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夢啟水泊夜,濃稠如墨,城市的喧囂在這一刻也悄然隱匿,萬籟俱寂。
林羽躺在那張熟悉的舊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眠。書桌上,
那本被他反復翻閱、封皮都已微微泛黃的《水滸傳》,在黯淡的月光下,
隱隱散發著一種神秘的氣息,仿佛在無聲地召喚著他。不知過了多久,
林羽終于在恍惚間陷入了夢鄉。待他再次有了意識,發現自己身處一片茂密的蘆葦蕩中。
微風拂過,蘆葦沙沙作響,仿佛在低語著不為人知的秘密。眼前,一條寬闊的河流奔騰而過,
水波蕩漾,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粼粼波光。極目遠眺,遠方山巒起伏,云霧繚繞,
宛如一幅潑墨山水畫。“這是哪兒?” 林羽喃喃自語,心中滿是疑惑與不安。
他的聲音在這片空曠的天地間回蕩,卻沒有得到任何回應。正茫然間,
遠處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林羽心中一驚,忙躲到一棵粗壯的蘆葦后,屏住呼吸,
緊張地注視著聲音傳來的方向。不一會兒,只見一群身著勁裝、手持兵器的大漢騎馬而來,
為首的一人身材魁梧,面色黝黑,滿臉絡腮胡,散發著一股豪邁之氣。
“此地莫非就是水泊梁山?” 林羽心中一動,一個大膽的猜測在他腦海中浮現。
他對《水滸傳》太過熟悉,這些人物的形象早已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眼前的場景,
竟與書中描寫的水泊梁山極為相似。就在他胡思亂想之際,那群大漢已來到近前。
為首的大漢勒住韁繩,目光如電,在四周掃視一圈,突然大喝一聲:“什么人?鬼鬼祟祟的,
給我出來!”初入梁山:風云際會林羽知道自己藏不住了,心一橫,索性從蘆葦后走了出來,
雙手抱拳道:“在下林羽,本是一介書生,不知為何來到此地,還望各位好漢恕罪。
”為首的大漢上下打量著林羽,見他雖然衣著古怪,但神色鎮定,不像是壞人,便哈哈一笑,
說道:“原來是個書生,看你不像歹人,不必害怕。我乃晁蓋,這是我的兄弟們,
我們皆是梁山好漢。你既來到此地,便是與我們有緣。”林羽心中大喜,
忙道:“久聞梁山好漢大名,如雷貫耳,今日得見,實乃林羽之幸。
”晁蓋笑道:“既然如此,就隨我等一同回梁山吧,今日山寨中正好有一場慶功宴,
也讓你見識見識我梁山的熱鬧。”林羽欣然應允,跟著晁蓋等人上了馬,
朝著梁山的方向疾馳而去。一路上,林羽心中激動不已,他竟然真的來到了水泊梁山,
見到了傳說中的英雄好漢,這一切仿佛是一場夢幻。不多時,他們便來到了梁山腳下。
林羽抬頭望去,只見山上樹木郁郁蔥蔥,一座雄偉的山寨聳立在山頂,寨門之上,
“聚義廳” 三個大字格外醒目。“好一座雄偉的山寨!” 林羽不禁贊嘆道。晁蓋聽了,
臉上露出得意之色,說道:“這梁山易守難攻,是我等兄弟的安身立命之所。這些年來,
我們在此劫富濟貧,替天行道,也算是做了不少好事。”說著,他們便來到了寨門前。
守門的嘍啰見是晁蓋回來了,連忙打開寨門,放行眾人。走進山寨,
林羽只覺一片熱鬧非凡的景象。只見眾多好漢們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或喝酒聊天,
或切磋武藝,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豪邁的笑容。“晁蓋哥哥回來了!
” 不知是誰喊了一聲,眾人紛紛圍了過來,向晁蓋問好。晁蓋一一回應,
然后將林羽介紹給大家:“兄弟們,這位是林羽兄弟,今日偶然相遇,
我看他是個不錯的后生,便帶他回山,大家日后要多多關照。”眾人紛紛向林羽表示歡迎,
林羽也一一回禮,心中感動不已。他從未想過,這些傳說中的英雄好漢,竟然如此豪爽熱情,
毫無架子。就在這時,一個身材魁梧、面色黝黑的漢子走了過來,對晁蓋說道:“晁大哥,
慶功宴已經準備好了,就等你回來開席了。”晁蓋笑道:“好,既然如此,那就開席吧!
