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江南三月,本該是草長鶯飛,雜花生樹的時節。可蘇家的庭院,
卻籠罩在一片愁云慘霧之中。蘇錦瑟跪在冰冷的青石板上,
素白的孝衣襯得她巴掌大的小臉愈發蒼白。三天前,身為翰林院編修的父親蘇明安,
因牽涉一樁莫須有的“科場舞弊案”,被下了大獄。家產查抄,仆役星散,
往日書香門第的清雅,一夜之間化為烏有。“小姐,您起來吧,地上涼。
”唯一留下來的老仆蘇伯,聲音嘶啞地勸著。蘇錦瑟緩緩抬起頭,一雙本該靈動澄澈的杏眼,
此刻布滿了紅絲,卻不見半分淚水。她知道,哭是沒用的。父親一生清正,
絕不可能做出那等齷齪之事。這背后,定有天大的冤情。“蘇伯,我要去擊鼓鳴冤。
”她的聲音不大,卻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堅定。蘇伯大驚失色:“小姐,萬萬不可!
那登聞鼓,自太祖爺設下,非有潑天奇冤不得擅敲。一旦敲響,若查無實據,便是欺君之罪,
要滿門抄斬的!”蘇錦瑟慘然一笑:“如今蘇家,還剩下什么‘滿門’?父親若有不測,
我活著還有什么意思?蘇伯,你不用勸我,我意已決。”她扶著墻壁,緩緩站起身。這三天,
她滴水未進,此刻只覺得頭暈目眩,但一股信念支撐著她。她要為父親,為蘇家,
博一個真相。第一章 登聞鼓響翌日清晨,天色微明。蘇錦瑟換上一身干凈的粗布衣裙,
將母親留下的唯一一支素銀簪子插入發髻。她走到院中那棵老槐樹下,深深吸了口氣,
仿佛要將這世間最后的清明都吸入肺腑。皇城之外,巨大的登聞鼓靜靜矗立,
鼓面蒙著上好的牛皮,朱漆的鼓身在晨曦中透著一股肅殺之氣。蘇錦瑟走到鼓前,
看著那比她人還高的鼓槌,心中竟無半分退縮。她用盡全身力氣,舉起鼓槌,
狠狠地砸了下去!“咚——!”沉悶而巨大的鼓聲,劃破了京城的寧靜,如同平地驚雷,
瞬間傳遍了大街小巷。“咚——咚——咚——”一聲接一聲,每一聲都耗盡了蘇錦瑟的力氣,
也敲擊著聞聲而來的百姓和守城兵士的心。很快,宮中便來了人。
為首的是個面白無須的內監,聲音尖細:“何人擅敲登聞鼓?所為何事?”蘇錦瑟放下鼓槌,
體力不支地晃了晃,卻仍挺直了脊背:“民女蘇錦瑟,翰林院編修蘇明安之女。
家父冤涉科場舞弊案,身陷囹圄。民女不才,愿以項上人頭擔保,家父清白如雪,
懇請圣上明察!”她的聲音清亮,帶著一絲孤注一擲的悲愴,聞者無不動容。
那內監打量了她幾眼,見她雖衣著樸素,卻氣質不凡,眼神清正,倒也不敢怠慢,
只道:“既如此,便隨咱家入宮面圣吧。”蘇錦瑟知道,這一去,吉兇未卜。但她別無選擇。
第二章 金殿之上紫宸殿內,香爐里檀香裊裊。年輕的皇帝蕭承澤端坐龍椅之上,面容俊朗,
眉宇間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他才登基三年,朝中局勢盤根錯節,
外戚與權臣相互制衡,令他頗有些力不從心。“蘇明安之女蘇錦瑟,何故敲響登聞鼓?
”蕭承澤的聲音平靜無波,聽不出喜怒。蘇錦瑟跪在冰冷的金磚上,
不卑不亢地將父親的冤情娓娓道來。她口齒清晰,條理分明,將案件的疑點一一剖析,
最后叩首道:“民女深知,敲登聞鼓乃非常之舉。若家父罪證確鑿,民女愿與父同罪,
絕無怨言。只求皇上能徹查此案,還天下讀書人一個公道!”蕭承澤靜靜聽著,
目光落在下方這個瘦弱的女子身上。她明明身處險境,卻毫無懼色,
那雙眼睛里閃爍著不屈的光芒,竟讓他有些動容。“蘇明安一案,由刑部和大理寺會審,
證據確鑿。你一介女流,憑何說你父親是冤枉的?”說話的是站在班首的丞相李崇。
他年過半百,神色倨傲,正是此次“科場舞弊案”的主審官員之一。蘇錦瑟轉向李崇,
朗聲道:“李丞相,民女敢問,所謂證據,究竟是何物?是搜出了賄賂的金銀,
還是找到了舞弊的字條?家父一生清廉,兩袖清風,家中薄產早已變賣為父親治病,
何來金銀賄賂考官?至于字條,若真有舞弊,為何不在考場當場查獲,偏偏事后才‘發現’?
