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湯潑濕《禮記》,墨跡暈染開“發乎情止乎禮“幾字。謝鈞鈺慌亂去拾,袖口金線勾破書頁。
戚隆嗅到不尋常,狐貍似的瞇起眼:“莫不是......“
話音未落被桑知胤輕咳打斷。
滿室驟然寂靜。
白懷瑾屈指叩著石桌:“你中意的到底是哪家姑娘?“
謝鈞鈺后頸沁出薄汗。對面坐著未來大舅哥桑知胤,國子監廊下還晃著未來岳父的官袍,他哪敢吐露半個字?
“南邊新遷來的......遠房表妹。“他攥緊青瓷盞,指節泛白。
“嗬!“戚隆捶著石桌干嚎,“怎的個個都有表妹!知胤你呢?“
桑知胤慢條斯理擱下茶盞:“在下沒有表妹,倒有個胞妹。“
“啪嗒“兩聲,白懷瑾與謝鈞鈺的杯蓋同時磕在盞沿。兩人對視一眼,齊聲道:“該回房溫書了。“
桑知胤望著西斜日頭:“......也好。“
戚隆撓著后腦勺看三人疾步離去,滿眼困惑。
……
菱花鏡前,桑知漪正對著妝奩上那支素銀簪發愣。表姐婚期將近,添妝禮卻還沒著落。父親那點俸祿要養一大家子,她實在張不開這個口。
琉璃盞里浮著桂花蜜,翠鶯捧著新熬的漿水進來:“小姐嘗嘗可對味?“
酸甜滋味在舌尖漫開,桑知漪忽然怔住——前世為討白懷瑾歡心,她翻遍古籍琢磨飲子方子。那人卻總冷著臉:“不必費心。“
直到那日經過水榭,聽見徐表妹的丫鬟嗤笑:“夫人做的飲子再好,也比不上咱們姑娘親手熬的梅子湯。“
銅勺攪動瓷甕叮當響,桑知漪倏地起身:“翠鶯,再熬三甕漿水來!“
銅壺里的梅子漿咕嘟冒泡,桑知漪突然攥緊帕子——上輩子想開香飲鋪子的念頭,竟在這鍋甜水里翻出浪花。
“翠鶯,再熬兩鍋送正房!“她拎起裙角往母親院里跑,石榴紅裙擺掃過青石階。
前世剛提開店就被白懷瑾冷臉駁回,如今可算能痛快試一回。
柳氏正在對賬,聞言筆尖都沒停:“在布莊支個甜水攤?成啊。“
桑知漪愣住,備好的說辭全噎在喉頭。
前世為這事跟白懷瑾吵了三天,如今竟這般容易?
“前些日子總見你蔫蔫的。“柳氏擱下狼毫,金鑲玉護甲戳了戳女兒眉心,“如今倒像偷喝了雄黃酒的小青蛇,支棱起來了。“
桑知漪鼻尖發酸。
重生歸來夜夜驚夢,原以為藏得嚴實,卻早被母親看在眼里。她把臉埋進母親繡著纏枝蓮的衣襟,悶聲道:“就想試試新鮮玩意。“
“我看是京城俊郎君多,沖淡了相思苦。“柳氏打趣,“早說隔壁葉家那小子配不上咱家嬌嬌。“
桑知漪茫然抬頭,記憶里鄰家葉姓少年模樣早已模糊。
倒是前世初見白懷瑾那日,他打馬過長街,玉冠上東珠晃得人睜不開眼。
三日后,綢緞莊角落支起青布棚。
桑知漪盯著伙計擺好冰鑒,將“桑家飲子“木牌掛上檐角。頭天便賣出四十碗,銅錢在陶罐里叮當響。
半月后添了外帶竹筒,往來夫人掀開車簾便喊:“要兩筒荔枝膏水!“青瓷碗在柜臺摞成小山,掌柜撥算盤的手都快冒火星子。
