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系統是誰?”
李淵一愣,聽李泰這么激動,不免好奇。
“是的宿主,我是系統,真實存在!”
“皇帝成長計劃模擬器,這不是我玩的那款網頁游戲嗎,天啊,遠洋貿易、東廠、科舉、青爐房……全是游戲里的功能,還能出產獎勵?”
李泰心潮澎湃,看著系統獎勵和模塊名稱,瞬間明白了來龍去脈。
“是的,本系統由宿主玩過的游戲演化而來!”
“這么牛,由游戲變來的,那我每個月都能拿獎勵?”
“沒錯,系統會根據宿主上月咸魚值評分,咸魚值越高,獎勵越豐厚!”
“咸魚值,為啥是咸魚值,意思是我啥也不干就能攢這分?”
“正是如此!”
“這系統!”
“我太愛了!”
“啥也不干我最行!”
李泰樂開了花,啥也不干就能拿獎勵,還越閑越賺,這種躺贏人生他怎能不愛?
【系統,你真是神器啊!】
越想越美,李泰嘴角都不自覺上揚。
“神?系統是神,莫非我孫兒真得了仙人庇護,神仙?”
李淵捕捉到李泰心聲里的“神”字,心中猛地一震。
自從他能聽到李泰心聲,就覺得此事玄妙,疑是天意,孫子有特殊天賦,能預見未來,才讓他破了玄武門之局。
這些只是猜測,可現在聽李泰說系統是神,他立刻認定李泰背后有神人護持,名叫“系統”!
“一個叫系統的神,這名字怪得很,叫系統?”
李淵暗自嘀咕,對這名字感到陌生。
“回頭找袁天罡問問,沒準那老道能解開這系統的來頭。”
李淵心情大好,思緒也舒展開來。
【土豆、紅薯、玉米,天啊,這不是三大高產作物嗎,系統出手真闊綽,一下給我這仨?】
李泰驚喜萬分,第一眼就瞄上了這三大糧食。
“高產作物?土豆、紅薯、玉米是啥,能有多高產,我孫兒從系統神那兒得了啥寶貝?”
李淵聽到“高產”二字,耳朵立刻豎了起來。
農業是國本,高產糧食能解饑荒、穩經濟。
所以,李淵對李泰口中的高產作物充滿好奇,想知道有多厲害。
【這年代,土地畝產也就兩百斤吧,算下來不到2石,而這三大高產糧,玉米畝產能到900公斤,約17石,紅薯和土豆更夸張,紅薯能到3000公斤,差不多57石,土豆也有2500公斤,約47石,嘖嘖,這產量,解決饑荒分分鐘的事!】
李泰心里飛快盤算,雖穿越前不愁吃穿,但這么一比,才覺古代農業真落后。
“哐當!”
正想著,李淵忽從龍椅上摔了下來。
“陛下!”
“陛下,您沒事吧?”
“陛下,您怎樣了,快傳御醫,傳御醫!”
“父皇……”
李淵這一摔,滿殿皆驚,眾人從對李泰的賀拜中回神,慌忙望向他,還以為老皇帝出事了。
“沒事,沒事,朕沒事……”
李淵被太監宮女扶起,擺擺手示意無礙,可臉上表情依舊讓人擔憂。
【我爺爺咋了,真腎虛了,連椅子都坐不穩,還是被幾個兒子氣暈了?】
李泰疑惑地看著李淵,心中納悶。
“臭小子,你才腎虛,朕是被你嚇的!”
“天哪,他說的到底是不是真的,畝產17石、47石、57石……世上有這種糧食?”
“若真有,定是神仙作物,沒錯,是仙人賜給我孫兒的神物,也是賜給我大唐的祥瑞!”
李淵內心狂震,從李泰心聲得知高產作物的具體產量后,他完全懵了。
正如李泰所想,大唐如今作物產量極低,良田畝產頂多兩百斤,瘠田更慘,不過百斤。
這導致饑荒頻發,百姓辛苦一年,交完稅后僅夠糊口,存糧寥寥。
若逢災年,產量更低,連溫飽都成問題。
可若李泰說的這些高產糧真有如此驚人產量,他心頭一顫,不敢再往下想。
“陛下,您真沒事?”