今日我們要不醉不歸!”眾人歡呼一聲,簇擁著晁蓋和林羽來到了聚義廳。聚義廳內,
早已擺好了豐盛的酒菜,一百零八張座椅整齊地排列著,上面分別刻著各位好漢的名字。
晁蓋坐在主位上,林羽被安排在他旁邊的位置上。眾人紛紛入座后,晁蓋端起酒杯,
站起身來,大聲說道:“兄弟們,今日我們大破官兵,取得了一場大勝,這都是大家的功勞!
來,讓我們共同舉杯,慶祝這場勝利!”“干杯!” 眾人齊聲高呼,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
林羽也端起酒杯,喝了一口,只覺辛辣的酒水順著喉嚨流下,瞬間點燃了他的熱血。
他看著周圍這些豪情萬丈的好漢們,心中涌起一股強烈的沖動,他渴望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與他們一起并肩作戰,替天行道。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眾人的興致越來越高。這時,
一個白面書生模樣的人站起身來,說道:“今日難得如此高興,
我看不如請林羽兄弟為我們賦詩一首,助助酒興如何?”眾人紛紛表示贊同,林羽也不推辭,
略一思索,便開口吟道:“水泊梁山聚義堂,英雄好漢志昂揚。替天行道除奸惡,
千古威名四海揚。”眾人聽了,紛紛拍手叫好,晁蓋更是大笑道:“好詩!好詩!
林羽兄弟果然是才思敏捷,這首詩正道出了我們梁山好漢的心聲。”林羽謙虛地笑了笑,
說道:“見笑了,林羽不過是有感而發罷了。能與各位好漢相聚于此,實乃我一生之幸事。
”就在眾人談笑風生之際,一個嘍啰匆匆跑了進來,對晁蓋說道:“寨主,山下有官兵前來,
說是要圍剿我們梁山。”眾人聽了,臉色頓時變得凝重起來。晁蓋站起身來,
大聲說道:“來得正好!我正愁沒機會教訓這些官兵呢!兄弟們,抄家伙,隨我下山迎戰!
”“好!” 眾人齊聲應和,紛紛站起身來,拿起兵器,準備下山迎敵。
暗流涌動:招安之議一場大戰過后,梁山眾人雖取得了勝利,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林羽看著戰場上的一片狼藉,心中感慨萬千。他深知,梁山雖然實力強大,
但長期與朝廷為敵,終非長久之計。回到山寨后,宋江將眾人召集到忠義堂,商議要事。
林羽也跟著眾人來到了忠義堂,心中隱隱有種預感,似乎要有大事發生。待眾人坐定后,
宋江清了清嗓子,說道:“兄弟們,如今我們梁山雖然勢力壯大,但畢竟是朝廷眼中的賊寇。
我等皆是忠義之士,豈能背負這等罵名?我想,我們應該尋求招安之路,為朝廷效力,
也算是為自己和兄弟們謀一個好前程。”此言一出,忠義堂內頓時一片嘩然。
眾人紛紛議論起來,有的表示贊同,有的則堅決反對。“大哥,招安之事萬萬不可!
” 武松第一個站起來,大聲說道,“朝廷奸臣當道,我們這些人若去招安,
只怕是羊入虎口,沒有好下場。”“是啊,大哥,我也覺得招安不妥。
” 魯智深也站起身來,“如今這世道,皇帝被奸臣蒙蔽,我們就算招安了,
又能有什么好處?還不如在這梁山上逍遙自在,替天行道。”李逵更是暴跳如雷,
大聲吼道:“招安,招安,招甚鳥安!俺可不想去受那鳥氣,在這梁山上,俺想干啥就干啥,
多自在!” 說著,他一腳踢翻了身邊的桌子,引得眾人一陣側目。
宋江的臉色變得十分難看,他看著眾人,說道:“兄弟們,我知道你們擔心什么。
但我宋江一心為兄弟們著想,招安之后,我們就可以成為朝廷的正規軍,為國家效力,
青史留名。這難道不比在這梁山上當一輩子草寇強嗎?”“大哥,你說的好聽。
” 林沖冷冷地說道,“可你別忘了,我們當中有多少人是被朝廷逼上梁山的?
高俅那老賊害得我家破人亡,我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如今你卻要我們去招安,
去為朝廷效力,這不是讓我們與仇人同流合污嗎?”“林教頭,話不能這么說。
” 宋江連忙解釋道,“高俅只是朝廷中的奸臣之一,不能代表整個朝廷。如今皇帝圣明,
只要我們真心悔過,為朝廷立功,皇帝一定會赦免我們的罪過,給我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哼,圣明?” 武松冷笑道,“若皇帝真的圣明,又怎會任由奸臣當道,殘害忠良?
