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我原本只是在村口擺攤賣些祖傳的手工醬菜。
然而鄰居李秀蓮帶著一群村民闖到我的攤位前,指責我的醬菜價格太貴。“你還有臉開張?
你家這醬菜,用的都是次等料,價格還死貴,坑鄉親們呢!”作為祖傳醬菜鋪的傳承人,
我的手藝是實打實的好,陶罐也是特制的,能保鮮防腐,越存越香。
面對眾人的逼迫和李秀蓮那副小人得志的嘴臉,我平靜地答應。只是當我退完錢后,
我要求他們歸還剩余的醬菜和特制陶罐,這讓貪占便宜的村民們措手不及。
李秀蓮趁機打出"改良新工藝食品"的旗號,宣稱價格便宜還好吃。在她的煽動下,
越來越多的村民和鎮上居民開始追捧她的速成產品,我的醬園最終關門。
老公和女兒也因為這件事失業輟學。鋪天蓋地的網暴朝我襲來,
我選擇將手中的農藥一飲而盡。再一睜眼,我看到村民們在李秀蓮的花言巧語下,
購買她推出的網紅美食。1面對眾人的逼迫和李秀蓮那副小人得志的嘴臉,
我一改上一世的慌亂。不再辯解,不再哀求,只是平靜地點了點頭?!靶?,退錢。
”我看著他們?!搬u菜本就是吃個口味,大家覺得不好,退錢理所應當。
”準備看我哭鬧或者據理力爭的村民和李秀蓮都愣住了。我的反應完全出乎他們的意料,
打亂了他們準備好的一肚子說辭。李秀蓮眼神里閃過一絲狐疑。
她不信我會這么輕易放棄這么多錢。我家醬菜雖然貴,但味道是實打實的好,回頭客不少,
這次集中退錢,數目可不小。“那、那你趕緊退??!別?;樱 彼叽俚溃乱归L夢多。
我沒理會她的叫囂,拿出賬本。上一世的記憶清晰無比,誰家買了多少,我都記得。
一一退還了錢款后,我叫住了那些揣著錢,心滿意足準備離開的眾人。“等一下。
”眾人腳步一頓,警惕地看著我。“錢退給你們了。
那之前從我這里買走的、還沒吃完的醬菜,還有那些用來裝醬菜的特制陶罐,
都一并還給我吧?!蔽壹业奶展蓿行┦亲嫔蟼飨聛淼?。有些是我特意去老窯廠訂制的,
土質特殊,燒制工藝也講究。用它們裝醬菜,能保鮮防腐,越存越香。
“既然大家覺得我的醬菜不好,那留著也是占地方,不如還給我。”“至于陶罐,
那是我家的私產,醬菜都退了,罐子理應歸還,我還要用來腌制下一批呢?!蔽艺Z氣平淡,
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意味。也暗示了這些陶罐和醬菜制作工藝的珍貴。
聽到我要求歸還醬菜和陶罐,村民們臉上立刻露出不自然的神色。他們心里比誰都清楚,
蘇玉華家的醬菜味道確實獨特。那些陶罐裝著食物也不容易壞。白白退了錢,
還能留下好東西,這便宜誰不想占?村干部王德發,一個慣會和稀泥的老油條,
此刻嬉皮笑臉地打圓場:“玉華啊,都是鄉里鄉親的,你娘生前多好的人。今天清明節,
你就別計較這些小東西了,發揚發揚風格嘛?!庇质沁@套!上一世,他也是這樣,
用我娘的聲譽來道德綁架我。我冷笑一聲,直接戳破他們:“王叔,逼我退錢的時候,
你們可是理直氣壯得很。怎么輪到自己還東西,就推三阻四,講起風格了?這是什么道理?
”我的態度強硬起來?!搬u菜和陶罐,今天必須拿回來。不然,這錢你們也別想拿走。
再鬧下去,我就去鎮上派出所報案,告你們哄搶!”李秀蓮先急了,
她跳出來指著我:“蘇玉華,你就是不想退錢,找借口!你家的東西就是強買強賣!
”我穩穩當當坐在攤子后,譏諷地看著她:“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我是信任鄉親們,
才先把錢退了?!薄澳銈儾皇怯X得我的醬菜不好嗎?那留著有何用?怕我拿回去再賣?
”“行啊,你們把東西還回來,我當著大家的面,把收回來的醬菜全倒了,陶罐全砸了!
”“證明我不是為了重新賣,就是不想讓占便宜的人得逞!”這話一出,村民們面面相覷,
更加猶豫了。李秀蓮也被我將了一軍,氣得說不出話。第二章2王德發眼看場面僵住,
還想和稀泥。被我直接懟了回去:“王叔,和稀泥也要看對象,我蘇玉華家的東西,不愁賣!
