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光影流轉,一幅幅壯麗的歷史畫卷,在天下所有人的眼前緩緩鋪展開來。
【公元前139年。】
【漢武帝劉徹,派遣中郎將張騫,手持象征大漢威儀的符節,出使遙遠的西域大月氏。】
【其意,在于聯合強敵,東西夾擊大漢的心腹之患——匈奴!】
【張騫一行百余人,自長安出發,踏上了一條充滿未知與艱險的漫漫長路。】
【他們將穿越戈壁流沙,翻越雪山冰川,歷經十三年的風霜雨雪,飽嘗九死一生的磨難。】
【雖然,聯合大月氏夾擊匈奴的最初軍事目的,最終未能達成。】
【但張騫此行,卻意外地打通了中原王朝與西域三十六國之間的隔絕,開啟了彼此的聯系與認知?!?/p>
【一條橫貫東西,影響后世千年的偉大道路——絲綢之路,由此,拉開了波瀾壯闊的序幕!】
【畫面跳轉,時間來到公元前129年?!?/p>
【匈奴的黑色鐵騎,再一次如同烏云般席卷南下!】
【他們悍然入侵大漢上谷郡,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邊關烽煙再起,警報如同雪片般飛向長安!】
【未央宮內,年輕的漢武帝劉徹,積蓄已久的怒火,終于如同火山般徹底爆發!】
【他決心,對匈奴展開醞釀已久的反擊!】
【忍夠了!打!】
【劉徹果斷下令,任命衛青為車騎將軍!】
【公孫敖為騎將軍!】
【公孫賀為輕車將軍!】
【李廣為驍騎將軍!】
【四路大軍,同時從不同方向出發,不再被動防御,而是主動出擊,深入茫茫草原,尋找匈奴主力決戰!】
【然而,這大漢立國以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主動反擊,其戰果卻并不盡如人意?!?/p>
【公孫敖損兵七千,幾乎全軍覆沒,狼狽逃回。】
【公孫賀則如同無頭蒼蠅,在草原上轉了幾圈,連匈奴的影子都沒找到,空耗錢糧無功而返。】
【唯有飛將軍李廣,率部奮勇廝殺,浴血奮戰!】
【然而,終究寡不敵眾,戰馬悲鳴倒地,李廣力竭被俘。】
【幸得飛將軍神勇無雙,趁敵不備,奪馬撕開匈奴的包圍圈,九死一生,才僥幸逃脫。】
【四路大軍,三路失利!】
【唯有衛青!】
【他親率一萬精銳鐵騎,自上谷郡出發,一路銜枚疾走,悄無聲息!】
【進行了一場常人難以想象的千里奔襲!】
【他的目標,直指匈奴內部防守空虛的祭天圣地——龍城!】
【衛青用兵,如同一道劃破草原夜空的閃電,迅猛無比,突襲龍城!】
【此戰,漢軍大破龍城,斬獲匈奴首級七百余級!】
【雖然斬獲數量看似不多,但這卻是大漢自高祖立國以來,與匈奴交戰數十年間,第一次主動出擊并取得勝利的輝煌戰果!】
【其戰略意義和象征意義,遠遠超過了那七百顆匈奴首級本身!】
【這一戰,如同一聲驚雷,向整個天下,向草原上的匈奴人,更是向大漢內部無數主和派宣告——】
【匈奴,并非不可戰勝!】
【大漢,不僅敢戰!而且能勝!】
天幕畫面,最終定格在龍城沖天而起的熊熊火光之中。
無數漢軍將士高舉著帶血的兵器,振臂狂呼!
他們年輕的臉上,洋溢著前所未有的激動、自豪與狂熱!
……
漢朝,某處不知名的山谷。
早已對外宣稱“駕崩”多年,實際過著隱居生活的太上皇劉邦,正沒好氣地躺在搖椅上,有一搭沒一搭地看著天幕。
當看到衛青奇襲龍城,大獲全勝的消息時,他猛地一拍大腿!
整個人像彈簧一樣,從搖椅上“噌”地一下蹦了起來!
“打得好!”
他激動得滿臉通紅,唾沫橫飛。
“他娘的!打得太好了!”
白登山刺骨的風雪,七日七夜被圍困的絕望,還有冒頓單于那張傲慢得令人作嘔的臉,一瞬間如同潮水般涌上劉邦的心頭。
那是他一生都無法洗刷的奇恥大辱!
