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醉臥長安天寶三載,長安城的夜晚格外熱鬧。酒肆里燈火通明,
絲竹之聲不絕于耳。在城中最負盛名的"醉仙樓"二樓雅座,
一位身著白袍的男子正舉杯獨酌。他約莫四十歲上下,面容俊朗,眉宇間透著幾分不羈,
正是名滿天下的詩仙李白。"小二,再來一壺酒!"李白將空酒壺重重放在桌上,
聲音里已有七分醉意。"李大人,您今日已經喝了三壺了,再喝恐怕..."小二面露難色。
"怕什么?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李白大笑,從懷中掏出一錠銀子拍在桌上,
"快去取酒來!"小二不敢再多言,連忙去取酒。李白望著窗外皎潔的明月,
心中忽然涌起一股莫名的惆悵。他雖名滿天下,
卻始終未能實現輔佐明君、治國平天下的抱負。前幾日,他剛剛被唐玄宗"賜金放還",
表面上看似榮寵,實則是被逐出了朝廷。"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喃喃自語,又灌下一杯酒。小二送來了新酒,
李白不再思索那些煩心事,只管一杯接一杯地痛飲。漸漸地,他感覺眼前的景物開始旋轉,
耳邊的人聲變得遙遠。在徹底醉倒前,
他似乎看到窗外有一道奇異的光芒閃過...## 第二章 陌生的世界"先生?先生?
您醒醒!"一個清脆的女聲將李白從昏沉中喚醒。他艱難地睜開眼,
刺目的陽光讓他立刻又閉上了眼睛。頭痛欲裂,口干舌燥,這是宿醉的典型癥狀。
"您沒事吧?要不要喝點水?"李白再次嘗試睜開眼睛,這次他適應了光線。
映入眼簾的是一張年輕女子的臉,約莫二十歲上下,眉清目秀,正關切地望著他。
令李白震驚的是,這女子的穿著極為怪異——上身一件短小的藍色衣衫,
下身是一條只到膝蓋的褲子,露出大片肌膚。"姑娘!你...你這成何體統!
"李白慌忙閉上眼睛,臉漲得通紅。女子愣了一下,隨即笑出聲來:"大叔,
您這cosplay入戲太深了吧?現在都什么年代了,穿短褲有什么問題?
"李白聽不懂她在說什么,只覺得頭痛得更厲害了。他勉強坐起身,
這才發現自己躺在一片草地上,周圍是高大的建筑,直插云霄,路上有無數鐵盒子飛速移動,
發出刺耳的噪音。"這...這是何處?長安城何時建了如此高樓?
那些會跑的鐵盒子又是何物?"李白驚恐地問道。女子臉上的笑容逐漸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困惑和擔憂:"大叔,您是不是喝多了?這里是成都春熙路啊。
您說的長安城...那不是西安的古稱嗎?""成都?"李白更加困惑了,
"我昨夜明明在長安醉仙樓飲酒,怎會一夜之間到了成都?"女子猶豫了一下,
從包里拿出一個小巧的方形物件,在上面點了幾下:"喂,張教授,
我這邊遇到一個奇怪的人...對,他說自己是從長安來的,穿著古裝,
說話也文縐縐的...好,我帶他過去。"她收起那個奇怪的物件,對李白說:"大叔,
我叫林小雨,是四川大學文學系的學生。您看起來需要幫助,不如跟我去見一下我的導師?
他或許能幫您。"李白雖然對眼前的一切充滿疑惑,但也意識到自己處境異常,
便點頭答應:"多謝姑娘相助。在下李白,字太白。"林小雨瞪大了眼睛:"李白?
您這cos得也太專業了吧?連表字都知道。"她搖搖頭,"算了,先跟我走吧。
"## 第三章 神奇的小盒子林小雨帶著李白穿過熙熙攘攘的街道。
李白一路上目瞪口呆地看著周圍的一切——高聳入云的建筑,五顏六色的燈光,
人們手中拿著各種奇怪的小物件,還有那些不需要馬拉就能自己跑的車。"姑娘,
那些鐵盒子為何能自行移動?"李白指著一輛駛過的汽車問道。"那是汽車啊,
您不會連這個都不知道吧?"林小雨越發覺得眼前這個人古怪,
"您真的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嗎?現在是2023年,您...是從哪里來的?
""2023年?"李白震驚地停下腳步,"現在是天寶三載,公元744年才對!
"林小雨倒吸一口冷氣:"您...您不會是認真的吧?"就在這時,
李白的肚子發出一聲響亮的抗議。他尷尬地笑了笑:"慚愧,昨夜飲酒過量,
今日腹中空空..."林小雨看了看手表:"算了,先帶您去吃點東西吧。
前面有家面館還不錯。"他們來到一家小店,林小雨點了兩碗牛肉面。
當熱騰騰的面端上來時,李白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卻對桌上的各種調料瓶感到困惑。
"這是何物?"他拿起一個紅色的塑料瓶問道。"辣椒油啊。"林小雨幫他打開,
"您要加點嗎?"李白小心翼翼地倒了一點,嘗了一口,立刻被辣得滿臉通紅,連連咳嗽。
林小雨趕緊遞上水,忍不住笑出聲來:"您不能吃辣啊?""從未嘗過如此辛辣之物!
"李白灌下半杯水,眼淚都流出來了。吃完飯后,林小雨又拿出那個小方盒,
在上面點來點去。李白好奇地湊過去:"姑娘,此乃何物?為何你一直在上面寫寫畫畫?
""這是手機啊,智能手機。"林小雨把手機遞給他看,"您真的沒見過?
