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天幕上公開的眾人選項,李善長感覺自己狠狠地挨了一個大嘴巴,除了魏國公徐達與燕王這對岳婿選擇了最不可能的征北大將軍外,所有人都選了皇叔祖父。
“難道這幫混小子都變聰明了嗎?”
對于以淮北功臣之首自居的李善長來講,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兒,那真相就只有一個,絕大多數是蒙的?
至于為什么都蒙得這么統一?那還不是因為征北大將軍、叔父絕對不可能!攝政王誰敢選這一項啊?那就只有皇叔祖父了。
“看來我們都小瞧 這幫渾小子了!”
看著老李如同吃了一只蒼蠅的樣子,老朱開心得在心里樂開了花。
當然老朱看著那唯二的兩個“錯誤”選項,他也只是狠狠瞪了那對岳婿一眼——
他有點怪自己的兒子自從娶了徐達家的女諸生之后,就真成了徐家的兒子了,連錯誤都跟自己岳父一個樣子,簡直是胳膊肘往外拐。
面對著老朱漂過來的不善眼神,徐達也回了一個無可奈何的眼神,那意思——“不是你兒子學我,是我學的你兒子!”
【歷史知識測試第三題正確答案是......】
隨著答案的公布,朱棣再一次緊張起來了,他生怕這里面講出自己跟仁宗的關系,或者講出仁宗的名字,那一切就真都“丸辣”。
【......D征北大將軍】
面對天幕下一片嘩然,天幕繼續解說了起來.....
【朱棣一生征戰,曾經五次北征蒙古,在其打擊下,蒙古分裂為瓦刺與韃靼兩部。】
【此后,又曾效仿霍去病封狼居胥,為千古以來第二人。】
【在二十余年,五次出征蒙古期間,都由太子仁宗皇帝為其督促糧草,把守后方。】
【后人戲稱朱棣為太子的“征北大將軍”。】
【第五次北征之時,朱棣雖然只有六十五歲,卻由于長期征戰,最終死于回京途中。】
【生命最后一刻,端坐于戰馬之上,遠望京城。】
“燕王忠臣啊!”
隨著天幕中的解說,天幕之下再無其他聲音,就連朝廷之中最對燕王不滿,最覺得燕王有野心的文官們也不由自主地發出了一聲內心的感慨。
“周公恐慌流言日....看來是我們錯了,燕王殿下這豈止是周公啊?六出祁山的諸葛武侯也要遜色他三分啊!”
太子府中的黃子澄在天幕下,眼含熱淚,大聲發出了肺腑之言。似乎不如此,就無法洗脫自己當初對燕王的懷疑一般。
“小四兒,你過來。你是一個好孩子,父皇以前.....”老朱也被天幕給感動了,親自拉著朱棣的手將他與太子朱標并排坐在了一起。
“如此的話,那么一來,說明三帝、四帝都是正常繼位的。老臣糊涂了,沒想到會是這么一個最不可能的答案。”李善長感覺臉熱辣辣的,但仍然想要為自己找回一點面子。
“臣恭喜陛下有此忠心耿耿、戰功卓著的皇子!”大殿內以李善長為主,大殿外更是一片歌功頌德之音。
聽著這些聲音,朱棣感覺自己已經飄到云端了——“歷史還可以這么描述?我,朱棣,忠臣?”
朱棣都不知道要說什么好了——“這個天幕,我簡直......是喜歡死了!”
【公布抽獎人員名單:魏國公徐達、燕王朱棣。】
面對著這一次只有兩個人選擇了正確,天幕下剩下那163人沒有一個妒忌的。
朱元璋、馬皇后、太子朱標為有這樣忠心的兒子、弟弟而自豪。
至于剛剛進入大殿的秦王朱樉、晉王朱棡則滿臉的羞愧——“為什么同樣是陛下的兒子,人跟人差距怎么這么大呢?”
當然這其中只有魏國公徐達有一些莫名其妙,他沒想到自己只是跟著女婿選了一個最不可能的答案,居然就成了天下唯二正確的人——“只是可憐了我那女兒嫁給了這樣一個人,以后日子會過很苦。畢竟作忠臣要么如同諸葛亮一樣苦了自己和家人,要么如岳飛一樣沒了命!”
【現在公布獎項,第一個獎項為.......】
隨著前幾個的獎項公布,這一次沒有了金鑲玉,就連土豆、水稻都沒有了,除了第六項意外驚喜沒有變的話,其他的五個獎項也都很平常——至少在朱元璋的眼中都很平常。
當然,這一次魏國公、燕王抽到什么已經不重要了,反正對朱元璋而言,能夠得知自己的第四個兒子燕王朱棣忠于大明、封狼居胥、馬革裹尸就足夠了。
這已經是上天給他的最好禮物了,這對于大明皇家來講,難道不比金鑲玉、畝產幾千斤的良種更重要?!
“哈哈,這一次我又獲得了一套盔甲,剛才那刀那盔甲我試了真是銳利啊,恐怕千兩黃金也買不到啊!”
徐達對于自己得到這樣一個獎項很開心,他其實最怕如同身旁的女婿一樣,獲得了一個意外驚喜,那自己可就真講不清了。
“父皇,我獲得的獎項是.......”朱棣拿著那個意外驚喜,一張看不到的避難符,正準備將準備好的一個說辭講給朱元璋聽。
“不要講了.....這既然是上天給你的禮物,那就是讓你關鍵時候保命用的。記得不要告訴任何一個人......”老朱語重心長的拍了拍兒子的肩膀,有些心疼地說道。
此時的老朱覺得有些對不住這個兒子了——
“作為皇子、皇叔甚至皇叔祖,戰功赫赫,必然要遭受到皇帝的猜疑與打壓,恐怕自家老四,那一生都過得很不開心,甚至提心吊膽吧?
否則為什么每次出征都由當朝太子來坐陣后方,那是絕對地不信任他啊?
后人稱棣兒為太子、四帝仁宗的征北大將軍,這是一個多么諷刺的稱號啊?看來后人都看不過去我老朱家皇帝如此對待朱棣了.....
還有,在第五次出征之時,棣兒居然要騎在馬上遠眺京城,直到去世都沒有回到京城嗎?
那一定是在眺望咱與他母后的皇陵啊!恐怕他不是不想回京城,是等著京城的皇帝下旨,他才能回來啊!”
想到這些,老朱的眼淚落了下來,他轉頭對著老大朱標說道:“咱要給你的子孫立下一個規矩,不可猜疑他們的四叔、四叔祖。更不可令如此忠心之人含恨回不了京城。”
“兒子記下了,要是哪個兔崽子對不起他四叔,就不要認為我這個親爹、親爺爺。”
太子朱標本來因為自己沒有當上皇帝而有點自暴自棄,可現在看到自己四弟如此為國盡忠。他覺得自己這個太子大哥當得實在不夠格,虧他還一直覺得自己是兄弟們的榜樣呢?
同時太子朱標也捫心自問:“如果自己當上了皇帝,老四如此戰功赫赫,恐怕自己也容不下這樣一個弟弟吧。幸虧自己死得早,否則跟自己的弟弟豈不成了高緯與高長恭,留下千古罵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