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鐵山城后,我們迅速向南行進,避開官道,選擇人跡罕至的山路和林間小徑。這樣的旅程雖然辛苦,但能夠最大程度地避開可能的追蹤。連續數日的穿行讓我們精疲力竭,但也成功甩開了可能的追兵。
第六天清晨,我們抵達了一個名為"青水鎮"的小地方。這里已經是趙國的腹地,距離趙國首都邯鄲只有一天路程。考慮到我們的狀態和物資都需要補充,我們決定冒險前往邯鄲城,在那里休整一段時間,同時收集更多關于東行路線的信息。
韓明的情況已經穩定,不再受到"黃衣之君"力量的干擾,但他仍然心有余悸,決定不再與我們同行,而是在青水鎮安頓下來。我們為他準備了足夠的盤纏,并承諾一旦事情告一段落,會回來尋找他。
"保重,朋友們。"分別時,韓明真誠地說,"謝謝你們救了我的命。我會在這里靜待消息,也會留意任何關于'黃衣會'和'碧海盟'的風聲。"
第七天中午,我們抵達了邯鄲城。這座趙國的都城雄偉壯觀,城墻高大厚實,街道寬闊整齊,處處體現著這個軍事強國的威嚴與實力。然而,城中氣氛有些異常——街上行人罕見,店鋪多數關門,偶爾可見成群的士兵巡邏,神情肅穆。
"城中似乎有事發生。"卜扁敏銳地觀察道,"看這氣氛,不像是慶典,反而像是戒嚴。"
打聽之下,我們得知趙王最近病重,朝中大臣分成兩派,暗中爭奪權力。一派主戰,想要趁燕國內亂之際北上擴張;另一派則主和,認為應當先解決內部問題,穩固國力。這種緊張局勢導致整個邯鄲城籠罩在一種壓抑的氛圍中。
"這對我們來說反而是好事。"我低聲對同伴們說,"城中人們的注意力都在政治斗爭上,對外來者的警惕會相對降低。我們可以借此機會休整幾天,補充物資,然后繼續東行。"
我們在城南找了一家名為"醉仙樓"的客棧住下。這家客棧位置偏僻,客人稀少,正符合我們低調行事的需要。安頓下來后,卜扁負責打探城中消息和東行路線的信息,巫姒則尋找一些特殊的藥材和符水材料,我則留在客棧整理這段時間的經歷和收獲,試圖從中找出更多線索。
下午時分,天色突然陰沉下來,烏云密布,仿佛墨汁潑灑在天幕上。不久,豆大的雨點開始砸落,很快演變成瓢潑大雨。雨水如注,街道頃刻間變成了小溪,屋檐下的積水形成一道道水簾。雷聲隆隆,閃電不時劃破天空,為這座緊張的城市增添了幾分不安的氣氛。
我站在客棧二樓的窗前,望著這場突如其來的暴雨。雨水沖刷著街道,將塵埃和雜物卷入排水溝,仿佛要洗凈這座城市積累的所有秘密和罪孽。不知為何,這場雨給我一種奇怪的感覺,似乎不僅僅是自然現象,而是某種預兆或警示。
正當我出神之際,一個奇怪的景象吸引了我的注意——在對面的屋頂上,一個身著青灰色長袍的人正站在雨中,一動不動,仿佛雕塑一般。更令人驚訝的是,盡管暴雨如注,那人卻似乎絲毫不受雨水侵擾,身上的長袍依然干爽,沒有任何被淋濕的跡象。
那人突然轉頭,直視我所在的窗戶,盡管相隔數十步遠,我卻能清晰地感受到他的目光,銳利如刀,仿佛能夠穿透一切阻礙,直指我的內心。
我下意識地后退一步,腰間的古玉微微發熱。就在這短暫的一瞬,窗外一道閃電劃過,電光照亮了整個街道。等我再次望向那個屋頂時,神秘人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仿佛從未出現過。
這個詭異的經歷讓我警覺起來。那人是誰?為何能在暴雨中保持干爽?他是否在監視我們?種種疑問在腦海中盤旋,但沒有答案。
暴雨一直持續到傍晚,絲毫沒有減弱的跡象。卜扁和巫姒也因為雨勢太大而提前返回客棧。我將屋頂上的神秘人告訴了他們,三人決定加強警惕,輪流守夜。
"這種能在雨中保持干爽的能力,聽起來像是某種水系奇術的應用。"巫姒分析道,"但能夠達到這種程度的掌控,絕非普通修習者所能及。"
"會是'碧海盟'的人嗎?"我擔憂地問。
"不排除這種可能。"卜扁皺眉,"但也可能是其他與水有關的組織或個人。這個世界上,了解和研究'前世'文明的不只有'碧海盟'和觀星閣。"
夜幕完全降臨后,雨勢稍有減弱,但依然綿綿不絕。街上已經沒有行人,只有偶爾經過的巡邏士兵,打著油紙傘,行色匆匆。