"李白小心翼翼地接過手機,像捧著一件珍寶。
他驚訝地發現這個小盒子的表面會隨著他的觸碰而變化,顯示各種圖案和文字。
"這...這是仙家法寶嗎?竟能如此神奇!"李白驚嘆道。
林小雨皺起眉頭:"您這表演得也太逼真了吧...算了,我們先去見張教授吧。
"## 第四章 詩才消失四川大學文學系的張教授是一位六十多歲的學者,專攻唐代文學。
當林小雨帶著李白進入他的辦公室時,
張教授起初以為這只是一個穿著古裝的cosplayer。"這位先生自稱是李白,
從長安來的。"林小雨小聲對張教授說。張教授笑了笑:"有意思。那請問'李白先生',
您能為我們背誦一首自己的詩作嗎?"李白挺直腰板:"這有何難?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他流利地背誦了《將進酒》全詩,
聲音洪亮,情感充沛。張教授的表情從輕松逐漸變為震驚,
因為李白的背誦與現存版本一字不差,甚至連語氣和停頓都完美無缺。
"這...這太不可思議了。"張教授推了推眼鏡,"您是如何做到的?""此乃拙作,
自然熟記于心。"李白不解地回答。張教授和林小雨交換了一個眼神。林小雨拿出手機,
搜索了李白的詩作,遞給教授看。張教授仔細對照后,更加驚訝了。"先生,
您能否即興作詩一首?"張教授試探性地問。李白欣然同意:"請出題。
""就以...現代都市為題如何?"張教授指了指窗外的校園景色。李白望向窗外,
醞釀片刻,開口道:"高樓林立入云端,鐵馬飛馳塵飛揚..."念了兩句后,
他突然卡住了,眉頭緊鎖。奇怪的是,往日如泉涌的詩才此刻竟消失無蹤,
他絞盡腦汁也想不出合適的下句。"奇怪...往日作詩信手拈來,
今日為何..."李白喃喃自語,額頭滲出冷汗。張教授見狀,溫和地說:"沒關系,
可能是不習慣現代題材。要不換個熟悉的主題?比如月亮?"李白深吸一口氣,
再次嘗試:"皎皎空中孤月輪..."又是兩句之后,再次卡殼。他的臉色變得蒼白,
眼中充滿困惑和恐懼。"我的詩才...我的詩才去哪了?"李白聲音顫抖,
"自十五歲起便能出口成章,今日為何..."林小雨不忍看他痛苦的樣子,
輕聲說:"可能是太緊張了,或者...不適應這里的環境。"張教授沉思片刻,
突然問道:"李先生,您能否告訴我,您最后的記憶是什么?
"李白回憶道:"昨夜在長安醉仙樓獨酌,飲至大醉,
恍惚間似見一道奇異光芒...再醒來便到了此處。"張教授和林小雨再次交換眼神。
張教授低聲說:"這聽起來像是...時間穿越。""您是說,他真的是李白?
從唐朝穿越來的?"林小雨難以置信地問。"科學上尚無定論,但除此之外,
如何解釋他對古代詩詞的精通和對現代事物的全然無知?
還有他作詩能力的突然消失..."張教授思索道。李白聽著他們的對話,雖然不完全明白,
但也意識到自己可能來到了一個非常遙遠的未來。他感到一陣眩暈,扶住了桌子。
"我需要...靜一靜。"李白虛弱地說。
## 第五章 手機的秘密林小雨決定暫時收留李白。她帶他回到自己在校外租住的小公寓。
一路上,李白對所見的一切都充滿好奇,不停地提問。
林小雨耐心地為他解釋汽車、電梯、電燈等現代發明,但顯然李白很難完全理解。
"這小小的發光體竟能取代燭火?"李白盯著天花板上的電燈驚嘆道。林小雨笑著打開電視,
李白看到里面活動的人影,嚇得后退幾步:"有人被關在盒子里!快救他們出來!
""那是電視機,里面是影像,不是真人。"林小雨解釋道,但看到李白仍然困惑的表情,
她決定暫時關掉電視。晚飯后,林小雨拿出備用毛巾和牙刷,教李白如何使用浴室設施。
李白對水龍頭里自動流出的熱水感到驚奇,淋浴時更是興奮得像個孩子。
當李白穿著林小雨借給他的寬松T恤和運動褲走出浴室時,林小雨正在用筆記本電腦寫論文。
李白好奇地湊過來,看著她在鍵盤上敲打,屏幕上立刻出現整齊的文字。"這又是什么法寶?
竟能如此快速書寫!"李白驚嘆道。"這是電腦,和手機差不多,都是電子設備。
"林小雨解釋道,"對了,既然您要暫時住在這里,我給您一部舊手機吧,方便聯系。
"她找出一個備用手機,開始教李白基本操作。李白學得很快,
很快就掌握了觸摸屏的基本用法。當他無意中打開相機功能,看到屏幕上出現自己的臉時,
又嚇了一跳。"此物竟能畫影圖形!"他驚呼道。"不是畫的,是拍照,
就是把影像記錄下來。"林小雨幫他拍了一張照片,"看,這就是您的樣子。
"李白看著手機里的照片,震驚得說不出話來。
林小雨繼續教他如何使用通訊錄、短信和上網功能。當李白在搜索欄輸入自己的名字,
看到成千上萬條關于"詩仙李白"的結果時,他的表情變得復雜起來。
"后世...如何評價于我?"他輕聲問道。
林小雨猶豫了一下:"您被譽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您的詩作流傳千年,
人人傳誦。"李白眼中閃過一絲欣慰,
但隨即又黯淡下來:"可我如今卻連一首完整的詩都作不出來..."夜深了,
林小雨為李白在客廳準備了臨時床鋪。當公寓終于安靜下來,李白卻輾轉難眠。他拿起手機,
借著屏幕的光亮,嘗試再次作詩。但無論他如何努力,詩句就是無法如從前那般自然流出。
"難道離開了故土,我的詩魂也隨之消散了嗎?"李白痛苦地自語。就在這時,
他無意中點開了一個從未見過的應用圖標,上面寫著"詩仙助手"。屏幕閃動了幾下,
然后顯示出一行字:"檢測到用戶身份:李白(真實)。
正在啟動適配程序..."李白驚訝地看著手機,不明白發生了什么。突然,
屏幕上開始自動滾動顯示詩句,正是他剛才想寫卻寫不出來的詩!更神奇的是,
這些詩句完全符合他的風格和水平,仿佛真的是他自己創作的一般。"這...這怎么可能?
"李白瞪大眼睛,手指顫抖著觸摸屏幕。手機突然震動了一下,
彈出一條消息:"詩才并未消失,只是暫時沉睡。本程序將幫助您找回失去的靈感。
明日請前往杜甫草堂,那里有您需要的東西。"李白震驚得說不出話來。
這個小盒子不僅知道他是誰,似乎還知道他的困境,甚至能預知未來!
