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觀設定時空背景:架空的暮云市,時間線平行于90年代末至千禧年初。城市依山而建,
常年被霧氣籠罩,保留著大量維多利亞風格建筑。核心場景:月見電臺舊址,
前身為三十年代音樂沙龍,后改建為現代電臺。地下藏有可直達山頂教堂的密道。
音樂設定:被詛咒的黑膠唱片《霧中夜鶯》每演奏一次就會吞噬一個靈魂,
需要收集十二首救贖之曲才能破除詛咒。
故事梗概黑膠驚魂:實習導播林小滿在整理老唱片時發現神秘黑膠,
播放后電臺出現靈異現象,同事陳姐莫名失蹤。
血色往事:記者沈恪追查月見電臺三十年前的火災真相,
發現當年首席調音師竟與現在失蹤案存在鏡像關聯。
午夜旋律:夜班節目《子夜留聲機》意外收到點播《霧中夜鶯》的電話,導播間溫度驟降,
玻璃凝結冰花。幽靈頻率:調頻104.7兆赫每到午夜就會串入詭異歌聲,
追蹤信號源卻指向電臺地下廢棄多年的防空洞。
雙重詛咒:沈恪家族世代守護的教堂圣鐘與小滿發現的詛咒黑膠,
竟是同一首樂曲的正邪兩面。1999年的暮云市總在下雨。
林小滿抱著一摞黑膠唱片穿過走廊時,窗外的霓虹燈在雨幕中暈染成血色光斑。
老式電梯發出令人牙酸的吱呀聲,數字在生銹的銅盤上緩緩指向"13"。
她盯著這個數字皺起眉頭——月見電臺大廈根本沒有13層。唱片庫里飄著陳年的松香味。
成排的檀木架像沉默的衛兵,最深處那面墻前擺著臺老式唱機,銅質喇叭上結著蛛網。
林小滿踮腳去夠頂層那排未歸檔的唱片,突然有張黑色膠碟自行滑落,
擦著她的耳畔砸在地上。暗紅封套上用金漆畫著夜鶯,羽毛紋路里滲出某種粘稠液體。
林小滿用袖口擦拭時,指尖傳來灼燒般的刺痛。唱片背面刻著行小字:"予摯愛的克萊門汀,
1943年平安夜"。導播間的紅燈突然亮了。她慌忙抱著唱片沖進直播間,
老式電子管設備在玻璃墻后泛著幽藍的光。值夜班的陳姐不見蹤影,
控制臺上擺著半杯涼透的普洱茶,杯沿印著玫紅色唇印。
"滋滋——"電流雜音毫無預兆地炸響。林小滿眼看著那張黑膠自動落在轉盤上,
唱針懸空浮起,在寂靜中落下第一聲弦樂。大提琴的嗚咽從墻角滲出,
混著教堂管風琴的轟鳴,某種不屬于人類的聲音正在喇叭深處蘇醒。玻璃墻突然結滿冰花。
她看見陳姐穿著墨綠色旗袍的身影在霜霧中浮現,脖頸以詭異的角度向后仰著,
嘴角卻帶著甜蜜的微笑,像是沉浸在某個永不醒來的美夢里。"啪!
"控制室頂燈炸裂的瞬間,林小滿聽見身后傳來皮革鞋跟敲擊地磚的脆響。
她轉身時撞翻檔案柜,泛黃的節目單雪片般紛飛,
1943年的《子夜留聲機》節目記錄表上,
用紅墨水潦草地寫著:"克萊門汀小姐于平安夜失蹤,演奏曲目《霧中夜鶯》"。
走廊盡頭傳來電梯運轉聲。林小滿追出去時,
瞥見墨綠色旗袍的衣角消失在緩緩閉合的電梯門后。她瘋狂拍打按鍵,
金屬門卻在她眼前徹底關閉,
樓層顯示器上的數字開始跳動:14、15、16...最終定格在"33"。
可是月見電臺大廈,只有32層。雨下得更急了。林小滿癱坐在冰冷的瓷磚地上,
聽見電梯井深處傳來縹緲的女聲合唱,那旋律分明與黑膠唱片里的曲子一模一樣。
她的手掌傳來刺痛,低頭發現之前觸碰封套的食指正在滲血,
皮膚下浮現出夜鶯形狀的暗紅色印記。林小滿蜷縮在值班室鐵架床上時,
聽見走廊傳來腳步聲。老式掛鐘的指針正指向凌晨三點,
腳步聲卻在門禁完好的唱片庫方向響起。她攥著從消防箱里拆下的斧頭,
冰涼的金屬柄被冷汗浸得滑膩。腳步聲突然變成鋼琴連音。
《致愛麗絲》的旋律從走廊盡頭流淌而來,每個音符都帶著潮濕的回響。
林小滿想起三天前整理過的舊節目單——1992年4月7日的《午夜琴聲》欄目,
主持人正是用這首曲子作為開場,當晚有位聽眾打進電話后就再也沒出現過。
當她顫抖著推開唱片庫的門時,月光正透過彩繪玻璃斜斜切進來。
本該鎖在保險柜里的《霧中夜鶯》赫然躺在唱機上,黑膠表面凝結著細密的水珠。
唱片封套上的夜鶯竟轉動眼珠,暗紅喙尖緩緩滴落某種液體。"別碰它!
