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和價格:物有所值
馬布里問:“老懷特,人們買東西的時候講究一個‘物有所值’,這在經濟學上怎么解釋呢?”
老懷特回答說:“其實,‘物有所值’歸根結底說的是商品的價值與價格的關系。價值是資產的范疇,價格是市場的范疇。價值是價格的前身,價值最終是價格的貨幣表現形式。價格是商品的交換價值在流通過程中所取得的轉化形式。
價值決定價格,而價格是物化在商品內的勞動的貨幣名稱。即價格只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因為商品是客觀存在的,看得見、模的著,價值雖也是客觀存在的,但卻和商品不同,看不見、摸不著,價值要表現出來,只有通過和貨幣發生交換關系。故商品所有者要想把該商品的價值表現出來,必須把自身的價值溶入在自身的價格里,也就是說內在的價值只有通過外在的價格才能得以表現,價格只是價值的表現形式而已?!?/p>
財商魔法書:大蔥換財寶,大蒜換大蔥
古時,一個商人帶著很多大蔥去一個遙遠的國度經商,那個國家的人從來也沒有吃過大蔥,品嘗后發現非常好吃,國王為了感謝商人為他們帶來這么好的食物,就用這個國家最好的東西(許多金銀財寶)來報答商人。
商人回來后把自己的經歷講給大家聽,另一個商人聽后也要去那個國家經商,于是他帶上很多大蒜上路了。那個國家的人也沒有吃過大蒜,品嘗后也發現非常好吃,國王為了感謝這個商人為他們帶來這么好的食物,也想用這個國家最好的東西來報答商人,于是國王讓侍從拿來了這個國家最好的東西——大蔥。
富爸爸的金科玉律:
由于商品的價格既是由商品本身的價值決定的,也是由貨幣本身的價值決定的,因而商品價格的變動不一定反映商品價值的變動,例如,在商品價值不變時,貨幣價值的變動就會引起商品價格的變動;同樣,商品價值的變動也并不一定就會引起商品價格的變動,例如,在商品價值和貨幣價值按同一方向發生相同比例變動時,商品價值的變動并不引起商品價格的變動。
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商品供給是價格形成和變化的直接條件。價格是市場的“晴雨表”,反映了供給與需求之間的相互作用與變化。供給與需求是使市場經濟運行的力量,它們決定了每種物品的產量以及出售的價格。
另外,價格的變化與市場環境的變化也息息相關。例如:當“H1N1”襲擊中國的時候,全國食醋、消毒液、藥用口罩、大蒜的價格都上升了;吉林化工廠的油桶泄露導致東北部分地區礦泉水價格猛漲,這些都反映出供給和需求對市場的作用,而所有的這一切都是通過價格來反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