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鐵柱沒有絲毫的猶豫,俯身一拳狠狠地砸在山本太郎的后頸上,將他徹底打昏過去。
其他特務連的士兵迅速撲上前,僅憑拳腳,在短短幾分鐘內便將剩下的十余名東洋浪人全部制服。
他們動作嫻熟而迅速,三人組成一個小組,將浪人們按倒在地,用事先準備好的麻繩捆成一團,嘴里塞上破布,防止他們叫喊。
整個過程干凈利落,沒有絲毫的拖泥帶水。
山本太郎被五花大綁,像一堆爛泥一般癱軟地扔在角落里,狼狽不堪。
客人們小心翼翼地從桌子底下探出頭來,臉上滿是驚懼的表情。
徐成冷眼掃過全場,“把這些人全部帶回營地,嚴加看管,不得有誤。”
士兵們齊聲應道:“是!”
隨后,他們拖著那些被捆綁的東洋浪人,魚貫而出,離開了舞廳。
次日清晨,指揮帳內,徐成坐在椅子上,眉頭緊鎖,正在仔細盤算著如何利用這群東洋浪人,為自己打開局面,爭取更多的利益。
這群浪人雖然只是小角色,但他們背后的東亞興業公司,卻是倭國人重要的經濟據點,也是他們侵略華夏的橋頭堡。
他要利用這群浪人,狠狠地敲倭國人一筆竹杠,讓他們知道,這里不是他們可以隨意欺凌的地方。
徐成召來偵察連的一名年輕士兵。
“你立刻去城里的東亞興業公司傳話,就說:‘山本太郎等十五人在我手上,一人一千大洋,贖不贖隨你們。’記住,言簡意賅,不要多說廢話,更不要多嘴多舌,以免節外生枝。”
士兵點了點頭,接過徐成遞過來的一張寫好的紙條,翻身上馬,策馬奔向城內。
徐成靠在椅背上,瞇著眼睛看向帳外的晨霧,嘴角勾起一抹冷酷的笑容,心中暗道:“倭國人,這回看你們出多少血!”
北平城內,一棟三層洋樓中,紅磚外墻上掛著一塊醒目的牌匾,上面用日文和中文寫著“東亞興業株式會社”幾個大字。
樓前停著幾輛黑色的汽車,锃光瓦亮,透著一股洋氣。
午時,士兵抵達東亞興業公司,將徐成寫好的紙條交給了門衛。
門衛不敢怠慢,立刻將消息匯報給了公司負責人中島悟。
這是個四十出頭的倭國人,身材瘦削,面容陰鷙,穿著一身筆挺的西裝,戴著一副金絲眼鏡,坐在寬大的辦公桌后,正在翻閱著賬簿,核對著公司的財務狀況。
聽到門衛的匯報,猛地拍桌而起,震得桌上的茶杯跳了一下。
他摘下眼鏡,用手帕擦了擦,怒氣沖沖地說道:“八嘎!支那人竟敢敲詐我們!一千大洋一個人,十五個人就是一萬五千大洋?參戰軍這姓徐的胃口也太大了!簡直是獅子大開口!”他臉漲得通紅,眼底閃過一絲羞怒,顯然是被徐成的行為激怒了。
中島悟身旁的助手田中,看到中島悟如此憤怒,小心翼翼地說道:“中島君,山本太郎這個莽夫這次惹了大禍,昨夜砸舞廳被抓了個現行,現在人在參戰軍手里,我們確實不好辦啊。”
中島悟冷哼一聲,“那又如何?參戰軍是我們扶持起來的,難道他們還敢跟倭國人作對不成?”
田中卻皺著眉頭,擔憂地說道:“如果對方公開處置山本太郎等人,恐怕會牽連到公司的名聲。我們的一些走私生意見不得光,這件事情要是傳出去,對公司的影響可不小啊。”
中島悟沉吟片刻,最終做出了決定:“我去找領事館,讓他們出面施壓,我就不信這個徐正志敢不給領事館面子。”
午后的參戰軍營地,陽光熾烈,炙烤著大地,曬得營地外的泥土都干裂了,仿佛一張張飽經滄桑的面孔。
指揮帳外,徐成坐在木桌前,手持一柄鋒利的短刀,慢條斯理地削著一根木棒。
刀鋒劃過木頭,發出“沙沙”的聲響,木屑簌簌落下,仿佛雪花一般。
帳簾突然被掀開,王振東快步走了進來,“司令,靳根源和一個倭國人來了,說是要見您。”
徐成停下手中的動作,抬起頭,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來得正好。把山本太郎帶出來,讓他也出來見見老朋友。”
營地外,一輛黑色的汽車緩緩停下,在塵土飛揚的營地里顯得格格不入。
車門打開,中島悟與靳根源先后下車。
中島悟穿著一身筆挺的西裝,金絲眼鏡后的眼神陰鷙而銳利,手中拄著一根烏木手杖,怒氣未消,渾身散發著一股盛氣凌人的氣勢。
靳根源則穿著一身北洋軍服,肩章上的金星閃耀著刺眼的光芒,臉上帶著幾分不耐和厭煩的表情。
他是堂堂陸軍總長,卻對徐成這個狂徒毫無辦法,這次前來,不過是迫于倭國領事館的壓力,不得不走這一趟。
兩人走進營地,士兵們停下操練,紛紛將目光投向他們,眼神中充滿了警惕。
李德山迎上前,皮笑肉不笑地說道:“哎呦,靳總長,什么風把您給吹來了,真是稀客啊!”
靳根源哼了一聲,連看都沒看李德山一眼,徑直走向指揮帳,顯然對徐成和他的參戰軍充滿了厭惡。
中島悟緊隨其后,用生硬的中文對靳根源說道:“靳總長,徐正志無緣無故抓了我們的人,您可一定要為我們做主啊!”
靳根源皺著眉頭,不耐煩地說道:“徐正志這個混蛋,我雖然是陸軍總長,但他根本就不服我,我又能把他怎么樣呢?你們倭國人也真是的,沒事惹他干什么,現在好了,惹了一身騷。”
帳簾被掀開,中島悟和靳根源一前一后地步入指揮帳內。
徐成抬起頭,目光如刀一般銳利,直直地刺向中島悟。
手中一直把玩著的短刀突然一甩,插進面前的木桌上,刀身沒入木頭,發出“咚”的一聲悶響。
“靳總長,中島先生,兩位貴客大駕光臨,真是蓬蓽生輝啊,來得正好,省得我再派人去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