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4人剛剛進入太原地界,便遇到一少年郎。
此子約17歲年紀,生得眉清目朗,眼中炯炯有神,騎一快馬,持一長槍。
楊天給他來了一個“查看”。
武力:90
統帥:91
政治:90
智謀:90
“全才啊”。
楊天心中感嘆,迅速將其屬性復制備份。
楊天打馬上前,抱拳叫道。
“公子好生英氣。吾乃常山人楊天,字子琪。敢問公子何往?”。
“公子客氣了,吾乃陳到,陳叔至,汝南人,出門辦事,欲回汝南老家”。
大名鼎鼎的陳到啊,劉備集團白耗軍統領,俗有“小子龍”之稱,看他文武兼備的屬性值,果然當得起這稱號。
只是看他這年紀與趙云應該不相上下才對,難道“小子龍”的稱號是因為出道比趙云晚的緣故?
“出門在外,相逢即是有緣。叔至賢弟可愿與吾等同行否?”。
楊天對這些歷史人物始終是尊敬的,故爾客氣的詢問。
那陳叔至也是人精,見楊天等人生得不凡,料想是大人物,便也客氣回話。
“固所愿不敢請爾”。
于是,楊天一行人又多了一同伴。
幾人一交談,楊天才知道,陳到是來并州走親的,事情辦完,正欲回汝南。
楊天對他的座騎也來了個“查看”,可惜只是戰馬,并不能復制備份。
5人進入太原郡治所所在,感覺到人們行色匆匆,有一股緊張的氣氛。
略一打聽,這才知道原來得到線報,雁門關外的匈奴有大軍將至,欲進犯中原,行那燒殺搶劫之事。
此時,并州刺史郭蘊郭大人正在調兵遣將,欲增援雁門。
畢竟,雁門關守軍只有3000余人,整個雁門郡的郡兵也不是很多,還要保證那么多縣城的治安穩定。
楊天聽聞此消息,眼珠一轉道。
“異族猖獗,竟敢入侵吾泱泱大漢。公明兄,叔至賢弟,可敢與吾一起支援雁門,共同殺敵?”。
“早有此意”。
徐晃,陳到異口同聲,躍躍欲試。
“咱姐妹亦如此”。
韋敏,韋捷兩個丫頭也表示要出戰。
“她們倆?”。
陳到明顯是對兩個小丫頭的實力有所懷疑。
“咱們怎么了?”。
兩個小丫頭的眼神散發著殺氣,對陳到懷疑自家的實力很不滿。
“好了,好了。叔至賢弟也別小看這兩個小丫頭?;蛟S在戰場沖陣上她們不如你,但是在短兵相接上,你一定不是她們的對手。吾手下可沒有廢物”。
楊天趕緊打著圓場。
“原來如此,是吾孟浪了。
還請兩位姑娘原諒這個,吾這廂賠禮了”。
陳到拱手,表示對兩個小丫頭道歉。
“哼”。
兩個小丫頭冷哼一聲,雖然仍帶著氣,但明顯已經原諒了陳到的輕視。
不得不說,大漢朝的國人還是很有家國情懷的,一聽說抗擊異族,沒有一個怕死的,就連女子也不例外。
“善,吾欲向郭刺史請纓”。
既然決定參加戰斗,還是得先告知一下當地父母官,楊天覺得這是一個尊重的問題。
于是,楊天來到刺史部府衙,向門房上了拜帖。
不一會兒,郭蘊便領2名屬官來見楊天。
郭蘊3人還在遠處,楊天便對他們來了一個“查看”。
只見郭蘊的屬性值:
武力:50
統帥:91
政治93
智謀:93
這是一個如同溫恕般的大才,相傳這郭蘊死得很早,可惜了。
其他2名屬官的屬性值也不差,政治屬性值都在85左右。
楊天將他們3人的屬性值一一復制備份。
那郭蘊來后,開口問道。
“公子可是廬江太守楊天楊子琪?果然一表人才,少年有為。不知找老夫何事?”。
楊天也直接道明來意。
“吾欲上任廬江,剛好路過太原。聽聞異族叩關,心中氣憤,欲上陣殺敵,望刺史大人應允”。
“好,果然是吾漢家好男兒。聽聞楊郡守曾作詩出塞,其中詞句不教胡馬度陰山,說得很好,正是吾邊關兵勇心中寫照”。
“楊郡守欲援助雁門,老夫先感謝了。只是不知楊郡守有兵幾何?”。
“5人5騎”。
楊天也沒有什么不好意思的,直接實話實說。
“行,老夫正欲去校場,楊郡守等5人便隨老夫一起去吧”。
于是,楊天5人又隨郭老頭趕往校場。
此時的郭老頭已經騎著手下牽來的一匹黃色的良駒了。
此馬相當不凡。
楊天對郭老頭的座椅也來了一個“查看”。
“寶馬”。
果然,不愧是并州五大家族之一郭家嫡系出身,連座椅都是如此極品。
楊天連忙將這寶馬的屬性值復制備份。
楊天心中高興。
“混了這么久,才真正可以擁有自己的寶馬了,如今正值匈奴來襲,看來應該吾的鳳翅鎦金镋出世了”。
楊天知道,這郭蘊雖是世家大族出身,卻如同溫恕一樣,是難得為民辦事的好官。
他在雁門太守的位置上才卸任不久,朝廷念其功勞,給他掛了個刺史之職,如今的雁門郡守正是他的兒子,郭淮。
郭淮此人也如同他的父親一樣,將雁門治理得井井有條。