我們在客棧的小廳中用晚餐,這時,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打破了寧靜。店家前去開門,一個渾身濕透的青年跌跌撞撞地闖了進來,身后似乎有人追趕。
"救命!有人要殺我!"青年驚恐地喊道,聲音中充滿了絕望。
客棧里的幾名食客都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幕驚到,紛紛起身后退。只有我們三人保持鎮定,迅速觀察局勢。
青年約莫二十出頭,身著普通的布衣,但言談舉止透露出一種書生氣質。他的右臂受了傷,鮮血浸透了衣袖,臉色因失血和恐懼而顯得蒼白。
店家有些慌亂:"這位客官,我們小店不便卷入糾紛..."
話音未落,店外已經出現了三個黑衣人,全身被雨水浸透,但眼神冰冷如刀。他們站在門口,目光鎖定那個受傷的青年,沒有立即行動,但明顯在等待時機。
"將那個人交給我們,各位就當沒看到任何事。"為首的黑衣人冷冷地說,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脅。
店內的氣氛瞬間緊張起來。其他食客和店家都露出恐懼的神色,顯然不愿卷入這種危險的沖突。那個受傷的青年絕望地環顧四周,目光最終落在我們身上,仿佛看到了最后的希望。
我們三人交換了一個眼神,無需言語就達成了共識。雖然不清楚這個青年的身份和處境,但看到有人被追殺,我們不能袖手旁觀。
"這位兄臺看起來需要幫助。"我站起身,走到青年身邊,聲音平靜但充滿威嚴,"不知幾位為何追他?"
"與你無關。"黑衣人冷笑一聲,"識相的話,立刻讓開。"
"恐怕我做不到。"我依然保持著表面的平靜,但已經將手放在劍柄上,隨時準備拔劍,"在沒有了解清楚情況前,我不能眼看無辜之人被傷害。"
卜扁和巫姒也站了起來,分別站在我的兩側,形成一道人墻,擋在青年和黑衣人之間。雖然沒有明顯的威脅動作,但我們的態度已經很明確——這個青年,我們保定了。
黑衣人顯然沒有預料到會有人插手,相互交換了一個眼神,似乎在評估局勢。就在我們以為會爆發沖突時,一個平靜而略帶沙啞的聲音從門外傳來:
"在這樣的雨夜對人窮追不舍,諸位未免太過無情了吧?"
一個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邁步走入客棧。他身著青灰色長袍,頭發略顯花白,面容滄桑但雙眼炯炯有神。最令人驚訝的是,盡管外面雨勢正盛,他卻看起來完全干爽,沒有一絲被雨水沾濕的痕跡。
正是我下午在屋頂上看到的那個神秘人!
他的出現讓黑衣人明顯緊張起來,甚至后退了半步。
"百里先生..."為首的黑衣人聲音中帶著明顯的敬畏,"此事與您無關,請勿干涉。"
"當我決定它與我有關時,它就有關了。"被稱為"百里先生"的中年人淡淡地說,眼神中透出一種不容抗拒的威嚴,"現在,我建議你們離開,忘記今晚看到的一切。這是對你們的善意。"
黑衣人面面相覷,最終像是做出了艱難的決定,對那個受傷的青年丟下一句"你逃不掉的",便轉身消失在雨夜中。
客棧內的氣氛一時間變得有些尷尬。其他食客紛紛找借口離開,店家也識趣地退到后廚,只剩下我們、受傷的青年和那位神秘的百里先生。
"多謝相救。"青年虛弱地說,對我們和百里先生鞠了一躬,然后因傷勢和疲憊而搖晃了一下。
巫姒立刻上前扶住他:"先處理傷口吧,其他事情稍后再說。"
在巫姒的照料下,青年的傷勢很快得到了控制。那是一道劍傷,雖然流血不少,但所幸沒有傷及要害。整個過程中,百里先生一直站在一旁,靜靜地觀察著我們,尤其是我,目光中帶著一種難以形容的復雜情感——既像是在確認什么,又像是在懷念什么。
"你們不是普通人。"傷勢處理完畢后,百里先生終于開口,聲音平靜但帶著不容忽視的力量,"尤其是你,年輕人,你身上有種很特別的氣息。"
他的目光落在我的腰間,正是古玉所在的位置。我下意識地將手放在古玉上,感受到它微微的溫熱。
"您就是下午站在屋頂上的那個人。"我直接說道,"閣下是誰?為何要監視我們?"