是刻在他骨子里,午夜夢回時依舊會隱隱作痛的傷疤!
如今,看到自己的重孫子,看到大漢的軍隊,終于不再是像他當年那樣憋屈挨打!
而是主動沖出去,狠狠地踹了匈奴人的腚眼子!
劉邦只覺得胸中積郁了幾十年的惡氣,在這一刻被掃蕩一空!
前所未有的暢快淋漓!
他猛地仰起頭,對著蒼天放聲長嘯,情不自禁地唱起了那首早已融入他血脈的《大風歌》。
“大風起兮云飛揚!”
歌聲蒼涼而雄渾,帶著一股睥睨天下的豪氣。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唱到這里,他眼中卻控制不住地閃過一絲復雜的水光。
當年他唱著這首歌榮歸故里,接受萬民朝拜,何等風光?
可誰又知道,他心中始終壓著白登山那片揮之不去的陰影?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他突然放聲大笑起來,笑得前仰后合,連腮邊花白的胡子都興奮地一抖一抖。
“哈哈哈哈!好!好啊!”
“這才是我老劉家的好種!有他老子的種!”
“有種!”
……
與此同時,漢武帝時期,長安,未央宮。
劉徹死死盯著天幕上清晰呈現的龍城捷報,只覺得渾身的血液都在燃燒!在沸騰!
龍城!
衛青!
首勝!
好!
好一個衛青!
果然沒有辜負他的破格提拔和殷切期望!
他猛地端起案幾上的青銅酒盞,仰起脖頸,將辛辣的酒液一飲而盡!
那酒液如同滾燙的火焰,順著喉嚨一路燒下去,瞬間點燃了他胸中那萬丈的雄心與豪情!
他豁然起身,大步流星地走到衛青面前。
那只寬厚有力的大手,帶著難以抑制的巨大力量,重重地拍在了衛青的肩膀上!
“仲卿!干得漂亮!”
劉徹的聲音洪亮而有力,充滿了毫不掩飾的欣賞,以及那份連他自己都難以完全壓制的激動。
“龍城之戰,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他的目光銳利如鷹隼,緩緩掃過殿內神情各異的臣子,更像是透過這天幕,穿越了時空,看到了未來那更加波瀾壯闊的戰場!
“漠南之戰,必勝!”
他的聲音斬釘截鐵,帶著不容置疑的決心。
“那片水草豐美,被匈奴竊據多年的河套之地,必將歸我大漢所有!”
他猛地轉回頭,目光灼灼地緊緊盯著衛青,眼中閃爍著屬于帝王的決斷與霸氣。
“告訴朕,你想要什么賞賜?!”
衛青心中掀起滔天巨浪,激動得幾乎難以自持!
天幕的預言!
陛下的信任!
這接踵而來的巨大沖擊,讓他渾身的熱血都在奔騰咆哮!
他強迫自己保持最后一絲冷靜,深吸一口氣,立刻躬身,姿態無比恭敬。
“陛下!臣尚未出征,寸功未立,豈敢居功?更不敢奢求陛下賞賜!”
劉徹聞言,卻爆發出朗聲大笑,笑聲中充滿了無與倫比的自信與霸氣。
他伸出手指,指向那高懸的天幕。
“天幕都已經說了!”
“漠南之戰,你衛青必將大獲全勝!”
“朕還要因此封你為長平侯!”
“既然結局早已注定,那便是天命所歸!也是朕對你能力的絕對信任!”
劉徹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所以,朕現在就提前封你!”
“朕現在就封你為——關內侯!”
“待仲卿你凱旋歸來之日,朕再為你補全這長平侯的爵位,為你舉行一場最盛大、最榮耀的封侯典禮!”
提前賜爵!
而且是根據天幕的“預言”來賜爵!
這等驚世駭俗的魄力!
這等毫無保留的信任!
這等打破常規、不拘一格的行事風格!
衛青只覺得一股難以言喻的滾燙熱流,猛地直沖眼眶,讓他的視線瞬間變得有些模糊。
他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與感激,當即就要屈膝跪下,行叩拜大禮謝恩。
“陛下隆恩浩蕩!臣……”
“起來!”