他猶豫著點開消息詳情,卻發現應用已經自動關閉,再也找不到了。
"莫非...此物真有靈性?"李白將手機緊緊握在手中,心中既驚又喜。窗外,
一輪明月高懸,與一千多年前李白在長安所見的那輪明月并無二致。他望著月亮,
第一次在這個陌生的世界里感到了一絲希望。
## 第六章 杜甫草堂的啟示清晨的陽光透過窗簾縫隙灑進客廳,李白猛然睜開眼睛。
他第一時間摸向枕邊的手機,屏幕亮起,那個神秘的"詩仙助手"應用依然不見蹤影,
仿佛昨夜的一切只是夢境。"杜甫草堂..."李白喃喃自語,回憶著手機上的提示。
廚房傳來鍋碗的輕響,林小雨正在準備早餐。李白起身,
將手機小心地藏入袖中——雖然現代服裝沒有真正的袖子,但他還是習慣性地這么做。
"您醒啦?"林小雨端出兩碗粥和幾樣小菜,"我煮了皮蛋瘦肉粥,不知道合不合您口味。
"李白看著碗中黑色的皮蛋,面露疑惑,但嘗了一口后眼睛頓時亮了起來:"美味!
姑娘好手藝。"林小雨笑著坐下:"今天周六,我沒課。您有什么打算嗎?"李白放下碗筷,
鄭重其事地說:"我想去杜甫草堂一游。""杜甫草堂?"林小雨有些驚訝,
"您怎么突然想去那里?""昨夜...我查閱手機,見后世對杜子美評價甚高,心生向往。
"李白謹慎地回答,沒有提及那個神秘應用。林小雨眼睛一亮:"太巧了!
我的導師張教授正好是杜甫研究專家,今天下午在草堂有個講座。我們可以上午去參觀,
下午聽講座。"早餐后,
林小雨幫李白換上一套較為正常的現代服裝——深色牛仔褲和素色襯衫,
以免他的"古裝cosplay"引來太多注目。
她還細心地教李白如何正確使用手機拍照和導航。"這樣您就不會走丟了。"林小雨說著,
幫李白設置了緊急聯系人,"有事情隨時給我打電話。"李白感激地點點頭,
對這個陌生世界里唯一關心自己的姑娘生出幾分依賴。成都的街頭依然讓李白目不暇接。
高樓大廈間車水馬龍,行人匆匆,每個人都低頭看著手中的小屏幕,
與李白記憶中長安街頭吟詩作對、把酒言歡的景象截然不同。"世人皆沉迷此物,
豈不荒廢了真實情誼?"李白指著路人手中的手機問道。
林小雨嘆了口氣:"這就是現代社會的通病。人們通過屏幕聯系,卻忽略了眼前的真實。
"乘坐地鐵時,李白緊緊抓住扶手,對地下鐵龍飛馳的景象既驚又喜。出了地鐵站,
步行不久便到了杜甫草堂。綠樹掩映間,古樸的建筑群靜靜矗立,
仿佛時光在這里放慢了腳步。"這里...竟有幾分熟悉。"李白站在草堂入口,神情恍惚。
林小雨買了門票,帶著李白依次參觀工部祠、詩史堂和草堂遺址。當來到柴門前的石碑處時,
李白突然停下腳步,面色變得蒼白。"這是..."他顫抖著手指向石碑。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石刻,杜甫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林小雨解釋道,"您怎么了?
不舒服嗎?"李白沒有回答。他感到一股奇異的力量從石碑傳來,
腦海中突然浮現出無數詩句,如江河奔涌。他踉蹌著上前,不自覺地伸手觸摸石碑上的刻字。
就在他的指尖接觸石碑的剎那,手機在口袋中劇烈震動起來。李白慌忙掏出手機,
只見屏幕自動亮起,那個消失的"詩仙助手"應用再次出現,
上面閃爍著一行字:"詩魂共鳴,才思泉涌。請即刻記錄。"與此同時,
李白感到一股久違的創作沖動從心底升起,他轉向林小雨,急切地說:"可有紙筆?
"林小雨從包里拿出筆記本和圓珠筆遞給李白。只見他席地而坐,筆走龍蛇,
頃刻間便寫滿一頁。林小雨好奇地湊過去看,不禁輕聲念了出來:"千年一夢醒,
故友草堂空。昔日詩圣影,今朝石刻逢。鐵馬喧囂外,柴門寂寥中。問君何所憶?
月是故鄉同。"林小雨讀完,驚訝得說不出話來。這首詩融合了古典與現代元素,
既保持了李白豪放灑脫的風格,又透露出穿越時空的深沉感慨,
藝術水準絲毫不遜于他流傳千古的名篇。"這...這太美了。"林小雨聲音顫抖,
"您的詩才回來了?"李白自己也震驚不已。他反復看著自己寫下的詩句,
仿佛不認識一般:"確是我所寫,卻又不像我所寫...詩中提及鐵馬,
是我今晨所見;柴門,是此刻所在...這感覺奇妙至極!"就在這時,手機又震動了一下。
李白查看,只見"詩仙助手"上顯示:"詩才已初步恢復,但需繼續激發。
請于下午參加講座,尋找更多線索。"李白抬頭看向林小雨:"下午的講座,
我們一定要參加。"## 第七章 意外的重逢中午,兩人在草堂附近的餐館用餐。
李白對菜單上的各種川菜充滿好奇,在林小雨的建議下嘗試了麻婆豆腐和宮保雞丁,
雖然辣得滿頭大汗,卻大呼過癮。"后世飲食竟如此豐富多彩!"李白邊灌冰水邊說。
林小雨笑著給他添茶:"您適應得真快。對了,能讓我看看您上午寫的那首詩嗎?
"李白將筆記本遞給她。林小雨仔細品讀,越看越覺得驚艷:"這首詩如果發表出去,
一定會引起轟動。既保留了盛唐氣象,又有現代元素,學界肯定會為之震驚。
"李白搖搖頭:"不可。我如今身份特殊,若引來過多關注,恐生麻煩。
"林小雨理解地點點頭,但眼中閃過一絲遺憾。她猶豫了一下,拿出手機:"我能拍下來嗎?
