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寒門才俊夢碎科舉康熙四十四年(1705 年),山東昌邑的黃家迎來了新生命,
黃元御呱呱墜地。黃家世代農耕,卻也深知知識的力量,一直堅守耕讀傳家的傳統。
黃元御自幼便展現出驚人的天賦,對文字過目不忘,別家孩子尚在牙牙學語,
他已能流暢誦讀啟蒙書籍。黃元御的父親黃鐘,雖在科舉路上未能嶄露頭角,但飽讀詩書,
滿心期望兒子能實現自己未竟的夢想。農閑時,黃鐘總是親自教導黃元御,
語重心長地說:“元御,咱家世代靠天吃飯,唯有讀書考取功名,才能改換門庭,
你務必勤奮努力,將來出人頭地。”黃元御眼神堅定,用力點頭,心中對未來充滿憧憬。
在父親的悉心教導與自身的不懈努力下,黃元御學業突飛猛進。十歲時,他便能即席賦詩,
文采斐然,在鄉里聲名遠揚。每當家中來客,黃元御總會被喚出展示才華,他從容不迫,
賦詩一首,贏得滿堂喝彩,這讓他更加堅定了科舉入仕的決心。然而,
命運卻在雍正十二年(1734 年)給黃元御沉重一擊。這一年,
二十九歲的黃元御偶感風寒,本以為是尋常病癥,便請當地郎中診治。不料,郎中誤診用藥,
導致黃元御左眼失眠。黃元御眼睛失明的那一刻,如遭雷擊,呆坐在椅上,眼神空洞,
滿心絕望?!翱婆e對身體條件嚴苛,如今變成殘疾,仕途就此斷送。”他雙手抱頭,
痛苦不堪。父親在旁唉聲嘆氣,卻不知如何安慰兒子,只是希望兒子堅強,能夠挺過這一關。
作為父親,他的悲痛也不少于兒子。此后,黃元御陷入極度消沉,整日閉門不出,茶飯不思,
對未來的人生感到迷茫無助。看到兒子這樣,父親真希望失明的是自己。想兒子所想,
痛兒子所痛,可以說,比兒子還要痛。但既成事實,只能是鼓勵兒子,安慰兒子,
更是希望兒子走出陰霾。面對現實,重新面對生活。
2 絕境轉身立志學醫在痛苦中掙扎許久后,黃元御逐漸冷靜下來,
意識到一味沉淪無濟于事,必須另尋出路。一日,他在家中整理舊物,
偶然翻到祖父留下的《黃帝內經》。隨手翻開,
書中對人體奧秘與疾病診治的闡述深深吸引了他。同時也讓他感到,一個不好的醫生,
不但不能救人,往往可能傷人,甚至害人性命。如果能把醫學學好,當也是安慰自己的心靈,
更不讓那些不該殘疾,不該死去的人得以康健。“或許,行醫濟世也是一條光明大道。
”黃元御心中萌生此念。他想起自己被庸醫誤診的遭遇,悲憤交加,暗自發誓:“我若學醫,
定要成為良醫,絕不讓患者再受這般痛苦。不為良相,就為良醫?!秉S元御將想法告知父親,
父親雖感意外,但見兒子眼中重燃希望,父親懸著的心也好受一些,便點頭支持。從此,
黃元御踏上艱辛的學醫之路。他變賣家中財物,購置大量醫學典籍,日夜苦讀。
《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脈經》等經典,被他反復研讀,書頁破舊不堪。
遇到疑難問題,黃元御四處尋訪當地老中醫,虛心求教。然而,
一些老中醫對這個半路出家的年輕人心存疑慮,不愿傾囊相授。但黃元御并未氣餒,
以真誠執著的態度,逐漸打動了部分醫者。一位隱居鄉間的老郎中,
被黃元御的求學精神感動,答應收他為徒。跟隨老郎中學習期間,
黃元御不僅學到豐富臨床經驗,更深刻領悟到醫者的仁心與責任。他每日早起,
幫師父整理藥柜、熬制藥湯,空閑時便觀察師父診治病人,認真記錄每個病例與用藥方法。
3 初露鋒芒鄉間揚名經過數年刻苦學習,黃元御醫術初顯鋒芒。一日,
鄰村一孩童突發高熱,昏迷不醒。孩童父母心急如焚,四處求醫無果,聽聞黃元御醫術不錯,