群臣擔憂地看著李淵,以為他被三個兒子的背叛氣壞了,畢竟這打擊誰也扛不住。
可他們哪知,李淵此刻壓根沒心思管那三個兒子。
“沒事,朕沒事,朕只是為得了個好太孫而高興!”
【高興,有那么高興嗎,我爺爺咋這么喜歡我,哎,有點受寵若驚,莫非是隔代親?可惜了,要不是系統有規定,我真想把高產糧獻給他,可惜不行!】
李泰聽了這話,心里有點小感動,李淵似乎真挺疼他,雖這疼愛來得蹊蹺,但他真切感受到了。
若系統沒咸魚值這規矩,他倒樂意把三大高產糧交給李淵造福百姓。
可系統要他當咸魚,若獻出這糧食,立了大功,還怎么咸魚下去?
所以,李泰不能交出去!
“莫非這祥瑞仙物,神人不許我孫兒隨便示人,也對,這等寶貝怎能輕易給出。”
【直接給不行,但也不能浪費這好東西,可惜我沒地啊,若有大片土地,我就能種這些糧食,遇上災荒也能救急,哎,當了皇太孫就沒法外封,沒封地,我哪來的地?】
李泰有些郁悶,忽然覺得,這皇太孫還不如外封當藩王來得自在!
“要土地?哈哈,要地還不簡單,找你爺爺啊,爺爺我有的是地!”
李淵樂了,聽到李泰為沒地種糧發愁,頓時心里笑開了花。
不過他面上不露聲色,只是默默看向李泰。
“另,朕將西郊百萬畝皇莊賜予太孫,太孫,可喜歡?”
【天哪,喜歡,太喜歡了,我親愛的爺爺,你真是我的知心人啊,瞌睡送枕頭,我愛你呀!】
驚喜,狂喜!
李泰瘋了,剛還在為沒地種糧發愁,轉眼就有人送上門。
百萬畝皇莊!
李泰不敢想象,若在這百萬畝上全種高產糧,會是什么景象。
皇莊,顧名思義是皇家的田產,通常是當地最肥沃的土地,極適合耕種。
一般皇室成員多少會分到些皇莊,但最大最好的那塊,通常歸皇帝所有。
沒想到,李泰竟一下得了百萬畝皇莊,完美解決了他的難題。
“知心人?知心人是啥,喜歡吧,朕也喜歡我這好孫兒……的糧食!”
李淵笑得合不攏嘴,看著喜形于色的李泰,心里也樂開了花。
“陛下今日是怎么了,吃錯藥了?為啥對衛王這么好?”
“這……這也太離譜了吧,平時也沒見陛下跟衛王多親近,怎么突然就封他皇太孫,還把西郊皇莊都給了他?”
“難道傳言是真的?”
“啥傳言?”
“不能說,不能說……”
“快說!”
“真不能說!”
朝臣們徹底懵了,今日李淵的大手筆讓他們震驚,對李泰的偏愛更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你們盯著我看啥?”
“是不是嫉妒我有個好兒子?”
秦王此刻滿面春風,原本玄武門失利,他以為自己完了,就算不死也翻不了身,家人怕也抬不起頭。
誰料峰回路轉,柳暗花明。
他雖沒拿到儲君位,可兒子卻成了皇太孫,大唐唯一儲君,且看李淵的態度,顯然極寵李泰。
雖他也納悶,自己這兒子啥時候跟李淵搭上線,可這意外結果讓他心滿意足。
如此,他重見天日只是時間問題,到時就算當不了皇帝,做個太上皇也夠爽。
“二哥,二嫂在母后去世后,是不是天天進宮陪父皇?”
“二弟,父皇好像很喜歡弟妹,常拿她當眾兒媳的榜樣!”
李建成和李元吉陰陽怪氣地開口,兩句話讓秦王的笑臉瞬間僵住,臉色鐵青。
“你們啥意思?”
秦王面沉如水,瞪著兩個兄弟。
“啥意思,你心里沒數?父皇為啥廢了我們仨,為啥要把皇位給李泰,為啥能看穿玄武門,你不覺得奇怪?”