至少留個紀念。"李白同意了。林小雨拍完照,突然想到什么:"對了,
您要不要試試用手機錄音功能?把即興作詩的過程錄下來,這樣就不會遺漏任何靈感了。
"她教李白使用錄音軟件。李白對這個功能贊不絕口:"妙哉!昔日若有此物,
何須飲酒助興以喚詩魂?"下午的講座在草堂的學術報告廳舉行。
張教授主講"杜甫詩歌中的家國情懷",廳內座無虛席。李白和林小雨坐在后排,
李白全神貫注地聽著,時而點頭,時而皺眉。"杜子美詩風與我大不相同,
"李白小聲對林小雨說,"他憂國憂民,字字血淚;我則縱情山水,豪放不羈。然其才情,
確是我生平僅見。"講座結束后,張教授被一群學生圍著提問。
林小雨拉著李白想上前打招呼,卻見一位白發老者搶先一步,與張教授熱情握手。
張教授見到老者,面露驚喜:"杜老!您怎么來了?
"被稱作杜老的老者笑道:"聽聞你講先祖詩作,我豈能不來?"李白聽到這句話,
身體猛地一震。他死死盯著那位杜老,低聲問林小雨:"此人...姓杜?
"林小雨點頭:"應該是杜教授,杜甫的后人,國內頂尖的杜甫研究專家。
據說他們杜家一直保存著一些祖傳的杜甫手稿,非常珍貴。"李白不由自主地向前走去。
就在這時,杜教授似有所感,轉頭看向李白的方向。兩人目光相遇,杜教授突然怔住了,
臉上浮現出難以置信的表情。"這位先生是...?"杜教授向張教授詢問。
張教授看到李白和林小雨,招手讓他們過來:"這是我學生林小雨,這位是...李白先生。
"他故意在"李白"二字上加重語氣,向杜教授使了個眼色。杜教授上下打量著李白,
眼中閃爍著奇異的光芒:"李白...先生?好,好。
"杜教授突然從懷中掏出一本古舊的線裝書,翻到某一頁,然后對照著李白的面容,
呼吸逐漸急促起來:"像,太像了..."李白看到那本書,
瞳孔驟縮:"這是...?""先祖杜甫的筆記,"杜教授聲音顫抖,
"里面有他對好友李白的描述,還有...一幅小像。"杜教授將書頁展示給李白看。
只見泛黃的紙上寫著一段文字,旁邊是一幅用細筆勾勒的肖像。雖然年代久遠,
但畫中人的五官輪廓與眼前的李白確有幾分神似。"這不可能..."杜教授喃喃自語,
"一千多年了..."張教授見狀,連忙打圓場:"杜老,這位是李白先生的...后人,
對古詩詞很有研究,所以打扮成先祖的樣子。"杜教授將信將疑,
但很快調整了表情:"原來如此。李先生對先祖詩作可感興趣?"李白深深看了杜教授一眼,
突然吟道:"《夢李白》二首,'死別已吞聲,
生別常惻惻'..."這是杜甫在李白流放夜郎時寫下的懷念之作。杜教授聽聞,
眼中閃過一絲動容,接口道:"'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兩人你一句我一句,
竟將兩首長詩完整地背了下來。周圍的人都被這突如其來的詩歌對誦吸引,紛紛駐足觀望。
背完詩,杜教授長嘆一聲:"能如此熟悉先祖與李白詩作的人不多了。李先生,
不知可否借一步說話?"張教授見狀,識趣地帶著其他學生離開。林小雨猶豫地看向李白,
李白對她點點頭:"姑娘稍候,我去去就回。"杜教授將李白帶到一處僻靜的亭子里,
從懷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個錦囊:"這是我家族世代相傳之物,
據說是當年李白贈予先祖的信物。先祖臨終前囑咐后人,若遇李白或其后人,當以此物相示。
"李白接過錦囊,打開一看,里面是一塊溫潤的白玉,上面刻著一個小小的"白"字。
看到這塊玉,李白的手劇烈顫抖起來:"這...這是我隨身佩戴的玉佩!
當年與子美分別時,我解下贈予他作為紀念!"杜教授盯著李白,
突然壓低聲音:"您...真的是李白?詩仙李白?"李白沉默片刻,坦然相告:"正是。
我亦不知為何,昨夜在長安醉飲,醒來便到了此世。"出乎意料的是,
杜教授并沒有表現出驚訝或懷疑,
而是緩緩點頭:"我杜家一直有個祖傳的預言:'詩仙歸來日,時空交匯時'。
先祖杜甫曾言,他與您的情誼將超越時空界限..."就在這時,李白的手機突然震動起來。
他掏出一看,"詩仙助手"應用自動打開,顯示出一行字:"驗證完成。用戶李白身份確認。
第二階段啟動。"杜教授看到手機,眼中閃過一絲了然:"果然如此...那東西也出現了。
"李白驚訝地問:"您知道此物?"杜教授正欲回答,林小雨匆匆跑來:"不好了!
有記者聽說這里有個'李白'在即興作詩,都圍過來了!"遠處傳來嘈雜的人聲和相機閃光。
杜教授迅速將錦囊塞回懷中,低聲道:"此地不宜久留。李先生,明日此時,
獨自來此亭相見。我有要事相告。"說完,他匆匆從另一條小路離開了。
李白和林小雨還來不及走開,就被幾個手持相機和錄音筆的記者圍住了。
"聽說這位先生即興創作了一首媲美李白的新詩?""您就是那位'現代李白'嗎?
能談談您的創作靈感嗎?""請問您與杜教授是什么關系?"閃光燈不斷閃爍,
問題一個接一個拋來。李白被這突如其來的陣勢驚住了,一時不知如何應對。林小雨見狀,
挺身擋在李白前面:"各位,請冷靜一下。這位先生只是古詩詞愛好者,
不是什么'現代李白'。
"一個戴眼鏡的女記者敏銳地注意到李白的衣著和氣質:"但張教授的學生說,
您能一字不差地背誦所有李白詩作,還能即興創作古典詩詞,這可不是普通愛好者能做到的。
"李白漸漸鎮定下來,拱手道:"在下不過略通詩文,不敢妄比先賢。今日得訪子美草堂,
心有所感,偶得拙作一首,不足掛齒。"他這番文縐縐的回答反而激起了記者們更大的興趣。
更多人圍攏過來,場面一時混亂不堪。林小雨緊緊拉住李白的手,低聲道:"跟我來,
我們從小路走!"她帶著李白左沖右突,終于擺脫了記者的圍追堵截,跑出了草堂大門。
兩人氣喘吁吁地躲進一條小巷,確定沒人追來后才松了口氣。
"好險..."林小雨拍著胸口,"這下麻煩了,
如果那些記者把您的照片和事情報道出去..."李白卻顯得異常平靜:"無妨。
即便有人疑我為真李白,又有何證據?世人只會當作奇談怪論罷了。"他拿出手機,
發現"詩仙助手"上又出現了新消息:"媒體關注將加速進程。請準備好迎接更多挑戰。
您的能力會隨著使用而增強。"林小雨湊過來看,驚訝地問:"這是什么應用?
