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子云沉思片刻后,并未回答,反而開口問道:
"父皇,不知國庫的資金來源為何。"
嬴政毫不猶豫,隨口答道:
"來源便是田租、人口賦稅及雜賦。"
嬴政稍作遲疑,擔心說得不夠全面,便直接向臺下的治粟內史說道:
"國庫有哪些收入來源,你最為了解,給九公子講講。"
"遵旨!"
一位老臣領命后,向前邁出一步。
"啟奏陛下,田租、人口賦稅和雜賦,確為大秦國庫的主要收入來源。"
"所謂田租即戶賦,按戶征收。"
"而口賦,則是以人口數量為依據征收的賦稅。"
"戶賦與口賦所得錢財充入國庫。"
"最后的雜賦,則由各地官府根據具體情況額外收取。"
在章臺宮內,朝會正在進行。治粟內吏詳細匯報了雜賦與口賦的情況,指出這些稅收可作為地方官員的開銷,從而減少朝廷壓力。聽完后,嬴政詢問是否有解決之道,而皇子贏子云卻提出了疑問:雜賦與口賦是否是國庫的主要來源?治粟內吏回答稱口賦更重要,占據國庫收入七成以上。
盡管贏子云的行為顯得無禮,但嬴政并未生氣,反而對其展現出欣賞之情,認為他頗有當年自己的風范。隨后,嬴政鼓勵贏子云提出解決方案。贏子云則進一步追問,指出賦稅主要面向的是普通百姓,并質疑為何富有的豪紳和權貴只需繳納極少的稅款,而窮苦的農民卻要承擔沉重的負擔。此言令嬴政震驚,同時也意識到問題所在——大秦的賦稅制度顯然存在問題,導致國庫空虛。
對此,嬴政表示需要重新審視這一狀況,試圖找到公平合理的解決方法。
"父皇,您是打算加大對權貴和地主的征稅嗎?" 嬴政微蹙眉頭,恍然意識到并非大秦缺錢,而是長期以來將目光局限于貧困百姓,忽略了貴族和地主這一塊豐厚的資源。
"不錯,父皇,我們應迅速調整稅收策略。若繼續壓迫百姓,恐怕會引起反抗。再者,當前百姓已無余財可征,國家財政實則依賴于這些貴族與地主的支持。" 贏子云嚴肅回應。
確實如此,表面繁榮的大秦帝國暗藏危機,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動蕩。然而,這一提議立刻招致群臣反對。
"啟奏陛下,此舉萬萬不可。首先,祖宗成法豈可輕易改動?其次,貴族和地主掌控著國家根基,此舉無疑是在削弱自身支柱。他們的不滿將比農民更為激烈,后果不堪設想。" 淳于越率先發聲,他對贏子云的失敗記憶猶新,此刻更是焦慮不已。
此言一出,眾臣紛紛附和:"陛下,誠如淳于越所言,貴族的勢力不可輕視。如今局勢尚不穩定,此舉恐激化矛盾。"
"沒錯,陛下,這些權貴對秦忠心耿耿,即使國庫告急,也不應以犧牲他們的利益為代價。" 一名大臣補充道。
"依臣之見,此事需從長計議,即便必要,也應在平定匈奴與百越后實施。" 另一位臣子提議。
"不錯,許多商人和權貴在關鍵時刻都會資助朝廷,貿然改革只會讓他們寒心。" "巴清夫人與烏氏倮便是明證。"
面對群臣強烈的反對聲,嬴政也不禁遲疑。畢竟,正是這些富商和地主支撐起了搖搖欲墜的國庫。
"今日議事到此結束,退朝!不過巴夫人與九皇子還未來得及進言,請留下。"
嬴政一向獨斷專行,此刻卻也陷入兩難。群臣沉默片刻后,各自散去。
眾人離開時,目光復雜地望向巴清。他們心中所想無非是如何保全權貴的利益。嬴政遣散眾臣,僅留巴清與贏子云,顯然是為了討論征稅之事,這將是最終決斷。
贏子云顯然打算針對權貴和富商征稅,而巴清作為大秦最富裕的商人,其影響力不容忽視。嬴政留下二人或許是要聽取雙方的意見。
在群臣散去后,嬴政背手踱步,眉頭緊鎖,輕聲嘆息。他向贏子云坦言,朝中大臣幾乎無人支持他的提議,想要推行這項政策并不容易。
嬴政深知贏子云的建議雖合理,但實施起來卻困難重重。他并非不清楚這條路的重要性,只是反對者眾多,難道要清除所有異議?
面對嬴政的問題,贏子云并未急于回答,而是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他首先指出國人中權貴與富商的分類,包括鹽商、六國貴族、普通富商以及官僚地主等幾類。
嬴政聽后恍然大悟,明白了為何朝臣如此堅決地反對征稅。他甚至提議可以通過減輕官員稅負來化解阻力,然而贏子云明確反對,指出官員與豪紳之間的緊密關系,即使減稅也難以得到認可。
嬴政深感無奈,他也明白朝臣與權貴之間盤根錯節的關系。例如儒家家族多為豪紳,朝廷中亦有不少儒家背景的大臣。
這些人都不會贊成朝廷向自己姻親及家族征重稅。最終,嬴政無奈地搖頭,在殿內來回走動。
“看來這個辦法也不行了……”此時,贏子云再次出聲。
“父皇,我秦國稅制必須調整,這是當務之急!”他說,“現行稅法是在從窮人手中取錢補貼富人。”
“長期如此,只會讓富者愈富,貧者愈貧,遲早會出亂子。”秦國根基并非那些權貴和豪紳,而是千萬普通民眾。
“自古以來,貧窮滋生變故,變故導致混亂。天下百姓勤勉工作,卻被稅制壓得難以喘息,連基本溫飽都難維持,必定會揭竿而起。”
“一旦天下局勢動蕩,即便我秦國也難以鎮壓。”嬴政心中已有對策,贏子云只需讓他堅持即可,且稅制改革必須盡快推進,否則真可能發生大亂。
“巴夫人,您對此有何看法?”嬴政沉思地問道。巴清可是歷史上經商最成功的女性之一——確切地說是寡婦!
