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迷夢與冷雨01 雨中剽竊維也納的雨又冷又硬,砸在我身上像是無數把小刀。
我站在金色大廳外面,渾身濕透,
透過玻璃窗看著安東尼·海德曼在聚光燈下接受如雷的掌聲。
他正為"他的"《迷夢交響曲》首演成功鞠躬致謝,臉上帶著勝利者的微笑。
那是我的音樂啊,那是我的《迷夢交響曲》!每一個音符,每一段旋律,
都是我熬了多少個通宵才完成的。那本該是我站在臺上的時刻,本該是屬于我的掌聲。
而現在,我卻像個可憐蟲一樣站在雨中,看著我的導師竊取我的心血。
"媽的..."我低聲咒罵,雨水混著淚水流下臉頰。02 謊言交鋒里面,
記者會正在進行。我透過玻璃,看到一位亞裔記者站起來,
提問時帶著明顯的挑釁:"海德曼教授,
您如何回應您的學生周晴女士聲稱《迷夢交響曲》是她原創的說法?"現場氣氛瞬間凝固,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大師的回應。安東尼·海德曼臉上的笑容絲毫不減,反而更加溫和。
他擺出一副寬厚長者的姿態,微微搖頭:"周晴是個有才華但急于求成的年輕人。
她確實參與了部分創作過程,幫我整理了一些素材,但核心創意和最終成型是我完成的。
我理解年輕人的沖動,希望她能沉下心來好好學習。
"他的話語通過直播和新聞瞬間傳遍全球。下面傳來善意的笑聲,仿佛在說"年輕人嘛,
總是不懂事"。我緊緊攥著拳頭,指甲深深陷入掌心。騙子!小偷!我恨不得沖進去大喊,
但我知道那只會讓我看起來更像個瘋子。
03 根與魂的背叛媒體開始報道"中國留學生周晴試圖蹭導師熱度",
"名師作品遭學生碰瓷",各種惡意解讀鋪天蓋地。我的社交媒體被憤怒的樂迷攻擊,
充滿了各種辱罵和嘲諷。"滾回中國去!""不知感恩的東西!""沒有海德曼,
誰認識你啊?"我站在雨中,渾身發抖,但不全是因為寒冷。
那種被剝奪、被背叛、被全世界誤解的感覺,比寒冷更讓人窒息。
我緊緊抱著懷里那份被雨水打濕的原始手稿。每一個音符都是我親手寫下的,
帶著我夜以繼日的心血和汗水。
特別是那段融入了我小時候在四川老家聽到的民謠旋律——那是我外婆教我的,
是我最私密的回憶。而現在,安東尼正冠冕堂皇地在記者會上解讀這段旋律,
說什么"對東方元素的創新運用"。狗屁!那是我的童年,我的根,我的魂!
04 音符對決絕望感如潮水般襲來,我幾乎想撕碎手中的稿件,從此放棄音樂。
反正全世界都相信他,誰會聽一個無名小卒的聲音?就在這時,口袋里的手機震動了一下。
我掏出來,屏幕上彈出一條新聞推送:"'音符對決'國際現場作曲比賽接受報名,
全球直播,評委有安東尼·海德曼。"我盯著那條消息,心跳突然加速。
一個瘋狂的念頭在我腦海中成形:現場創作,即興演奏,沒有人能提前準備,沒有人能作弊,
一切靠真實實力說話...如果我能在比賽中...雨還在下,但我的眼中卻重新燃起火光。
這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開始。我要用音樂,我自己的音樂,來證明一切。
第二章:封殺與絕境05 封殺之痛接下來的日子,我活在地獄里。
所有認識的唱片公司、樂團、音樂節,我一個個聯系過去,無一例外地被拒絕,
大多數連回復都懶得給我。"對不起,周女士,我們的合作名額已經滿了。""很抱歉,
我們目前不接受新的創作者。""我們會考慮的,有消息會通知你。
"(沒有消息)最諷刺的是維也納音樂學院。這個我付出青春和才華、曾經以我為榮的學校,
現在迫于壓力,正式取消了我的校友資格,并發表聲明撇清關系,就好像我是什么瘟疫病人。
昔日的同學、師友全都避之不及,社交媒體上充斥著對我的謠言和惡意評論。
那些曾經一起喝酒、一起熬夜排練的人,現在連個電話都不肯接。媽的,
人心果然是最涼的東西。06 真相變奏曲為了活下去,我不得不接一些與音樂無關的兼職。
白天在咖啡館打工,晚上送外賣,周末還要在雜貨店補貨。我的手指因勞作變得粗糙,
指甲剪得短短的,與昔日彈奏鋼琴的纖細完全不同。每次照鏡子,我都認不出自己。
從最年輕的維也納音樂學院畢業生,到一個被全行業封殺的外賣員,這種落差幾乎讓我崩潰。
但我從未放棄創作。在那個狹小簡陋的出租屋里,每天工作結束后,不管多累,
我都會坐到那架二手鋼琴前,練習、思考、創作。音樂是我唯一的慰藉,也是我唯一的武器。
我開始構思一部新的作品,名為《真相變奏曲》。這不僅僅是一首曲子,更是我的宣言,
我的反擊。07 審核噩夢申請"音符對決"比賽是一場噩夢。我交上申請表后,
系統就顯示"審核中",一等就是三周。其他申請者早就收到了回復,
只有我還在"審核中"。無數次打電話詢問,得到的永遠是機械的回答:"請耐心等待,
我們會通知您的。"我知道有人在背后阻撓。是安東尼嗎?