我怎么從來沒見過?"李白搖搖頭:"我也不甚明了。此物時隱時現,似有靈性。
"回程的地鐵上,李白一直沉默不語。林小雨擔憂地看著他:"您在想什么?
"李白望著窗外飛逝的景象,輕聲道:"我在想...或許我來此世,并非偶然。
子美后人言'詩仙歸來日,時空交匯時',又有此神奇之物相助...冥冥中自有天意。
"林小雨正想說什么,她的手機突然響了。接完電話,她臉色變得凝重:"是張教授。
他說媒體已經報道了今天的事,
網上開始有人討論您的身份...還有專家質疑您詩作的真偽。
"李白淡然一笑:"讓他們質疑去吧。真作假時假亦真,假作真時真亦假。"當晚,
李白再次嘗試作詩。這一次,詩句如泉水般自然流出,不再有絲毫阻滯。
他用林小雨教的錄音功能記錄下即興創作的過程,然后播放給自己聽。
聽著錄音中自己激情澎湃的吟誦,李白眼中閃爍著奇異的光芒:"有趣。千年之后,
我李太白竟借這小小機器重獲詩才...世事之奇,莫過于此。
"林小雨看著他沉浸在創作喜悅中的樣子,不自覺露出了微笑。這個來自千年前的詩人,
正在以一種奇妙的方式融入現代生活,而她,有幸見證這一切。窗外,夜色漸深。
李白的手機屏幕在黑暗中微微亮起,"詩仙助手"的圖標閃爍了一下,然后徹底消失,
仿佛從未出現過...## 第八章 一夜成名清晨的陽光還未完全驅散夜色的殘余,
林小雨的公寓門鈴就急促地響了起來。她從睡夢中驚醒,揉著眼睛去開門,
只見張教授神色緊張地站在門外。"教授?這么早有什么事嗎?"林小雨驚訝地問。
張教授壓低聲音:"出事了。昨天的新聞發酵了,現在網上都在討論你們。
"他拿出一部平板電腦,屏幕上顯示著各大媒體的頭條新聞:《杜甫草堂驚現"現代李白",
即興賦詩驚艷全場》《是天才還是炒作?專家質疑"現代李白"真實性》《穿越千年的詩魂?
神秘男子自稱李白引熱議》林小雨倒吸一口冷氣,睡意全消:"怎么會傳播得這么快?
""有人拍了視頻上傳到短視頻平臺,點擊量已經破百萬了。"張教授滑動屏幕,
展示著各種社交媒體上的熱烈討論,"更麻煩的是,王立軍也發聲了。""王立軍?
"林小雨臉色一變,"那個總是質疑一切的古文專家?
"張教授點點頭:"他在微博上發長文,說這絕對是一場精心策劃的炒作,
要求'現代李白'公開接受學術鑒定。"這時,李白從客房走出來,已經穿戴整齊。
他看了看緊張的兩人,平靜地問:"發生何事?
"林小雨把平板電腦遞給他:"您...出名了。"李白瀏覽著屏幕上的內容,
雖然對現代漢字簡化和網絡用語不太適應,但大致明白了情況。出乎意料的是,
他不但沒有驚慌,反而笑了起來:"有趣。千年之后,我李太白還能引起如此轟動。
"張教授嚴肅地說:"李先生,這事沒那么簡單。學術界已經開始質疑您的身份和能力,
如果不妥善處理,可能會對您和小雨造成嚴重影響。""他們質疑什么?"李白問。
"質疑您是否真的能即興創作出那種水平的古典詩詞,質疑您自稱李白的行為是否涉嫌欺詐,
甚至有人懷疑這是我們川大文學院策劃的營銷事件。"張教授嘆了口氣,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一旦成為輿論焦點,就很難全身而退了。
"林小雨擔憂地看著李白:"要不我們發個聲明,就說您只是個古詩詞愛好者,
昨天的詩是提前準備好的?"李白搖搖頭:"何必說謊?我確是李白,詩也確是即興所作。
""但您無法證明自己的身份啊!"林小雨急得直跺腳,"總不能說您是從唐朝穿越來的吧?
那樣會被當成瘋子的!"張教授沉思片刻:"我倒有個建議。
下周三學校有個古典詩詞朗誦會,如果李先生愿意參加并現場即興創作,
或許能平息部分質疑。真正的才華是騙不了人的。"李白爽快地答應:"有何不可?
"林小雨還想說什么,門鈴又響了。她透過貓眼一看,頓時慌了:"是記者!好幾家媒體的!
他們怎么找到這里的?"張教授當機立斷:"后門走。李先生不能留在這里了,
太容易被找到。我在學校有間閑置的教師公寓,你們暫時搬去那里住。
"三人匆忙收拾了一些必需品,從消防通道溜了出去。坐進張教授的車里,
林小雨長舒一口氣,而李白卻一直盯著窗外飛逝的景色,若有所思。"您不害怕嗎?
"林小雨忍不住問。李白轉過頭,眼中閃爍著奇異的光芒:"我一生歷經沉浮,
曾得帝王賞識,也曾流放夜郎。區區輿論,何足懼哉?"林小雨看著他的側臉,突然意識到,
無論這個人是真的李白還是極入戲的cosplayer,
他身上那種超然物外的氣度都是真實不虛的。
## 第九章 詩仙助手再現張教授的教師公寓位于川大教職工小區,環境清幽,
少有外人出入。安頓下來后,林小雨第一件事就是幫李白注冊了一個微博賬號。
"既然無法躲避媒體,不如主動發聲。"她一邊設置賬號一邊解釋,
"賬號名字就叫'太白散人'吧,既符合您的身份,又不會太直白。
"李白饒有興趣地看著她操作:"此物能讓我之聲傳遍天下?
