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先殿內,一片肅穆莊嚴的氛圍籠罩著每一個角落。
那沉重而悲愴的喪樂聲如泣如訴,一陣接著一陣地回蕩在空曠的殿堂之中,仿佛要將人們心中無盡的哀傷都宣泄出來。
與此同時,一群身著袈裟的和尚正圍坐在棺槨四周,口中念念有詞,經文的誦讀之聲此起彼伏,不絕于耳。
在這莊嚴肅穆的場景中央,停放著孫貴妃那華麗而厚重的棺槨,它被精心裝飾著,上面覆蓋著一層潔白如雪的綢緞,周圍擺放著鮮花和香果,散發出淡淡的香氣。
棺槨前,諸皇子們神情凝重,依次輪流戴孝守靈,他們低垂著頭,眼中卻不見半分悲痛與思念之情。
除了諸位皇子外,還有許多朝廷官員也紛紛前來祭拜。
他們身著素服,手持香燭,面容肅穆地走到棺槨前,深深地鞠躬行禮,表示對孫貴妃的敬意和哀悼。
整個奉先殿內人頭攢動,但卻沒有絲毫嘈雜之聲,只有那低沉的哀樂和和尚們誦經的聲音交織在一起,讓人感受到一種深深的悲哀。
但有官員來祭拜,就不得了了。
本來不需要來的,畢竟又不是皇后駕崩了,哪里需要群臣祭拜?
但是有人帶了這個頭,雖然說是孫貴妃的親族,但是有官員帶了頭,其他人若是不來,誰敢保證不會被朱元璋記在小本本上?
雖然群臣拜祭也不合禮法,但是老朱講禮嗎?
給妾服喪不合適,老朱就改禮法。
群臣祭拜不合適,老朱就不能改了?
所以啊,還是老老實實來吧,唉。
朱元璋坐在一旁,緩緩開口,“吳王呢?怎么還沒來?”
“奴婢去催一催。”馬上有太監準備出去讓人催一催朱橚。
就在這個時候,奉先殿外突然傳來一陣高亢而莊重的唱喝之聲。
“吳王殿下攜大明德祖玄皇帝、大明懿祖恒皇帝、大明熙祖裕皇帝、大明仁祖淳皇帝到!”
這突如其來的唱喝聲猶如一道驚雷劃破長空,瞬間讓奉先殿變得鴉雀無聲,誦經之聲都停下來了。
眾人的目光不約而同地齊刷刷投向殿外。
只見朱橚身穿著華麗無比的九章滾龍冕服,那衣服上繡滿了精美的龍紋圖案,仿佛一條條真龍在他身上盤旋飛舞。
他頭上戴著一頂璀璨奪目的九旒冕,每一根旒珠都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彰顯出他尊貴無比的親王身份。
而最為引人注目的是,朱橚雙手捧著爺爺朱五四的牌位,走在隊伍的最前列。
在他的身后,緊跟著三名恭恭敬敬的太監,他們各自捧著另外三個牌位。
此時此刻,就連一直穩坐在椅子上的朱元璋也不禁霍然站起身來,他瞪大了眼睛,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神情,似乎完全沒有預料到會出現這樣一幕場景。
顯然,眼前的一切已經超出了他的想象。
“老五,你這是鬧哪樣?”
朱標率先回過神來,起身問道。
朱橚冷聲回答道,“太子皇兄,你這個中宮嫡長愿意給妾戴孝守靈,不代表同為嫡出的我,愿意給妾當兒子!
我,朱橚,大明親王,是中宮嫡出,除了父皇和母后之外,我不需要給任何人當兒子服喪,尤其不會給妾當兒子!
我的親娘,是中宮皇后,她不止我一個兒子,但我只有那一個娘!讓我給孫貴妃服喪,憑什么?
孫貴妃于我,一無生育之恩,二無養育之情,既非生母,亦非養母,僅庶母爾,自古嫡庶尊卑,豈可亂來?”
一句太子皇兄,拉開了和朱標的距離。
朱橚的話,震得全場腦瓜子嗡嗡的。
朱元璋的臉色肉眼可見的陰沉了下來,緩緩走向朱橚,“為人臣,不聽君命,為人子,不聽父言,你要造反嗎?”
“父皇,我母后才是你的妻!讓兒臣給庶母當兒子,可以!除非你把兒臣的名字改玉牒、改族譜。
把兒臣記在孫貴妃名下,如此一來,兒臣可以給他當兒子,但如果你沒有這么干,請恕兒臣恕難從命!
嫡子給庶母當兒子,如此不敬祖宗,反而尊重妾室,父皇你如此寵妾滅妻,不覺得愧對列祖列宗嗎?”
朱橚直接一個寵妾滅妻的名頭壓在了朱元璋的頭上。
自古以來,寵妾滅妻就是大罪。
此時的朱橚,尚未婚配,而且才十四歲。
朱橚這么硬剛朱元璋,讓不少臣子對朱橚另眼相看了一波。
看不出來,這馬皇后的小兒子,倒是有幾分馬皇后的血性。
“你!說!什!么!”
朱元璋一字一句的質問道。
朱橚繼續硬剛,“你剛剛說兒臣為臣為子不行,那兒臣斗膽敢問父皇,你又是如何為君為父的?
四綱五常中有言,君為臣綱,君不正,臣投他國,父為子綱,父不正,子奔他鄉!父皇是要逼兒子背井離鄉?”
西漢董仲舒所著的《春秋繁露》有明文記載,四綱分別是:
君為臣綱,君不正,臣投他國,國為民綱,國不正,民起攻之。
父為子綱,父不慈,子奔他鄉,子為父望,子不正,大義滅親。
夫為妻綱,夫不正,妻可改嫁,妻為夫助,妻不賢,夫則休之。
所謂三綱和沒有后半部分等言語,乃斷章取義爾。
朱橚這話一出,無疑又給朱元璋扣上一頂大帽子了,寵妾滅妻,逼走嫡子,為夫為父都是洗不掉的罵名。
朱元璋拿著癢癢撓向朱橚走來,“不孝子朱橚,你要反嗎?”
“自古忠孝兩難全,兩難之時唯盡忠舍孝,更何況,以子之身勸諫父親是孝,以臣之身勸諫君王亦是忠。
明知是錯而不改,是愚忠,明知是錯而順從,是愚孝!父皇罵我不孝子,敢問父皇,你不敬祖宗,是孝嗎?”
說著,朱橚把手上的牌位往前一推,就差直接懟到朱元璋的臉上了。
“老五,二哥我支持你!”這時候,一旁的朱樉直接站了起來。
也把身上的孝衣給脫了。
洪武五年,朱元璋把王保保之妹,敏敏帖木兒,也稱觀音奴,賜給朱樉當正妻,以后跟朱樉生同衾,死同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