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銘視察葫蘆島后,與航警處處長沈鴻烈連夜擬定《海軍大學改組章程》,將原航警處下屬的東北航警學校、葫蘆島水雷營及鎮海艦訓練隊合并整編。
軍學院:選址葫蘆島原日本遺留營房(日俄戰爭時期修筑),擴建校舍時特設艦炮靶場與水上飛機訓練池,由沈鴻烈兼任院長,聘德國退役海軍中校馮·施密特為總教習。
普通學院:借用奉天北大營西側原東三省兵工廠技工學校舊址,掛“奉天海事??茖W?!迸谱友谌硕?,實則秘密培養艦船設計與輪機工程人才。
二、學科設置與招生規制
軍學院(葫蘆島)
海軍指揮科:主修艦艇編隊戰術、海圖測繪,教材直接翻譯英國《海軍作戰手冊》與日本《海戰要務令》。
航空兵科:以法國“布雷蓋”14型水上飛機為教具,拆解兩架鎮海艦載機供學員研究氣動布局。
陸戰隊特訓班:仿照日本海軍陸戰隊大綱,增設爆破、灘頭攻堅科目,從吉林邊防軍中抽調百名精銳充作第一期學員。
普通學院(奉天)
船舶工程系:聘請英國格拉斯哥大學歸國的留洋生趙世忠主持,重點講授焊接船體與蒸汽輪機增壓技術。
機械制造系:與沈陽兵工廠合作,開設機床操作實修課,日本車床(大阪制)與德國銑床(克虜伯制)并置,學生分班輪訓。
三、軍餉晉級與采購暗線
張學銘為激勵學員,參照奉軍“績效餉”舊例,將軍學院津貼劃為三等:
三等兵科生:月餉8塊銀元,僅夠伙食;
二等戰術生:通過季度考核者月餉12元,另發呢料制服一套;
一等見習官:赴鎮海艦實艦操作達標者,月餉20元,準佩短劍(劍柄刻“海權”篆字)。
準備至1924年末,軍學院培養出第一批368名軍官:
12人派往日本橫須賀海軍兵學校留學;
45人編入鎮海艦,參與渤海灣剿匪;
采購方面,沈鴻烈通過天津德商禮和洋行,以“奉天礦務局探礦設備”名義,向德國克虜伯、西門子及美國辛辛那提機床公司訂購:
精密鏜床6臺(加工艦炮膛線用);
萬噸水壓機1套(裝甲鋼板軋制);
航空鋁材軋輥2組(仿制法國飛機蒙皮)。
為避日本關東軍耳目,貨輪自漢堡出發后,繞道海參崴,由中東鐵路秘密轉運至葫蘆島碼頭。
1922年9月15日,東北海軍大學正式掛牌當日,日本駐奉天領事吉田茂遞交照會,稱“葫蘆島毗鄰滿鐵附屬地,軍事院校設置違反《樸茨茅斯條約》”。張學銘以“海事技術學校,僅授商船駕駛”搪塞,卻暗中允許軍學院學員穿日式軍裝操演,混淆間諜偵察。
“媽了個巴子的,小日本真欠揍。干個啥都有它。”張學銘準備陰小日本一把。他準備把原先用的日本艦炮換成二戰后期的美軍艦炮MK16。
Mk16 型 203 毫米艦炮是美國海軍在二戰期間為 “得梅因” 級重巡洋艦研發的主力艦炮,以高射速和自動化設計著稱。以下是其具體參數:
1. 基本參數
口徑:203 毫米(8 英寸)
身管倍徑:55 倍徑(全長約 11.2 米)
炮塔布局:三聯裝炮塔,前二后一配置,全艦共 3 座(9 門主炮)。
射速:10 發 / 分鐘(采用定裝彈 + 全自動裝彈機)。
射程:約 27 公里(發射常規炮彈)。
2. 彈藥與威力
彈種:穿甲彈(APC)、半穿甲彈(SAP)、高爆彈(HE)。
彈重:約 120 公斤(每發炮彈 + 發射藥)。
初速:約 850-880 米 / 秒(穿甲彈 / 半穿甲彈)。
投射量:單炮塔每分鐘可投射 30 發,全艦每分鐘投送 12 噸彈藥。
3. 炮塔與裝甲
炮塔重量:單座三聯裝炮塔總重 451 噸(含裝甲)。
裝甲防護:炮塔正面裝甲厚度 203 毫米,可抵御敵方炮彈破片和近失彈沖擊。
自動化設計:配備全自動裝彈機,實現快速連續射擊。
4. 技術特點
定裝彈設計:區別于早期分裝彈,提升射速和操作效率。
高射速優勢:射速較前代 MK9 型艦炮(3-4 發 / 分鐘)提升顯著,火力密度接近戰列艦級別。
火控系統:搭配彈道計算機和觀測設備,提升遠距離命中率。
張學銘準備改裝成三聯裝203毫米MK16艦炮,前后一共四座,前后各兩座,一共12門。
現在船塢已經開始搭建,就是等后期的設備到達。為了加快建造進度,張學銘在全國大肆搜刮熟悉的船工。張作霖給的錢已經被他花得精光。他還在葫蘆島建了一個罐頭廠和卷煙廠。鋼廠他準備建在船廠旁邊實行軍管。
“少帥,天津來的電報—日本扣住了那批德國機床,說是“滿洲治安不靖,暫緩交貨”。
“沈鴻烈,德國機床怕是一時半會來不了了。“靠這些錘子鑿子,年底能我們的軍艦能下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