李建成斜眼看著秦王,低聲冷笑。
“哼,我們謀逆被廢,天經地義,至于玄武門,只能說父皇比我們高明。立我兒為太孫,定是因他聰慧,父皇喜歡,才有此舉。”
“自欺欺人,二哥,怕不是你兒子其實是你弟弟吧!”
“哈哈,秦王啊秦王,看來我那好弟妹……”
面對秦王的辯解,李建成和李元吉嗤笑一聲,相視一笑,齊聲道。
一句話如刀入心,秦王臉色黑得像鍋底。
“你們胡說八道,信不信我向父皇告你們!”
“去告啊,家丑外揚,小心你和你那‘假兒子’的命!”
“就是,這塊遮羞布,你會自己撕了?”
面對秦王的怒火,李建成和李元吉滿不在乎地回擊。
秦王呆若木雞,臉色陰沉如墨,目光在李泰和李淵之間游移,心中疑團越積越深。
今日李淵的舉動實在詭異,讓他百思不解,越琢磨越覺得不對勁,心情一下跌入谷底。
“多謝皇爺爺!”
李泰得了百萬畝皇莊,終于回過神來,滿心歡喜地朝李淵拜謝。
“哈哈,值得的,這是你應得的!”
李淵笑容滿面,心滿意足地回應。
“好了,現在說正事,三個逆子已處置,三府的余黨該怎么辦?”
李淵笑容一收,目光掃向群臣,語氣變得嚴肅。
這次玄武門之亂,不止三個主謀,背后還有龐大的勢力集團。
眼下首惡雖已落網,但那些附從之人如何處置,仍是個棘手難題,尤其是秦王府和太子府的勢力盤根錯節,難以撼動。
【對啊,太子府和秦王府那幫牛人差點忘了,可別把他們都宰了啊!】
李泰心頭一緊,暗自嘀咕。
“為何不殺?”
李淵心下一沉,在他看來,參與叛亂的這群人一個不留才干凈。
況且,李泰之前提過,現在是整頓朝堂的絕佳時機,若放過這些人,豈不是給三王留下翻身資本?
【秦王府那幫人可是寶貝啊,房玄齡和杜如晦,‘房謀杜斷’,這倆可是頂尖謀士,有他們在,朝廷效率能翻倍。】
【太子府里,魏征這家伙是個硬骨頭,耿直得煩人,但能給你挑毛病,讓你清醒,用好了當個御史大夫再合適不過。】
【還有我那便宜爹的手下,程咬金、尉遲恭、段志玄,全是猛將。大唐周邊強敵環伺,中原剛從隋末戰亂緩過來,列國早不服咱們,打仗在所難免,這群人留著是大殺器啊!】
【太子府的武將里,薛家兄弟薛萬徹和薛萬均也不賴,都是能征善戰的主兒,用得好能為大唐開疆拓土。】
“這……七歲的小孩兒?”
李淵暗自震驚,不敢直視李泰,生怕暴露自己能聽心聲的秘密。
他原本只當李泰有仙人庇護,懂些奇術,可沒想到這小子對局勢看得如此透徹,不僅熟悉秦王府,連太子府的人都了如指掌。
更難得的是,李泰有全局眼光。
隋朝時萬國來朝,諸國懾服,可如今中原百廢待興,大唐遠不如當年,周邊列國不僅不敬,反而虎視眈眈。
這點李淵心知肚明,朝中智者也明白,他沒想到七歲的李泰竟也洞悉于此。
【不過,有些禍根必須鏟掉!】
李淵正感慨時,李泰心聲再起,這次帶著一股殺意,讓李淵身子一顫。
【比如長孫家,長孫無忌這老狐貍,能力是有的,但心眼太壞,太自私。我娘在時還能壓著他,我娘若不在,這家伙肯定膨脹,我那舅舅遲早變成外戚權臣,尾大不掉。】
李泰冷不丁想到長孫家,長孫無忌是他娘長孫無垢的親哥,也是他爹的鐵桿盟友兼大舅子。
歷史上,長孫家風光無限,長孫無忌位極人臣,在武則天崛起前,幾乎把持李唐江山。
唐高宗李治能逆襲上位,長孫無忌功不可沒,而秦王長子李承乾造反,也跟這家伙脫不了干系。
這老賊絕非善類,李泰絕不想讓長孫家坐大。
“好小子,真夠狠,這都能看穿?”
