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失衡的天平我第一次見到蘇晴是在朋友的生日派對上。她穿著簡單的白T恤和牛仔褲,
卻因為手腕上那塊百達翡麗顯得格外扎眼。北京土著,家里三套房,自己開一家小畫廊,
典型的"不用奮斗就已經贏了"的幸運兒。"林遠是吧?聽說你是做IT的?
"她遞給我一杯香檳,指甲修剪得圓潤干凈,涂著低調的裸色。"嗯,程序員,
現在在一家外企。"我接過酒杯,刻意避開她手腕上那塊可能抵我半年工資的表。
兩年后的今天,我坐在我們同居的公寓里——當然,
是她的房子——看著手機銀行里的轉賬記錄,胃部一陣絞痛。上個月給蘇晴買生日禮物,
那款限量版愛馬仕包花了我八萬六。而就在昨天,她隨手送了我一塊價值十萬的江詩丹頓,
說是慶祝我項目上線。"又算賬呢?"蘇晴從浴室出來,頭發還滴著水,
浴袍松松垮垮地搭在身上。她湊過來看了眼我的手機屏幕,嗤笑一聲:"至于嗎?
不就是塊表。"我鎖上屏幕:"不是錢的問題。""那是什么問題?"她挑起眉毛,
這個表情通常意味著我們又要開始一場無休止的爭吵。"我們在一起兩年,
我花了將近五十萬在你身上,而你——""而我花了可能七八十萬?"她打斷我,"林遠,
你要是這么計較,我們可以AA。"這不是AA的問題。我年薪七十萬,在北漂里算不錯的,
但在蘇晴的世界里,連中產都算不上。我拼命工作,省吃儉用,為的是在北京站穩腳跟。
而她,生來就站在了我奮斗的終點線上。"我不是計較錢,"我深吸一口氣,
"我只是希望你能更...珍惜一點。""珍惜什么?你?還是你的錢?
"蘇晴把毛巾扔在沙發上,"林遠,你要是覺得委屈,我們可以分手。"又來了。
"分手"這兩個字從她嘴里說出來就像"吃飯"一樣平常。兩年里,我記不清她說過多少次。
每次都是我為了一些小事表達不滿,她就用這個終極武器結束爭吵。我沉默地收拾好電腦,
準備去書房。蘇晴在身后喊:"對了,明天我爸媽叫我們過去吃飯,別穿得太隨便。
"關上門,我打開電腦,
無意間點開了一個廣告彈窗——《三招讓她再也離不開你:情感大師班限時優惠》。
鬼使神差地,我付了5888的學費。
2 大師的教誨大師班的課程比我想象的還要"實用"。"女性本質上都是慕強的,
"視頻里的"大師"侃侃而談,"你需要建立自己的框架,讓她適應你的節奏,
而不是一味迎合..."我記著筆記,心跳加速。
課程里提到的"廢物測試"、"情緒推拉"、"服從性測試",
每一招都像是為我和蘇晴量身定制的。第一課實踐是在周末的家族聚餐上。蘇晴的父親,
一位退休的局級干部,照例問起我的工作。"小林啊,你們IT行業最近怎么樣?
聽說裁員很多?"以前我會誠惶誠恐地詳細匯報,生怕留下不靠譜的印象。但這次,
我放下筷子,笑了笑:"還行吧,剛拒了谷歌的offer,現在的項目更有前景。
"餐桌上一片寂靜。蘇晴驚訝地看著我——我根本沒收到過谷歌的邀約。"哦?
谷歌給你開多少?"她父親來了興趣。"總包大概兩百多萬吧,
但我覺得現在的創業機會更有價值。"我面不改色地撒謊,然后自然地轉向蘇晴,"晴晴,
幫我盛碗湯好嗎?"按照課程里的說法,這是在"建立框架"和"服從性測試"。
出乎意料的是,蘇晴愣了一下,竟然真的站起來給我盛了湯。
她父親看我的眼神也多了一絲尊重。回家的路上,蘇晴爆發了:"你今天發什么神經?
谷歌的offer?我怎么不知道?""臨時獵頭聯系的,"我按照課程指導,
保持平靜甚至有些冷淡,"你不也經常有些事不告訴我嗎?""那能一樣嗎?
"她提高了聲音。"分手吧,既然你這么不信任我。"我輕描淡寫地說出這句話時,
心臟狂跳。這是課程里的"情緒推拉",在她提出分手前先發制人。蘇晴像被按了暫停鍵。
兩年來第一次,分手這個詞是從我嘴里說出來的。"...你認真的?
