉妒你的人搞的鬼,塵風,咱不怕他們!”
塵風接過告示,仔細看了看,嘴角微微上揚:“這有意思了,一場比賽而已,正好讓大家見識見識科學的真正魅力。”
小呆一下子來了精神,跳起來說:“對呀對呀,塵風出馬,肯定能把那些人打得落花流水!我也能幫忙出謀劃策!”
很快,“大秦智慧爭霸賽”的消息傳遍了整個咸陽城,各方能人異士紛紛報名參賽,都想在這場比賽中嶄露頭角。塵風也在眾人的期待和質疑中報名,消息一出,整個咸陽城都炸開了鍋。
“就他一個外來的小子,還想在這大賽里奪冠?真是異想天開!”
“就是,這大賽里可有不少朝堂上的大學士,他能行嗎?”
面對這些質疑,塵風一笑置之,他開始日夜鉆研,準備在比賽中大展身手。林婉兒天天跟在他身邊,幫忙準備各種材料,眼睛亮晶晶地說:“塵風哥哥,你肯定能行的,到時候讓那些人都閉嘴!”
蘇瑤則利用自己的人脈,收集了各方參賽選手的資料,為塵風分析對手的優勢和弱點:“塵公子,此次參賽的有一位叫李智的大學士,他精通天文歷法,我們需格外留意。”
柳如煙則在一旁摩拳擦掌:“塵風,要是比賽里有人使壞,我就把他打得滿地找牙!”
終于,比賽的日子到了。咸陽城的廣場上搭起了巨大的擂臺,周圍擠滿了看熱鬧的百姓。秦始皇高坐在臺上,一臉威嚴地看著臺下。
第一輪比賽是“知識問答”環節,題目涵蓋天文、地理、歷史、民生等各個方面。塵風輕松應對,那些復雜的問題在他面前就像小兒科。
一個考官站起來問道:“何為二十四節氣?其對農事有何影響?”
塵風不假思索地回答:“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劃分的,包括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它們準確地反映了自然節律變化,對農事活動起著關鍵的指導作用。比如,‘清明前后,種瓜點豆’,說的就是在清明時節適合播種瓜類和豆類作物。”
臺下的百姓紛紛點頭稱贊,而其他選手則面露難色。
接著,一個關于地理的問題拋出:“如何測量大地的距離與方位?”
塵風走上前,讓人拿來一個簡易的日晷和一把尺子,解釋道:“我們可以利用日影的變化來測量。在同一時刻,不同地點的日影長度不同,通過測量日影長度和兩地之間的距離,運用相似三角形的原理,就能計算出大地的弧度,進而測量出距離。而方位的確定,我們可以利用司南,也就是指南針,它的指針永遠指向南方,以此來辨別方向。”
這一輪比賽結束,塵風以絕對優勢領先,成功晉級下一輪。
第二輪是“發明創造展示”環節。其他選手紛紛展示自己的發明,有精巧的機械裝置,也有新穎的農具。
輪到塵風時,他讓人推上一個巨大的水車模型,說道:“這是我改進后的水車,它結合了齒輪和杠桿原理,能夠更高效地提水灌溉。大家看,當水流沖擊水車的葉片時,水車開始轉動,通過齒輪的傳動,帶動了另一側的提水裝置。而且,我還在水車上安裝了一個調節裝置,可以根據水位的高低自動調整提水的力度和速度。”
說著,他讓人往旁邊的水槽里注水,水車開始飛速轉動,水被源源不斷地提了上來,引得臺下一陣驚呼。
然而,就在這時,一個叫王猛的選手站出來,冷笑著說:“這有什么了不起,不過是些花里胡哨的東西,實用性到底如何還不一定呢!”
塵風不慌不忙地說:“這位兄臺若是不信,我們可以到農田里實地測試,看看我的水車與你的發明,誰能讓莊稼長得更好。”
王猛被噎得說不出話來,臺下的百姓紛紛為塵風叫好。
在比賽的過程中,林婉兒在臺下緊張得握緊了拳頭,眼睛一刻也不離開塵風,嘴里不停地念叨:“塵風哥哥加油,塵風哥哥最棒!”
蘇瑤則一臉淡定,優雅地為塵風鼓掌,心中對他的才華愈發欽佩。
柳如煙則在臺下四處張望,警惕著周圍有沒有人搞破壞,一旦有人露出可疑的神色,她就會狠狠地瞪過去。
隨著比賽的深入,塵風一路過關斬將,進入了決賽。決賽的題目是“解決大秦當前面臨的最大難題”,這可難住了不少選手。
一個選手站出來說:“當前最大的難題是糧食產量不足,我們應該多開墾土地,多種糧食。”
另一個選手則提議:“應該招募更多的農民,加大耕種的力度。”
輪到塵風時,他清了清嗓子,說道:“陛下,各位同仁。當前大秦面臨的最大難題不僅僅是糧食產量,還有資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續發展。我認為,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利用科學的種植方法,比如合理密植,根據不同的土壤和氣候條件選擇合適的農作物品種,這樣可以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其次,我們可以研發新的肥料,我正在研究一種用動物糞便和植物殘渣混合發酵制成的有機肥料,它不僅能提高土壤肥力,還能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再者,我們要注重水資源的合理利用,改進灌溉系統,采用滴灌和噴灌技術,避免水資源的浪費。”
塵風的發言引起了臺下的一陣轟動,秦始皇也微微點頭,眼中露出贊賞的神色。
可就在這時,之前和塵風作對的胖大臣站出來,冷笑著說:“你說的這些聽起來頭頭是道,可都是些紙上談兵的東西,根本無法實現!”
塵風微微一笑:“大人若是不信,我們可以先在小范圍內進行試驗,如果效果顯著,再推廣到全國。科學就是要通過實踐來檢驗真理。”
其他大臣們也開始議論紛紛,有的支持塵風,有的則站在胖大臣那邊。
就在氣氛緊張的時候,小呆突然跳上擂臺,沖著胖大臣汪汪叫:“你這老頭就是嫉妒塵風,塵風說的可都是真本事,你要是有能耐,你也說點有用的呀!”
臺下的百姓被小呆的話逗得哈哈大笑,胖大臣的臉漲得通紅。
最終,經過激烈的辯論和評判,塵風憑借著他卓越的智慧和科學知識,贏得了“大秦智慧爭霸賽”的冠軍。
秦始皇親自為塵風頒獎,笑著說:“塵風,你果然不負朕望,今后大秦的發展,還需你多多出力。”
塵風跪地謝恩:“陛下放心,草民定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比賽結束后,塵風成了咸陽城的全民偶像,百姓們對他的崇拜達到了新的高度。林婉兒興奮地拉著塵風的手,又蹦又跳:“塵風哥哥,你太厲害了,我就知道你肯定能贏!”
蘇瑤則溫柔地說:“塵公子,恭喜你,你的才華終于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
柳如煙拍著塵風的肩膀:“好樣的,塵風,以后誰要是再敢小瞧你,我第一個不放過他!”
小呆也在一旁搖頭晃腦:“塵風,你這冠軍拿得太漂亮了,以后可得多帶我出去玩玩!”
然而,塵風知道,這只是他在秦朝科學之旅的一個小插曲,未來還有更多的挑戰在等著他。而他,將帶著小呆和三位美女的支持,繼續在科學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書寫屬于他的傳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