湊足添妝錢那日,金玉閣卻撲了個空。
“臂釧今早被永寧侯府買走了。“掌柜賠著笑遞上纏絲瑪瑙鐲,“姑娘看這個可好?“
桑知漪捻著新裁的月華裙料子搖頭。
前世為討白懷瑾歡心,她總穿寡淡的雨過天青色,如今這流光溢彩的料子,襯得腕間舊疤都鮮活起來。
倒是撞見樁奇事——茶樓里小娘子們競相涂抹的“飛霞妝“,竟比鬼畫符還嚇人。
鉛粉糊墻似的抹,兩團胭脂活像挨了巴掌。桑知漪盯著自己鏡中淡掃的遠山眉,忽然笑出聲。
“姑娘還笑!“翠鶯舉著螺子黛跺腳,“大家都涂脂抹粉的,爭奇斗艷,您素著臉去要吃虧的!“
表姐魏墨茵大婚當日,桑知漪穿著粉紗疊珠裙往人堆里一站,烏眉水眸跟沾了露水的桃花似的。滿院子厚粉抹腮的小姐們倒成了陪襯紅花的綠葉。
謝鈞鈺隔著人群瞧見那道纖影,手里的賀禮差點摔了。
自打永定侯府別過,他閉門苦練騎射月余,這會兒見著心上人,掌心在袍子底下蹭了蹭汗。
“桑姑娘。“他嗓子發緊,“近日可好?“
桑知漪轉頭時鬢邊珠釵輕晃:“謝公子武舉準備得如何?“眼波掃過他繃緊的肩線,“瞧著倒是精壯了些。“
謝鈞鈺耳尖泛紅:“十拿九穩。“這話說得底氣足。他自幼跟著父兄習武,槍尖能挑落檐角銅鈴。前日校場比試,連禁軍教頭都夸他下盤穩當。
“若我奪了魁首...“他喉結滾動,“給你下帖可好?“
桑知漪歪頭笑得狡黠:“哪有先生給學生下帖的道理?“指尖繞著腰間香囊穗子,“該是我備厚禮登門道賀才是。“
謝鈞鈺被那聲“先生“叫得心尖發癢。
上月教她騎馬時,這丫頭故意扯韁繩害他跌進草垛。如今倒端著學生架子,眼尾卻藏著促狹。
“莫不是嫌我禮薄?“桑知漪踮腳湊近些。她身上桂花香混著喜宴酒氣,熏得謝鈞鈺喉頭發干。
“怎會!“他急聲應道,袖中拳頭攥得死緊。
天知道他多盼著這日——武舉慶功宴正是提親的好時機。
昨兒聽桑知胤說有人上門說媒,門檻都被媒婆踏破了,他連夜把聘禮單子又添了十二抬。
桑知漪瞧著少年郎急赤白臉的模樣,撲哧笑出聲。
前世白懷瑾總嫌她木訥,哪像眼前這位,說句話都能紅到脖子根。
喜樂忽然大作。
新郎官踢轎門的聲音驚起檐下雀兒,謝鈞鈺下意識往桑知漪跟前擋了擋。
紅綢漫天飄落時,他瞥見她睫毛上沾了金箔,在日頭底下忽閃如蝶。
入席落座后,謝鈞鈺摩挲著青瓷盞沿:“你做的沉香水甚好。“
桑知漪眼尾微揚:“哥哥分與你了?“石榴紅的指甲蓋輕輕叩著石桌,“看來你們處得不錯。“
前些日子她試做新方子,院里堆滿陶甕。
國子監同窗皆知謝鈞鈺這家伙有個心靈手巧的遠方表妹,案頭常換著各色飲子。
謝鈞鈺在信里提了句“想嘗“,翌日溫府小廝便推著板車送來二十甕。
“這梅子漿的味道......“白懷瑾握著竹筒忽然頓住。
怎的好生熟悉?
戚隆仰脖灌下半壺荔枝膏水,咂嘴道:“你表妹的手藝,比東市老字號還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