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南枝說有要事,還真不是借口。
回到縣衙,她讓人找來了市面上能買到的鹽。
鹽,原本屬于朝廷管控。
可如今兵荒馬亂的,朝廷自顧不暇。
尤其在青陽縣這種邊陲之地,山高皇帝遠,已然成為了三不管地帶。
而朝廷不管,百姓想買到鹽就更難了。
如今青陽縣的普通百姓想要獲得鹽,就只有三個渠道。
一是來路不明的青鹽,這種就是從朝廷流露出來,鹽鐵司的人貪污高價賣出的,這種屬于品質最好的鹽。
能吃得起的,有渠道買的,只是極少數人。
第二種是井鹽。
以前井鹽也是由官府把控,現如今官府也管不上,百姓們自己想辦法弄點,但數量也不多。
全靠膽子大和不要命,才能搶到一點。
第三種就是最差的礦鹽。
這東西跟石頭一樣,也是百姓最容易得到的,平時拿回家就是盡量敲碎食用。
這種沒經過任何提純的礦鹽,不僅難吃,發苦發澀,而且還有毒。
吃的少了人根本沒什么力氣,吃的多了,要命。
因此,喬南枝決定先把鹽的問題解決了。
小音:“小助手友情提示,系統里有各種鹽提純的詳細過程圖紙,當聲望積累每達到一萬時,宿主便可指定獲得圖紙。”
“算了,錢要花在刀刃上。”喬南枝搖了搖頭。
把所有人都趕了出去,她一個人在廚房里忙活。
鹽的提純方法她是知道的。
算是她會的為數不多的技能之一。
她打算自己搞出來,等到聲望積累到一萬的時候,她想換點其他東西。
比如水泥的制作方法,煉鋼的方法……
還有其他的急需物品,比如高產量的紅薯……
她要兌換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
因為只是實驗,找來的東西也不算多,一小撮的青鹽,這個主要是喬南枝打算拿來對比的。
只要提純后,品質能達到青鹽的程度。基本上就可以放心食用。
口感上依舊不太好,有些微微發苦,但至少對人體沒有太大的傷害。
井鹽弄來的稍微多一點,她嘗了嘗,品質還不錯,只是顆粒比較粗。
另外就是礦鹽。
這個是青陽縣最多的,也是她目前能夠掌控的鹽的來源。
她今天的目標,就是把礦鹽提純到能吃的程度。
先把像石頭一樣的礦鹽搗碎……
門外。
“你們說,大人在廚房里干啥呢?”
一群殘兵沒事可做,就是守在廚房門口。
“誰知道呢。”
眾人一頭霧水,按理說在廚房里除了煮飯,就沒有其他事可做了。
可大人貴為縣尊,還用得著親自下廚?
況且就算親自下廚,也沒必要把門關上啊?
直到張三他們搬了第一次糧食回來,見眾人全部都在廚房門口,罵了一句:“都杵在這里做什么,干不了重活,不知道掃掃院子嗎。”
“俺們在等著大人呢。”有人指了指廚房。
“大人在里面?”
