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天朗氣清,皓月當空。皇城內燈火輝煌,彩綢飄揚,處處洋溢著節日的喜慶氣氛。御花園中搭建起精致的宴會臺,數百盞宮燈懸掛在樹間,如繁星點點;御廚們準備了豐盛的珍饈美饌,香氣撲鼻;樂師們在一旁輕撫琴弦,悠揚的曲調飄蕩在夜空之中。
這場中秋宴,朝廷別出心裁地命名為"百花宴",寓意百官如百花齊放,共同拱衛皇家這棵參天大樹。各部要員齊聚一堂,衣冠楚楚,談笑風生。表面的和諧之下,卻是暗流涌動,無形的角力在每一次眼神交匯、每一句客套話中悄然進行。
洛清璃身著正式官服,發髻高挽,神情肅穆,站在角落觀察著場內的一切。按照皇命,她今晚的職責是隨時準備回答皇上關于曹府案的詢問。但她心里明白,真正的使命是防止可能發生的刺殺。
"女探花今晚格外美麗。"一個熟悉的聲音從身后傳來。
洛清璃轉身,看到云沉大人正面帶微笑地向她走來。
"云大人過獎了。"她微微一福,低聲問道,"可有異常?"
云沉搖頭:"暫時一切如常。太子和二皇子都已到場,各自帶了親信。皇上尚未駕臨,宴會還未正式開始。"
洛清璃環顧四周,尋找熟悉的面孔:"慕容大人可曾到場?"
"尚未見到。"云沉微蹙眉頭,"按理說他應當已經收到邀請。"
洛清璃心中略感不安。昨夜慕容澈離開后,承諾會在宮中接應她,但到現在還未露面。難道發生了意外?
正思索間,一陣喧嘩聲打斷了她的思緒。太子和二皇子相繼入場,各自帶著隨從。太子朱軒一襲明黃官服,氣度沉穩;二皇子朱銘則著翠綠長袍,顯得意氣風發。兩人刻意保持距離,各自與自己的支持者交談,卻又時不時地用余光關注對方的動向。
"皇上駕到!"
隨著宦官尖細的唱喝聲,文武百官迅速列隊跪迎。皇帝身著龍袍,龍行虎步,在內侍的簇擁下步入宴會場地。他看上去精神矍鑠,目光如炬,絲毫不見傳聞中的病容。
"眾愛卿平身。"皇帝和藹地揮手示意,"今日中秋,普天同慶,朕與諸位同樂,不必拘禮。"
百官謝恩起身,宴會正式開始。樂聲響起,舞姬們手持長袖,翩翩起舞;太監們穿梭其間,為大臣們斟酒添菜;談笑聲、觥籌交錯聲在園中回蕩,一派祥和景象。
洛清璃被安排在一個不起眼的位置,距離皇帝的主位有一段距離,但卻能清楚地觀察全場。她注意到,太子和二皇子分別位于皇帝左右兩側,各自帶著心腹近臣,氣氛微妙。
宴會進行到一半,皇帝突然示意左右安靜,朗聲道:"今日良辰美景,朕欲作詩一首,與諸位同賞。"
群臣連聲稱贊,紛紛洗耳恭聽。皇帝沉吟片刻,緩緩吟誦道:
"中秋月明照大衍,百花爭艷各有彩。 不知何花最耀眼,唯有丹心向朝陽。"
詩畢,滿座驚嘆,爭相贊美龍章鳳句。但洛清璃卻從這簡短的詩句中捕捉到了某種暗示:皇帝似乎在警告那些心懷二心的臣子。她注意到,皇帝的目光在太子和二皇子之間微微停頓,似乎別有深意。
就在眾人品評詩句之際,一位內侍匆匆來到皇帝身旁,低聲耳語。皇帝面色稍變,但很快恢復常態,對左右笑道:"繼續宴飲,朕去去就來。"
說完,皇帝在幾名侍衛的陪同下離開宴會場地。洛清璃警覺起來,這個時候皇帝離席,會不會與傳言中的刺殺有關?她的目光迅速掃過場內,發現太子和二皇子都在低聲與身邊的親信交談,神色各異。
正猶豫間,太子朱軒不知何時已來到她身邊,語氣低沉卻不失溫和:"女探花,能否借一步說話?"
洛清璃起身行禮,隨太子來到一處較為僻靜的亭子。
"殿下有何指教?"洛清璃謹慎地問。
太子環顧四周,確認無人后低聲道:"龍宸的死你可知曉?"
洛清璃微微一怔,心中迅速分析:太子為何在此時提起龍宸?他是想試探,還是另有目的?她答道:"略有耳聞。"
"他是被二弟的人殺的。"太子神色凝重,"為的就是掩蓋鎖心玉的秘密。"
洛清璃不動聲色,試探道:"殿下似乎對此事知之甚詳?"
