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衫少年與迷霧長安城初夏的清晨,薄霧如同輕紗般,細膩地織在城中的小巷與屋檐上。
青石板路上,偶爾有行色匆匆的路人,踏出一串清脆的足音,卻又很快消失在霧的褶皺里。
李宇衡身著一襲青衫,行走在晨霧之中。他是個身量未足六尺的少年,眉目疏朗,
左眼下方一顆顯眼的朱砂痣,恰似點睛之筆,為他平添了幾分靈動。少年的雙肩微微前傾,
似乎是習慣性地要躲避什么,又像是在急切地探尋什么。李宇衡是長安有名的“少年神探”,
十八歲的年紀,已靠著他那雙不按常理出牌的洞察之眼,
解開了一樁又一樁讓官衙都束手的棘手案子。他的家世清寒,父母早逝,
靠街坊鄰里施舍的殘羹冷炙長大。可身世的困苦并未磨滅他的銳氣,
反而像是淬了烈火的鋼刀,愈發鋒芒畢露。今兒個,他正要去城西的長生寺,
那里掛了塊匾額,寫著“迷途知返”四個字,是他自掏腰包請人打造,
想給那些失足之人一條改過自新的明路。路過里正王老漢家時,一陣急促的犬吠聲驚動了他。
王老漢平日慈眉善目,見了李宇衡,臉上的皺紋都舒展開了。可今日,
他穿著一件開線的布衫,頭發亂如枯草,拽著李宇衡的衣袖,語無倫次地喊著:“出大事了!
我孫兒不見了,我的親孫兒……”王老漢的孫兒阿福,是個機靈鬼,十歲出頭,
總跟在李宇衡屁股后面,纏著要學查案。前幾日,他還在李宇衡的指導下,
找出自家走失的黃狗,樂得合不攏嘴。可如今,阿福卻像被晨霧吞沒的幽魂,沒了蹤影。
李宇衡跟王老漢穿過一條狹窄的巷子,直奔阿福家。這個不足十平方米的院落里,
幾只母雞還在窩里啄著食,全然不知一場風波將起。屋里亂成一團,鍋碗瓢盆七零八落,
墻角一只破舊的竹簍,倒扣在地上,里頭幾枚碎銀子灑了出來。王老漢撲上去,
嗚咽著說:“我起夜起來,瞧見這銀子在簍里動,想著阿福攢了好久,要給娘買藥的,
我怕是招了賊。”李宇衡蹲下身,細細查看。銀子上沾了點泥,他用指尖捻起泥,
卻發現這泥與院外那潭死水邊的泥巴顏色不同,像是新近才沾上的。他又抬頭望向窗欞,
幾根木條被人從外頭撬斷,顯然是有人翻窗而入。可阿福是個機靈的,那賊人怎會輕易得手?
他皺起眉頭,這背后怕是另有隱情。李宇衡沿著窗下的泥痕一路追蹤,出了王老漢家的院子,
穿過一條爛泥溝,來到了一家布店前。布店老板張氏正在招呼客人,見李宇衡來,
忙點頭哈腰:“李神探,今兒又來查案啊?”李宇衡也不客氣,徑直走到柜臺上,
抓起一塊正在晾曬的藍布,仔細嗅了嗅:“這布上染了雨露,今早剛洗的吧?”張氏一愣,
隨即露出慌亂之色:“這……這不過是尋常的布,給街邊的裁縫送的。
”李宇衡拍了拍布上的泥點,這泥點正是王老漢家窗下那獨特的泥巴。
他盯著張氏:“你店里雇了新伙計?”張氏支支吾吾,李宇衡便知他已抓住了關鍵線索。
先前還在發愁怎么查案,如今這線索倒是飛進了他的掌心,只是這背后隱隱透著一股邪氣,
讓李宇衡脊背一涼。二、布店老板的迷蹤張氏的布店門面不大,里頭卻藏著不少貓膩。
店堂里擺放著各色布匹,從細密的綢緞到粗糙的麻布,應有盡有。李宇衡走進店堂,
抬頭掃了一眼,發現屋頂的木梁上有一根細線,這細線在晨光中閃閃發亮,
像是有人故意留下的記號。他順著細線找了過去,發現它連接著后堂的一扇小門。
小門虛掩著,門縫里透出一絲微弱的光。李宇衡輕輕推開小門,眼前豁然開朗。
一個小院落映入眼簾,院中種著幾株月季,花瓣嬌艷欲滴。然而,在這美景之中,
卻有一股詭異的氣氛。月季叢中,一個布娃娃被隨意地丟棄在地上,
娃娃的眼睛似乎在盯著他,嘴角還帶著一絲詭異的笑。李宇衡心里一驚,這個娃娃他見過,
正是阿福最愛的玩具,前幾日還纏著他要給娃娃做個新衣服。他蹲下身,仔細檢查娃娃。
娃娃的肚子里塞滿了棉花,可那些棉花似乎被人動過,里面還藏著一張紙條。
李宇衡取出紙條,展開一看,只見上面歪歪扭扭地寫著幾個字:“來長生寺找我。