""理論上可以傳達到幾億用戶。
"林小雨幫他發了第一條微博——那首在杜甫草堂即興創作的詩,署名"太白散人"。
不到一小時,這條微博的轉發量就破萬了。評論兩極分化,有人贊嘆詩作水平高超,
也有人質疑是團隊包裝的營銷號。林小雨篩選著評論念給李白聽,李白時而大笑,時而皺眉。
當看到一條"這詩格律不倫不類,也好意思自稱古典詩?"的評論時,他忍不住拿過手機,
親自回復:"詩之為物,貴在真情實感,豈可拘泥于陳規?閣下若不服,
不妨也作一首來看看。"這條火藥味十足的回擊立刻引發新一輪熱議,
#太白散人怒懟網友#的話題迅速登上熱搜。"完了完了,"林小雨扶額,
"這下更收不了場了。"果然,不到下午,多家媒體記者就摸到了教師小區外蹲守。
張教授打來電話,說學校已經接到不少采訪請求,連央視文化頻道都表示感興趣。
林小雨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而李白卻泰然自若,甚至開始用手機學習現代詩歌。
他特別對白話詩感興趣,認為這種打破格律束縛的形式很有新意。
"后世詩人倒是比我們當年大膽得多。"李白點評道,"只是有些詩過于直白,少了些韻味。
"傍晚時分,李白的手機突然震動起來。他掏出一看,
那個消失的"詩仙助手"應用再次出現了,屏幕上顯示:"輿論風暴是必經之路。
請于明日子時前往望江樓,尋找下一步指引。您的能力將在挑戰中成長。
"李白把這條消息給林小雨看:"望江樓是何所在?""是成都的一處名勝古跡,
就在錦江邊上。"林小雨驚訝地看著手機,"這應用到底是什么來頭?
它怎么知道您需要去哪里?"李白搖搖頭:"我也不知。但自從來此世間,
此物屢次指引于我,且每次皆有收獲。明日我們便去望江樓一探究竟。""我們?
"林小雨眼睛一亮,"您愿意帶我一起去?"李白微笑:"若無姑娘相助,
我在此世寸步難行。況且..."他頓了頓,"與姑娘相處,甚是愉快。"林小雨臉一紅,
連忙低頭擺弄手機掩飾自己的羞澀:"那我查查望江樓的資料,做好準備。"就在這時,
張教授急匆匆地趕來,手里拿著一份文件:"不好了!王立軍聯合幾位知名學者發表公開信,
要求'太白散人'接受專業鑒定,否則就要向文化部門舉報涉嫌文化詐騙!
"林小雨接過文件快速瀏覽,
臉色越來越難看:"他們要求進行現場詩詞創作能力測試、古代文化知識考核,
甚至...筆跡鑒定和DNA檢測?這也太夸張了!
"張教授擦擦汗:"王立軍一向以'打假'著稱,這次他咬定你們是炒作,
不達目的不會罷休。"李白聽完解釋,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大笑起來:"妙哉!
此人倒有幾分魏征的風骨,敢于直言。我欣賞這等人物!""您還笑得出來?
"林小雨急得直跺腳,"這些檢測您怎么可能通過?尤其是DNA檢測,
萬一...""萬一證明我真是李白?"李白眨眨眼,突然壓低聲音,"其實我有一計。
"他示意兩人湊近,神秘地說:"既然他們質疑我的詩才,不如就在朗誦會上見真章。
至于其他檢測...到時我自有辦法。"林小雨和張教授將信將疑,
但看到李白胸有成竹的樣子,也只能選擇相信他。## 第十章 望江樓上第二天深夜,
月色如水。李白和林小雨避開小區外的記者,悄悄打車來到望江樓公園。
夜晚的公園靜謐幽深,只有風吹竹葉的沙沙聲和偶爾的蟲鳴。
"我們這樣溜進來算不算違法啊?"林小雨緊張地東張西望。
李白卻顯得興致勃勃:"夜游名勝,別有一番風味。當年我與友人也常如此。
"他們沿著石板小路來到望江樓前。這座始建于明代的古樓在月光下顯得格外雄偉,
飛檐翹角仿佛要融入夜空。"子時將至,我們上去吧。"李白說著,率先踏上樓梯。
望江樓內昏暗靜謐,只有安全出口的綠色微光提供些許照明。兩人輕手輕腳地來到頂層,
推開木窗,錦江夜景盡收眼底。遠處城市燈火如繁星點點,與天上銀河交相輝映。
"真美..."林小雨不禁感嘆。李白憑欄而立,夜風吹動他的衣襟,
恍若當年登高賦詩的謫仙。他深吸一口氣,突然朗聲吟道:"錦江燈火接天河,
玉壘浮云變古今。千年一望煙波里,不見當年共游人。"詩句脫口而出,流暢自然,
仿佛早已在心中醞釀多時。林小雨聽得入神,正要贊嘆,李白的手機突然亮了起來。
"詩仙助手"自動開啟,屏幕上顯示:"驗證通過。用戶李白詩才恢復度75%。
請準備接收關鍵信息。"緊接著,手機投射出一束光線,
在樓閣地面上形成一個奇特的圖案——一個由詩句組成的圓形陣圖,
中心是李白和杜甫的名字。"這...這是什么黑科技?"林小雨目瞪口呆。
李白卻似有所悟,走入陣圖中心。剎那間,整座望江樓輕微震動起來,
四周墻壁上浮現出無數發光詩句,如同星辰閃爍。"我明白了!"李白激動地說,
"此樓乃詩氣匯聚之所,千年文脈在此凝結。我感應到了歷代文人的氣息!
"林小雨驚疑不定地看著這超自然現象:"這怎么可能...除非...""除非什么?
