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人的情感體驗的秘密在每個人的心里,你覺得快樂你便快樂,你感到煩惱你便煩惱,沒有人會主宰你的快樂與煩惱。如果你一直覺得煩惱,是因為你從未把自己的內心放下,不把煩惱放下,又怎么能騰出手去抓住快樂呢?
有一天,坦山和尚準備拜訪一位他仰慕已久的高僧。那位高僧是幾百里外一座寺廟的住持。早上,天空陰沉沉的,遠處還不時傳來陣陣雷聲。
跟隨坦山一同出門的小和尚猶豫了,輕聲說:“快下雨了,還是等雨停后再走吧。”
坦山連頭都不抬,拿著傘就跨出了門,邊走邊說:“出家人怕什么風雨。”
小和尚沒有辦法,只好緊隨其后。兩人才走了半里山路,便下起了傾盆大雨。雨越下越大,風也越刮越猛,坦山和小和尚合撐著傘,頂風冒雨,相互攙扶著,深一腳淺一腳艱難地行進著,半天也沒遇上一個人。
前面的道路越走越泥濘,幾次小和尚都差點滑倒,幸虧坦山及時拉住他。走著走著,小和尚突然站住了,兩眼愣愣地看著前方,好像被人施了定身法似的。坦山順著他的目光望去,只見不遠處的路邊站著一位年輕的姑娘。在這樣大雨滂沱的荒郊野外出現一位妙齡少女,難怪小和尚吃驚發呆。
那位姑娘長得極為秀美,瓜子臉上兩道彎彎的黛眉,一對晶瑩閃亮的大眼睛,挺直的鼻梁下是一張鮮紅欲滴的櫻桃小口,一頭秀發好似瀑布披在腰間。然而她此刻秀眉微蹙,面有難色。原來她穿著一身嶄新的綢布衣裙,腳下卻是一片泥潭,她生怕跨過去弄臟了衣服,正在那里犯愁呢。
坦山大步走上前去,“姑娘,我來幫你。”說完,他伸出雙臂,將姑娘抱過了那片泥潭。
之后兩個人繼續趕路,小和尚一直悶悶不樂地跟在坦山身后,一句話也不說,也不要他攙扶了。
傍晚時分,雨終于停了,天邊露出了一抹淡淡的晚霞,看到路邊有家客棧,坦山和小和尚便過去投宿。
夜里,坦山洗腳準備上床休息時,小和尚終于忍不住開口說話了:“我們出家人應當不殺生、不偷盜、不淫邪、不妄語、不飲酒,尤其是不能接近年輕貌美的女子,您怎么可以抱著她呢?”
“誰?哪個女子?”坦山愣了愣,然后微笑著說,“噢,原來你是說我們路上遇到的女子。我可是早就把她放下了,難道你還一直抱著她嗎?看來你還沒有放下,因為你心中還有太多的雜念啊!”
小和尚頓悟。
小和尚的煩惱是因為他把坦山和尚背女孩的事放在了心上,而坦山自己卻放下了。一個心無雜念的人是不應該受外界事物干擾的,內心清凈的人,無論身處何方,無論發生任何事,他都會很自在。
佛陀在世時,有一位名叫黑指的婆羅門,拿了兩個花瓶,來到佛陀的座前,想把這兩個花瓶獻給佛陀。
佛陀對黑指婆羅門說:“放下!”
婆羅門把他左手拿的那個花瓶放下。
佛陀又說:“放下!”
婆羅門又把他右手拿的那花瓶放下。
然而,佛陀還是對他說:“放下!”
這時黑指婆羅門說:“我已經兩手空空,沒有什么可以再放下了,請問現在你要我放下什么?”
佛陀說:“我并沒有叫你放下你的花瓶,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塵和六識。當你把這些統統放下,再沒有什么了,你將從生死桎梏中解脫出來。”
黑指婆羅門抓了抓自己的腦袋,心想:我真愚昧啊!我到這里來的目的就是為了這個“放下”,為了精神的解脫啊。
人們之所以煩躁、不安,甚至有時候會狂亂,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精神的束縛,放下了,才能使精神得到解脫。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有些煩惱不是外物強加給我們的,它的根源在我們的內心。我們之所以有煩惱正是因為內心不清凈。一個心無雜念的人,就會不受外界事物的干擾。無論身處何方,無論任何事,他都會很自在。他的心是輕的,不把煩惱的事放在心上,自然沒有煩惱。因此我們要時刻為我們的心靈做個大掃除,忘記該忘記的,學會解脫自己。做人,就該這樣“健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