這位寡婦兼具嫵媚與成熟韻味,該豐滿的地方豐滿,該挺翹的地方挺翹,魅力十足。據歷史記載,早年喪夫的巴清接手家族事業后,商業迅速擴展至全國。
她確為嬴政座上常客。值得注意的是,當時商人地位極低,身為女子的巴清能取得如此成就,實屬罕見。
贏子云略感驚訝,剛穿越便見到這等傳奇人物。但無論巴清多么迷人,今日他都必須與其爭鋒,因巴清代表權貴和富商利益。
贏子云建議針對富商和權貴下手,注定二人將正面交鋒。
“陛下,妾身認為九公子所言甚是,大秦稅制變更已迫在眉睫。”正思考如何應對時,巴清卻道出令贏子云震驚的話。
反常!巴清竟支持贏子云!?
“嗯?”嬴政也沒想到巴清會這樣回答,一時愣住。
巴清繼續說道:“陛下,九公子所言句句有理。天底下最弱勢的是農民,但最可怕的也是農民。大秦真正的威脅是權貴和豪紳。”
“若現有稅制不變,民怨只會越積越深,終有一日必爆發。”
對此嬴政十分不解:“巴夫人,您同樣是富商,難道沒考慮過稅制變動會損害您自身?”
巴清輕嘆一聲,美目流轉,思緒回到幾年前。“陛下,前幾年我的生意在大秦非常興隆。但近年天下百姓困苦,食不果腹,衣不蔽體。”
“百姓日子艱難,手頭拮據,商人生意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原本四百多家商號如今只剩下不到一百家!”
“即使這樣,還多虧大多位于咸陽及蜀中地區,勉強還算富裕。”
“所以,百姓富裕起來,手頭寬裕了,天下的買賣才做得開。”
巴清這話說得很有道理,不過她真正的目的遠不止于此。
單從今天早朝的情形來看,巴清就察覺出贏子云絕非外界所說的那種無用之人!
不但不是無用之輩,甚至將來可能成為大秦的帝王!
要是現在能與贏子云拉近關系,日后他登基,巴清能得到的好處簡直難以想象!
說不定連宣紙的制作方法也能一并得到,那可是她的一大目標。
一旦能夠壟斷紙張生產,僅靠這一項生意帶來的收益,就遠遠超過現有的所有店鋪!
而且贏子云在早朝上剛說的那些話,也深深打動了她。
確實,那些權貴和富豪絕不是大秦的根基所在!
大秦可以舍棄其他一切,唯獨不能動搖辛勤勞作的百姓!
贏子云能提出這樣的觀點,足以證明將來他若登基,必定是一位賢明的君主!
正因如此,巴清并未阻撓稅收政策的調整。
不僅如此,她還竭力游說嬴政。
果然,作為權貴與富商代表的巴清都這樣表態了,嬴政心里已經有了決斷。
“巴夫人說得對極了,百姓才是根本,百姓富裕了,國家才能富強!”
事情的結果顯而易見,嬴政對此非常滿意,臉上掛著抑制不住的喜悅。
而贏子云見到巴清確實站在自己這邊,長舒了一口氣。
為了促使嬴政盡快下定決心,不再猶豫,贏子云再次發問。
“父皇,您可知道,在眾多反秦勢力之中,哪類人最多?”
“哦?你倒說說看。”
嬴政聽到贏子云再次提起這個話題,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道。
贏子云嘴角微微上揚:“父皇,當然是諸子百家和六國貴族!”
“父皇曾經饒恕過他們的性命,他們不但沒有感恩之心,反而一心復國!”
“他們在暗中招募士兵,囤積兵力,結交各方勢力,只等大秦陷入混亂,好乘機崛起!”
“至于這些諸子百家,尤其是儒家,他們偷偷做的壞事可不少!”
“畢竟在如今這個時代,能吃飽穿暖已經很奢侈了,誰還有閑心反秦?”
“所以,許多反秦勢力的背后,其實是那些儒家出身的豪紳和富商,他們暗地里籌措資金!”
“朝廷對他們有所寬容,他們卻始終想著算計我大秦!”
“父皇,難道您真要對他們如此仁慈嗎?”
此時的贏子云毫無顧忌,直言不諱,讓嬴政的臉色變得鐵青。
贏子云剛說完,巴清便接過了話頭。
“陛下,九公子所言極是!”
“確實有少數豪紳主動向國庫捐贈金銀,但這只是極個別情況。”
“大多數富商巨賈,都是兩面派,見風使舵,兩頭下注!”
“一方面資助反秦勢力,另一方面又討好朝廷,總之,無論結果如何,他們都穩賺不賠!”
“至于剛才九公子提到的六國遺孤,他們早已暗中練兵,伺機而動,一旦機會成熟,必將有所行動!”
“這類機密之事,若非今日陛下單獨召見,我這輩子都不敢說出來。”
“因為只要消息泄露,無論真假,作為一個女子,我的性命恐難保全!”
不得不說,作為一名女子,而且是一名極為成功的商人,巴清在心理戰術上的造詣確實非凡。
短短幾句話,就把當前大秦面臨的危機描繪得淋漓盡致。
“哼!簡直是放肆!”
果然,嬴政勃然大怒!
"宣旨:大秦文武百官速歸大殿!"
嬴政朝著殿外暴喝,守門的太監領命后拔腿就跑,不敢有絲毫遲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