這其中關節,難道不值得深思嗎?”她一番話,擲地有聲,竟讓李崇一時語塞。
蕭承澤眼中閃過一絲贊賞。他敲了敲龍椅扶手,沉聲道:“此事關乎朝廷清譽,
朕不能不慎重。蘇錦瑟,朕給你一個機會。朕命你協助御史臺重查此案。
若能證明蘇明安清白,朕不僅赦你無罪,還會重賞蘇家。但若查無實據,便是誣告,
欺君之罪,你可想清楚了?”蘇錦瑟心中一凜,隨即叩首:“民女遵旨!謝主隆恩!
”她知道,這是皇帝給她的機會,也是一道催命符。查不出真相,蘇家便是萬劫不復。
第三章 暗流洶涌蘇錦瑟被暫時安置在京郊的一處小院,由禁軍看守,名為保護,實為監視。
御史臺派來了主簿張廉,協助她查案。張廉是個三十出頭的青年,為人正直,
卻也深知朝堂水深。他對蘇錦瑟的勇氣頗為欽佩,但也為她捏了把汗。“蘇姑娘,
科場舞弊案牽連甚廣,背后之人勢力龐大,你萬事要小心。”張廉提醒道。
蘇錦瑟點頭:“多謝張大人提點。如今我已是砧板上的魚肉,唯有奮力一搏,方有一線生機。
”接下來的日子,蘇錦瑟與張廉一同梳理案卷,走訪相關人等。然而,
案件的線索卻處處碰壁。所謂的“證人”要么含糊其辭,要么早已不知所蹤。
那封作為關鍵“物證”的匿名舉報信,字跡也被人刻意模仿,難以追查。蘇錦瑟知道,
對手早已布好了局,想要從中找出破綻,難如登天。深夜,蘇錦瑟輾轉難眠。
她想起父親被捕前,曾與她提過,他似乎發現了一些朝中官員私相授受的證據,正準備上奏。
難道父親的冤案,與此事有關?她將這個猜測告訴了張廉。張廉聞言,
面色凝重:“若真如此,那蘇大人便是動了某些人的命根子。此事,
恐怕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復雜。”就在案情陷入僵局之時,
蘇錦瑟的小院卻迎來了一位不速之客。來人一身玄色錦袍,身形挺拔,面容冷峻,
正是當朝最炙手可熱的權臣,手握重兵的靖北大將軍——楚天闊。楚天闊此人,年少成名,
戰功赫赫,深受先帝倚重。新帝登基后,他更是權傾朝野,連皇帝都要敬他三分。
只是此人向來不茍言笑,手段狠厲,朝中官員無不忌憚。他怎么會來這里?蘇錦瑟心中疑惑,
面上卻不動聲色,起身行禮:“民女蘇錦瑟,見過將軍。”楚天闊的目光如鷹隼般銳利,
仿佛能看透人心。他打量著蘇錦瑟,良久,才緩緩開口,聲音低沉磁性:“蘇姑娘,好膽識。
”蘇錦瑟垂眸:“將軍謬贊。民女不過是為父伸冤,迫不得已。”“本將軍這里,
或許有你想要的東西。”楚天闊說著,從袖中取出一封信,遞了過去。蘇錦瑟接過信,
展開一看,瞳孔驟然一縮。信中詳細記錄了數位朝中大員與江南鹽商勾結,侵吞稅款,
中飽私囊的罪證,而其中,赫然便有丞相李崇的名字!更重要的是,信中提及,
蘇明安正是因為無意中查到了這些線索,才被人設計陷害。
“這……這是……”蘇錦瑟激動得聲音都有些顫抖。“這封信,是蘇大人被捕前,
托人秘密送來本將軍府上的。”楚天闊淡淡道,“他知我與李崇素來不和,想借我之力,
扳倒此獠。”蘇錦瑟恍然大悟。父親是想借刀殺人,卻不想反被對方先下手為強。
“將軍為何現在才將此信交予我?”蘇錦瑟抬眼看向楚天闊,目光中帶著一絲探究。
楚天闊嘴角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笑:“因為,本將軍想看看,蘇姑娘究竟有多少能耐。
如今看來,你沒讓本將軍失望。”他頓了頓,又道:“這封信,足以證明蘇大人的清白。
但如何用好它,便是你的事了。”蘇錦瑟緊緊攥著那封信,心中百感交集。她知道,
楚天闊此舉,絕非單純的善意。他是在利用她,利用蘇家的冤案,來達成他自己的政治目的。
但此刻,她沒有選擇。“多謝將軍。”蘇錦瑟深深一揖,“此恩此情,民女銘記在心。
”楚天闊不置可否,只道:“本將軍等著看好戲。”說罷,轉身離去,如來時一般悄無聲息。
第四章 峰回路轉有了楚天闊提供的密信,案情豁然開朗。
蘇錦瑟與張廉連夜將信中所列的證據一一核實,果然找到了諸多蛛絲馬跡。他們發現,
李崇的幾個心腹,在案發前后,曾與江南鹽商有過秘密往來。而那封誣告蘇明安的匿名信,
其紙張和墨跡,竟與李崇府中所用之物頗為相似。證據確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