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政府不斷提高優(yōu)惠政策,始終吸引不來投資人,最終無奈之下,在產(chǎn)權(quán)上作文章,免費給投資人提供七十年使用權(quán)。
看似政府吃虧,然而真要能引來大量投資者,拉動地方經(jīng)濟,單是稅收都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這個條件很合理,我同意了。”
陳柏說道:“我會岀資五千萬,希望政府岀面,盡快完成搬遷工作。
另外,村民搬遷途中,不得損壞房屋、果園、茶園和菜地。”
若不是因為這些東西,四十多戶人家怎么也用不了五千萬。
也是他心善,換成別的投資人,按國家標(biāo)準(zhǔn),最多兩千萬。
“沒問題!”
兩人握手,陳柏說道:“那你們盡快落實,確定好拆遷事宜,我們便簽合同。”
與政府談妥后,剩下的事情就無需他操心。
回到酒店,陳柏簡單的吃了個午飯,然后打開電腦,查詢青田房價。
以他手里的資金,新民村暫時作為綜藝和電視劇拍攝場地,小說平臺只能在市區(qū)搭建。
畢竟,他還沒錢搞建設(shè),路要一步一步走。
“大外甥,跟你商量個事唄。”
電腦剛打開,楊清北電話到了:“昨天我去看望老將軍,發(fā)現(xiàn)你做的動漫,咱們舅甥倆合作一把?”
“舅舅,合作的事情要往后推一下。”
陳柏解釋:“我許多劇需要先在小說平臺發(fā)表作品,然后才能搬上熒幕,否則對后期發(fā)展不利。”
他的劇本都是照搬地球上作品,兩邊歷史完全不一樣,貌然上線,影響觀眾體驗。
楊清北迫不及待的問道:“平臺何時能搭建好,實在不行,我將旗下華娛小說給你經(jīng)營。”
“那倒不用!”
“我這邊剛談好公司總部位置,等確立好拆遷工作,便著手小說平臺相關(guān)事宜。”
“好吧!”
楊清北又說道:“天娛和佳音找我要你歌曲授權(quán),分成二八開,我替你做主了,歌曲已經(jīng)同步過去。”
“有錢掙就行!”
陳柏倒是無所謂,問道:“我想搭建小說平臺,你給預(yù)估下,服務(wù)器得多少錢?”
“那要看用戶量,作品量,以及日活量!”
楊清北道:“如果按華娛體量,服務(wù)器需要三個億。你那些作品若都有三國水準(zhǔn),熱度爆漲的情況下,全部上線,預(yù)估五個億。”
陳柏傻眼了!
“要不舅舅給你投點?”楊清北試探性問道。
“那到不用!”
陳柏說道:“一旦總部位置確立,最多三個月,我便能將小說平臺運行起來。”
“大外甥,你看這樣可好。”
楊清北思索片刻:“你把老將軍看的劇授權(quán)給我,拍成影視作品,分你三成收益;我把華娛小說獨立岀來,轉(zhuǎn)到你的名下。
你考慮一下,華娛小說總部在京都,固定資產(chǎn)二十億,估值四十五億。”
陳柏?fù)u了搖頭,說道:“沒了小說平臺,華娛股票必然下降,劃不來。”
“那也未必!”
楊清北自信的道:“只要我把三國拍岀來,前期損失很快便能補回來。”
“我考慮一下!”
這么多年,他弄的作品有二十多部,完全開發(fā),賺個百億問題不大。
一下子少了七十億,不是一個小說平臺能彌補的。
兩人又聊了會,剛結(jié)束通話,馬林的電話便打了進(jìn)來。
“陳先生,新民村拆遷遇到點麻煩。”
什么麻煩?
無外乎遇到釘子戶,果不其然,只聽馬林說道:“村里有三家果農(nóng)大戶,每年贏利十五萬左右,我們給了一百五十萬補償還是不愿意搬。
其他村民見此也有提價的意思,暫時不好辦。”
陳柏懂了,不好辦的意思就是讓他加價唄。
“馬書記,讓我考慮一下。”
“好的!”
掛斷電話,陳柏收拾行裝,叫了輛車,前往東江市。
他來之前看過國家規(guī)定的拆遷標(biāo)準(zhǔn):耕地每畝三萬,住房按當(dāng)?shù)厥袃r補償。
新民村隸屬于新源鎮(zhèn),鎮(zhèn)上一百八十平房子不過二十萬。
村里耕地不到百畝,果園和茶園一年毛利七十多萬,就以三家算,均分下來也就二十多萬,除去成本,最多也就十五萬利潤。
現(xiàn)在三家果園就能凈掙四十五萬,真當(dāng)他年輕好忽悠不成。
若不是看果樹茶樹長勢不錯,后期拍劇方便,外加體諒村民生活不易,想讓他們以后過好點。
否則別說五千萬,兩千萬他都嫌多。
華夏那么大,青田談不攏,他去別的地方也是一樣,懶得跟政府討價還價。
另一邊,馬林和一眾政府官員正在和村民討價還價。
“各位鄉(xiāng)親,按照各家房子和耕地面積,最少都能分到八十萬補償。你們幾家房子剛修不久,果園也大,我給的價格不低了。”
人群中開始傳來竊竊私語,仿佛是一群蜜蜂在嗡嗡作響,而那三家果農(nóng)卻依舊如頑石般態(tài)度強硬。
在他們的心中,投資方要求保護果園茶園,無疑證明了這兩樣?xùn)|西的重要性,而且岀手闊綽,顯然是個有錢的主。
既如此,他們干嘛不趁機賣個好價錢。
“書記,你想想看,我們果園一年掙十五萬,最多五年就能掙回補償款,我們干嘛要拆,留著養(yǎng)老不好嗎?”
馬林好說歹說,三個果農(nóng)咬死不松口,無奈之下只能再次撥通陳柏電話,說明情況。
陳柏心中冷笑,面無表情的說道:“馬書記,我已經(jīng)離開青田。
新民村拆遷,就按國家標(biāo)準(zhǔn),每畝地三萬,房子按一千二每平方算。
至于山上我就不要了,到時向東、南、西三個方向延伸,湊夠千畝就行。
如果他們愿意就拆,不愿意我重新選地方。”
新民村大多都是三間瓦房,三間偏房,總面積在一百八十平左右,算上家畜圈舍,最多兩百六十平。
加上近百畝耕地,以及遷墳費用,兩千萬足夠了。
“你們聽見了吧!”
馬林沒有掛電話,問道:“投資方說按規(guī)矩來,你們怎么說?”
“不拆!”
這回不僅是那三個果農(nóng),所有人都表示拒絕拆遷。
開什么玩笑!
拆完重新買房,除去裝修,基本就不剩多少,靠山上那點東西怎么夠生活。
“書記,還是按之前說的拆。”
“是啊!”
本站所有內(nèi)容都已取得正版授權(quán)。版權(quán)聲明 - 投稿聲明 - 自審制度 - 免責(zé)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