“是的。”
“蠢死了。”張三笑罵:“沒看到大人都關上門了嗎?那就是不讓你們看,趕緊滾蛋。”
眾人一愣,好像是這個道理。
“走走走,去外面幫忙煮粥。”
“這群憨貨。”張三嘟囔著,又繼續跑去搬糧食。
好幾百袋呢,不多跑幾趟根本搬不完。
真是累并快樂著。
直到天色暗下來,外面來免費喝粥的百姓都已經散去的時候,喬南枝才打開廚房的門。
廚房外面,一群人在李謙的帶領下正眼巴巴的等著。
喬南枝一拍額頭:“本官忘了,你們還沒吃飯吧。”
“大人,也就您還沒吃,我們剛才跟外面的百姓一起喝了粥。”
“那就好,干體力活,一直餓著可不行,來,李謙,跟你說點事兒。”
喬南枝興沖沖的拿著自己已經總結好,實驗成功的提純步驟,把李謙叫了過來。
“看看,有什么疑問來問我。”說著打了個哈欠。
她今天整整實驗了好幾次,把找來的礦鹽全部都用完了,這是目前總結出來的最好的提純方法。
提純出來的品質,比現如今朝廷的青鹽還要好上許多。
幾乎跟后世的鹽沒什么區別。
自家大人關在廚房一整天倒騰出來的東西,李謙還是很重視的。
可看到制作方法的那一刻,他還是覺得低估了。
“大人……這……”李謙的聲音有些抖,手也抖。
他是讀書人,家中落魄之前也算得上寒門。
自然知道這意味著什么。
“我知道你很激動,但你先別激動。方法本官給了,你得帶人執行下去。”
“首先,明天就得趕緊召集民工,先把青陽縣的井鹽和礦鹽控制起來,這東西目前還是要咱們衙門來管。”
“大量開采,然后按照本官給的方法提純之后,由咱們的人售賣。”
“大人說的是。”李謙知道事情的嚴重性,連忙讓自己冷靜下來。
緊接著,兩個人又討論了鹽的售價,以及為了最大限度的保證每個人都能吃上鹽,要按人口購買等等細節。
這一討論,又是大半個時辰過去。
“大人您喝點粥。”張三緊趕慢趕的,給她現煮了碗粥。
看著這個雖然不認識字,但是還算靠譜的張三,喬南枝想了想:“你也別閑著,明天你也招一部分民工。”
“在主城區弄幾個廁所。”
“告訴百姓,以后誰在當街如廁,直接抓去當勞役。”
每次出去一不小心就踩到奧利給,簡直讓她忍無可忍。
農村暫時管不了,主城區還是要想辦法解決的。
“大人放心。”張三胸脯拍的梆梆響:“小的一定把這事給辦妥了。”
喬南枝想了想,交代:“記得把男女分開,建立男廁和女廁……”
大致交代了一下,喬南枝喝完了粥,在靖萱的伺候下洗漱完,趴在床上累得一動不想動。
第二天,她還在床上挺尸的時候,青陽縣已經熱鬧起來。
縣衙終于要征召民工了。
而且要的人數非常多,還沒說要干什么,大家都擠破了頭的報名。
就怕人數招夠了,輪不上自己。
并非他們思想覺悟有多高,實在是縣令大人承諾的白米飯太誘人。
短短一個時辰,就召集到三百民工,其中男人占據大多數。
“你要多少人?”李謙問張三。
按理說張三一個普通衙役,在縣衙分工不明確,大人不發話的情況下也歸他管,他直接做主分配就行了。
不過這人比較得大人看重,他還是問了一句。
“李大人,你看著給,這事也不急,早兩天晚兩天都成,別耽誤大人的大事就行,你能給我幾個人就給我幾個人。”
張三是莽,但不意味著他沒腦子。
人多了,他當然能盡快把事情辦好,可事情也分輕重緩急。
昨晚上大人和李謙討論的時候,他也在旁邊,自然知道此時鹽才是最重要的事。
當然得緊著李謙這邊。
更何況李謙到底是個讀書人,在大人最需要人的時候,人家投靠過來,以后肯定會越來越得到重用。
反觀他年齡也不小了,又不認識什么字。
以后也就是干干跑腿的活,不會有什么大出息。
一起為大人辦事,抬頭不見低頭見的,沒必要跟李謙弄的不愉快。
“那這樣,總共有二十七個女子,我把他們都給你。”李謙還是第一次指揮女子,他也不知道好不好管理。
這男男女女的一起干活,也不知道行不行,最好的方法是先分開。
女子人數也不多,給張三帶著去建廁所剛好合適。
“行。”張三也沒計較,女子力氣小。無非就是干活速度慢點。
“所有人都聽好了。”李謙雖是讀書人,但聲音卻不小。
“你們也知道,在這種年景,大人能給你們提供白米飯是多么的仁慈,要是換做別的縣太爺,指不定就要強征勞役。”
“爾等要記得大人的好。要是還敢偷奸耍滑,磨磨蹭蹭,別怪本官不客氣。”
“現在,男的跟我走,女的跟著張三。”
一行幾百人浩浩蕩蕩的離開。
他們要做的很多,首先得把無人管的鹽礦洞重新占據,派人日夜把守,開挖。
之后還要找場地,得按照大人給的方法弄出潔白的鹽。
不能再像以前,簡單搗碎之后食用。
“那啥,你們也跟俺走吧。”張三看著一群年齡跟他差不多的女子,也稍微有些不適應。
倒是這群女子,看起來比他還精干利落。
“這位大人,之前縣尊大人說不論男女都可以當民工我們才來的,當時說的是,只要是民工都可以吃干飯。”
“現在把咱們女人撇下了,那這干飯還給吃不?”
