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歌聲宛如清泉流淌,又似月光輕撫湖面,柔美動人。
時而,高昂的旋律在包廂內回響,仿若能穿越歲月的長河,直擊人心最深處。
時而,曲調又變得低回纏綿,恰似秋水與長天一色相融,予人以寧靜與和諧的感受。
一曲終了,陳青峰沉醉其中,無法自拔。
“在這勾欄之中聆聽曲樂,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啊!”
陳青峰心中暗嘆。
他的目光忽然凝固,直直地投向桑文。
感受到陳青峰的注視,桑文顯得有些局促,臉頰上泛起了片片紅暈。
她輕啟朱唇,正欲言語,不料卻被陳青峰搶先一步:
“桑文姑娘,你可愿意隨我離去?”
此言一出,桑文頓時愣住,整個人仿佛迷失了方向。
旁人或許不明所以,但桑文心里卻清楚得很。
這天裳間,正是陳青峰所開。
他此言何意?
見桑文一臉茫然,陳青峰連忙解釋道:
“我的意思是,離開此地,隨我而去,從此不再在天裳間獻唱。”
經此一說,桑文這才恍然大悟。
略作思索后,她一臉堅定地點了點頭:
“公子,我愿意!能跟隨公子,是我的榮幸!”
……
與此同時,笵若若踏入了東宮的府邸。
今日,太子在此舉辦詩會,邀請了京都眾多才子佳人。
慶國尚武之風盛行,但慶帝厭倦之后,忽然轉而喜愛起吟詩作對來。
上行下效,京都的高門大族子弟,大多無所事事,又無資格領兵,索性投身文雅之道,以區別于販夫走卒。
他們要讀書,更要解書;要讀詩,更要寫詩。
如此一來,京都詩會逐漸盛行。
其中,靖王府與太子府的詩會最為熱鬧,每月一次,風雨無阻。
多少寒門才子、貧家詩人夢寐以求能參與其中,只盼能以一詩一詞一句揚名天下,求得晉升之階。
笵若若,被譽為京都第一才女,此次太子的詩會,她自然在受邀之列。
除她之外,二皇子李承澤、太子門人郭保坤等人亦在場。
很快,詩會在太子李承乾的主持下拉開序幕。
士子才女們紛紛獻上自己的詩作,希望能得到太子、二皇子等人的青睞。
一時間,席上詩詞交錯,酒籌往來。
這時,一位儒雅清秀的公子起身步入場中。
他溫文爾雅,目光堅定,但在看向笵若若時,眼中卻閃爍著異樣的光芒。
此人正是對笵若若傾心已久的靖王世子李弘成。
上前之后,李弘成舉止得體,顯得十分守禮。
要知道,在京都之內,李弘成的名聲常與青樓等地相連。
這一點,倒與陳青峰頗為相像。
但今日笵若若在場,李弘成顯得格外有禮。
“本世子也來獻上一首詩。”
“請各位鑒賞并給予寶貴意見!”
言罷,李弘成有意無意地向笵若若投去一瞥,隨后在場地中悠然踱步,手中折扇輕輕拍打著掌心。
未行幾步,李弘成便吟詠開來:
“微風輕拂倚高樓,極目遠眺春愁涌心頭。”
“草色朦朧映夕陽,默默憑欄意難收。”
“欲借疏狂求一醉,相思滿懷寄春風。”
“春風不解薄情人,自古癡情總難窮。”
一詩終了!
現場隨即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暫且不論李弘成的詩作如何,單憑他靖王世子的身份,就足以贏得眾人的喝彩。
“妙!”
“不愧是靖王世子!”
“好一首佳作!”
“極目遠眺,春愁之情油然而生,令人動容!”
“含而不露,意境深遠!”
“靖王世子哪里是抒 ** 愁,分明是在表達堅貞不渝的情感!”
