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韃虜,充當馬前卒???”
在朱標眼里,余閑號稱征兵幾十萬算是突發惡疾,沒想到眼睜睜看著病情加重。
“再希求功名利祿,吹牛也要有限度吧......”
朱標眉頭驟緊,同時看向父皇的臉色,誰知朱元璋一聽韃子就精神振奮,放棄余閑的事提都不提。
見太子朱標不動彈,朱元璋叱道:“你咋還杵著呢?”
“兒臣...兒臣遵旨。”
沒等朱標坐定提筆,隔壁老四率先打開話匣子。
“韃虜不能用!”朱棣很堅決地說。
“他們不把漢人當人,更別提南人了,殘害多少百姓,怎能指望韃虜盡心盡責?”
眼瞅著朱棣情緒不佳,余閑感覺牢友小弟實在太難帶,但還是耐著性子嘗試解釋。
“你說這些我都知道?!?/p>
“這不是要求淡忘歷史,而是要正視歷史?!?/p>
“啥時候的歷史...要讓我等無視父輩恩仇...余先生要不您再說明白點?”
余閑給對方倒了杯醒酒湯,一邊慢悠悠解釋道。
“過去,不少時代都有用異族充軍的慣例;
先拿唐朝舉例,從繁榮到衰落,唐代史書中都不乏異族士兵的身影,前人尚且知道這些人的好用,且應該多用,何況我輩后人?
異族軍不是沒有缺點,但和優點比起來,那就顯得微不足道了?!?/p>
“再說漢代,漢民族崛起,內部禮法和影響力雙開花,無數胡人眼光發饞,恨不得效仿?!?/p>
“胡人是饞制度嗎?那是饞大漢的銀子!
漢武帝多次對外用兵,為了減輕國民負擔,采取募兵制,發差旅費、伙食費,福利足以讓胡人口水流三尺。
茍利之徒,誰敢信任!”
余閑笑了笑:“就學兩句酸話,全用韃子身上了。”
“但你也別忘了,胡人為了這一口吃的,甘愿充當馬前卒、突騎兵,縱使面對同族人,也能保持意志堅定?!?/p>
“草原屬于韃虜,烈馬所過之處,是什么場景?”
朱棣恍然大悟,胡虜的能耐,他是知道的。
這些蠻人天生就長在馬背上,極擅致命打擊。
要是能利用這一點......
正好應了那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朱棣回過神來:“幸虧余先生不計較,愿意多說幾句,否則真要錯過良策。”
“你真服了?”余閑挑了挑眉,故意打趣道。
“這會兒不說我喝高了?”
“服服服!您瞧我這張嘴,酒后沒有把門的?!?/p>
只能說,朱棣虎是真的虎,服也是真的服。
此刻身為小弟看先生的眼神,都是充滿敬仰的。
旁聽室。
老朱和朱標目睹全程,大概齊明白了。
采取雇傭兵制,不僅能解決戰斗力,還能瓦解敵人內部。
朱元璋憋得難受,賭氣的說:“媽了個巴子的!看老四諂媚那樣!”
“平時一不念敬尊長,二不好好讀書,三不懂自省悔過,咱把鞭子掄冒煙了,他照樣是塊臭石頭!”
“好家伙,認了個小先生,突然轉性。”
“老大你說,在老四心里,誰的話更重要?”
朱標邊聽邊淺笑:“兒臣覺得,您的話是至理名言,老四不得不聽?!?/p>
“但余先生的話是春風細雨,老四愿意傾聽,這是好事呀!”
“不能引導學生向善、甚至口才拙劣的先生,要之何用?”
太子的小話一套一套的,只換來朱元璋威嚴的喝斥。
“就你會說,再亂走神,該將你好好罰一罰?!?/p>
...
想到招募草原游騎,為大明除掉最大強敵,朱棣立馬心花怒放。
可轉念一想,錢從哪兒來?
余先生剛才說,靠一口吃的,就能讓韃虜賣命。
他就放寬心了。
大明或許缺白銀,但還不至于缺一口糧食。
“良策已經出來,那咱們還等什么?該整理成冊,讓我爹遞交上去啊!”
“余先生覺得怎么樣?”
余閑嘆了口氣,用手指頭狠狠戳向對面的腦門:“不怎么樣!”
朱棣捂住頭,不明白又做錯什么了。
“先生!我讀書不多,腦子不如家中大哥開竅,但你也不能嫌棄我!”
“嫌棄,很他么嫌棄?!?/p>
余閑深吸口氣,再度睜眼時,眼神十分嚴肅:
“你記住了!不要為了打仗而打仗,要看時機,審得失?!?/p>
“要是因為大明能打,就貿然開啟大規模北伐,非長久之計?!?/p>
“以后你長大了,就算繼承你爹的位子,肯定也坐不安穩。
你一句話,千萬人往矣,職責何其重大!”
朱棣曾被父親說過,切忌好戰,只是當時脾氣太硬。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大明何時有安寧之日?”
余閑忍無可忍,原先也是為了學生的安危著想。
沒想到小弟這么難帶,累了,任其毀滅算了。
“我言盡于此,要是不信,當我沒說好了......”
“別別別,我聽!我聽!您是為學生好,這我心里明鏡似的?!?/p>
朱棣趕忙順著臺階下,主動起身翻動炭火,順便往余閑碟中夾了塊炙羊肉。
與此同時,臉上還掛著生硬的笑容。
“有事說事,用不著來這套。”
見余閑點破,朱棣索性攤牌了,啪地放下筷子。
“那我可就直說了,草原各部千千萬,咱非得用韃虜么?”
余閑隨意點點頭:“你懂什么,蒙元人最合適,若收編失敗再考慮其他人?!?/p>
合適.....
還是最合適的?
朱棣更加疑惑,這余先生真真是世外高人,但也許是喝高的高!
“求先生指點!”
“這個好說?!庇嚅e坦白說:“草原各部并非擰成一股繩,光是他們自己人都快打出火星子?!?/p>
“蒙元韃子,一方面被漢室攻打,另一方面也被前元朝廷壓制?!?/p>
“世人只知,元朝貫徹百年的四等人制,除了將南宋漢人踩在腳底,殊不知過去百年,草原蒙人也生不如死?!?/p>
“當然,也有富得流油的蒙元人,但你必須是成吉思汗的血脈?!?/p>
“其他蒙元人,名不正則言不順,日子過得...比漢人都不如。”
“這些本該自由的牧民,被隨意典賣、擄掠,甚至連妻子也被充奴。”
“元朝執政者漠視風氣,直至泛濫成災......”
余閑淡淡地說,語氣雖然輕松,但細細看每一個字仿佛都透著血腥味。
就在此時,朱棣提出反問。
“不對啊,我怎么記得韃子有許多軍戶,日子過得能有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