便抱著一線希望找來。黃元御趕到孩童家中,見孩童面色潮紅,呼吸急促,牙關緊閉。
他趕忙上前把脈,觀察舌苔,發現舌紅苔黃,脈象洪數。
黃元御心中思忖:“此乃外感風熱之邪,內陷心包所致,需清熱瀉火、開竅醒神。
”他迅速開出藥方,以石膏、知母清熱瀉火,黃連、黃芩增強清熱之力,
牛黃、冰片開竅醒神。開完藥方,黃元御叮囑孩童父母:“這藥要盡快煎好喂服,
每隔一個時辰喂一次,密切留意孩子情況?!焙⑼改岗s忙照做。服藥后不久,
孩童額頭微微出汗,高熱稍有減退。黃元御守在孩童身邊,目不轉睛觀察病情變化。
一個時辰后,孩童再次服藥,牙關逐漸松開,手腳不再僵硬。又過幾個時辰,孩童緩緩睜眼,
喊了聲“娘”。孩童父母喜極而泣,對黃元御千恩萬謝。經此一事,黃元御在當地聲名大噪,
找他看病的人越來越多。但他并未驕傲自滿,深知醫術提升之路漫長。學術一定要精,
稍有差池,害人不淺。Y他繼續鉆研醫術,積累臨床經驗,更加注重醫德修養。
遇到貧困患者,他不僅分文不取,還常贈送藥物,常說:“醫者應以救人為先,
錢財乃身外之物。”4 云游四方拜師學藝隨著名聲漸起,黃元御深感自身學識有限,
為進一步提升醫術,決定離開家鄉,云游四方,遍訪名師。黃元御背著簡單行囊,
踏上未知旅程。每到一處,便打聽當地名醫,登門求教。在江南一座小鎮,
他聽聞有位擅長治療婦科病的老郎中,醫術精湛,遠近聞名。黃元御慕名而來,
見到老郎中后,恭敬說道:“晚輩黃元御,久聞先生大名,特來拜師學藝,望先生收留。
”老郎中見他態度誠懇,眼神充滿對醫學的渴望,便點頭應允。跟隨老郎中行醫期間,
黃元御見識到各種復雜婦科病癥。有位年輕女子,婚后多年不孕,四處求醫無果。
老郎中仔細診斷后,認為是肝郁氣滯、宮寒血瘀所致。
老郎中開出疏肝理氣、溫經散寒、活血化瘀的藥方,并囑咐女子按時服藥,注意生活起居。
黃元御在旁認真記錄診斷思路與用藥方法,心中暗自佩服。經過一段時間治療,
女子成功受孕,一家人感激涕零。離開江南,黃元御來到中原地區。在一個縣城,
他遇到一位專治疑難雜癥的醫家。這位醫家擅長運用經方,對《傷寒雜病論》見解獨到。
黃元御拜其為師,每日隨師臨診。有一次,一位患者高熱不退,渾身出疹,
其他醫生皆認為是熱毒熾盛,用藥后卻無效。這位醫家仔細觀察癥狀,結合脈象,
認為是陽明經熱與太陰脾濕相互交結。他以葛根芩連湯合平胃散加減,
黃元御在旁看著師父巧妙用藥,心中豁然開朗?;颊叻幒?,高熱逐漸退去,疹子慢慢消退。
云游期間,黃元御不僅學到豐富醫術,還經歷許多驚險之事。一次,
他在深山趕路時遭遇暴雨,山路濕滑,不慎摔倒滾落山腰,所幸被大樹擋住才逃過一劫。
還有一次,他借宿農家,半夜農家孩子突然驚厥抽搐,黃元御急忙起身,
運用針灸之術為孩子施針,孩子癥狀得以緩解。這些經歷讓黃元御更加堅定行醫濟世的信念。
5 京城揚名初入宮廷數年云游學習后,黃元御醫術爐火純青。他聽聞京城人才匯聚,
患者眾多,便決定前往京城施展抱負。初到京城,黃元御在街頭擺醫攤,
為百姓免費診治疾病。他醫術精湛,態度和藹,很快吸引眾多百姓前來求醫。
他診治準確迅速,用藥往往藥到病除,百姓贊不絕口。消息傳到一位達官貴人耳中。
這位達官貴人的母親重病臥床,遍訪京城名醫無效。聽聞黃元御名聲后,派人將他請到府上。
黃元御來到府中,見老夫人面色蒼白,氣息微弱,時而咳嗽,時而氣喘,四肢冰涼。
他為老夫人仔細把脈、觀察舌苔、詢問病情,心中思忖:“老夫人肺腎兩虛,陽氣衰微,
需溫補肺腎、回陽救逆?!秉S元御開出藥方,以附子、干姜溫補腎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