"李白問。"除非您的穿越和這些異常現象,都與某種尚未知的能量有關。
"林小雨努力用科學解釋,"也許詩歌本身蘊含著某種特殊的信息編碼,
能夠穿越時空..."她的話被手機突然發出的聲音打斷。
一個機械女聲念道:"時空錯位導致詩魂離散。唯有找回全部詩魂碎片,才能修復時空裂縫。
""詩魂碎片?"李白皺眉,"這是何意?"地面上的圖案開始變化,
顯示出幾個地點的名字:峨眉山、青城山、白帝城..."這些地方..."李白若有所思,
"皆是我當年游歷之所,留有詩作。"林小雨突然想到什么:"您的意思是,
您需要去這些地方'找回'詩魂?就像在杜甫草堂那樣?"手機上的光芒漸漸暗淡,
最后只剩下一條信息:"輿論風暴將引您前往下一站。請善用此契機。"一切恢復平靜,
仿佛什么都沒發生過。林小雨揉了揉眼睛,懷疑自己是不是產生了幻覺。
但李白的神情告訴她,剛才的一切都是真實的。"看來我來此世,確有使命。"李白輕聲說,
"只是不知這'詩魂碎片'究竟為何物,又為何散落。"林小雨握住他的手:"不管怎樣,
我會幫您的。明天我們就開始準備朗誦會的事,然后...一步步解開這個謎團。
"李白感激地看著她:"姑娘待我至誠,太白銘記于心。"回程的路上,李白一直沉默不語。
林小雨知道他在思考那些神秘信息的意義,也不打擾他。直到快到小區時,
李白突然說:"我有個想法。既然他們要檢測我的詩才,
不如...我嘗試一種新的創作方式。""什么方式?"林小雨好奇地問。"融合古今。
"李白眼中閃爍著創作的光芒,"用古典詩詞的意境,表達現代生活的感受。
就像我在望江樓上所做的那樣。"林小雨眼前一亮:"這主意太棒了!
既展現您對古典詩詞的精通,又證明您的創新能力,一舉兩得!"當晚回到公寓,
李白就開始了創作嘗試。他用手機查閱各種現代事物和概念,然后嘗試融入詩詞形式。
林小雨在一旁提供建議,兩人討論得不亦樂乎。"用'高鐵'入詩如何?
'千里江陵一日還'的現代版?"林小雨提議。李白思索片刻,吟道:"鐵龍飛馳越千山,
朝發夕至若等閑。昔年蜀道艱難處,今朝坦途笑談間。""太妙了!"林小雨拍手稱贊,
"既保留了《蜀道難》的豪邁,又體現了現代交通的便捷。"就這樣,
一首首融合古今的新詩誕生了。李白發現,這種創作方式既能發揮他的古典詩詞功底,
又能表達對現代世界的新奇感受,令他找回了創作的激情。夜深了,
林小雨已經靠在沙發上睡著。李白輕輕為她蓋上毯子,然后走到窗前,望著遠處的城市燈火。
手機在口袋中微微震動。他掏出來一看,
"詩仙助手"上顯示著一條新消息:"情感是連接時空的橋梁。珍惜眼前人。
"李白回頭看了看熟睡的林小雨,嘴角不自覺地上揚。這個來自千年后的姑娘,
不知何時已成為他在這個陌生世界最親近的人。窗外,一顆流星劃過夜空,轉瞬即逝,
如同詩人穿越千年的旅程,
短暫卻絢爛...## 第十一章 朗誦會風云川大文學院禮堂外人頭攢動,
比預期多出三倍的觀眾擠滿了走廊。保安不得不拉起隔離帶控制人流。
林小雨從后臺縫隙往外看,手心沁出冷汗。"怎么來了這么多人..."她小聲嘀咕。
張教授擦著額頭走過來:"全國十幾家媒體都來了,還有王立軍帶來的專家團。小雨,
你確定李先生準備好了嗎?"沒等林小雨回答,李白從化妝間走出。他身著素白漢服,
長發用一根木簪束起,整個人如從古畫中走出。看到林小雨緊張的樣子,
他嘴角揚起一抹灑脫的笑。"姑娘何必憂慮?不過吟詩作對罷了,
我李太白這輩子最擅長的就是此事。
"林小雨遞給他一瓶水:"不只是作詩...王教授準備了一堆檢測手段,
包括現場AI分析您的創作過程。他們想證明您是背了預制詩作。"李白擰開水瓶喝了一口,
喉結上下滾動:"隨他們怎么檢測。真金不怕火煉。"禮堂內突然響起掌聲,
主持人宣布活動開始。林小雨最后幫李白整理了一下衣領,指尖不經意觸到他的頸部皮膚,
兩人都是一愣。"該...該上場了。"林小雨慌忙收回手,臉頰發燙。
李白深深看了她一眼,轉身走向舞臺。帷幕拉開,
刺眼的燈光和數百雙眼睛同時聚焦在他身上。臺下第一排坐著王立軍和他的團隊,
桌上擺著各種儀器設備。
主持人熱情洋溢地介紹:"今天我們很榮幸邀請到近日引發熱議的'太白散人'先生,
他將現場展示古典詩詞創作..."王立軍,一個五十多歲、面容嚴肅的學者,
不等主持人說完就站了起來:"在開始前,我有幾點要求。"他聲音洪亮,
帶著不容置疑的權威感,"第一,題目必須現場隨機抽取;第二,
創作過程全程錄像并進行AI分析;第三,完成后需接受歷史知識答辯。"禮堂內一片嘩然。
主持人尷尬地看向李白,后者只是隨意地揮了揮手:"悉聽尊便。
"工作人員搬上一臺抽題箱。王立軍親自檢查后,示意李白抽題。李白伸手進去,
摸出一張紙條遞給主持人。"題目是...'現代科技與傳統文化'。"主持人宣布道。
臺下響起議論聲。這個題目極具挑戰性,要求作者既精通古典詩詞格律,
又熟悉現代科技概念。王立軍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
顯然認為這個題目能難倒眼前這個"冒牌貨"。李白閉目沉思片刻,突然睜眼,
朗聲道:"有了。"全場瞬間安靜。只見他負手而立,聲音清越:"方寸熒屏納九州,
千年文脈指尖流。昔年鴻雁傳書日,今夕電波越洋游。鐵馬飛馳山河小,銀鷹振翅天地收。
莫道科技冷無情,人間暖意永存留。"最后一個字落下,禮堂內鴉雀無聲。接著,
如雷的掌聲爆發,持續了近一分鐘。
就連王立軍團隊中的幾位年輕學者也不由自主地鼓起掌來。林小雨在后臺激動得跳了起來。
這首詩完美融合了智能手機、高鐵、飛機等現代科技元素,卻保持了七言律詩的嚴謹格律,
意境更是超越了時空界限。王立軍臉色陰沉,示意助手啟動AI分析程序。
:"語言模式分析:符合盛唐詩歌特征;創作過程監測:無預制痕跡;韻律檢測:完全合格。
"臺下再次嘩然。王立軍不甘心地站起來:"這...這不可能!除非...""除非什么?