"百里子明。"中年人自我介紹,沒有回避我的問題,"至于為何注意你們,是因為我感知到了某種特殊的能量波動,一種與'前世'文明有關的波動。而這種波動,來自你腰間的那枚古玉。"
他的直接坦誠讓我們都有些意外。在這幾個月的旅程中,我們遇到過許多與古老秘密有關的人物,但像百里子明這樣直接點明自己對"前世"文明的了解的,還是第一次。
"您對'前世'文明有研究?"卜扁謹慎地問。
百里子明微微一笑:"不僅僅是研究,年輕人。我與'前世'文明有著更為直接的聯系。"
他的這句話引起了我們的極大興趣,但也增加了警惕。他究竟是什么人?與"前世"文明有著怎樣的聯系?是朋友還是敵人?這些問題在我心中迅速閃過。
"百里先生似乎知道許多我們想了解的事情。"我嘗試著說,"如果方便的話,可否詳細說說您與'前世'文明的聯系?"
百里子明環顧四周,輕輕搖頭:"不是在這里。這個小客棧雖然偏僻,但墻壁有耳,說太多反而不安全。"
他沉思片刻,然后提議:"如果你們真的想了解更多,不妨隨我去一個地方。那里更加安全,也更適合談論這些古老的秘密。"
我們相互對視,權衡著這個提議的風險與收益。跟隨一個幾乎不了解的神秘人前往未知地點,顯然有相當大的風險;但如果他真的掌握著關于"前世"文明的重要信息,這個風險可能值得冒。
"附近水暫時能夠保持干爽,是一種基于水元素親和力的能力。"巫姒低聲對我們說,"這種水系奇術的掌握程度,說明他確實可能與'水淵之靈'或者'前世'水系技術有某種聯系。"
經過短暫商議,我們決定冒險一試,但保持高度警惕。那個被救的青年因傷勢和疲憊,選擇留在客棧休息,不與我們同行。
"無論你們從百里先生那里得知什么,請記得告訴我。"臨別時,青年懇切地說,"我也在尋找一些與古老文明有關的答案。"
雨依然下個不停,但在百里子明的帶領下,我們竟然完全不受雨水影響,仿佛周圍有一個無形的屏障,將雨水隔絕在外。這種能力讓我對他的身份更加好奇。
我們穿過幾條曲折的小巷,來到邯鄲城東的一處僻靜院落。院落外表普通,但進入后才發現內部空間遠比想象的廣闊,建筑布局也極具匠心,處處體現著淡雅的審美和精巧的設計。
"這是我在邯鄲的一處住所。"百里子明解釋道,領我們進入一間寬敞的廳堂,"很少有人知道這個地方,你們可以放心交談。"
廳內陳設簡潔,但每一件物品都透露出不凡的品質和年代感。最引人注目的是廳中央的一個水晶臺,上面放置著一個奇特的裝置——一個金屬框架內懸浮著一滴永不落下的水滴,不斷變換形狀,卻始終保持著某種平衡。
"這是'前世'文明的一件遺物,名為'懸水儀'。"百里子明介紹道,"它不僅是一件藝術品,也是一種測量水元素波動的儀器。當附近有強大的水系能量出現時,懸浮的水滴會隨之變化。"
我們驚嘆于這件奇妙的遺物,更加確信百里子明與"前世"文明確實有著非同尋常的聯系。
"現在,可以告訴我們你與'前世'文明的關系了嗎?"我直接問道。
百里子明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思考如何開始這個復雜的話題。最終,他深吸一口氣,緩緩道來:
"我是'前世'文明最后的守護者之一,也是為數不多還記得那個時代真相的人。"
這個開場白讓我們都驚訝不已。如果他的話屬實,那么眼前這個看似中年的男子,實際年齡可能已經超過了千年!