"女探花無需試探。"太子直言不諱,"鎖心玉確實關乎血脈正統,而二弟急于得到它,正是因為他知道自己并非皇室血脈。"
此言一出,洛清璃大為震驚,但她迅速掩飾情緒,冷靜問道:"殿下此言差矣。二皇子與陛下容貌相似,氣度不凡,怎會不是皇室血脈?"
太子冷笑一聲,目光中透著幾分譏諷:"表面相似算什么?當年后宮風波,二弟生母有染于外人,此事雖被壓下,卻是鐵一般的事實。二弟若非皇室血脈,便永無繼承大統的可能。所以,他才不惜一切代價要得到鎖心玉,銷毀證據。"
洛清璃心中思緒萬千。太子的說法與龍宸所言部分吻合,但又有出入。到底誰在說真話?她決定暫時不表態,繼續觀察。
"鎖心玉現在何處?"太子突然問道。
洛清璃警惕起來,語氣平靜:"下官不知。"
太子意味深長地看了她一眼,似乎想從她的表情中看出端倪,但洛清璃的神色如一潭深水,波瀾不驚。
"女探花若有所知,不妨告訴本宮。本宮可保證你的安全,并在日后重用你。"太子語氣中帶著一絲誘惑。
"多謝殿下厚愛。"洛清璃謹慎回應,"若下官得知消息,定會如實相告。"
兩人正說話間,遠處突然傳來一陣騷動。太子面色一變,低聲道:"有情況,隨我去看看。"
回到宴會場地,只見二皇子朱銘正在高聲質問一名官員,場面劍拔弩張。
"你敢說那密信不是太子派你送的?"二皇子怒氣沖沖,"分明是想挑撥離間,敗壞本王名聲!"
那官員滿頭大汗,連連擺手:"殿下明察,草民不過奉命行事,具體內情并不知曉啊!"
太子面色陰沉地走上前:"二弟何必對一介小吏發火?有何冤屈,直言便是。"
"好哇,太子哥哥倒是會裝模作樣!"二皇子冷笑道,"你派人送密信給西域使者,信中提到鎖心玉之事,意圖何在,你自己心里清楚!"
太子神色不變:"二弟此言從何說起?本宮從未有過此等行為。"
"還在狡辯!"二皇子從懷中取出一封信,"證據在此,字跡分明是你親筆所書!"
太子冷笑:"偽造的東西也敢拿出來丟人現眼?"
兩人針鋒相對,眼看就要爆發沖突。就在這時,皇帝出現在宴會場地,朗聲道:"兩位皇子,這是做什么?當著百官的面爭吵,成何體統!"
太子和二皇子齊齊跪下:"兒臣知錯。"
皇帝擺手示意起身,目光掃過全場:"今日中秋,本是普天同慶之日。但朕剛剛得到消息,有人意圖在宮中生事,擾亂朝綱。"
滿座嘩然,眾人交頭接耳,猜測是何人如此大膽。
皇帝繼續道:"鎖心玉之事,朕已有所耳聞。此玉關乎國祚,豈容兒戲?若有人圖謀不軌,休怪朕無情!"
太子和二皇子都是面色微變,卻不敢多言。
皇帝的目光突然落在洛清璃身上:"女探花,上前來。"
洛清璃心中一驚,但仍鎮定地走上前,恭敬行禮:"臣洛清璃叩見陛下。"
"免禮。"皇帝和藹地說,"聽聞你正在查辦一樁與鎖心玉有關的命案?可有進展?"
洛清璃小心回答:"回陛下,案情復雜,尚在偵查中。"
"那朕再問你,"皇帝聲音驟然嚴厲,"鎖心玉可在你手上?"
滿座皆驚,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洛清璃身上。太子和二皇子也神色各異地盯著她,等待回答。
洛清璃知道此刻已無法隱瞞,便坦然答道:"回陛下,臣確實暫時保管著一塊鎖心玉,是在查案過程中發現的重要證物。"
"呈上來。"皇帝伸出手。
洛清璃從懷中取出那塊玉佩,恭敬地遞上。皇帝接過玉佩,仔細端詳,眼中閃過復雜的神色。
"好一塊鎖心玉。"皇帝輕嘆道,"百年流落,今日歸來。但這只是一半,另一半何在?"
洛清璃猶豫片刻,實話實說:"據臣所知,另一半應當在龍宸手中。但龍宸已經遇害,下落不明。"
"龍宸死了?"皇帝面色一變,"何時之事?為何朕不知道?"
"就在昨夜。"洛清璃回答,"兇手身份不明,但與鎖心玉有關。"
皇帝沉思片刻,突然問道:"那塊玉上有什么?可看出是何圖案?"
洛清璃如實回答:"像是一幅古老的地圖和譜系,但需要兩塊玉合在一起才能完整顯現。"
"好,很好。"皇帝點點頭,"女探花辦案認真,朕很欣賞。此玉朕暫且保管,你繼續查案,務必揪出真兇。"
就在此時,一名內侍匆匆趕來,在皇帝耳邊低語。皇帝面色大變,猛然起身:"有刺客入宮!眾衛士聽令,保護好太子和二皇子!"
