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意外邀約午后的陽光慵懶地灑在鞠婧祎舒適的休息室中,
她剛剛結束一場緊張的演唱會排練,正愜意地享受著片刻的寧靜。午后的陽光透過百葉窗,
在化妝間的鏡臺上投下斑駁光影。經紀人李姐踩著細高跟匆匆推門而入,
指尖還沾著未完全褪去的防曬霜,發梢上的定型噴霧在逆光里泛著細碎金光。
她眼底跳動著難以抑制的興奮,胸口隨著急促的呼吸微微起伏,
不等助理把保溫杯放下就徑直沖到梳妝鏡前。"婧祎你看這個!
"她從皮質文件夾里抽出淡藍色燙金邀請函,
亞克力封面上"星芒實驗室"四個鎏金大字在燈光下流轉出銀河般的光澤,
"今早制片方直接把專車停到公司樓下,說導演組看了你去年音樂節的舞臺直拍,
點名要你當首位飛行嘉賓!"正在卸眼妝的鞠婧祎手指頓在睫毛夾上,
鏡中倒影的杏眼倏地睜大。玫瑰色唇彩被燈光鍍上一層珍珠般的光暈,她轉身時,
水鉆耳墜在鎖骨處劃出半透明的弧光。"是那個據說投資過億的沉浸式綜藝嗎?
"她接過資料的指尖泛起淡淡粉色,指甲修剪得圓潤整齊,
在"音樂基因重組""24小時生活盲盒"等關鍵詞上輕輕摩挲。
李姐從隨身手袋里摸出平板電腦,快速劃開一段片花:鏡頭掃過挑高九米的工業風錄音棚,
旋轉升降臺上鋪滿馬卡龍色系的打擊樂器;二十四個懸浮在空中的球形房間緩緩轉動,
每個艙體都標注著不同的生活主題——從"熱帶雨林露營"到"太空艙早餐實驗室",
全息投影在地面流淌出波光粼粼的虛擬溪流。"你看這里,
"屏幕定格在中央舞臺的機械裝置圖,"這個360度環幕會根據實時心率變換光影,
上星期試錄時,練習生剛唱到副歌就觸發了極光特效。
"李姐的聲音里帶著職業性的精準安利,卻掩不住尾音里的雀躍,
"而且每期都有非遺手作環節,你上次在訪談里提過想嘗試蘇繡,
導演組特意在第四期安排了緙絲工藝體驗......"鞠婧祎的指尖停在嘉賓名單頁,
視線掃過幾個國際知名音樂人的英文名,忽然輕輕咬住下唇。
鏡中倒影的睫毛在眼下投出扇形陰影,像振翅欲飛的蝴蝶。
她想起上個月在聲樂課上嘗試的電子國風新編曲,那些在鋼琴鍵上跳躍的靈感碎片,
或許能在這個充滿未知的舞臺上找到生長的土壤。"錄制周期要二十天?
"她翻開行程表附錄,注意到節目組要求全程關閉手機信號,
"但下周三的雜志封面拍攝......"話未說完,
目光又被資料內頁的手繪分鏡吸引——某個球形艙室里,
透明吊床正緩緩墜入鋪滿薰衣草的虛擬星空,
角落的復古收音機里傳出老式黑膠唱片的茲茲聲。李姐突然握住她的手,
掌心的溫度帶著職場女性特有的干練:"我查過流程,綜藝錄制和影視劇不同,
這種沉浸式模式反而能激發即興創作。你上次在片場隨手寫的《霧島聽椿》,
不就是在候場時看到工作人員澆花得來的靈感?"她忽然放軟聲調,
指腹輕輕摩挲對方手背上淡青色的血管,"而且這次的服裝團隊是巴黎高定班底,
據說會根據你的聲線定制發光面料......"窗外的梧桐葉忽然沙沙作響,
一片鎏金般的落葉飄到邀請函邊緣,恰好蓋住"錄制地點:莫干山秘密基地"的字樣。
鞠婧祎望著資料里那張泛著金屬光澤的舞臺設計圖,忽然想起十七歲在劇場后臺,
第一次摸到真正的歌劇魅影面具時,指尖傳來的冰涼觸感。那些在聚光燈下不斷裂變的自我,
此刻正透過這張燙金邀請函,向她展開又一片未知的星空。她指尖卷起資料邊緣,
在李姐期待的目光中忽然笑了。梨渦在臉頰上旋出柔和的弧度,
眼尾的碎鉆隨著這個動作亮起細微的光:"幫我推掉下午的瑜伽課,
"她抽出鋼筆在回執單上簽下名字,筆尖在"是否接受盲盒挑戰"一欄畫了個利落的對勾,
"我想先去買雙防滑的舞蹈襪——那個懸浮舞臺看起來,需要練練平衡感。
"化妝鏡前的水晶燈忽然輕微晃動,仿佛某個神秘齒輪開始在時光深處轉動。
李姐看著眼前這個總在突破邊界的女孩,
忽然想起三年前她在選秀舞臺上第一次嘗試rap時,也是這樣帶著清透的堅定,
