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想越覺得自己的想法不錯,這忠臣第一人必須是胤禛,誰讓他親近忠心他呢。
“好,那讓你二嫂和四弟妹說說話,她們可是妯娌,親近些是好事。”
“都聽二哥的。”
胤禛心滿意足的跟著太子離開了,他就知道他在二哥心中的地位還是很重的,不然他怎么會丟下二嫂跟他去辯論呢?
【奇了怪了,怎么越看他倆越覺得順眼?難不成太子喜歡的不是胤禔而是胤禛?反目成仇也是因為因愛生恨?】
太子一個踉蹌差點摔倒,他回頭震驚的看著云舒。
她在說什么胡話?他都說他取向正常了,人與人之間能不能有點最基本的信任,他看上去像是好男風的人嗎?
看來今晚還是不能放過她,不然還不知她能說出怎樣滲人的話。
“殿下沒事吧?好端端的怎么差點摔倒,是地太滑了?不應該啊,又沒抹油。”
云舒疑惑的看著地面,按理毓慶宮的地是每天有人擦拭的,除非有人故意陷害,不然不可能滑倒。
是了,太子多半是沒注意腳崴了才差點摔倒的,和地面無關。
“殿下小心些,若是摔倒,那些個宮人要挨訓了,萬一傳出去說臣妾苛責宮人怎么辦?臣妾還是要名聲的。”
“孤會注意的,四弟,你離孤遠些,孤可不想外面傳出孤是斷袖的傳言,孤是正經人,不能被謠言侵害。”
胤禛一臉懵逼的看著他,他在說什么胡話,他也取向正常好不好!
雖然福晉還小,但不代表他院里沒人伺候,這種情況下他怎么可能長歪?
“二哥就別開玩笑了,弟弟是什么樣的人你還不清楚?”
“孤跟你開玩笑呢,只是孤身份特殊,萬一被人造謠好男風,那才是真的有口說不清呢。”
胤禛深覺這話有理,于是默默的往旁邊挪了一步,他得和他保持距離,不然被造謠的其中之一就是他。
太子看到這一幕后嘴角抽了抽,這蠢弟弟竟然信了他的鬼話?
他剛才這么說是故意的,目的是為了讓云舒打消懷疑他是斷袖的想法,沒想到這小子當真了。
不過這樣也好,他們太親近才會讓人誤會他有斷袖之嫌。
“走吧,莫要打擾她們妯娌說話,孤是發現了,女人們聊的話題比咱們男人聊的還離譜。”
胤禛深有同感,這場地還是留給二嫂和福晉吧,他和二哥去書房,正好讓二哥看看他的能力。
云舒和四福晉就這么看著他們離開,直到看不見他們的背影才看向對方。
“四弟妹這是怎么了,嫂子又不是會吃人的妖怪,你再這么看著嫂子,嫂子會不好意思的。”
四福晉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她沒想到她和太子是這樣的相處模式,她有些羨慕。
她從小接受的教育讓她十分重規矩,是斷不會那樣和胤禛開玩笑的。
“二嫂莫要笑話弟妹,弟妹就是羨慕二嫂和二哥關系如此好,不像弟妹,爺對弟妹只是面子情。”
面子情?這不應該啊,不是說胤禛和她感情好得很嗎?怎么聽她的意思不是這么回事?
四福晉一看云舒的樣子就知道自己說錯話了,她怎么在她面前提起自己和胤禛的事了,太不該了。
“讓二嫂見笑了,弟妹就是隨口一說,畢竟弟妹還小,就算想伺候爺也是不可能的。”
云舒懂了,這是覺得自己還沒和胤禛圓房有些擔心他們只是面子情啊。
若是如此,就不能怪胤禛了,畢竟他現在可是血氣方剛的年紀,守著一個不能動的福晉會憋死的。
再等個一年半載的他們就能圓房了,到時候她就會知道胤禛對她的怎樣的態度了。
“四弟妹別怕,你的擔心都是多余的,四弟一看就不是寵妾滅妻之人,你的擔心是多余的。”
四福晉迷茫的看著她,是這樣嗎?她怎么感覺不是這么回事的樣子?
“二嫂,你是在安慰弟妹嗎?”
“安慰?不存在的,你想想你才多大,四弟就算真想做什么也下不去手啊。”
四福晉瞬間臉紅,她這不是想著他們夫妻不受德妃待見,要是她能懷上身孕,是不是能改變她的態度嗎?
這可好,直接忘了自己才十四,還未及笄,胤禛是尊重她才沒碰她的了。
等明年她及笄了他們便能圓房,只希望德妃能看在她有孕的份上不要磋磨他們夫妻了。
有時候她都懷疑她不是胤禛的生母,畢竟哪有生母不喜歡自己的兒子的?
她嫁給胤禛幾年就受了幾年磋磨,德妃太狠了,要不是胤禛回到她身邊了,她都不想搭理她的。
“多謝四嫂提醒,弟妹都忘了這件事了,你可能不知道,弟妹和爺的日子不好過。”
云舒懂,不就是德妃磋磨他們夫妻嗎?老實說,若換做她,她肯定不會慣著德妃的。
怎么說胤禛都是康熙的兒子,她磋磨胤禛不是明著告訴康熙她不喜歡他的兒子嗎?
說句不好聽的,她能坐上德妃之位還是靠著胤禛坐上去的,現在不好好待他,以后有她的苦頭吃。
當然,這其中也有胤禛自己的原因在,他要是不愚孝,怎么可能發生這樣的事情?
“嫂子曾聽說過的,四弟妹,這件事不是德妃娘娘一人的錯,你瞧瞧四弟,若不是他慣著,她能一直欺負他?”
四福晉一愣,這話是什么意思,怎么成了她家爺的錯了?
“你仔細想想,四弟好歹是皇子,皇阿瑪待他也不差,若是他將此事告訴皇阿瑪,德妃還敢磋磨他嗎?”
四福晉恍然大悟,是了,都是胤禛自找的,還連累她受了多年委屈,好氣,回去后她定要找他好好理論一番。
這些年要不是看在她是他生母的份上她用得著受那個氣?一想到她沒日沒夜的受氣,她就難受得緊。
她阿瑪功績累累,皇阿瑪都不會隨意懲罰她這個兒媳婦,她倒好,仗著是她的婆母就可著勁的磋磨她。
她若是因此落下病根,全是她們母子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