"男人的低喝嚇得林小滿差點摔倒。穿深灰風衣的記者撞開木門沖進來,
銀質打火機擦出幽藍火焰。火苗觸到唱片的瞬間,整座大廈的燈光同時熄滅,
喇叭里傳出夜梟般凄厲的長嘯。應急燈亮起時,黑膠唱片消失了。
穿風衣的男人彎腰撿起落在地上的記者證,證件夾層里泛黃的照片上,
二十歲出頭的青年竟與他有八分相似。"我是《暮云晚報》的沈恪。"他舉起證件時,
袖口露出半截暗紅色刺青,正是林小滿手上的夜鶯印記,"你剛才看見的克萊門汀,
是我祖父的情人。"窗外的雨突然變成垂直的銀線。沈恪從公文包抽出份泛黃的檔案,
1943年平安夜的《暮云日報》頭版照片上,
月見電臺的前身"白薔薇音樂沙龍"正在舉行圣誕音樂會。
舞臺中央的克萊門汀穿著墨綠色旗袍,脖頸戴著的珍珠項鏈與方才幻影中的裝飾一模一樣。
"當年失蹤的不止她。"沈恪的手指劃過照片邊緣,
林小滿突然發現樂團成員中有個拉大提琴的男人,面容竟與此刻站在她面前的記者完全重疊,
"我祖父沈青陽在火災中救出十三人,自己卻被燒成焦尸。法醫報告顯示他的死亡時間,
比火災發生早了整整六小時。"唱片庫的溫度開始驟降。
林小滿注意到沈恪的呼吸在空氣中凝成白霧,掛鐘的滴答聲突然變成管風琴的和弦。
當沈恪翻開檔案第二頁時,
他們同時看見1943年的節目單——平安夜演奏曲目《霧中夜鶯》,
表演者:克萊門汀(女高音)、沈青陽(大提琴)。玻璃窗突然炸裂。狂風卷著暴雨撲進來,
泛黃的報紙在風中瘋狂翻動。林小滿抓住即將被吹走的節目單時,
突然發現1943年的演奏者名單正在發生變化——沈青陽的名字逐漸褪色,
取而代之的是用新鮮血漬寫就的"沈恪"。沈恪猛地扯開襯衫領口,
鎖骨位置赫然浮現出大提琴形狀的灼痕。防空洞方向的夜梟聲突然變成女高音詠嘆調,
走廊里傳來整齊的童聲合唱:"當第三十三個靈魂歸于霧中夜鶯,
銜著玫瑰的魔鬼將在圣鐘里蘇醒——"整面唱片墻轟然倒塌。林小滿被沈恪拽著撲向角落時,
看見所有黑膠唱片懸浮在空中,暗紅封套上的夜鶯集體轉頭看向他們。
沈恪的銀質打火機墜地瞬間,火焰突然暴漲成十字架形狀,
將那些蠢蠢欲動的唱片逼退至陰影中。"跟我去圣瑪利亞教堂。
"沈恪拽著林小滿沖向安全通道,他掌心的夜鶯印記正在發燙,
"當《霧中夜鶯》演奏到第七小節時,我們還有四分鐘穿越鏡像時空。
"林小滿在狂奔中回頭,看見唱片庫的地面正在滲出黑色液體。
陳姐穿著墨綠色旗袍的身影從粘稠的液體里緩緩升起,
她涂著丹蔻的指尖正指向林小滿的心臟位置。
圣瑪利亞教堂的彩繪玻璃在雨中泛著磷火般的幽光。沈恪踹開側門時,
林小滿聞到了陳年熏香混著血腥氣的味道。十二座天使雕像環繞著中庭,
每張悲憫的面孔都缺失了眼珠。"低頭!別讓燭光映出你的影子。
"沈恪突然壓著林小滿蹲下。祭壇前的青銅燭臺上,本該凝固的蠟油正在逆流回燭芯,
燃燒的火焰呈現出詭異的靛藍色。他們繞過正在自動翻頁的圣經,
祭壇后方暗門上的鎖孔竟是高音譜號形狀。沈恪取下頸間的銀鏈,
掛著的小提琴琴鈕精準插入鎖孔。門開的瞬間,
林小滿聽見1943年的圣誕頌歌從地底涌出。旋轉階梯的墻壁上嵌滿黑膠唱片,
那些本該光滑的表面凸起密密麻麻的人臉。當林小滿的衣袖擦過某張唱片時,
突然有冰冷的手指攥住她的手腕——唱片里封存著穿旗袍的女人,
正在用指甲瘋狂抓撓乙烯基表面。"別看他們的眼睛。
"沈恪用風衣裹住手打碎墻上的應急燈,爆裂的玻璃碎片里竟飛出無數夜鶯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