把質疑聲揉碎成舞臺上的星光。窗外的陽光終于穿透云層,
在"星芒實驗室"的燙金字樣上流淌成液態的琥珀,而某個關于夢想的新章節,
正隨著這紙邀請函,輕輕掀開了扉頁。接下來,我也想嘗試一些新的挑戰。
第二章:初入節目錄制當天,鞠婧祎身著一套精致的復古風連衣裙,
裙擺隨著她的步伐輕輕搖曳,宛如從畫中走出的優雅少女。她踏入節目錄制場地,
這是一個充滿藝術氛圍的創意園區,各類充滿設計感的建筑錯落有致,
四周擺滿了絢麗多彩的花卉,仿佛一個夢幻世界。其他嘉賓們早已陸續抵達,
看到鞠婧祎的到來,紛紛投來熱情的目光。其中有實力唱將張哲瀚,
以幽默風趣著稱的喜劇演員賈玲,才華橫溢的舞蹈家韓宇,以及人氣偶像虞書欣。
鞠婧祎微笑著與眾人一一打招呼,她甜美的笑容和親切的態度瞬間拉近了與大家的距離。
導演走上前來,熱情地介紹節目流程:“今天,我們將在這里展開一場奇妙的藝術探索之旅。
大家會分組完成一系列與音樂、舞蹈相關的任務,同時還要體驗園區內豐富多樣的創意生活,
最后通過團隊協作完成一場震撼的舞臺表演。”第三章:分組磨合嘉賓們被分成兩組,
鞠婧祎與張哲瀚、韓宇一組。分組完畢,大家圍坐在一起討論接下來的任務。
張哲瀚作為實力唱將,對音樂節奏有著敏銳的感知;韓宇則是舞蹈界的佼佼者,
舞蹈功底深厚。而鞠婧祎,不僅歌唱實力出眾,舞蹈也靈動優美,三人的組合看似實力強勁,
但一開始卻在磨合上出現了問題。在討論表演主題時,張哲瀚提議以古典音樂為基礎,
融入現代舞蹈元素,展現古今融合之美。韓宇卻認為應該主打現代流行音樂,
搭配激情四溢的街舞,更能吸引年輕觀眾。兩人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氣氛逐漸變得緊張起來。鞠婧祎看著爭論的兩人,輕輕一笑,
溫柔地說道:“其實你們的想法都很棒呀。不如我們來個折中方案,以古典音樂為底蘊,
在舞蹈編排上加入一些街舞的技巧和創意,這樣既能展現古典音樂的韻味,
又不失現代舞蹈的活力,你們覺得呢?”張哲瀚和韓宇聽了,思索片刻后,
都覺得這個提議十分巧妙,不禁對鞠婧祎的智慧和協調能力暗暗佩服。一場小沖突就此化解,
團隊也更加團結。第4章 創意任務挑戰第一組任務是在園區內尋找各種獨特的聲音,
并將其融入到一段原創音樂中。晨光漫過陶藝工坊的竹簾時,
鞠婧祎的帆布鞋最先碾過青石板上的露水。轉盤轉動的嗡鳴像枚浸在晨霧里的螺號,
老師傅布滿老繭的拇指按在陶土中央,泥坯在轉速中綻開喇叭狀的邊沿,
那抹琥珀色的光澤讓她忽然想起昨夜在錄音棚看到的母帶。“您聽這刮坯的聲音。
”她蹲在轉盤旁,指尖隨著木刀劃過陶土的節奏輕點膝蓋,“像不像馬林巴琴的泛音?
”刀片與陶土摩擦的“嗤啦”聲里,確實藏著某種有規律的震顫,
當泥條墜入木盆發出“撲簌簌”的輕響時,張哲瀚已經在便攜錄音筆上標注:“陶土塑形音,
中高頻,顆粒感強”。花園里的露珠還凝在芍藥花瓣上,風掠過紫藤花架時,
鞠婧祎的發梢最先接住那縷帶著草木氣息的律動。她看著韓宇閉著眼在落葉堆里踱步,
皮鞋踩碎枯枝的“咔嚓”聲被他用腳尖點出切分節奏,
忽然想起他說過“舞蹈是用身體寫五線譜”。
當玉蘭花瓣墜地的“啪嗒”與蜜蜂振翅的“嗡嗡”重疊,
張哲瀚的筆記本上已經畫滿波浪線與星號——“自然白噪音,動態范圍廣,可做節奏基底”。
“試試這個。”鞠婧祎舉起用碎玻璃片串成的風鈴,陽光穿過蒂凡尼藍的玻璃時,
在地面投下粼粼光斑。當穿堂風掠過三十片不同形狀的玻璃,
高音區的清越與低音區的嗡鳴織成一片晶亮的音網,韓宇忽然伸手按住她的手腕,
指尖觸到她腕間未褪的排練淤青:“這個延音像編鐘的余韻,正好卡在舞蹈呼吸的氣口。
”他們在園藝小屋發現生銹的噴壺時,鞠婧祎正把風鈴掛在紫藤花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