從今天起,村里人的生意,我看情況再接,概不賒賬,量少不定制!”這話一出,
不少村民瞬間有些慌亂。
他們中不少人還指望著我家過年過節的醬菜、鹵味撐場面、送人情呢。李秀蓮見狀,
得意洋洋地站了出來。從帶來的籃子里掏出她做的“新式五香豆干”和“速成泡菜”。
“鄉親們別急!玉華姐這老一套行不通了,以后啊,
我李秀蓮用‘改良新工藝’幫大家解決嘴饞問題!我這豆干、泡菜,價格公道,味道還好!
”她當場讓平日里最愛貪小便宜的老劉家的孫子嘗她的“果味泡菜”。
那泡菜顏色鮮艷得不自然,我一看就曉得用的是糖精和色素。小孩子不懂,
果然吃得歡天喜地。眾人紛紛稱贊李秀蓮手巧、腦子活。我心中暗笑。
那種東西吃多了只會敗壞口味,小孩子吃了更容易生病。上一世,就是這老劉家,
最先跟著李秀蓮起哄。為了避免上輩子的悲劇,也實在厭倦了村里的是是非非,
我關了醬菜攤,決定搬到鎮上去住。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丈夫陳建國和女兒陳曉萌。
我內心其實有些惴惴不安,做好了被建國指責的準備。
畢竟當初是我堅持要守著老家這份祖業,才沒跟他一起去城里發展。沒想到,
建國和曉萌非但沒有指責我,反而非常支持。建國握著我的手:“玉華,
我早就想勸你離開這烏煙瘴氣的地方了。你的手藝在哪兒都能發光,我更看重你高不高興。
村里那些人,自私自利,不值得你為他們費心?!迸畠簳悦纫脖ё∥遥骸皨專褪?!
那些人太壞了!我們支持你!外婆的手藝那么好,到鎮上肯定能做得更大!
”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像一股暖流淌過我的心田。他們才是我最堅強的后盾。
雖然享受著沒有紛擾的日子,但想到祖輩守護的醬園和手藝,
可能會因為我們離開村子而逐漸被人淡忘,我心里還是有些苦澀。但建國說得對,
有真本事在哪里都能發光。只要用心經營,不怕手藝沒傳人。
我開始仔細整理家中那些腌制醬菜的老壇子、工具,還有母親留下的一本本手寫的秘方冊子。
每一件物品,都承載著家族的記憶和心血。內心雖有對故土的惆悵,
但更多的是對未來在鎮上重開店鋪、將手藝發揚光大的規劃和決心。
在鎮上物色新店鋪的時候,我再次遇到了李秀蓮。她不僅在村里賣,還托了關系,
在鎮農貿市場旁邊也支了個小攤。賣的不再是簡單的泡菜豆干,
而是用“快速發酵粉”和各種“復合調味料”勾兌出的“新派醬料”。
我隔著老遠就聞到那醬料刺鼻的味道,顏色也過于鮮艷,一看就不是正經東西。
我親眼看到她賣給一個顧客所謂的“滋補養生醬”。
其實就是些普通豆醬加了大量的糖和味精,還美其名曰“滋補”。這種東西,
吃多了只會膩人,哪里養生?我意識到,李秀蓮已經不滿足于做簡單的泡菜豆干了。
她開始涉足利潤更高的“養生醬料”、“特色風味醬”。
甚至在包裝上印些“古法新制”、“科技賦能傳統美味”之類的噱頭。
還用一些不知從哪里搜來的不靠譜偏方,指導人如何搭配食用她的產品。
第三章3盡管有人私下議論李秀蓮的醬料味道“有點怪”。但因為價格便宜,
加上她會做生意,不停地搞試吃、送促銷,短期內確實吸引了不少貪便宜的顧客。
甚至有些小飯館,也開始從她那里批量進貨,貪圖成本低廉。
村民們和一些鎮上居民開始追捧李秀蓮。認為她腦子活,
能用便宜的原料做出“差不多”味道的東西,是“老百姓的實惠選擇”。
李秀蓮更是洋洋得意,到處標榜自己“薄利多銷,服務大眾”。還不忘踩我一腳,
煽動大家說我蘇玉華守著老一套不懂變通,賣那么貴是賺“黑心錢”,丟了祖宗的臉。
一些不明真相的村民和顧客被她成功煽動,紛紛議論我“不厚道”、“死腦筋”。
我家的新店終于在鎮上開張了。開張那天,聽到一些老顧客也在議論李秀蓮的醬料,
言語間不乏對我的誤解和對李秀蓮的吹捧。我忍不住打斷他們:“各位街坊,做食品,
創新是好事,但真材實料和安全是底線。市面上很多速成醬料,添加劑超標,
