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溪村,顧名思義,村子里有一條小溪。
云溪是從村子東邊大青山里流出來的,很淺,水流很細,村子里的娃娃都可以輕松跨過,村子就靠它灌溉莊稼、飲水。
溪里沒什么大魚,只有一些小魚小蝦和昆蟲,填不飽肚子,村子主要還是以種莊稼過活。
青州府有四個縣沿海,很多人靠捕魚趕海為生,漁民小日子過的非常滋潤,云溪村所在的清蘭縣不在其中。
但從二十多年前就不太行了,東邊倭寇見人就殺就搶,刺史大人操練水軍,沿海交戰,嚴重影響生計,漁民們被迫向內陸遷徙求生。
鐵蛋的父親趙剛從前就是漁民,家里人被倭寇海盜殺光,活不下去,逃荒到云溪村,那年姑姑剛好成年,爺爺迫不及待把賠錢貨姑姑趕出家門嫁給姑父。
姑父在云溪村開荒出五畝荒地,可又在鐵蛋三歲那年遭了災,全靠大伯和父親接濟才沒餓死,后來姑父就去縣城找了個苦力活計,日子勉強維持下去。
王長樂融合了所有記憶,睡醒了就呆呆望著房頂瓦片。
好家伙,還真是天崩開局。
皇朝末年,匈奴南下,沿海倭寇,小冰河期,這些先不提,他原本設想填飽肚子的方法一一破碎。
村子里只有小溪,釣魚網魚費半天力氣,可能自己都吃不飽,趕海這條路也被倭寇堵死,釀酒也得有糧食啊,家里這點糧食過冬都不夠,改良水車,造曲轅犁,水泥玻璃這些再怎么也得等到明年開春,問題的關鍵是如何度過這個冬天。
王長樂感覺給穿越大軍丟臉了。
“哥,你醒啦!”妹妹小倩就守在身邊,時不時摸摸他額頭,再摸下自己額頭,這是姑姑教她的方法。
“嗯,不燙,姑姑說不燙的話就說明身子快好了。”
小倩很高興,雖然也不知道為啥高興,哥哥身體好了應該不會再打她了,鐵蛋在院子里教小勇玩打瓦,不是真的瓦片,就是塊又長又扁的石頭立起來,用石子擊倒,笑的咯咯咯。
聽到小倩的聲音,鐵蛋嗖的一下上炕,給口干舌燥的王長樂喂水,他自告奮勇攬下這活兒。
農村燒炕,烤的慌,水喝得多。
“長樂哥你身體好點了嗎?能下地不?”
啪——
鐵蛋腦袋挨了一巴掌,姑姑罵道:“長樂剛敷的草藥,下什么地。”
鐵蛋后知后覺的點了點頭,“娘,那你給長樂哥做點好的,明天就能下地了啊。”
“還用你說!長樂,餓了不?”姑姑語氣溫柔。
外面天黑了,一覺從早晨睡到晚上,真能睡啊,足足五個時辰。
“姑姑,我爹娘呢?”
“你爹去挑水了,你娘在殺雞,晚上給你熬雞湯。”
小倩小勇眼睛亮了,雞骨頭,又能吃到香噴噴的雞骨頭了,從前就盼著老家吃雞,他們好撿二伯吃剩下的雞骨頭呢。
身體能動了,這個世界的草藥真的好有用,敷上半天睡上一覺,身體不疼,就是有些癢,王長樂估摸著明天就能下地,不,今晚就得下地!
一直在床炕上躺著,憋死他了,再不下地肯定生褥瘡。
雞腥味兒很濃,母親殺了只大雞。
小倩給小勇交代了隔一會兒就摸摸哥哥的額頭,和鐵蛋幫母親殺雞燒火去,小勇怕怕的答應了,但離王長樂老遠,眼睛直勾勾看著也不敢靠近,縮著脖子,兩只小手擺弄著小石子兒,一副防御姿態。
王長樂看樂了,原主真尼瑪不是個東西,能把個6歲娃娃嚇成這樣,他得緩和關系。
王長樂手指著自己額頭,小勇鼓足勇氣爬過去,小手輕輕放上去感受溫度,王長樂趁機拽住小勇,一把塞進暖和的被窩里。
“小勇,暖和嗎?”
小勇剛剛嚇的差點哭出來,木訥的點點頭。
很好,緩和關系第一步進展順利。
灶墻那邊在熱火朝天的熬雞湯,兩家目前頭等大事就是讓長樂趕緊好起來。
姑姑很氣憤:“爹娘太偏心了,把不下蛋的雞鴨分給你們”
“十多年了,老家一直這樣,二哥讀書,好東西緊著他,要么就給老四,老大,我家三個娃沒吃過一天好的。”母親心灰意冷,爺奶偏心十多年,她對老家徹底死心了。
“長樂娘,雞蛋不夠就跟姐說,長樂身子要緊,不要擔心我和鐵蛋,我家那口子也快回來了,怎么著也能度過冬天,等明天開春了,讓三弟去開荒,咱姐倆兒一起做豆腐,腌咸菜,日子怎么都能過下去。”
隔著厚厚的灶墻,王長樂似乎能看到母親通紅的眼睛,不是柴火雞血熏的,而是因為姑姑說的話,暖心啊。
很快,東屋滿屋飄香,小勇鼻子抽抽,直咽口水,看的王長樂直笑。
房門嘎吱一聲,父親挑水回來了,來回三趟才挑滿,院子里放不住,會凍成冰,只能搬到灶房里,大陶缸裹著破棉絮勉強能用。
姑姑家條件比自己家條件好上不少,院子土墻壘的很高,一般動物進不來,東屋西屋都有灶房,瓦片也厚實,比老家都厚,王長樂估摸著得有好幾千片。
“娘,好香啊。”鐵蛋陶醉了。
“你吃粥,雞湯是給你長樂哥熬的。”
“我知道,我就聞聞味兒,對了娘,你給長樂哥加點鹽巴,他喜歡吃鹽。”
王長樂一怔,鐵蛋這都記得?
“娘知道。”
“大姐,你再這樣,我還有什么臉住下!”
“長樂娘,聽我的。”
姑姑端著雞湯來了,要上炕。
王長樂可不想在炕上待著喝,難受的要命。
“姑姑,等下,我能下地了。”
父親母親,鐵蛋小倩全都進來了,鐵蛋小倩一人攙著一邊扶著他下地,母親趕忙給披上鋪蓋。
說實話,這種四五個人伺候的待遇王長樂很不習慣,但是很暖心。
“長樂,快嘗嘗,有五六年沒喝姑姑熬的雞湯了吧?”
王長樂沒說話,轉身進灶房,掀開鍋蓋,鍋里雞肉滿滿,庫庫盛了三碗雞湯出來。
“鐵蛋,小倩,小勇過來,一起喝了。”
父親母親一臉懵逼,姑姑急了:“長樂,雞湯給你補身子,鐵蛋沒生病,他喝了浪費。”
王長樂態度堅決,鐵蛋三個不喝,他也一口不喝。
姑姑還想說些什么,父親母親卻是一臉欣慰,大兒子真的變了,內心欣喜,知道給弟弟妹妹分享好東西。
從雞蛋到雞湯,變化雖小,卻讓他們觸動很大。
“大姐,讓孩子們一起喝吧。”
母親知道長樂的脾氣,跟頭牛似的,不順著他不行,性格大變,這個牛脾氣還是沒改。
姑姑沒辦法,只好順著長樂,心里還納悶兒呢,長樂變化真的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