眾人來到校場上時,便見到校場上已經有了15000余人。
這些人馬都是晌應郭剌史的號召,從各縣抽調而來,其中還有不少游俠兒。
這些兵勇游俠聽說抗擊異族,個個都象打了雞血似的,紛紛請戰。
來的這些人都是兵勇,游俠中的精英,那些怕死的窩囊廢一個沒來。
楊天將這15000余人的屬性值全部復制備份到位,其中不乏有大將之才。
此時,楊天暗想。
“吾復制的精英兵勇已經差不多2萬人了。就等于瞬間可以拉起20萬兵馬了”。
可惜,楊天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因為,他沒有那么多的糧草,裝備。
來到校場后,郭蘊看到只來了15000余兵勇,似乎有些不滿意。
看到楊天在一旁,這老頭問楊天。
“楊郡守,這些人馬可夠抗敵?”。
“足夠了”。
楊天不假思索。
“可匈奴賊人有5萬人呢”。
郭老頭又問了一句。
“兵在精不在多”。
楊天回道。
聞言,郭老頭也不再問,似乎精神也好了不少。
他便上臺對這些兵馬搞戰前動員。
“今有蠻邦賊寇匈奴人,妄圖入侵吾中原之地,搶吾錢糧,殺吾親人,辱吾妻女,毀吾房舍”。
“吾今以并州剌史之名,號各方勇士齊聚一堂,意欲阻其所圖。幸各位勇士挺身而出,衛吾大漢之尊嚴。鑒于前來響應的勇士眾多,吾便不一一表彰了,吾在此一并感謝”。
“但有一人老夫卻不得不提,他便是素有武藝天下第一之稱的,文武雙全的,寫出‘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著名詩篇的蘆山太守楊天,楊子琪。他也將與諸君一起共抗敵寇”。
言罷這些,郭老頭又示意楊天走上臺去。
眾人齊觀之。
“好一個風度翩翩,英氣逼人的少年豪杰”。
楊天也沒想到這郭老頭還有這么一番操作,怪不好意思的。
不過,不管這郭老頭是想鼓舞士氣也好,還是賣自己一個人情也罷,楊天都挺滿意的,對郭老頭也甚為感激。
只是楊天有些不明白,不是都說古代的通訊聯系極其落后嗎?
怎么自己在穎川念了2首詩這么快就傳到并州來了?
郭老頭又夸了楊天幾句之后,宣布道。
“各部就地扎營。明日一早以郡尉高順為將,楊天郡守為副,急行軍趕赴雁門,服從雁門太守統一調度”。
最后,這老頭還舉臂高呼。
“吾皇萬年,漢軍必勝”。
“必勝,必勝”。
臺下15000多兵勇也齊齊響應,聲音響徹云霄,震耳欲聾。
如此一來,這些兵勇的士氣以肉眼可見般增長。
仿佛他們此次不是去征戰的,而是去吃肉的。
楊天算是長見識了,這戰前動員算是被這郭老頭玩出花來了。
話說郭老頭任命自己為副將,主將為高順,楊天也沒有什么不滿的。
畢竟,這里是他們并州的主場,而且這高順的統兵能力也極強。
楊天對高順這位歷史名人自然也清楚得很,他便是那著名的陷陣營統領。
此人忠肝義膽,自律極嚴,不想他在這太原郡任郡尉。
不過,楊天早已將他的屬性值復制備份。
只是不知道他的那800陷陣營出世了沒有,也許明日便知。
值得一說的是,前世楊天雖然是軍人出身,卻也沒有見過多少大場面。
今日15000人齊聚一堂,尤其是在這冷兵器時代,場面非常宏大,令楊天大開眼界。
楊天很有些懷疑某些歷史書中提到的這個時代諸侯混戰時的兵力狀況,什么30萬大軍啦,什么50萬大軍啦之類的。
要是真有那么多兵勇參戰,那還不得把路都占沒了。
這個事情到底真不真實,只待今后在實踐中檢驗了。
楊天雖然名為副將,但并州軍的軍務明顯沒想麻煩他。
他只需要明日一早服從高順的安排就行了。
并州刺史部給楊天5人安排了住處。
晚上,楊天找到郭蘊道。
“刺史大人。吾的座騎不太行,可否賣吾一匹戰馬?”。
“何須買,吾送你一匹便是??捎幸??”。
郭老頭很大方。
“最好全黑”。
楊天想了想說。
史書上經常說趙子龍白馬銀槍,挺讓人羨慕的,楊天也不例外。
楊天的武器雖然是黑色的,不是白的,但他也想搞一個名號,那便是黑馬玄兵楊子琪。
楊天還計劃今后遇敵也大喝一聲。
“吾常山楊子琪來也”。
想到這些,楊天就有些興奮。
不一會兒,刺史府就給楊天送了一匹全身黑得閃亮的座騎來。
楊天一“查看”,發現是匹“戰馬”。
這樣正好,楊天立馬將寶馬的能力賜予了這匹黑馬,此馬變成了寶馬。
楊天想了想,將此馬取名“死神”。
他的本意是要讓那些敵人見到這匹馬的主人就如同見到死神一樣,聞風喪膽。
太原郡的一夜就這樣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