"她的聲音突然變小了。"你覺得呢?"我模仿視頻里大師的神秘微笑,轉過頭去不看她。
那晚,蘇晴罕見地主動道歉,甚至提出要給我買我一直想要的那臺徠卡相機。我沒要,
只是說:"我希望我們之間能更平等一些。"課程的效果好得驚人。接下來的一個月,
我交替使用"冷讀術"和"情感勒索",蘇晴提分手的頻率明顯下降,
反而開始小心翼翼地討好我。當我第三次用"要不我們還是分開吧"來結束爭吵時,
她竟然哭了。"我改,好不好?你別總是說分手..."她拉著我的衣角,
像個做錯事的孩子。這種掌控感令人上癮。但還不夠。
蘇晴骨子里的優越感仍然時不時冒出來,那種"我家是北京的,
你不過是個北漂"的眼神刺痛著我。我預約了大師的一對一咨詢,額外支付了兩萬元。
"這種情況很常見,"大師在視頻那頭胸有成竹,"你需要一場'英雄救美'的戲碼,
徹底摧毀她的自尊,再重建她對你的依賴。"他詳細講解了計劃:先在匿名論壇發帖,
塑造蘇晴拜金女的形象;然后雇傭水軍擴大影響;最后安排騷擾電話和線下跟蹤,
制造恐慌;這時我再挺身而出,成為她唯一的依靠。"到時候,
她會像溺水的人抓住救命稻草一樣抓住你,"大師的聲音充滿蠱惑,
"而你將完全掌控這段關系。"我猶豫了:"這是不是有點...""愛情就是戰爭,
"大師打斷我,"你不想一輩子活在她的陰影下吧?想想她是怎么對待你的。
"我想起蘇晴隨意說分手的輕蔑,想起她父母眼里隱藏的嫌棄,
想起每次爭吵后都是我卑微地道歉...我咬了咬牙,付了五萬的"特別行動費"。
3 陷阱計劃執行得出奇順利。
我在豆瓣、知乎、微博同時發布了《八一八我那個拜金成性的北京女友》,
用半真半假的故事把蘇晴描繪成一個仗著家里有錢就肆意踐踏男友尊嚴的渣女。
文中特別強調了她如何索要貴重禮物,如何用分手威脅控制男友。"最惡心的是,
她家里根本不缺錢,就是享受這種操控感..."我敲下這行字時,手指微微發抖。
水軍很快讓帖子火了起來。有人人肉出了蘇晴的畫廊信息,她的微博開始被謾罵淹沒。
我假裝不經意地提醒她:"最近網上有些奇怪的評論,你別往心里去。
"蘇晴起初不以為意:"鍵盤俠而已,理他們干嘛。"但隨著騷擾電話開始不分晝夜地打來,
她的鎮定逐漸崩潰。凌晨三點,我被她的尖叫聲驚醒。"他們...他們說知道我住在哪里,
要劃花我的臉..."她舉著手機,臉色慘白。我摟住她顫抖的肩膀,
內心涌起一種奇異的滿足感。"可能是惡作劇,明天我幫你換個號碼。"第二天,
畫廊的工作人員打電話來,說有可疑的人在附近徘徊。蘇晴不敢出門,
蜷縮在沙發上刷著網絡上愈演愈烈的罵戰。我看著這一切,像欣賞自己導演的電影。
"為什么他們會這樣說我?我根本不認識他們..."她淚眼朦朧地問我。時機成熟了。
我單膝跪在她面前,握住她的手:"晴晴,不管發生什么,我都會保護你。"她撲進我懷里,
哭得像個孩子。那一刻,我確信自己贏了。
計劃的高潮部分本該是我"意外"發現幕后黑手——大師安排的一個替罪羊,
然后英勇地解決危機。但生活總是比劇本精彩。那天我洗澡時,手機放在外面。
出來時發現蘇晴正盯著我的屏幕,臉色比那天接到騷擾電話還要可怕。"解釋一下。
"她把手機扔給我。屏幕上是一個微信群聊,里面是我和"水軍團隊"的對話記錄,
詳細討論如何進一步抹黑她。我大腦一片空白。課程里沒教過這種情況該怎么處理。
"我可以解釋..."我徒勞地開口。"解釋什么?解釋你怎么策劃這一切來折磨我?
"蘇晴的聲音出奇地冷靜,"林遠,我真是小看你了。"課程說過,當操控失敗時,
最好的方法是強勢反擊。我決定換一種策略。"對,是我做的。"我直視她的眼睛,
"你知道為什么嗎?因為這兩年我受夠了!受夠了你隨隨便便就說分手,
受夠了你高高在上的態度!"令我意外的是,蘇晴沒有崩潰或憤怒。她只是點了點頭,
拿起自己的手機按了幾下。"剛才我們的對話已經錄音了。包括你承認策劃網絡暴力的部分。
"她甚至笑了笑,"我爸爸的老部下在網警工作,查到IP地址并不難。
"我這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晴晴,我只是...""只是什么?只是想教訓我一下?
"她搖搖頭,"林遠,你知道網絡暴力可以構成尋釁滋事罪嗎?加上騷擾電話和線下跟蹤,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我的腿開始發軟:"我們可以談談...""沒什么好談的。
我已經聯系了律師。"她拿起包走向門口,"對了,分手吧。這次是認真的。
"門關上的聲音不重,卻像一記重錘砸在我胸口。4 審判三個月后,我站在被告席上,
聽著檢察官宣讀起訴書。蘇晴坐在原告席,一身黑色西裝,面無表情。
"...被告人林遠為達到控制被害人的目的,組織、策劃并實施了一系列網絡暴力行為,
嚴重侵害了被害人蘇晴的名譽權和隱私權,
對其身心健康造成極大傷害..."我的律師拼命辯解這只是"情侶間的惡作劇",
但當檢察官出示微信記錄、轉賬憑證和IP追蹤報告時,辯護顯得如此蒼白。
最致命的是那段錄音,我親口承認了一切。法官宣布休庭時,我看到蘇晴和她的律師交談。
那個曾經為我盛湯、為我哭泣的女孩,現在用看垃圾一樣的眼神掃了我一眼。
最后一次庭審前,我的律師說服我嘗試和解。"蘇小姐愿意撤訴,"律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