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瞬即逝,三個月的時光如同白駒過隙,如今已到了蘇夫子規定的考核之日。
回首這三個月的求學生涯,李滿樂結識了幾位別具特色的同窗。趙啟軒,比他年長一歲,
同樣來自農家。趙啟軒的家境并不寬裕,自幼便跟著家人在田間勞作,泥土的氣息熏染著他,
卻也賦予了他質樸且堅韌不拔的性格。錢朗之則與李滿樂同歲,他是商戶之子,
家庭的殷實為他帶來了與農家孩子不同的見識。他的思維敏捷,腦子中仿佛裝滿了奇思妙想,
猶如夜空中閃爍的繁星,璀璨而又充滿活力。還有孫睿淵,他比李滿樂要小一歲,
出身于書香門第的耕讀之家。孫睿淵就像一顆溫潤的美玉,
在歲月的打磨下散發著柔和的光澤。他淵博的學識如同深邃的海洋,令人望塵莫及。
在這三個月里,似乎學業上的任何疑難雜癥到了他的手中都能迎刃而解。這三個月來,
李滿樂與室友們建立了深厚的情誼,他們相互監督、彼此督促,宛如并肩作戰的戰友。
在這樣積極的氛圍下,他們都順利地掌握了《千字文》的讀寫。當翻開書卷時,
那一行行熟悉的文字仿佛跳躍的音符,輕松地從他們的口中念出,落于筆尖之下,
如今都能夠熟練地熟讀并默寫。然而,在書法這一領域,李滿樂與孫睿淵相比,
仍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孫睿淵書寫的每一個字都像是被賦予了生命,
筆畫之間盡顯神韻與韻律。李滿樂深知自己在這方面有所不足,于是,
這便成為了他努力追趕的方向。此刻,講桌前的李夫子神色莊重,
目光緩緩掃過下方的每一位學子,而后聲音沉穩地宣布:“諸君,這三個月的期限已然到來,
現在,請開始默寫《千字文》。”學子們聽到夫子的話后,皆正襟危坐,
眼神中透著認真與一絲緊張。他們紛紛拿起毛筆,蘸飽了墨汁,
然后小心翼翼地在宣紙上落下第一筆。李滿樂緩緩地深吸一口氣,
努力地想要讓自己狂跳的心平靜下來。他的目光落在眼前的紙張上,
腦海里開始浮現出《千字文》里的內容,那些字仿佛一個個鮮活的小精靈,
一個接一個地蹦了出來:“天地玄黃,宇宙洪荒……”他一邊在心中默默地念著,
一邊輕輕地握住筆,緩緩地開始書寫。他的字雖然說不上丑陋,但就像一潭毫無波瀾的止水,
缺乏獨特的韻味,不過好歹還算工整,每個字都穩穩地落在規定的位置上。
再看一旁的趙啟軒,他時而奮筆疾書,時而又停了下來。只見他微微抬起頭,
目光掃向周圍的同窗。當看到同學們都在專注地書寫時,
那些往昔的經歷如同潮水一般涌上心頭。在這些回憶里,
仿佛有一股神秘的力量注入他的身體,給予了他極大的勇氣。他的眼神逐漸堅定起來,
很快便鎮定自若了。他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的思緒回歸到眼前的試卷上,
回憶起蘇夫子講解這個字時的每一個細節,在腦海中構建出清晰的寫法,
然后順暢地書寫起來。錢朗之這邊則又是一番景象了,他的筆鋒靈動得如同游魚。
他所寫的字仿佛都有自己的性格,寫得那叫一個飄逸灑脫。他一邊書寫,
一邊在心中暗自興奮,想象著自己在這次考核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場景,
想著家人得知后那驕傲的眼神,嘴角不禁微微上揚。而孫睿淵則全神貫注,
他的每一個字都寫得極為工整,筆畫的起筆、行筆和收筆都有著嚴格的規范。
他寫出來的字猶如一個個精美的藝術品,字形結構完美,墨色均勻。
他的目光始終專注在自己的紙面上,周圍的一切似乎都與他無關,
只有那《千字文》中的文字在他的筆下逐漸呈現。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些學子開始額頭冒汗。
他們或是擔心自己書寫錯誤,或是急于把后面的內容寫完。而蘇夫子則靜靜地站在講桌前,
目光平和地看著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