”字跡似是孩童所寫,可李宇衡卻覺得背后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他轉身沖回前堂,
張氏已經不見了蹤影。店里的伙計們也都慌作一團,似乎被人故意安排了什么。
李宇衡大聲質問:“張氏呢?”伙計們面面相覷,
一個年輕的伙計戰戰兢兢地說:“東家今早讓人請走了,說是去衙門辦些事。
”李宇衡心中一沉,這事情怕是鬧大了。他出了布店,直奔長生寺。
長生寺坐落在城西的山腳下,寺內香火旺盛,每日都有不少信徒前來燒香拜佛。
李宇衡踏入寺門,香煙裊裊,鐘聲悠揚。他徑直走向后山,那里有一片幽靜的竹林,
傳說中藏著不少秘密。李宇衡在竹林中穿梭,尋找著阿福的蹤跡。突然,
他看到地上有一串腳印,腳印不大,像是孩童的,而且拖著什么東西。他沿著腳印追去,
發現它們通向一個隱秘的山洞。山洞口被藤蔓遮掩,若不仔細看,很難發現。
李宇衡走進山洞,洞內一片漆黑。他摸出火折子,點燃火把,借著微弱的光亮,
看到洞壁上刻著一些奇怪的符號。這些符號他似曾相識,曾在一本古籍中見過,
據說是古代某種秘密組織的標記。他心里一沉,莫非這背后隱藏著什么驚天秘密?
他繼續深入,發現洞的盡頭有一個石室。石室里擺著一張石桌,桌上放著一碗清水,
旁邊還有一把刀。李宇衡走近一看,發現水里漂著一根頭發,正是阿福的頭發。
他心里一陣慌亂,這孩子莫不是遇到了危險?就在這時,石室的門被人從外面關上了。
李宇衡心中一驚,他意識到自己已經落入了一個陷阱。
三、迷霧重重的真相李宇衡被困在石室里,四周一片漆黑。他試圖推開門,
卻發現門被從外面鎖死了。他摸了摸石桌上的刀,刀刃鋒利無比。他想了想,
決定用刀在石桌上刻下自己的名字和日期,萬一有人進來,也能知道他來過。就在這時,
他聽到門外傳來腳步聲。他趕忙躲到石桌后面,屏住呼吸。門被推開,一個人影走了進來。
李宇衡借著火把的光亮,看到來人是個中年男子,面容憔悴,眼神中透著一絲狠厲。
那人走到石桌前,拿起水碗,輕輕吹了吹水面,然后喝了一口。李宇衡趁機觀察,
發現那人身上穿著一件破舊的僧袍,袍子上繡著一朵蓮花,這是長生寺僧人的標志。
那人喝完水,突然開口說道:“李神探,沒想到你也來了。”李宇衡大吃一驚,
他怎么知道自己在這里?他從石桌后面走出來,質問道:“你是誰?為什么要抓阿福?
”那人笑了笑,說:“我叫陳遠,是長生寺的僧人。阿福不是被我抓的,是他自己來的。
”李宇衡更加疑惑了:“阿福為什么要來這里?”陳遠從懷里掏出一張紙條,
正是李宇衡之前在布娃娃里找到的那張。他說:“這張紙條是阿福自己寫的,
他讓我把它放進布娃娃里,然后把娃娃扔在布店門口。他是想讓你來救他。
”李宇衡更加不解了:“阿福為什么要這么做?”陳遠嘆了口氣,
說:“阿福他……他其實是個孤兒,從小就被王老漢收養。但王老漢對他并不好,
經常打罵他。阿福一直想逃離這里,所以他找到我,讓我幫他。”李宇衡心中一痛,
他想起阿福平日里的笑容,原來那背后藏著這么多苦楚。“那為什么要選在長生寺?
”李宇衡繼續追問。陳遠的眼神黯淡下來:“長生寺后山有個秘密通道,通往城外。
阿福想通過這個通道逃出去,開始新生活。可沒想到,事情會變得這么復雜。
”李宇衡心中隱隱覺得事情沒這么簡單。他看著陳遠,
問道:“你知道張氏為什么要抓阿福嗎?”陳遠搖頭:“張氏?我不認識他。”李宇衡不信,
繼續追問:“你確定?”陳遠顯得有些慌張:“我真的不知道。也許張氏是受人指使。
”李宇衡心中一動,莫非這背后還有更大的陰謀?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一陣嘈雜聲。
陳遠臉色大變,說:“不好,他們來了。”李宇衡知道,自己必須想辦法出去。
他拿起石桌上的刀,沖向石門。陳遠也跟著沖了出去。門外站著幾個官差,
為首的是長安縣令李大人。李大人看到李宇衡,露出一絲驚訝:“李神探,你怎么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