李淵暗喜,他也不待見長孫無忌,總疑心秦王某些舉動是這家伙攛掇的。
長孫家跟秦王府走得太近,早讓他不安,可礙于他是李泰親舅舅,他不好下手。
現在聽李泰對長孫家如此警惕,李淵頓時放心,這孩子的心智遠超常人。
【還有侯君集和張亮,這倆家伙表面忠心,實則狼子野心。侯君集忘恩負義,沒底線,留著必成大患,早點除掉為妙。張亮心術不正,迷信方術,愛收義子,遲早被小人蠱惑,干脆一并鏟了,省得后悔。】
李泰身為穿越者,熟知歷史,侯君集和張亮在貞觀朝反叛被誅,侯君集尤其卑鄙無恥,這種人殺了才安心,留著只會壞事。
【最麻煩的還在涇州,那家伙手握十萬鐵騎,自成一派,跟李建成關系匪淺。爺爺廢了李建成,他怕是要起異心,若真反叛,首攻必是幽州,這事得防著點!】
“羅藝,羅藝會反?”
李淵一怔,越聽李泰心聲,臉色越難看。
“對啊,羅藝跟太子勾結,是李建成的人。我廢了太子,又立李泰為太孫,雖沒偏向秦王府的意思,但外人未必這么想,難保羅藝不生歪念。”
李淵低聲自語,這點他之前還真沒細想,反倒是李泰點醒了他。
“陛下,老臣認為,三府參與此事的人多是為大唐立過功的忠臣,他們隨主行事,本心未叛,望陛下輕判。”
蕭瑀開了口,玄武門之亂說白了是太子府和秦王府內斗,追隨者不過是各為其主。
這些人多是能人,若全殺了,對大唐損失太大,不如留下為己所用。
“臣附議!”
“臣附議!”
朝臣紛紛點頭,誰也不傻,三府之人對大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這些人都是棟梁之才,如今三王已廢,他們沒了主心骨,若能收服真心效力,未嘗不是好事。
“陛下,臣建議您親自安撫這些人,展現皇恩浩蕩,讓他們明白誰才是真正的主子,恩威并施,徹底歸心。”
裴寂看向李淵,三王既廢,正是收權的好時機,李淵若能抓住機會,便可真正掌控大唐命脈。
【沒想到啊,我爺爺還有翻身做主的一天!】
李泰盯著李淵暗想,歷史上李淵怕是最被低估的開國君主。
提起大唐,人們總想到貞觀之治的李世民和開元盛世的李隆基,卻鮮有人記起真正的開國皇帝李淵。
李淵并非庸主,也是一代雄才,只可惜被兒子光芒蓋過。
這次他擋下玄武門之亂,保住皇位,一舉削弱太子府和秦王府勢力,權力回歸,他算是真正握住了大唐命脈。
“翻身做主?呵呵,小子,爺爺我不稀罕翻身,這位置留給你吧!”
“李泰!”
“孫兒在!”
“這差事交給你了,你是皇太孫,三府的人你去挑,誰能為大唐所用就留下,不能用的,隨你處置。”
“我?”
【啥玩意,讓我去招降?我才不去呢!】
李泰心頭一緊,他不愿接這活兒,他要做咸魚,若把這些能人招回來,他還怎么清閑?
若尸位素餐,又害了一群人,他也過不去良心這關。
“陛下,我年紀太小,怕干不好這大事,皇爺爺還是您親自去吧!”
【你是皇帝啊,收服他們,他們才真正是你的人,你才能穩住朝局,我去干啥?】
李泰說完,又在心里嘀咕。
【你就不怕我學我爹造反?】
“喲,還想學你爹造反?你有這心思朕還高興呢!”
李淵暗自偷笑,李泰越不想沾權力,他越覺得滿意。
皇家最怕被權力蒙蔽,六親不認,三王之事后他更深有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