剎那間,宴會場地陷入混亂。侍衛們迅速包圍了皇帝和兩位皇子,其他官員則驚慌失措,四處躲避。
洛清璃立刻警覺起來,環顧四周,尋找可疑之處。忽然,她看到宴會場地邊緣的樹叢中閃過一道黑影。直覺告訴她,那就是刺客!
"那邊!"她高聲示警,同時迅速向那個方向沖去。
黑影見被發現,立刻翻身躍上屋頂,向宮墻方向逃去。洛清璃緊追不舍,身手敏捷地攀上屋檐,與那黑影在屋頂上展開追逐。
黑影武功高強,身法靈活,但洛清璃也不遑多讓。兩人在屋頂上你追我趕,最終在一處偏僻的角落里,洛清璃借著月光,終于看清了黑影的面容。
"是你?"她驚訝出聲。
黑影回頭,冷笑一聲:"女探花果然名不虛傳,身手了得。"
"你為何要這么做?"洛清璃質問道,"刺殺是針對誰?"
黑影沒有回答,而是從懷中取出一物,借著月光,洛清璃看清那是另一塊鎖心玉!
"你手上的是從龍宸那里搶來的?"洛清璃厲聲問道。
"聰明。"黑影戲謔道,"可惜你太聰明了,不該插手這事。既然撞見了,就別怪我不客氣。"
說完,黑影突然發難,一掌向洛清璃襲來。洛清璃側身避過,同時拔出腰間短劍應戰。兩人在屋頂上激戰數十回合,不分勝負。
就在關鍵時刻,一道人影從旁邊的屋頂飛躍而來,一劍刺向黑影。黑影不得不后退避讓,洛清璃借機看清了來人——正是慕容澈!
"你總算來了。"洛清璃松了口氣。
"抱歉來晚了。"慕容澈沉聲道,目光緊盯著黑影,"你沒事吧?"
"我沒事。"洛清璃說著,與慕容澈并肩而立,面對黑影。
黑影見寡不敵眾,冷笑一聲:"今日之事未完,我們后會有期。"說完,他將鎖心玉揣入懷中,縱身躍下屋頂,消失在夜色中。
"追!"洛清璃正要追去,卻被慕容澈拉住。
"別追了,太危險。"慕容澈神色凝重,"那人武功遠超你我,而且——"他頓了頓,"他背后的勢力更是不容小覷。"
"你認識他?"洛清璃敏銳地問。
慕容澈點頭:"他是'影衛'的人,皇宮中最隱秘的暗殺組織,專門執行那些見不得光的任務。"
"他手上有另一塊鎖心玉。"洛清璃憂心忡忡,"如今兩塊玉都落入有心人之手,恐怕會有大事發生。"
慕容澈沉思片刻:"看來情況比我們想象的更復雜。刺殺可能只是障眼法,真正的目的是借機奪取鎖心玉。"
"我們得趕緊回去向皇上稟報。"洛清璃說道。
兩人迅速返回宴會場地,卻發現混亂已經平息。皇帝重新端坐在主位上,太子和二皇子分列左右,一切如常,仿佛剛才的騷動從未發生。
"女探花,慕容愛卿,你們去哪里了?"皇帝見二人歸來,和藹地問道。
洛清璃上前行禮:"回陛下,臣發現刺客蹤跡,與慕容大人一同追擊,可惜讓其逃脫。"
"刺客?"皇帝似乎有些疑惑,"哦,原來如此。無妨,宮中侍衛已經搜遍各處,并無異常。或許是虛驚一場。"
洛清璃和慕容澈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疑問:皇帝為何對刺客之事如此淡然?難道另有隱情?
宴會繼續進行,歌舞升平,觥籌交錯,仿佛剛才的混亂只是一場幻覺。但洛清璃知道,在這表面的和諧下,一場更大的風暴正在醞釀。
太子和二皇子表面上言笑晏晏,心思卻各異;皇帝看似平靜,眼中卻閃爍著深不可測的光芒;而那個神秘的黑影,手持鎖心玉,目的為何?這一切疑問,都如同籠罩在月亮上的薄云,模糊了中秋之夜本該清明的月光。
夜深人靜,百花宴終于結束。洛清璃和慕容澈一同走出皇宮,夜空中的明月高懸,灑下清冷的光輝。
"你說,我們是不是落入了一個更大的局?"洛清璃輕聲問道。
慕容澈沉默片刻,意味深長地回答:"棋局已開,我們不過是棋子。但即便是棋子,也可以影響棋局的走向。"
兩人的身影在月光下漸行漸遠,留下長長的影子,如同兩條平行線,永不相交卻又緊密相依。中秋之夜的百花宴已經落幕,但更多的謎團與危機,才剛剛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