或者工藝根本不正宗,吃多了對身體沒好處?!蔽抑钢晃焕现黝櫷鯆鹗掷锾嶂?,
從李秀蓮那里買的“養生辣醬”說:“王嬸,您這辣醬,顏色過于紅艷,是加了過量的色素。
而且為了追求刺激的辣度,怕是用了工業辣椒素。這東西長期吃,會損傷腸胃的。
”王嬸臉色一白。她最近確實腸胃不適,還以為是自己吃多了上火。偏偏這時,
李秀蓮帶著幾個人“恰好”路過,說是來“捧場”,實則是來打探虛實。她一聽我的話,
立刻情緒激動地反咬一口:“蘇玉華!你少在這里血口噴人!我看你就是嫉妒我生意好,
故意詆毀我!你在鎮上開店,還不是想用高價繼續坑人!”她這么一煽動,
本就有些動搖的王嬸,也開始懷疑起我的用心。面對眾人的不信任和李秀蓮的得意,
我冷笑一聲,只留下一句:“入口的東西,還是謹慎些好。別為了省那幾個小錢,
把身子吃壞了,到時候后悔都來不及?!闭f完,我便轉身回店里忙活去了。此刻我說再多,
都會被他們當成是“同行惡意競爭”。對那些只圖便宜不顧品質的人,我說再多也是枉然。
這句提醒,已經是我仁至義盡。改變他們的觀念,非一日之功。這幾日整理舊物,
我把祖傳的一些釀制工具和母親的遺物,比如那些老菜譜,都好好地保存起來。我總覺得,
這次重生,是祖宗在天有靈保佑,我更要將這份手藝好好傳承下去。與上一世不同,
這一世的李秀蓮,不僅擺攤,還學會了用短視頻平臺直播。
她在直播里展示她如何“快速”制作各種“美味”醬料和小吃。
居然成了個小范圍內的“美食網紅”,通過直播帶貨賣她的那些產品,著實賺了不少快錢。
甚至有專門做農產品電商的小團隊看中了李秀蓮的“熱度”,開始幫她包裝、寫推廣文案。
鼓吹她的產品“物美價廉又新潮”,進一步擴大了她的影響力。第四章4漸漸地,
開始有微小的聲音發出。說吃了李秀蓮的醬料或小吃后,雖然一時嘴上過癮,
但過后總覺得口干舌燥。甚至有人開始出現拉肚子、胃不舒服的情況。但這些負面反饋,
很快就被李秀蓮的團隊用“個人體質不同”、“吃多了上火”之類的理由搪塞過去。
或者用些小恩小惠壓了下來,并沒有能引起大范圍的注意。我觀察到,
一些長期購買李秀蓮產品的村民和顧客,臉色明顯有些發黃發暗。
這是飲食不健康的典型表現。但我選擇了暫時冷眼旁觀,不再多言。我心中冷笑,
只圖便宜快捷卻忽視品質和健康,這種生意怎么可能長久?那所謂的“速成美味”,
不過是虛假的繁榮。李秀蓮的名聲倒是越來越響,靠著低價和網絡宣傳,
連我的一些老顧客也被她忽悠走了。我新開的店鋪,初期顯得有些冷清。
面對“新工藝”、“互聯網+”對傳統手藝的沖擊,以及一些人對傳統高成本制作的質疑,
我有時也會感到一絲茫然。但我清楚,我的初心不能改。老祖宗傳下來的好東西,
不能在我手里變了味。這天,我正在店鋪前整理晾曬醬菜用的竹匾,
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走了過來。他自我介紹叫張德明,是市食品行業協會的老會長,
也是一位資深的美食評論家。這次是專程來尋訪真正的傳統手藝的。張老言辭懇切,
他說現在市場上太多速成和偽劣產品,真正用心做傳統食品的人太少了。
他當年就對我母親蘇巧云的手藝印象深刻,只可惜那時未能深入推廣。
如今聽聞我重開了醬園,特地來拜訪,希望我能將這門手藝申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張老說著,眼含熱淚,目光真切,表達了對保護和傳承真正傳統美食文化的迫切希望。
我想起母親生前常說:“食乃民天,做吃食就是做良心?!比绻抑皇刂@個小店,
手藝的傳承終究有限。或許,申報非遺,讓更多人曉得真正的傳統醬料是什么樣的,
這才是重生給予我的新使命。張老看出了我的松動。他承諾可以立即聯系媒體和相關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