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上還有個讓所有人都牢記于心的教訓(xùn),明定陵!]
天幕此話一出,其他位面都沒有什么反應(yīng),可明朝皇帝所在的位面皆是臉色巨變。
既然是讓人難忘的教訓(xùn),又提到他們明朝皇帝的陵墓,這顯然不是什么好事。
所有明朝皇帝都在祈禱,這所謂的明定陵,千萬不要是他們的陵墓啊。
洪武時期
朱元璋一臉希冀,這個明定陵千萬不要是他老朱的陵墓啊,要是死后還被人打擾,且被人用于這樣的一個教訓(xùn),他老朱恐怕會死不瞑目的。
“標(biāo)兒,你說這所謂的明定陵是咱的陵墓嗎?”
朱元璋雖然這樣想,但心中還是忍不住打鼓,像在一旁的朱標(biāo)進行詢問。
朱標(biāo)認(rèn)真思考了起來,前面這個明字不用說,必然代表著他們大明,最后一個字陵也不必多說,中間這個定字是最為關(guān)鍵的。
“父皇,兒臣也想不出來,不過猜測定字應(yīng)該指的是某位皇帝死后的廟號,就如同唐太宗,漢武帝,我們明朝可能會有一個明定宗,明定帝吧?”
朱標(biāo)的猜測確實沒錯,哪怕到了現(xiàn)代,所謂明定陵的“定”子也沒有一個權(quán)威的解釋,只能是根據(jù)明神宗朱翊鈞的廟號來進行猜測。
這個定可能是和他的廟號“神”有關(guān)系。
朱元璋聽著他最聰明的好大兒朱標(biāo)也沒有什么好的解釋,也就放棄了。
抬頭繼續(xù)看著天幕,只要不是他老朱和標(biāo)兒的陵墓就好。
至于其他人?那老朱只能表示兒孫自有兒孫福了。
永樂時期,宣德時期,萬歷時期等等,基本上都有像老朱這樣的顧慮。
越后面的皇帝心情越是沉重,因為他們知道前面皇帝的陵墓可沒有這個名字,那么就必然是從他們開始。
或是在當(dāng)皇帝的他們自己,亦或者是他們的子孫后輩。
[明定陵埋葬著明朝的萬歷皇帝以及皇后,皇貴妃,萬歷皇帝在世長達四十八年,陵墓中必然有大量珍貴史料]
為了獲得這些文物1957年考古隊打開了名定名。由于缺乏經(jīng)驗也缺乏技術(shù),很多文物在接觸外界空氣的遺產(chǎn),那就直接腐敗支離破碎]
[明定陵埋葬著明朝的萬歷皇帝以及皇后,皇貴妃,萬歷皇帝在世長達四十八年,陵墓中必然有大量珍貴史料]
[為了獲得這些文物1957年考古隊打開了明定陵。由于缺乏經(jīng)驗也缺乏技術(shù),很多文物在接觸外界空氣的瞬間,就直接腐敗支離破碎]
天幕視頻中的文字,如同一記記重錘,砸在明朝諸位皇帝的心頭。
萬歷皇帝所在的時空,朱翊鈞面色瞬間變得慘白如紙,瞪大了雙眼
他死死盯著天幕,嘴唇微微顫抖,似是想說些什么,卻又被無盡的憤怒與悲痛哽在喉間。
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死后安寧的陵寢竟會遭受如此劫難,那些承載著大明榮耀與歷史的珍貴文物,就這樣毀于一旦。
“朕的陵寢……朕的文物……”
朱翊鈞喃喃自語,拳頭緊握,關(guān)節(jié)泛白,眼中滿是不甘與怨憤。
一旁的太監(jiān)宮女齊齊跪倒在地,心中無比驚懼,這是他們可以聽的東西嗎?
其他明朝皇帝同樣是一臉震驚與痛惜。
那些在位時雄心勃勃的帝王,此刻只覺得心中一陣刺痛,這不僅是對萬歷皇帝陵寢的破壞,更是對整個大明王朝尊嚴(yán)與傳承的褻瀆。
宣德皇帝朱瞻基忍不住皺眉:“本以為后世之人能更懂我大明,卻不想如此莽撞行事,讓祖宗心血毀于一旦。”
此時,天幕上又緩緩浮現(xiàn)出新的文字
[明定陵的悲劇,給考古界敲響了警鐘。此后,考古界立下規(guī)矩,除非是搶救性發(fā)掘,否則絕不再主動開啟帝王陵寢!]
看到這行字,明朝皇帝們心中的怒火稍稍平息了一些,至少后世從這場悲劇中吸取了教訓(xùn),不再讓類似的悲劇重演。
洪武時期
朱元璋長嘆一口氣:“但愿后世能真的記住這教訓(xùn),莫再讓我大明的陵寢遭此厄運。”
一旁的太子朱標(biāo)也點頭附和。
“父皇說得是,只是那些毀去的文物,實在是我大明無可挽回的損失。”
……
永樂大帝朱棣目光深沉,看著天幕道:“這也讓朕明白,即便歷經(jīng)歲月,后世之人對我大明的了解,依舊有著諸多不足,我們雖已遠(yuǎn)去,但大明的輝煌,絕不能被遺忘。”
各朝皇帝們正沉浸在明定陵事件的復(fù)雜情緒中,天幕光芒忽然大盛,畫面陡然一轉(zhuǎn)。
一陣輕快的旋律響起,繁華熱鬧的現(xiàn)代都市街道映入眾人眼簾。
鏡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梭,最終定格在一家特色美食店前,店門口排著長長的隊伍,人們臉上滿是期待。
[兄弟們,咱們今天來嘗一嘗著名的美食北京烤鴨,它起源于咱們明朝,起初是宮廷佳肴,后來流傳至民間,備受大眾喜愛。]
伴隨著解說,畫面切換至店內(nèi)廚房。
師傅熟練地將處理好的鴨子掛入特制烤爐,火焰舔舐著鴨身,不多時,鴨子便色澤紅潤、油亮誘人。
明朝皇帝坐不住了,這等沒人竟然起源于他們大明。
朱元璋捋著胡須,笑道:“咱大明的美食能流傳至今,且如此受歡迎,倒也叫人欣慰。”
……
大秦位面。
秦始皇嬴政看到這一幕,微微皺眉,轉(zhuǎn)頭問李斯:“此為何物?竟引得眾人如此追捧。”
李斯恭敬答道:“陛下,似是一種美食,看來后世之人在飲食上頗為講究。”
……
大唐位面
唐太宗李世民饒有興致地看著,問身旁的魏征:“愛卿,這明朝的美食傳承到后世,竟如此火爆,可見飲食文化之魅力,你怎么看?”
魏征躬身行禮,思索后回答:“陛下,飲食一道,關(guān)乎民生,亦能反映朝代之昌盛,此美食流傳至今,足見其魅力,也說明后世對前人文化的傳承。”
……
大漢位面
漢武帝劉徹摸著下巴,對身邊的衛(wèi)青說:“這明朝的美食,在后世都這般受歡迎,看來我等雖朝代不同,但對美食的追求倒是共通的。”
衛(wèi)青點頭稱是:“陛下所言極是,飲食文化能傳承不斷,定有其獨特之處。”
本站所有內(nèi)容都已取得正版授權(quán)。版權(quán)聲明 - 投稿聲明 - 自審制度 - 免責(zé)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