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報機急促地響了起來,打破了屋內令人窒息的寂靜。張學銘猛地坐直身子,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副官快步上前,緊張地譯出電文,雙手微微顫抖著將紙張遞了過去。張學銘接過電文,逐字逐句地讀著,嘴角漸漸揚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冷笑。“德國人果然上鉤了。” 他低聲自語,聲音中帶著幾分得意與算計。
德國方面的回復,交易達成。張學銘提供圖紙、人員、場地、后勤。德國方面提供相應的設備材料和工程師。由雙方建造符合張學銘預期的戰艦,期間除德方原有設備,剩下的改動都由張學銘提供相應的圖紙,并且雙方都有對圖紙的使用權。同時,德方提供的設備材料工程師等,都以等價的物資交換,德方提供船只。同時雙方不得泄露合作事宜。張學銘如果有英國情報需要第一時間通報德方。第一批相關材料將由漢斯?馮?澤克特隨船進行跟進。
1922年11月某天清晨,寒風凜冽。港口上,士兵們正忙碌地搬運物資,吆喝聲此起彼伏。張學銘站在碼頭上,身后跟著一群神情嚴肅的軍官。遠處,一艘德國貨輪緩緩駛入港口,汽笛聲低沉而悠長。船一靠岸,一位身材高大、眼神冷峻的德國軍官 —— 漢斯?馮?澤克特走下船來。他身著筆挺的軍裝,步伐穩健,渾身散發著一股威嚴的氣息。
張學銘迎上前去,面帶微笑,伸手說道:“澤克特將軍,歡迎來到葫蘆島。希望我們的合作能像這冬日的鋼鐵一樣堅實。” 澤克特握住他的手,微微點頭,眼神中帶著審視與警惕:“張將軍,希望我們都能信守承諾。” 兩人對視一眼,笑容背后,是各自的盤算與野心。
在指揮部內,張學銘鋪開胡德號改進版的設計圖,指著主炮位置,目光堅定地對澤克特說:“我要換裝圖紙上的 MK7 主炮,9 門主炮齊射,目前還沒戰艦能扛得住。” 澤克特皺起眉頭,眼中閃過一絲不悅:“張將軍,原有的主炮升級足以應對局勢,何必冒險采用陌生的新式裝備?” 張學銘雙臂抱胸,自信地笑道:“將軍,時代在變,武器也要跟上步伐。MK7 的輕量化設計和先進火控,能讓我們的戰艦在速度與火力上都占據優勢。這是一場值得的豪賭。” 澤克特沉默片刻,最終無奈地點了點頭。
雙方工程師還就更新主炮一事進行交流,德方認為在原有的主炮上進行升級就好,不應更換超大口徑主炮,張學銘的部下則是認為應該換成具有輕量化設計的美國戰列艦主炮MK7,該主炮口徑406曾裝備于衣阿華級戰列艦。該炮身管長 18.288 米,采用了輕量化設計和先進的火控系統,發射的穿甲彈重 1,225 千克,初速 762 米 / 秒,最大射程達 42 千米。其擁有較高的射速,理論上每分鐘可發射 2 - 3 發炮彈,在海戰中能夠對敵方艦艇造成巨大的破壞力。張學銘準備在海軍上將級改進版(胡德號是海軍上將級,以后統一改成海軍上將級)上裝載9門MK7來保證火力的持續性。確定了技術指標,德國人開始在葫蘆島援建大型的船塢和設備。德國人還對正在艱難建設的高雄級有了興趣,德國援建的工程師準備在超大型船塢建設完成之前對高雄級進行設計優化,讓其具有更好的性能。德國設備的加入,讓原本緩慢地建設進度開始加速。看到這些的張學銘準備和德國人進行更多方面的合作,德國人的嚴謹讓他看到崛起的希望。相較于英國人的虛偽,美國人的狡詐,他還是更喜歡德國人的嚴謹。他和現場負責人尤里商談準備在德國人援建軍艦的的同時合作建立一個兵工廠。初步設計有炮廠、槍廠、彈藥廠、飛機廠、戰車廠。
解決完戰艦兵工廠的問題,張學銘將目光投向了軍隊建設。他站在訓練場上,看著士兵們進行訓練,眉頭緊鎖。隨即,他召集軍官們開會,語氣堅決地說:“我們要組建海軍陸戰隊,優先從本地和沿海招募。這些人大部分都會游泳,可以節省一部分訓練的時間。訓練要嚴格,把四百米障礙拿出來訓練,還要對他們的伙食進行優化。在軍隊后勤建設專門的后勤兵,負責軍隊的后勤。可以以戰場上退下來無法戰斗的老兵為基礎,本地生活困難的難民為輔,養殖培育符合預期的牲畜來保障軍隊的肉食。第一批他準備以德軍的編制為參考,編制一個師大約1.5萬人,裝備東北軍大量采購德國原裝毛瑟M1898步槍(G98),該槍發射7.92×57mm毛瑟彈,射程遠、精度高,是當時主力步槍之一。剩下的火炮他只準備裝配迫擊炮,突出的就是個快,機動性強。機槍只裝備壓制性強的馬克沁,配屬在連一級。
他還準備開設一個情報組織販賣情報,把各國對立的情報賣出換取自己發展的物資。利用情報部門的優勢尋找海外的無主島嶼開始進行基地建設。尤其是日本,他準備讓日本陷入泥潭。減低對外的能力。
目前日本傳統與現代觀念沖突。日本在明治維新后大力推行西化政策,西方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等大量涌入,與日本傳統的儒家思想、家族觀念等產生了激烈碰撞。在 1922 年前后,這種文化上的沖突在社會各個層面都有體現,例如在教育、家庭關系、藝術等領域,人們對于傳統與現代的選擇和融合存在著諸多分歧和矛盾。
城市化帶來的問題。工業化推動了日本的城市化進程,大量農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在基礎設施、住房、就業等方面面臨著巨大壓力,出現了貧民窟、環境污染等一系列問題。城市居民在享受現代文明成果的同時,也承受著生活壓力和社會秩序混亂等問題帶來的困擾,這也成為當時社會矛盾的一個重要方面。張學銘準備利用這一特點開始對日本進行設計,讓城市居民和鄉下居民形成對立。發現一些情緒價值不穩定的人員,開始煽動日本民眾要求民主。日本軍隊習慣以下克上,要在日本基層軍隊中埋下種子。
張學銘回憶著今年的大事,1922 年 12 月,烏克蘭、南高加索、白俄羅斯和俄羅斯先后召開各自的蘇維埃代表大會,通過了加入各共和國聯盟的決議。12 月 30 日,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蘇維埃第一次代表大會在莫斯科召開,標志著蘇聯正式成立。蘇聯的成立也意味著世界的局勢有所變化。他要加快成立自己的情報機構,其實這個機構他已經有了一些想法,他了解歷史,大的方向不會錯。所以他不準備延續傳統的情報機構方式。張學銘要招收各國間諜人員,一方面有利于打探情報,另外一方面各國以為相互入侵,可以利用節點發展壯大自身。機構名稱就叫遠東情報交易中心。像是黑市一樣,有等價值的就可以交換。同時,他準備把這個情報中心的總部放在香港。目前香港在英國人的手里,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暴露,其他國家可能以為會是別的列強整出來的情報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