“……”
太子李承乾與二皇子李承澤聽完李弘成的詩作后,都領悟到了其中的弦外之音。
兩人不約而同地將目光轉向笵若若。
都看出了李弘成對笵若若的傾慕之情。
李弘成對周圍的贊美置若罔聞,目光一轉,徑直望向笵若若:
“若若姑娘,你覺得我這首詩如何?”
笵若若輕輕一笑,回應道:
“世子殿下借景抒發孤寂之情,透露出凄涼之感。”
“借酒消愁,卻仍難以排解心中的相思之苦。”
“世子詩中的春愁,實則是對心愛之人的思念之情。”
“能寫出如此深情的詩句,可見世子是個重情之人。”
“看來世子的心中,已有佳人相伴。”
聽完笵若若的點評,李弘成微微一笑,再次開口:
“若若!”
“你可想知道,我心中的佳人究竟是誰?”
笵若若聞言,臉色頓時變得微妙起來。
“這靖王世子怎么回事?”
“在大庭廣眾之下問我這般問題?”
“該不會……他心中的佳人……就是我吧?”
很快,笵若若便恍然大悟。
李弘成怕是對自己心生愛慕。
今日借由這首詩,莫非是想向她表白?
想到此處,笵若若顯得有些局促不安,連呼吸都變得急促起來。
她對靖王世子并無此意。
見笵若若良久無言,李弘成輕輕抿了抿嘴,再次說道:
“若若姑娘!”
“你真是我的知音。”
“我與那位佳人初次相遇于一石居,一見傾心。”
“自此之后,日日飽受相思之苦。”
“也只有在每月的詩會上,方能一睹她的芳容,以解相思之渴!”
“若若,那位佳人便是……”
眼看著李弘成就要將心意表白出來,情急之下的笵若若突然一巴掌拍在桌子上,順勢站起身來。
這一突如其來的舉動,讓李弘成大吃一驚,剛到嘴邊的話語硬生生地咽了回去。
在場士子才女們皆露出驚訝之色。
顯然,李弘成心儀的那位佳人正身處于這場詩會之中。
只可惜,被笵若若拍桌的聲響猛然打斷。
剎那間,所有人的視線都聚焦于笵若若身上。
笵若若輕輕抿了抿嘴唇,略顯慌亂。
她原本只當今日是來參加一場尋常詩會。
未曾想,李弘成竟要在此刻表露心跡,險些就被他說了出來。
“那個……”
笵若若環顧四周,言辭雜亂無章,李弘成的舉動讓她措手不及。
稍作停頓,她深吸一口氣,平復心情,隨后說道:
“今日詩會之上。”
“小女子不才,愿以一詩相贈。”
“望諸位品鑒指正。”
言罷,笵若若突然瞪了李弘成一眼,隨后起身步入場中。
李弘成在原地愣了片刻。
本想向笵若若表明心意,卻不料被她打斷。
無奈之下,他嘆了口氣,回到自己座位上坐下。
“若若,請!”
太子李承乾微笑著望向走上前的笵若若,示意她開始吟詩。
笵若若靜心凝神片刻,隨即開口吟誦:
“風急天高猿猴哀鳴,水清沙白鳥兒回旋。”
“無邊落木蕭蕭而下,滾滾長江奔騰不息。”
“漂泊萬里悲秋常作客,年老多病獨登高遠望。”
“歷盡艱難苦恨鬢發已斑,窮困潦倒新停濁酒一杯。”
隨著笵若若的詩句落下,太子李承乾忍不住高聲稱贊:
“哀與清,無邊與不盡,萬里與百年,千古憂愁,皆在一杯濁酒之中!”
“好詩,好詩!”
與此同時,在場的士子才女們皆沉浸在笵若若詩作的意境里。
郭寶坤更是逐字逐句分析起來:
“風急二字引領全聯,風聲獵獵,登高遠望,峽谷中高猿長嘯。”
“空谷回響,哀聲久久不絕!”
“目光所及,水清沙白,點綴著迎風翱翔的鳥群!”
“天、風,沙、渚!猿嘯、鳥飛!”