"這怎么可能?"卜扁下意識地問,"'前世'文明覆滅已有數千年之久,沒有人能活那么長時間。"
"通常情況下確實如此。"百里子明點頭,"但'前世'文明掌握著許多現今已經失傳的技術和知識,其中包括一種被稱為'時流延緩'的方法。簡單來說,就是通過特殊的能量場,減緩人體內時間的流動速度,從而大幅延長壽命。"
他輕觸自己的胸口,那里隱約可見一個和古玉類似的飾物:"這枚'時源石'是關鍵,它連接著一個特殊的能量場,讓我能夠以極其緩慢的速度衰老。但代價是,我必須定期進入一種深度休眠狀態,類似于冬眠,以恢復能量平衡。"
"所以你真的親眼見證了'前世'文明的輝煌和衰落?"巫姒驚嘆道。
"不完全是。"百里子明搖頭,"我出生在文明末期,那時大部分輝煌已經消逝,世界處于混亂和衰退的邊緣。我的記憶中只有衰落的景象,以及長輩們對往昔輝煌的回憶和記錄。"
他走向一處書架,取出一個古舊的木匣,小心翼翼地打開,從中取出一塊薄如蟬翼的晶片:"這是'記憶晶','前世'文明用它來儲存信息和記憶。通過特定的裝置,可以將其中的內容以影像的方式顯現出來。"
他將晶片放入一個臺座,輕輕注入一絲能量。剎那間,整個房間的燈光暗了下來,空中浮現出一幅幅震撼的景象——高聳入云的晶體塔樓;漂浮在空中的島嶼;穿行于藍天的奇異飛行器;身著流光溢彩衣物的人們在廣場上歡聚;巨大的水晶穹頂下,學者們圍繞著復雜的裝置研究討論...
這些影像與我夢中所見的片段極為相似,但更加清晰和完整,證實了那些并非單純的幻象,而是某種沉睡在血脈中的古老記憶。
"這就是'前世'文明的全盛時期。"百里子明解釋道,"一個掌握了元素能量、心靈力量和自然規律的高度發達文明。人們生活在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環境中,幾乎沒有疾病和饑荒,壽命是現在的數倍。科技和魔法的界限變得模糊,人們能夠通過意念控制裝置,通過特殊的儀式影響現實。"
影像繼續變化,展示了七個模糊的巨大身影從天而降,周圍的人類跪拜致敬的場景。
"七位先天神祇的降臨,是'前世'文明歷史的轉折點。"百里子明的聲音變得沉重,"最初,他們被視為神明,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知識和力量。但隨著時間推移,人們發現這些存在的本質與想象中大相徑庭。"
"他們的本質是什么?"我急切地問,這正是我們一直試圖了解的關鍵問題。
"他們并非神明,而是來自另一個次元的高級存在。"百里子明解釋,"在他們的次元中,思想即現實,意念能直接影響物質世界。但當他們進入我們的次元后,這種能力受到了限制,需要通過影響人類的認知和信仰來間接改變現實。"
影像再次轉變,顯示了七位先天神祇力量失控導致的災難場景——城市被洪水淹沒,大地開裂,天空變色,人們四散逃亡。
"起初,神祇與人類的關系是互利的——人類獲得了新知識和力量,神祇則獲得了在這個次元行動的載體和能源。但隨著神祇對這個世界的影響加深,他們開始重塑現實,使其更接近他們原本的次元。這導致自然規律混亂,災難頻發,文明搖搖欲墜。"
"然后七位智者創造了封印系統?"我問道,回想起在燕國王陵看到的壁畫。
"正是如此。"百里子明點頭,"七位最杰出的學者研究了先天神祇的本質和弱點,創造了一個巧妙的封印系統。他們利用這個世界的自然規律,設計了七處特殊的封印點,對應七位神祇的不同屬性。每處封印都需要一枚特殊的鑰匙來激活和控制,而這些鑰匙,就是你腰間的那種古玉。"
影像變成了七個人類形象站在七個不同的位置,手持古玉,一道道光芒從他們身上射出,連接并約束那七個巨大的身影。
"封印并非一成不變的。"百里子明繼續解釋,"它們會隨著時間和宇宙大周期的變化而自然松動。設計者知道完全阻止神祇的回歸是不可能的,所以封印的真正目的是控制這個過程的速度和方式,確保它符合自然規律,不會導致災難性后果。"
"這與我們從其他線索中得知的結論相符。"卜扁若有所思地說,"那么,七位先天神祇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他們是一個整體的不同部分,還是各自獨立的存在?"
