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歷史知識競猜第七題:因為戰爭原因,英國王室改稱為溫莎王朝】
【但英國在一二戰之間也出了一位溫莎公爵,他就是喬治五世國王的長子,威爾士王子,他于喬治五世去世后,繼位為英國國王,稱為愛德華八世】
【但愛德華八世僅僅在位326天,就主動退位】
【請大家競猜以下哪一個是其退位的原因?】
“啥~我主動退位了。”
一聽到這個題目,正在天幕下陪著父王競猜的愛德華王子感覺天都塌了。
“不過,似乎也不什么壞事?”轉回頭,一想到剛剛父王與首相他們所預測的法國投降后,大英帝國就要獨立應對德二帝國,此時的愛德華王子突然覺得這還真不是壞事。
如果英國打贏了一戰二戰,那么這個國王在世界上就是全世界的老大,那怕再是議會的傀儡也有人搶著坐。
但如果是德人打贏了,哪怕大英帝國仍然存在,但問題與麻煩一定不少,這個國王不當也罷。更何況,在英國議會與首相才是真正的老大,國王只是一個吉祥物。
--
【A一戰戰敗,英國被德二帝國包圍,愛德華八世無力支撐危局,主動退位】
【B一戰之后,愛德華八世多次干預政治,與議會發生重大矛盾,主動退位】
【C一二戰之間,為了緩和英德矛盾,支持對德強硬的愛德華八世主動退位】
【D愛德華八世出現了奧匈帝國皇儲菲迪南大公一樣的問題】
--
“這些問題還真不好選,甚至朕都不知道可以最先排除掉哪一個?”
雖然在歐洲僅僅是英國國王,但因為頭上還有一頂印度皇帝的帽子,所以喬治五世作派也是一副皇帝的樣子。
--
“我到是覺得第二項最可能,畢竟一戰都打輸了,然而議會仍然堅持戰爭,恐怕國王與議會矛盾也會爆發.......”
愛德華王子更喜歡自己的曾祖母維多利亞女王,一心想學她的樣子,經常與議會、首相發生矛盾。
--
“陛下怎么知道未來會發生國王與議會間的矛盾?”
一旁的首相勞合喬治并不驚訝于愛德華王子這種想法,但卻很驚訝于他居然敢推論,一戰失利后,王室與議會必產生矛盾,這就很危險了,他希望這只是愛德華個人的想法。
--
“這不是明擺著嗎?上面題干都說了,因為戰爭原因,英國王室改稱為溫莎王朝,請問首相閣下,為什么要改變原來的王室姓氏,還不是因為......”
隨著愛德華王子這個理由一出來,全場都沉默了。
這兩年,英國王室飽受爭議的一點就是統治英國這么多年的王室居然是一個來自于德國的王室。
其實議會已經在考慮王室改姓一事,萬萬沒想到,居然被愛德華王子這個才二十二歲的小孩子給揭開了。
--
“可為什么不能是第三個呢?就我所知,大戰以來,陛下與王子都是非常支持戰爭的。如果未來真為了緩和英德矛盾,你主動退位也是有可能的。”
面對著勞合喬治的責問,愛德華簡直已經無語了——
“老子都已經退位了,你們還在爭議我是親德還是反德,這有意思嗎?或者說,這對你們就這么重要嗎?”
--
“當然非常重要,從天幕上的信息來看,雖然法國投降后,大英帝國處于極為不利的地位.....”
“但也不過就跟當年的拿破倫戰爭一樣,暫時的困境,最終勝利還將是我們,否則為什么我們可解放巴黎呢?”
“如果殿下是為因為對德強硬而不得不為了大英帝國而退位,那么英國人民會永遠記住您的。”
“而且殿下應該也看到了題干中,可是說了您退位后可是受封為溫莎公爵的,能夠以王室新的名稱作為您的爵位,這本身就很說明問題。”
此時的勞合喬治甚至覺得一戰勝負已經不太重要了,重要的是必須集結大英帝國全部力量共渡難關。
雖然按他的想法,未來的首相十有八九是大煙斗,但兩個人沒有根本矛盾,在對德立場上還是一致的。所以必須將王室未來一切不利于大英帝國議會的想法扼殺在搖籃之中。
--
“就我所知,愛德華那個孩子一向很親德的,如果我堅持愛德華八世必須留在英國國王位置上,那么我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此時的威廉二世已經感覺——
“應該是一戰戰后在和約以及戰后安排上出了許多問題,不僅造成了德意志帝國沒有鞏固得了勝利成果,而且給二戰留下了巨大的隱患,朕覺得自己作為帝國皇帝有責任將這些隱患消除掉,如此才能讓大德意志帝國不至于象歷史上的拿破倫的法蘭西第一帝國一樣迅速崩潰。”
--
“恐怕很難,雖然愛德華八世是親德的,但英國國王權力有限,不是有一種說法嗎?那怕英國議會決議國王要上斷頭臺,國王也只有簽署同意的權力。這種情況下,只要英國議會決定是戰是和,恐怕誰當國王都一樣。最關鍵的還是徹底將英國打服。”
法金漢對于未來與英國的戰爭與和平并不樂觀,他同樣也清楚一點,那怕整個歐洲都被德國征服了,但只要英俄這兩個國家還在,那么大德意志帝國就隨時都可能面臨失敗的危險。
--
“為什么連天幕都還要再提斐迪南這件事啊?難道愛德華也要娶一個平民女子為妻,這簡直.....”
已經快走入人生最后一程的奧匈帝國皇帝弗朗茨約瑟夫很氣惱于再一次看到自己這個侄子的名字。
他發現,人活得太長了真是一件不幸的事情——
“這些年,朕親身經歷了自己的弟弟被墨西哥暴亂者所殺、皇后茜茜去世,自己的兒子自殺等一系列事件,還碰上了自己不得不選定的繼承人被刺殺在了薩拉熱窩街頭。難道這就是報應......”
“貴族自然有貴族的任務與擔當,身為國王與皇儲怎么能像平民那樣尋求自己的婚姻自由呢?這件事要怪朕自己,當初母后本來給我選了......結果我卻堅持要娶只有十三歲的茜茜,結果這段愛情的確是成了整個歐洲的童話,但同時也害了很多王子與公主?”
一想到了這里,弗朗茨就覺得這是上帝在報復自己當初的所做所為,所以才讓自己一直活得這么長,不僅要讓自己看著親人一個又一個死在自己前面,甚至哈布斯堡家族的王朝恐怕也可能在自己手中結束了。
其實當天幕上一講到,德國即將打敗法國,這位奧匈帝國皇帝就猜測,那位威廉二世下一步恐怕就要建立大德意志帝國了,而沒有奧大利的德國怎么敢稱大德意志帝國呢?
只是面對著強大的德意志以及遲早要投降的法國,這位奧匈帝國皇帝現在就算改變陣營也已經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