劉徹卻是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了衛青下拜的身體,阻止了他的動作。
他的聲音,在這一刻變得異常嚴肅而鄭重。
“我大漢的將軍,是為國征戰沙場,為大漢開疆拓土的國之棟梁!”
“是拋頭顱灑熱血,保家衛國的蓋世英雄!”
“以后在我劉徹面前,不興動不動就下跪這一套!”
劉徹的聲音斬釘截鐵。
“給朕,挺直了腰桿!”
衛青眼眶瞬間徹底泛紅,他用力地吸了一口氣,強行壓下心中翻涌激蕩的情緒,依言站直了身體。
他的胸膛,挺得筆直!如同一桿即將刺破蒼穹的長槍!
劉徹滿意地點了點頭,這才轉身,踱步走回御座。
他銳利的目光掃視殿內,清晰地捕捉到那些神色各異,心思復雜的朝臣。
提前賜爵給衛青,這既是對衛青的絕對信任和強力鞭策,更是向滿朝文武、向整個大漢天下,宣告他劉徹的用人標準——
朕用人,不問出身貴賤,不看門第高低!
唯才是舉!
只要你有功于大漢,朕,必不吝封侯之賞!
殿內所有人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聚焦于那片神奇的天幕之上。
所有人的心中,都充滿了更加強烈的期待。
【公元前127年?!?/p>
【大漢對匈奴的戰略反擊第二階段——漠南之戰,正式打響!】
【漢武帝劉徹再次啟用衛青,命其統帥主力大軍,自云中郡浩蕩出發?!?/p>
【衛青再一次展現了他杰出的軍事才能,采用了極其大膽的迂回穿插、長途奔襲戰術!】
【大軍并未直接北上,而是向西疾進,渡過黃河天險,悄然繞到了匈奴主力防線的側后方!】
【奔襲數百里,如同一支從天而降的神兵,直搗匈奴盤踞在河套地區的核心——白羊王、樓煩王所部!】
【此戰,漢軍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大獲全勝!】
【漢軍成功收復了那片水草豐美、戰略位置極其重要的河套地區!】
【這片土地,時稱“河南地”。】
【大漢將盤踞在此的匈奴勢力徹底驅逐出去?!?/p>
【此舉,徹底掃除了匈奴騎兵對大漢都城長安的直接威脅!】
【此役,漢軍俘虜匈奴兵數千人!】
【繳獲牛羊牲畜,多達百萬余頭!】
【衛青因這潑天的軍功,受封長平侯!】
【食邑三千八百戶!】
天幕上的彈幕,如同決堤的洪水,再次洶涌而至!
“來了來了!”
“衛帥封侯!”
“長平侯!”
“實至名歸!”
“收復河套!牛逼!”
“這戰略意義太重大了!”
“長安安全了!”
“從此攻守之勢異也!”
“大漢的反擊號角,徹底吹響了!”
“帝國雙璧要開始發力了!”
“霍去病什么時候上線啊?!”
“衛青:我不僅自己牛逼,我帶來的嫁妝團(指親屬部將)更牛逼!”
“前面的別跑!”
“什么嫁妝團,明明是皇后娘娘旺夫!”
……
長安,長樂宮。
竇太后病榻前。
一個身著黃門服飾的宦官,正低著頭,小心翼翼地將天幕上出現的內容,一字不漏地復述給榻上那個枯瘦得只剩一把骨頭的老婦人。
聽到衛青的名字,以及他未來的赫赫戰功和長平侯的封賞時,竇太后原本渾濁黯淡的雙眼,驟然閃過一絲陰鷙的光芒。
“長平侯……”
“衛氏……”
她枯瘦的手指,無意識地摳抓著身下的錦被。
衛氏……一個低賤的歌女出身的家族。
竟然要出一個侯爺?
還是一個。
靠著打仗打出來的侯爺!
劉徹那個白眼狼!
竟然如此倚重一個外戚!
打仗……只會耗盡大漢的元氣!
高祖皇帝留下的基業。
不是這樣糟蹋的!
衛青……長平侯……
她渾濁的眼中,閃爍著危險的光芒。
絕不能。
絕不能讓這等出身低微的家族。
靠著她看不上的窮兵黷武。
如此輕易地。
凌駕于那些為大漢流過血。
立過功的開國功臣后裔之上!
必須。
阻止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