"這是個復雜的問題。"百里子明思索片刻,"他們既是獨立的個體,擁有各自的意識和目標,又通過某種高維連接形成一個整體系統,相互影響。比如,'水淵之靈'和'黃衣之君'在本質上是對立的——一個代表物質和流動,一個代表思維和固化;但它們又是相互依存的,缺一不可。"
這個解釋讓我想起了雪凝公主的話——"水"和"天"是整個封印系統中最關鍵的兩個點,它們的平衡構成了系統的穩定核心。
"那些被打上'水眼'印記的人,與'水淵之靈'是什么關系?"我問道,想起在鐵山城遇到的那些刺客。
"'水眼'印記是一種直接連接。"百里子明神色凝重,"被打上此印的人稱為'水淵之靈'在物質世界的延伸,能夠接收到它的部分力量和意志。通常情況下,這需要一個中介者——一個能夠直接與'水淵之靈'溝通的存在,比如'水使'。"
"'水使'到底是什么人?"
"'水使'并非特定的個體,而是一個職位或稱號,代表著'水淵之靈'在人間的首席代言人。"百里子明解釋,"在'前世'文明時期,這個職位由最杰出的水系學者擔任,負責研究和調控水元素的力量。但在文明衰落后,這個職位變成了一種神秘傳承,由'水淵之靈'直接選擇的人擔任。"
"您認識現任的'水使'嗎?"
百里子明的表情變得微妙:"我有一些線索,但不能確定。'水使'通常隱藏在普通人之中,很少公開身份。不過,觀海臺是'水'封印的核心,'水使'很可能正在那里或其附近活動。"
他突然停下來,轉向我,目光炯炯:"現在,年輕人,該你告訴我一些事情了。你是如何獲得那枚'水'之鑰的?它選擇了你,還是你偶然得到了它?"
我猶豫片刻,決定坦誠相告。于是,我將從楚國太學逃離,到獲得古玉,再到一路的經歷和發現,都簡要地告訴了百里子明。在談及鬼谷術士的夢境教導和古玉激活時,他的眼中閃過一絲驚訝和了然。
"看來你確實與'水'之鑰有血脈聯系。"他若有所思地說,"七位智者在創造鑰匙時,將部分靈魂和意志注入其中,使得鑰匙能夠'認主',只有特定血脈的人才能真正激活其力量。你很可能是那位創造'水'之鑰的智者的后裔。"
這個確認讓我心中一震,雖然之前已有猜測,但從一個親歷"前世"文明的人口中聽到確認,感受完全不同。
"那么,我應該如何使用這枚鑰匙?在觀海臺,我該做什么?"這是我最迫切想知道的問題。
百里子明走到窗前,望著外面持續不斷的雨幕,沉思片刻后說:"鑰匙的使用方法因封印點而異。對于'水'封印,關鍵在于找到觀海臺中心的'水心池',將鑰匙浸入池中,同時通過特定的意念和咒語與封印建立聯系。"
他轉身面對我們,神情變得嚴肅:"但最重要的是你的意志和選擇。封印系統最核心的設計理念是平衡——既不阻止先天神祇的自然蘇醒,也不加速這一過程。你需要找到自己的立場,決定如何面對'水淵之靈'的影響。"
"我的選擇會有什么后果?"
