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視頻中出現了專家學者的解讀,從當時的政治、軍事形勢分析,認為李世民屠城的說法缺乏足夠的證據支撐。
在洛陽之戰那樣的背景下,李世民更需要的是收服人心,而非殺戮。
而且,以李世民的政治智慧和長遠眼光,他明白屠城只會帶來更多的仇恨和反抗,不利于國家的統一和穩定。
明成祖朱棣摸著胡須,贊嘆:“這分析倒也在理,李世民若真想成就大業,斷不會做出這種自毀長城的事。”
然而,視頻并沒有就此結束,它又拋出了一些新的觀點。
有人提出,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表明李世民屠城,但戰爭的殘酷性往往會導致一些失控的行為。
也許在戰爭的混亂中,出現過士兵違反軍紀的情況,而這些行為被夸大和誤解,最終演變成了屠城的傳聞。
視頻進入尾聲,畫面展示了李世民晚年對自己一生的反思。
他曾說:“朕為蒼生父母,茍可利之,豈惜一已之損。”這句話充分體現了他以民為本的治國理念。
最后,視頻總結道,雖然關于李世民屠城的說法流傳已久,但從現有的史料和多方面的分析來看,這種說法可信度不高。
李世民作為一代杰出的帝王,他的功績和治國理念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值得人們深入研究和敬仰。
天幕上的畫面漸漸消失,唐太宗李世民長舒一口氣,看著下方重臣。
“今日這場爭議,雖有些意外,但也讓朕有機會重新審視自己,朕自登基以來,一心為民,從未有過傷害百姓的念頭,希望后世之人,能公正地看待朕,看待大唐的歷史。”
魏征:“陛下若能如此,我大唐子民幸甚,萬民將無不稱頌。”
……
天幕再次向下一劃,緩緩浮現另一個標題。
《現代科技大揭秘:那些改變世界的發明與創新》。
“現代科技?那是什么玩意兒?”
宋太祖趙匡胤臉上寫滿了好奇。
身旁的謀士趙普若有所思:“陛下,聽這名字,想必是后世的新奇玩意兒,說不定比咱們宋朝的火藥、活字印刷術還要厲害。”
視頻開場,展現了一座現代化的智慧城市,高樓大廈間,磁懸浮列車風馳電掣般穿梭而過,車身閃爍著科技的光芒。
“這跑得比馬還快的鐵家伙是什么?”
明太祖朱元璋瞪大了眼睛,滿臉震驚。
朱棣則緊緊盯著畫面,興奮地說:“老爹,這要是咱們大明有這東西,運送糧草、行軍打仗可就方便多了!”
一旁,朱標同樣點頭,但他也知道,這是后世的東西,強求不得。
鏡頭切換到實驗室,科學家們正在操作著復雜的儀器,培育出能自我修復的新型材料。
秦始皇嬴政微微皺眉,問身旁的李斯:“竟能自己修復,這是何種仙法?”
李斯恭敬地回答:“陛下,視頻介紹這是后世一種名為科技的東西,并非仙法。”
畫面一轉,來到了醫療領域醫生們借助3D打印技術,為患者定制器官,進行精準移植手術。
唐太宗李世民大驚:“我大唐雖有不少名醫,但這等神奇醫術,實在是聞所未聞,若能早些有這技術,不知能救下多少百姓的性命。”
隨后,視頻展示了人工智能,智能機器人在工廠里有條不紊地工作,在家庭中貼心照顧老人小孩,還能與人類進行流暢對話。
“這鐵疙瘩竟能如此聰慧,能替人勞作,還能交流,真是不可思議!”
漢武帝劉徹一臉震撼,整個人都呆住了。
衛青也同樣激動無比,附和:“陛下,這要是用到戰場上,咱們的軍隊實力可就更強了。”
各朝平頭百姓們也是感嘆連連,一個中年工匠眼睛放光:“這要是學會了這些技術,我做木工活能快好幾倍,還能做得更精致!”
另一個朝代的一位老婦則有些擔憂:“這些東西雖然厲害,但會不會搶了俺們的飯碗啊?”
視頻繼續播放,呈現了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技術。
人們戴上設備,就能身臨其境地游覽世界各地,感受不同的文化和風景,甚至能參與到虛擬的歷史場景中。
明成祖朱棣興致勃勃:“要是我能戴上這玩意兒,說不定能親眼看看我大明的疆土到底有多大,還能回到爹當年打天下的時候。”
一旁,太子朱高熾則是無語的看了看他,一副爹啊,你可讓兒子省點心的表情。
“你小子是什么眼神?”
“咳咳,爹,你看錯了。”
……
隨后,畫面展示了量子計算技術。
解說員介紹,量子計算機的計算速度遠超傳統計算機,能在極短時間內解決復雜的問題。
各朝的帝王和大臣們紛紛咋舌,他們難以想象一種計算工具能如此強大。
視頻展示到新能源技術,如太陽能、風能、水能被廣泛利用,為全球提供清潔,可持續的能源時,更是引得驚嘆連連。
視頻接近尾聲,總結了現代科技對人類生活的巨大影響,從便捷的交通、高效的通信,到精準的醫療、豐富的娛樂,科技已經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各朝百姓們在心中默默期待,若是自己也能生活在后世,那會是怎樣一番景象呢?
十幾分鐘之后,天幕再次亮了起來。
《宋朝為什么會被稱為“大慫”“大送”?》
“這‘大慫’‘大送’是何意?我大宋開國以來,經濟繁榮、文化昌盛,怎會有如此怪名?”
宋太祖趙匡胤正與趙普商議著國家大事,目光掃到天幕上的標題,頓時皺起了眉頭,一臉疑惑
趙普也是一臉不解,搖頭道:“陛下,這其中恐有蹊蹺,待看看這天幕里如何說。”
與此同時,唐太宗李世民正與魏征探討治國之道,李世民看到這標題,也是愣了愣。
“宋朝嗎?在之前三位詩人穿越后世的時候說過,這宋朝是在我大唐之后的朝代,可被稱作‘大慫’‘大送’是怎么回事?”
魏征恭敬行禮:“陛下,且看這天幕所講,或許能知曉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