“真是天作之合,自然成對。”
“仰望無邊落木蕭蕭而下,俯視江水滾滾而來,奔騰不息。”
“不禁讓人聯想到落木的窸窣之聲,江水的洶涌之態!”
“……”
在郭寶坤的解析下,眾人各自沉浸在詩句的氛圍中。
望著夕陽西下,無論是權貴還是寒士,都生出些許人生無常、悲戚常在的感慨。
不經意間,竟將笵若若的人生經歷與詩中沉重氛圍的不協調全然忘卻。
“這?”
“若若竟能作出如此佳作?”
“與我先前吟詠的相思相比,她的這首詩更顯出神入化之境!”
李弘成驚愕不已。
他未曾料到,笵若若竟有如此詩才,不愧是京都第一才女。
震撼之余,在場眾人這才回過神來,紛紛贊嘆不已。
“此詩真是絕妙!”
“太棒了!”
“今日之詩會,能有如此佳作,必將流傳百世!”
“若若 ** 果然擁有驚世駭俗的詩才!”
“其音韻之美,字字珠璣,令人陶醉!”
“氣勢恢宏,古今罕見!”
“……”
眾人贊不絕口,目光中滿是對笵若若的欽佩與羨慕。
“嗯?”
這時,二皇子李承澤微微蹙起了眉頭。
“此詩確實佳作。”
“只是……這詩中的深遠意境,真的是她這樣一位女子所能擁有的嗎?”
“僅僅八句律詩,就將人生的滄桑與千古的哀愁展現得淋漓盡致!”
“全詩之中,句句精彩,字字神奇!”
在遲疑中,李承澤望向笵若若:
“若若姑娘,真是才華橫溢!”
“不愧為京都第一才女的稱號。”
“全詩氣勢磅礴,又富有節奏感!”
“實在令人嘆為觀止,心生敬意!”
聽到二皇子的稱贊,笵若若輕輕搖頭,說道:
“二皇子殿下!”
“其實……這首詩并非出自我手。”
“而是青峰哥哥所作!”
笵若若這話一出,在場眾人皆是一驚。
“什么?”
“不是若若 ** 所寫?”
“青峰哥哥?”
“難道是陳青峰?”
“怎么可能?”
“他不就是個整天流連于青樓的 ** 子弟嗎?”
“ ** ** 子弟 ** 也能寫出這樣的好詩?”
眾人震驚不已,難以置信。
畢竟,陳青峰在京都的名聲并不怎么好,是個名副其實的 ** 子弟!
陳萍萍也對此不聞不問,任由他揮霍。
就在眾人震驚之時,太子李承乾微微瞇起了眼睛,心中暗自盤算。
“這首詩竟是陳青峰所寫?”
“他一個 ** 子弟,竟然有如此詩才!”
“難道世人都看錯了他?他表面看似 ** 不羈,實則內心深藏不露,滿腹經綸?”
李承乾心中暗道。
想著自己得找個機會去見見陳青峰。
畢竟,能寫出如此絕妙的詩詞,必定是個非凡之才。
如今,他與二皇子李承澤明爭暗斗,身邊正需要這樣的智囊相助!
雖然禁令規定,皇子不得插手鑒查院的事務。
甚至,皇子都不得進入鑒查院。
但在李承乾看來,為了拉攏陳青峰,冒險一試也是值得的。
尤其是,陳青峰深受陳萍萍的寵愛。
如果真能將陳青峰拉攏到自己這一邊,或許還能借此與陳萍萍拉上關系!
就在李承乾暗自盤算之時。
二皇子李承澤也動了心思。
“我就說嘛!”
“笵若若雖有才華,但剛才那首詩,并不像是她這樣聰慧的女子所能寫出的。”
“沒想到,如此佳作,竟是出自陳青峰這個 ** ** 子弟之手。”
“不對,恐怕我們都看錯了他!”
“此人或許根本不是什么 ** 子弟。”
李承澤輕聲自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