"如果選擇加固封印,可能會延緩'水淵之靈'的蘇醒,但也可能導致其他封印的失衡;如果選擇松動封印,會加速蘇醒進程,但如果控制得當,可以引導這個過程沿著較為平穩的路徑發展。"百里子明解釋,"沒有絕對正確的答案,這取決于你對世界走向的判斷和愿景。"
他的話沒有給我一個明確的指引,反而增加了我的思考負擔。但我也明白,在這樣的大事面前,沒有簡單的對錯,只有復雜的權衡和選擇。
談話持續到深夜,百里子明慷慨地分享了許多關于"前世"文明的知識和見解,解答了我們積累的大量疑問。最后,他還提供了一些關于前往東海的建議和注意事項。
"邯鄲城現在不太安全。"臨別時,百里子明告誡我們,"趙王病重導致的權力真空已經引起了各方勢力的覬覦。我建議你們盡快離開,取道趙國南部,避開主要城市和官道。"
我們感謝他的指點和慷慨分享,正準備告辭,百里子明突然叫住我:"宓叔,還有一件事你應該知道。"
他深吸一口氣,神情變得異常嚴肅:"七位智者創造封印系統時,曾留下一個預言——當大周期轉換時,七位持鑰者將再次聚首,面臨一個關鍵的選擇:是重鑄封印,繼續延緩神祇的完全回歸;還是解除封印,迎接一個全新的紀元。而這個選擇的關鍵,就在于'水'和'天'兩位持鑰者的決定。"
"雪凝公主..."我下意識地低語。
"她已經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受'黃衣之君'的影響,選擇了加速封印的松動。"百里子明點頭,"現在,關鍵在于你的決定,是對抗她的選擇,還是尋找一條中間道路。"
他的這番話讓我感到肩上的責任更加沉重。不僅是"水"封印的命運,甚至可能是整個世界的未來走向,都將受到我的選擇影響。
走出百里子明的院落,雨依然下個不停,但他的能力保護我們不被淋濕的范圍只到院門。一踏出門檻,冰冷的雨水立刻打在臉上,帶來一陣清醒的涼意。
"你相信他說的話嗎?"巫姒問道,聲音幾乎被雨聲淹沒。
"大部分應該可信。"我回答,"他對'前世'文明的描述與我們從其他渠道得知的信息大體吻合,而且更加詳細。但我仍然保留一些謹慎,畢竟我們對他知之甚少。"
"那個預言..."卜扁若有所思,"七位持鑰者再次聚首,這意味著其他五枚鑰匙的持有者也會浮出水面。情況可能會比我們想象的更加復雜。"
我們默默地走在雨中,各自思考著今晚獲得的信息和即將面臨的挑戰。邯鄲的夜雨連綿不絕,仿佛在為即將到來的變局奏響前奏。
回到客棧,那個被我們救下的青年已經離開,只留下一張紙條表示感謝,并言明他會繼續自己的尋找。對此我們也沒太在意,當前最重要的是盡快離開邯鄲,繼續前往東海的旅程。
那晚,我又做了一個夢。夢中,我站在一座高聳的水晶塔頂,俯瞰著整個"前世"文明的壯麗景象。天空中飄浮著無數發光的水滴,每一滴都包含著某種信息或記憶。遠處,七道不同顏色的光柱從地面直沖云霄,其中最明亮的是一道藍色光柱,仿佛是整個世界的支柱。
一個聲音在我耳邊響起,既熟悉又陌生:"選擇并非非此即彼,持鑰者。真正的智慧在于找到平衡的路徑,讓變化按照自然的節奏發展,既不過分阻礙,也不盲目加速。"
我回頭想看清說話者,卻只捕捉到一個模糊的身影,輪廓與我自己有幾分相似,卻又年長許多,目光中透著經歷了時間考驗的智慧和慈愛。
"你是..."我剛想問,夢境就開始崩塌,那個身影微笑著說了一句"信任你的直覺,因為它連接著古老的智慧",然后消失在光芒中。
醒來時,窗外的雨已經停止,天邊泛起魚肚白,新的一天即將開始。我摸了摸腰間的古玉,感受著它傳來的溫暖。無論前方有多少未知和挑戰,至少我比昨天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份和使命了。
在邯鄲城的這場暴雨中,我們不僅遇到了神秘的百里子明,也收獲了關于"前世"文明的珍貴信息。更重要的是,我開始隱約理解,作為"水"之鑰的持有者,我的選擇與責任究竟意味著什么。
離開邯鄲,前往東海的旅程即將繼續。觀海臺等待著我們,而那里可能隱藏著更多的真相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