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擁有一顆無私的愛心,也就擁有了一切
佛是博愛的,佛門要度化一切人,要愛一切人。對眾生抱有無私的愛心,把眾生都看做自己的親人,也就擁有了一切。
一天,聽到寺院門口吵鬧不休,玄素禪師前去詢問。原來是一個屠夫想要進寺燒香拜佛,但是寺里的僧人嫌他滿手血腥,不肯讓他進殿,于是雙方就在那里發生了爭執。
玄素禪師看到這個景象,立刻阻止了眾僧人。他問道:“為何在這里吵鬧?”
旁邊的僧人說道:“這個屠戶每天殺豬宰牛,雙手沾滿了血腥與罪孽,怎么能讓他玷污了佛門清凈!”旁邊的人也附和道:“每天晚上,他家里就會傳來豬狗牛羊的哀叫聲,聽得人心煩,讓人無法入睡,像他這樣的人怎么可以到這里來呢?”
玄素禪師說道:“你們這樣說就不對了,他身為屠夫,為了生計被迫屠宰生靈,一定于心不安,有很多罪需要懺悔。佛門為十方善人而開,也為度化十方惡人而開。”
屠戶滿面感激,來到禪師面前說:“方丈慈悲,我殺孽太重,于心不安,于是我想要請方丈和各位法師到我家里去,我準備在家里辦齋供養各位,以安慰我不安的心。我們全家齋戒沐浴三日,懇請各位光臨寒舍,助我完成這個心愿。”
眾人聽了他的話,紛紛滿臉烏云,搖頭不止。玄素禪師卻用微笑化解了烏云,他說道:“在佛面前,人人平等,每個人都有同樣的機會,只要與佛有緣,就可度他,佛門慈悲,不會舍棄任何人。”
佛家看來,眾生平等,所以佛要度化一切人。眾生平等的理念推廣到世俗,就應該是,眾生都是親人。只有把所有人都當做親人,你才能用一顆博愛的心去關懷,去奉獻。從而,也讓你自身有愛的懷抱。
下面的一個故事是一個守墓人的親身經歷。
一連好幾年,這位守墓人每星期都收到一個不相識的婦人的來信,信里附著鈔票,要他每周給她兒子的墓地放一束鮮花。
后來有一天一輛小車開來停在公墓大門口,司機匆匆來到守墓人的小屋,說:“夫人在門口車上,她病得走不動,請你去一下。”
一位上了年紀的婦人坐在車上,表情有幾分高貴,但眼神哀傷,毫無光彩。她懷抱著一大束鮮花。
“我就是亞當夫人。”她說,“這幾年我每個禮拜給你寄錢……”
“買花。”守墓人答道。
“對,給我兒子。”
“我一次也沒忘了放花,夫人。”
“今天我親自來,”亞當夫人溫存地說,“因為醫生說我活不了幾個禮拜了。死了倒好,活著也沒意思了。我只是想再看一眼我兒子,親手來放一束花。”
守墓人眨巴著眼睛,苦笑了一下,決定再講幾句:“我說,夫人,這幾年您常寄錢來買花,我總覺得可惜。”
“可惜?”
“鮮花擱在那兒,幾天就干了。沒人聞,沒人看,太可惜了!”
“你真的這么想的?”
“是的,夫人,你別見怪。我是想起來自己常去的醫院、孤兒院,那兒的人可愛花了。他們愛看花,愛聞花。那兒都是活人,可這墓里哪個活著。”
老夫人沒有做聲。她只是小坐了一會兒,默默地禱告了一陣,沒留話便走了。守墓人后悔自己一番話太直率、太欠考慮,這會使她受不了。
可是幾個月后,這位老婦人又忽然來訪,把守墓人驚得目瞪口呆:她這回是自己開車來的。
“我把花都給那兒的人們了。”她友好地向守墓人微笑著,“你說得對,他們看到花可高興了,這真叫我快活!我的病好轉了,醫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可是我自己明白,我覺得活著還有些用處。”
一旦你體悟到眾生平等的真諦,你就會明白如何去愛一切人,如何去幫助一切人。施與受其實是一個銅板的兩面,它們是同一個宇宙活力的不同展現。到最后,你提供給這個世界的也正是你所回收的。當你幫助別人使其獲得快樂之時,你會發覺自己也感到更加幸福和快樂。這個世界上,你把你的痛苦告訴很多人,那么你的痛苦減少了,你把你的快樂給很多人,那么你的快樂增加了,不要吝嗇于你的施與,多做些慈悲事業吧,你會得到更多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