大家不在乎在哪里干活,干什么活,他們在乎的是,那大米還能不能吃上。
“當然,縣尊大人說的話能不算數?前提是你們不偷懶。”
“大人放心,我們在家干活不比男子差。”
“就是,我們比男子還勤快呢。”
很快,這群女子讓張三見識到了什么叫做比男人還能干。
之前他還覺得有夸大的成分,當他帶著二十幾個女人,向百姓借了工具,選好地方開始挖的時候。
他才知道,這是真能干。
幾乎不要他督促,就能干得特別好。
他讓歇會兒,人家都不聽。
第一次跟女人合作,順利的超出預期。
很快就到了正午的時候。
一群人正在揮汗如雨。
張三看到大人身邊的小丫頭過來就知道,飯熟了。
拍了拍手:“嫂子們別干了,歇會兒。”
“大人放心,我們不熱。”幾個女子頭都沒抬,繼續挖。
他們頂著家里人的反對,頂著不少人異樣的目光報名當了民工,可不想失去這個機會。
“吃完飯再干。“
吃飯?
這兩個字把正在干活的女人們聽懵了。
“這大中午的就吃?”
“不是晚上才吃嗎?”
張三解釋:“大人說了,一天兩頓,中午和晚上都吃。”
“還有這么好的事兒?”
不僅干活的女人們懵,就連旁邊街道上的其他人也懵。
之前說的民工能吃一碗干的,不摻沙子的大米飯,大家還以為一天就是一碗。
合著是一頓一碗!
“當然,干的都是體力活,不吃飽了怎么行。”張三想著自家大人的話,順嘴說了出來。
“快快快。咱們回去吃飽了,喝點水再過來。”
一聽能吃,大家也不再堅持,全部扛著鋤頭回到縣衙。
當廚房的人,每人給打了一碗冒尖的白米飯時,大家一邊吃一邊流下了幸福的淚水。
順便在心里感謝縣令大人的八輩祖宗。
于是,等喬南枝睡到下午才醒來的時候,看到不斷猛漲的聲望,人都懵了。
宿主:喬南枝
莊園:青陽縣
聲望:3846
金幣:0
已解鎖物品:小米(1金幣/噸)大米(1金幣/噸)
“小音,發生了什么?怎么一夜漲了三千多聲望?”
什么時候聲望這么好賺了?
小音:“宿主,是那些民工提供的,雖然每一次每人只提供一點。”
“但大家隔一會兒就感謝你一次,所以聲望長得很快。”
“恭喜宿主進一步獲得百姓愛戴,要再接再厲呀。”
喬南枝若有所思,果然,再好的承諾,都比不過實實在在拿到手的好處。
“大人你醒了,奴婢這就去給你打洗臉水。”靖萱吃完飯回來,看大人醒了,立馬又跑了出去。
不一會兒就端了盆溫水過來。
“這么開心?”小姑娘臉上的笑意讓喬南枝不由多看兩眼。
純粹,燦爛,仿佛能掃清一切陰霾。
“是呀是呀,很開心,大人您是不知道,現在老百姓的日子可好過了。”
“我父母……奴婢的父母之前都打算去弄觀音土充饑,現在成為了民工,都能吃上大米飯,這可是以前做夢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也就是大人您來了。我們才能過上這樣的好日子。”
“大人,您能不能一直當青陽縣的縣令呀,除了你,沒有人會對我們那么好了。”
看著她眼里的期盼,喬南枝點頭:“會的。”
青陽縣是系統綁定的莊園,她不會離開的。
“真的嗎?太好了!”
十歲的小姑娘還不懂,她家大人干的越好,就越容易升官,越容易離開這里。
她只知道,大人答應了,有這么好的大人在,父母就不用餓死,家里兩個妹妹也不會再被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