大哥,你不要被朝廷的表面現象所迷惑了。”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爭論得不可開交。
林羽靜靜地坐在一旁,聽著眾人的爭論,心中也在思考著。他知道,
招安一事關系到梁山的生死存亡,必須慎重考慮。從歷史的角度來看,
招安或許是梁山的一條出路,但其中的風險也不可忽視。朝廷是否真的會接納梁山眾人?
招安之后,梁山好漢們又將面臨怎樣的命運?這些問題,他一時也想不出答案。
看著忠義堂內混亂的場面,宋江感到十分無奈。他知道,想要說服眾人接受招安,并非易事。
但他心中的信念卻無比堅定,他相信,只要自己堅持不懈,總有一天,
兄弟們會理解他的苦心。就在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吳用站了起來,說道:“各位兄弟,
大家都先冷靜一下。我覺得,大哥的提議并非全無道理。招安之事,我們確實需要慎重考慮,
但也不能一味地反對。我們可以先派人去朝廷打探消息,看看朝廷的態度如何,
再做決定也不遲。”吳用的話,讓眾人的情緒稍微平靜了一些。宋江感激地看了吳用一眼,
說道:“還是吳軍師想得周到。不知哪位兄弟愿意前往朝廷,打探消息?”眾人面面相覷,
一時無人應答。過了一會兒,燕青站了出來,說道:“大哥,我愿意前往。
我自幼在江湖中闖蕩,結識了不少朋友,或許能通過他們了解到朝廷的一些內幕。
”宋江大喜,說道:“好,有小乙哥出馬,我就放心了。小乙哥,此去朝廷,
你一定要多加小心,務必打探到準確的消息。”燕青點頭道:“大哥放心,我一定不辱使命。
”于是,燕青收拾行囊,帶著幾個親信,離開了梁山,前往京城。而梁山眾人,
則在山寨中焦急地等待著他的消息。沖突爆發:情義與理想的碰撞日子一天天過去,
燕青卻如石沉大海,毫無消息。梁山眾人的心情也愈發焦急和忐忑,
山寨中彌漫著一股壓抑的氣氛。支持招安的一派,每日都在翹首以盼燕青帶回好消息,
他們幻想著招安后的榮華富貴,以及能夠在朝廷中大展宏圖的未來;而反對招安的一派,
則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立場,他們認為燕青此去兇多吉少,朝廷根本就沒有招安的誠意,
一切不過是宋江的一廂情愿。終于,在眾人的望眼欲穿中,燕青回來了。他風塵仆仆,
滿臉疲憊,腳步也略顯沉重。宋江等人早已得到消息,早早地在忠義堂等候。“小乙哥,
你可算回來了!快,快說說,朝廷那邊到底是何態度?” 宋江迫不及待地問道,
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燕青長嘆一聲,說道:“大哥,此事恐怕不太樂觀。
我此次前往京城,費盡周折,終于通過一些朋友見到了幾位朝廷官員。
他們表面上對招安一事表示歡迎,可言語之間卻透露出對我們梁山的猜忌和不信任。而且,
我還聽說,高俅、蔡京等奸臣在皇帝面前極力反對招安,
他們擔心我們梁山好漢招安后會威脅到他們的地位,所以想方設法地從中作梗。
”眾人聽了燕青的話,頓時一片嘩然。支持招安的一派,
臉上露出了失望和擔憂的神色;而反對招安的一派,則像是早就預料到了這個結果,
紛紛露出了 “我就知道會是這樣” 的表情。“哼,我就說朝廷沒安好心!
” 武松憤怒地說道,“那些奸臣怎么可能輕易放過我們?大哥,現在你總該清醒了吧,
招安這條路根本走不通!”“是啊,大哥,武松兄弟說得對。” 魯智深也說道,
“我們不能再對朝廷抱有幻想了。與其去招安,受那些奸臣的氣,
還不如在這梁山上繼續替天行道,逍遙自在。”宋江的臉色變得十分難看,
他的心中充滿了矛盾和掙扎。他原本以為,只要燕青能夠帶回朝廷的招安詔書,
一切問題就都能迎刃而解。可如今,事情卻朝著他最不愿意看到的方向發展。他看著眾人,
說道:“兄弟們,雖然朝廷那邊有些阻力,但我們也不能就此放棄。
只要我們真心誠意地向朝廷表明我們的態度,我相信,皇帝一定會明察秋毫,接納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