還是整個古典音樂圈在排斥我這個"瘋子"?我反復猶豫要不要放棄。回國算了?
找個普通音樂教師的工作?忘記這一切?但每次想到安東尼在舞臺上謝幕的樣子,
想到《迷夢交響曲》里那些屬于我的旋律,那股不甘和憤怒就支撐我堅持下去。我不能放棄,
否則真相將永遠被埋沒。08 入圍奇跡在最后期限前一天,
奇跡發生了——入圍通知書送達了我的郵箱。
"尊敬的周晴女士:恭喜您成功入圍'音符對決'國際現場作曲比賽..."我盯著屏幕,
手指微微發抖。不敢相信,也不敢高興得太早。這可能是唯一的機會,也是一場豪賭。贏了,
我能重新證明自己;輸了,可能永遠萬劫不復。我開始瘋狂準備,
回顧《迷夢交響曲》的每一個細節,特別是那些只有我才知道的"密碼"和靈感來源。
我要把它們巧妙地融入新作品,既能展示原創性,又能作為指控的證據。這不僅是一場比賽,
更是一場復仇。第三章:柏林之戰:前奏與暗流09 柏林寒夜十一月的柏林,寒風刺骨。
我拖著一個小行李箱,走在這座陌生的城市里。到處可見"音符對決"的宣傳海報,
上面印著安東尼·海德曼的頭像,作為特邀評委的宣傳亮點。媽的,命運真會開玩笑。
明明是我的仇人,現在卻要成為我的評委。緊張感在我胃里翻騰,但也有一絲興奮。
在這個城市里,沒人認識我,沒人知道"周晴"是誰。我不再是那個"碰瓷大師"的瘋子,
而只是一個普通的比賽參賽者。這感覺幾乎讓我想哭。10 音樂圣殿柏林愛樂音樂廳,
宏偉壯觀,歷史悠久。走進這座音樂圣殿,我的心跳不由加速。
這里見證了無數音樂巨匠的輝煌時刻,也曾是我夢想中站立的舞臺。候場時,
我能感覺到周圍參賽者和工作人員投來的目光,以及他們的竊竊私語:"那個就是周晴吧?
聽說她指控海德曼大師抄襲,真是瘋了。""她居然還能來參加比賽?
""估計是走后門進來的,海德曼肯定會把她刷下去。"這些話像針一樣刺痛我,
但我選擇無視。我不是來交朋友的,我是來復仇的。11 舞臺對決"接下來,
請歡迎第九號選手,來自中國的周晴女士。"聽到自己的名字,我深吸一口氣,走上舞臺。
聚光燈刺眼,臺下觀眾是一片模糊的面孔。我的目光掃過臺下,最終停在評委席上。
安東尼·海德曼坐在正中央,身材挺拔,滿頭銀發,一副大師風范。當我們的目光相遇時,
他的眉毛微微挑起,嘴角帶著一絲不屑的微笑,仿佛在看一場鬧劇。
我回以平靜但充滿力量的注視。這一刻,我不再是那個站在雨中的無助女孩,
而是一個準備好戰斗的音樂家。12 真相之聲我走到話筒前,
聲音清晰而洪亮:"我的作品名為《真相變奏曲》,獻給所有被遺忘的創作者。
"這句話像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引起一陣小小的騷動。安東尼的笑容凝固了一瞬,
眼神變得銳利。接下來是三小時的現場創作。我坐在角落里,手指在紙上飛舞,
腦海中無數音符碰撞、融合。汗水從額頭滑落,但我渾然不覺,完全沉浸在創作的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