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上涼茶!”蒙遠吩咐管家。
一杯涼茶下肚后,蒙遠終于覺得自己活過來了。
不待蒙毅說話,蒙遠急切問道:“兄長,到底是怎么回事?這法家和儒家的士子怎會打起架來?”
蒙毅一五一十將在咸陽酒肆發生的事情講了一遍,當聽到人群中的有人說“現如今的天下是法家的天下”這句話的時候,蒙遠臉色驟然變得難看。
蒙毅不明所以,問道:“遠弟,有何不對勁之處嗎?”
蒙遠正了正神色道:“二哥,您有沒有覺得那句話有問題?什么情況下能正好說出這種話?”
蒙毅的臉色變得嚴肅起來:“遠弟,你的意思是……”
“對,就是有人刻意煽動,二哥,咸陽城有諸多六國舊貴,對嗎?”
蒙毅不假思索地說道:“嗯,六國滅亡之后,為將這些人嚴加看管,陛下便下令將六國舊貴安置在咸陽。”
聽蒙毅這般說,蒙遠大致清楚了,人群中的那道聲音只怕不是偶然,而是有人故意引導輿論,挑撥儒法兩家的關系。
“二哥,只怕那人居心不良,故意煽動儒家士子的情緒,使法家儒家不和,故意在民間和朝廷制造對立。此外,這種煽動挑撥在咸陽城只怕不是第一次發生了,只是以往我們并未注意到罷了!”
蒙毅一怔,顯然他忽略了這一點。
本以為這只是一次偶然的突發狀況,沒想到居然還能牽扯出這么深的事情。
“現如今該當如何?”
“雙管齊下,第一,要迅速找出故意離間的那個人并揪出其幕后黑手;其二,對發生沖突的兩家弟子進行盤問,最好是能復盤當時現場發生的情況,酌情處理好被關押的士子們!”
蒙毅聽完,鄭重點頭:“遠弟,還是你想的周到。你同我一起進宮面見陛下,如何?”
蒙遠本想拒絕,但是又想到系統交給自己的任務,最終還是答應了下來。
咸陽宮里,嬴政自回宮之后,就黑著臉一言不發。
宮人知道陛下此時已經在發怒的邊緣上,沒有人敢進入觸霉頭,即便是趙高,也極力減小動靜,避免引起始皇帝的注意。
看見蒙毅蒙遠兄弟二人的時候,趙高心中驟然一松:“二位是來見陛下的嗎?我這就去通傳。”
小心翼翼走進大殿里面,趙高躬身彎腰,幾乎是將面容隱藏在地面上,旁人即便是稍微彎腰,也看不出他的表情:“陛下,蒙毅大人和博士學宮士子蒙遠求見。”
嬴政忍耐著怒氣,冷著聲音道:“傳!”
蒙遠一進宮,就看見嬴政站在大殿內,面容肅穆。
“咸陽酒肆之事,你二人怎么看?”贏政開門見山。
蒙毅用眼神示意蒙遠說話。
接收到蒙毅的眼神,蒙遠拱了拱手道:“臣認為,士子打架可能是意外,但是不排除場外有人故意煽動。”
緊接著,蒙遠便將現場情況一一進行分析,最終得出的結論與嬴政心目中的想法不謀而合——有人企圖通過煽動兩家士子而讓朝廷與諸子百家對立起來。
這也是嬴政生氣的原因,他沒有想到,天子腳下的咸陽城尚且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可以想象其余地方又會是何光景?
“博士認為,朕該當如何?”
蒙遠正色道:“這事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臣的想法是,既然有人想通過隱秘手段企圖惡意制造對立,那么朝廷便反其道而行之,將他們的陰謀大白于天下,不讓背后之人如愿!故此臣認為,咸陽酒肆挑撥對立之人不但要找,而且還要昭告天下后,光明正大且大張旗鼓地找。”
嬴政皺眉:“如此豈不是讓人看了笑話?”
“陛下此言差矣,如此大張旗鼓,就是要諸子百家明明白白地知曉,他們是被人利用了,也讓老秦人知道,天下還有人心存不臣之心,您說此后諸子百家弟子該做如何反響?還有,您遠遠低估了老秦人的團結,老秦人一旦得知內情,那么此后再次遇到此種情況又該如何應對?”
驀地,嬴政因為生氣只想著要如何收拾這幫人的腦海中一片清明,驟然驚醒。
幕后之人顯然是對他極度了解,以至于預判了他在遇到這種情況之后會作出的反應。
如果沒有蒙毅蒙遠這兄弟這二人,他必然會按照心中所想嚴加懲戒參與到打架中的士子們,到時候事情的發展必然會發展成為幕后之人所期望的結果。
“蒙遠,你可愿擔任咸陽令一職?”已經消散了怒氣的嬴政聲音威嚴低沉,此時他又成為了普天之下獨一無二的帝王。
蒙遠下意識看向對面的嬴政,又想到系統交給自己的任務,擔任這個咸陽令一職無疑是近水樓臺先得月。
思及此,蒙遠便跪地謝恩:“謝陛下賞識,蒙遠必不負重托。”
【叮!尊敬的宿主,恭喜您獲得始皇帝嬴政的信任!積分加10分!總計20分!】
蒙遠從殿內往外走的腳步頓了一下,隨即面色如常繼續走了出去!
從咸陽宮出來,蒙遠剛進家門,嬴政的任命詔書已經到達。
這份詔書就像是一股風,傳到了咸陽的各個角落,尤其是昔日博士宮的眾人,面色又喜又憂。
喜的是,如今陛下還愿意任用博士宮的士子,這就證明陛下未徹底因為兩家弟子打架之事疏遠博士宮。
憂的是,蒙遠從一開始就站在了郡縣之制的一邊。
而儒家,顯然站在了對面。
再加上今天當街斗毆的事情,儒家弟子入朝為官的前途又一次變得不明朗。
新官上任三把火,蒙遠深知此時必須要快速做出反應。
遵循輿論處置黃金二十四小時法則,他在接到詔書之后,立馬到咸陽令的官署報到,并向上一任咸陽令具體詢問了關押參與打架的博士宮士子的牢房位置后,立馬帶著人找了過去。
牢房內,酒醒后的儒家士子和法家士子悔不當初的。
被共同關押在一間牢房之內的眾人,分兩排各占一堵墻,靠墻蹲坐在地上,垂頭喪氣的模樣,猶如被拔了毛的公雞。
他們都不知道自己怎么當時一下子腦熱,就和對方扭打了起來。
“嘩啦”一聲,牢房外面的鐵鎖發出清脆的聲響,高度緊張的士子們下意識齊刷刷地看向牢房門口。
見是蒙遠這個熟人進來,眾人心下一喜,其中一位儒家士子反應快,他立馬踉蹌著起身跑到蒙遠面前激動道:“蒙遠,救救我們!”
“大膽,咸陽令名諱豈可直呼?”咸陽令屬官呵斥。
眾人一愣,隨即才意識到,以往他們瞧不起的蒙遠,居然成了咸陽令。
那就意味著,蒙遠成了審判他們的人。
驟然之間,眾士子心中百感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