"李白平靜地問,"除非我真是李白?"禮堂內瞬間安靜得能聽見針落。所有人都屏住呼吸,
等待這場較量的結果。王立軍深吸一口氣:"還有最后一關。歷史知識答辯。
"他打開筆記本電腦,"請回答:天寶三載,長安城內最負盛名的酒肆是哪家?
"李白不假思索:"醉仙樓。掌柜姓趙,善釀梨花春。"王立軍眼中閃過一絲驚訝,
繼續問:"那年科舉的主考官是誰?與宰相李林甫有何關系?""楊國忠,李林甫之表侄。
"李白冷笑一聲,"不過那年的科舉形同虛設,李林甫為防賢才入仕威脅己位,
竟使無一人及第,還上表稱賀'野無遺賢'。荒唐至極!"王立軍的手微微發抖,
問題越來越刁鉆:"請描述賀知章告老還鄉時的情景。""賀監八十六歲請歸,
玄宗親制詩送別,皇太子以下咸就執別。"李白眼中浮現回憶之色,"我亦在場,
作《送賀監歸四明應制》。賀監臨行前對我說:'太白風流,天下無雙。
'"王立軍突然拋出一個冷門問題:"《河岳英靈集》中收錄了你多少首詩?
殷璠如何評價你的詩風?""十三首。"李白毫不猶豫,"殷璠言我'志不拘檢,
常林棲十數載,故其為文章,率皆縱逸'。"問答持續了半小時,
王立軍的問題從歷史事件到文學評論,越來越專業,而李白對答如流,
仿佛親身經歷過每一個細節。最后,王立軍頹然坐回椅子上,
喃喃道:"不可思議...除非是頂尖歷史學家,
否則不可能知道這么多細節..."全場再次爆發出熱烈掌聲。
主持人激動地宣布:"各位觀眾,今天我們見證了真正的詩歌天才!
'太白散人'先生通過了所有專業檢測!"活動結束后,媒體記者如潮水般涌來。
林小雨奮力擠到李白身邊,護著他往外走。閃光燈不斷閃爍,
問題一個接一個拋來:"您是如何掌握這么多歷史細節的?
""您認為自己真的是李白轉世嗎?""有傳言說您是某大學秘密實驗的產物,您怎么回應?
"最后一個問題讓李白腳步一頓。他轉向提問的記者:"實驗?何意?
"那是個戴眼鏡的年輕男記者,
"科技前沿"的牌子:"有人猜測您可能是通過基因工程或AI技術創造出來的'新李白'。
您對此有何評論?"林小雨感到李白的手臂突然繃緊。他盯著那個記者,
聲音低沉:"我李太白生于碎葉,長于蜀地,詩作傳世千載。今雖身處異世,魂猶是詩仙。
何來'創造'一說?"這番話不但沒有平息猜測,反而引發了更多疑問。眼看場面要失控,
校方安保人員趕緊護送李白和林小雨從特殊通道離開。
## 第十二章 神秘指引回到臨時住所,李白罕見地顯露出疲憊。他脫下外袍,
癱坐在沙發上,閉上眼睛。"您還好嗎?"林小雨擔憂地遞上一杯熱茶。李白接過茶杯,
指尖與林小雨輕輕相觸。他睜開眼,看著眼前這個為他奔波的現代姑娘,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今日多謝姑娘周旋。若非有你,我怕是難以應付這般陣仗。
"林小雨坐到他旁邊:"您表現得棒極了!沒看到王教授最后的表情,就像見了鬼一樣。
"她模仿王立軍目瞪口呆的樣子,逗得李白笑了起來。"不過..."林小雨猶豫了一下,
"那個記者說的'實驗'是什么意思?難道有人懷疑您是克隆人或者AI什么的?
"李白搖搖頭:"此世科技已至如此地步?竟能造人?
""理論上...克隆技術確實可以復制人類,AI也能模仿創作。"林小雨咬著下唇,
"但這解釋不了您對歷史細節的了解...除非...""除非什么?
""除非有人把歷史資料輸入AI系統,或者...進行了記憶移植之類的實驗。
"林小雨越說越覺得荒謬,"但這太科幻了,現實中不可能有這種技術。"李白沉思片刻,
突然問道:"姑娘可曾聽聞'詩魂碎片'之說?"林小雨搖頭:"從沒聽過。這是什么?
""那日在望江樓,手機顯示我需要尋找'詩魂碎片'。"李白掏出手機,
卻發現"詩仙助手"應用又消失了,"奇怪,方才還在..."就在這時,
手機突然震動起來,屏幕自動亮起。"詩仙助手"的圖標閃爍著,
然后彈出一條消息:"第一階段驗證完成。請前往市圖書館古籍部,
尋找《河岳英靈集》原稿。線索藏于殷璠評語中。"林小雨湊過來看:"《河岳英靈集》?
這不就是今天王教授問到的那個詩集嗎?"李白點點頭:"此集收錄盛唐二十四家詩,
殷璠為編者,其評語獨具慧眼。""但原稿...那可是一千多年前的手稿啊!
"林小雨瞪大眼睛,"如果還存在,肯定是國寶級文物,普通人根本接觸不到。
"李白輕撫手機屏幕:"此物指引我從無差錯。既然指示前往,必有緣由。
"林小雨拿出自己的手機:"我查查看...天啊!"她驚呼,"市圖書館官網顯示,
他們確實收藏有《河岳英靈集》唐代殘卷,是鎮館之寶,平時不對外展出!"兩人對視一眼,
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驚訝和好奇。"我認識圖書館的一位研究員,是我大學同學的哥哥。
"林小雨迅速翻找通訊錄,"也許能幫我們安排特別參觀。"就在她準備撥號時,門鈴響了。
林小雨透過貓眼一看,頓時變了臉色:"是那個科技記者!他怎么找到這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