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kwgc"></ul>
    <li id="akwgc"></li>
    <ul id="akwgc"></ul>
  • <strike id="akwgc"><s id="akwgc"></s></strike>
    <th id="akwgc"><menu id="akwgc"></menu></th>
    
    <strike id="akwgc"><nav id="akwgc"></nav></strike>
    <strike id="akwgc"></strike>
    <strike id="akwgc"></strike>
  • 精彩小說盡在靜閱文字網! 手機版

    您的位置 : 靜閱文字網 > > 祁同偉:穿越南朝大梁改革江州_精選章節

    精選章節

    發表時間: 2025-05-18 06:17:17

    1 江州新主建康城的春雨淅淅瀝瀝地下著,打濕了青石板鋪就的街道。

    祁同偉猛地睜開眼睛,一陣劇烈的頭痛襲來,仿佛有人用鐵錘敲擊他的太陽穴。

    他下意識地抬手想揉一揉額頭,卻看到一只陌生的手——修長白皙,指甲修剪得圓潤整齊,

    手腕上戴著一枚精致的玉鐲。"這是......"他喉嚨干澀,聲音嘶啞。"王爺醒了!

    "一個清脆的女聲在耳邊響起,"奴婢這就去請太醫。"王爺?祁同偉強撐著坐起身,

    發現自己躺在一張雕花大床上,四周帷幔低垂,房間陳設古色古香。

    他低頭看了看自己身上的白色中衣,又摸了摸臉——這不是他的身體。記憶如潮水般涌來。

    孤鷹嶺的槍聲,冰冷的雨水,還有那刻骨銘心的絕望。他應該已經死了,

    可是現在......"王爺,您感覺如何?"一位須發皆白的老者快步走入,

    身后跟著幾名侍女,"您昏迷了三日,可把老臣急壞了。

    同偉——現在他明白自己應該是占據了某個古代王爺的身體——強自鎮定地點點頭:"無妨,

    只是有些頭暈。""王爺前日在獵場墜馬,能這么快醒來已是萬幸。

    "老者一邊為他診脈一邊說道,"陛下十分擔憂,已派人來詢問多次。"陛下?哪個朝代?

    祁同偉心中警鈴大作,但面上不露分毫。他需要盡快弄清自己的身份和所處的時代。

    待太醫退下后,他喚來那個最先發現他醒來的侍女:"我有些記不清近日的事了,

    你把重要的事情說與我聽聽。"侍女驚訝地看了他一眼,

    但很快低頭應是:"王爺前日奉詔入宮,陛下任命您為江州刺史,三日后啟程赴任。

    回府后您去西郊獵場散心,

    不料馬匹受驚......"通過侍女的敘述和隨后幾天的暗中觀察,

    祁同偉終于拼湊出了自己的新身份——他是南朝梁豫章郡王蕭歡,梁武帝蕭衍的嫡長孫,

    已故昭明太子蕭統的嫡長子。現在是梁大同六年,公元540年。

    "真是荒謬......"夜深人靜時,蕭歡(從現在起,

    他將以這個名字生活)獨自站在庭院中望著明月。前世他是漢東省公安廳廳長,

    政法系高材生,卻在權力斗爭中敗北,最終在孤鷹嶺飲彈自盡。

    如今上天給了他重活一次的機會,卻把他扔到了南北朝這個亂世。夜風吹拂著他的衣袖,

    帶來一絲涼意。蕭歡深吸一口氣,平復心緒。既然命運如此安排,他必須好好利用這次機會。

    前世的政治經驗和公安系統的工作經歷,或許能在這個時代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三日后,

    蕭歡啟程前往江州(今江西九江一帶)。臨行前,梁武帝在太極殿召見了他。"歡兒,

    江州乃重鎮,北臨魏境,西接湘州,位置險要。"年近八十的梁武帝雖然精神矍鑠,

    但眼中已顯疲態,"你父親若在,看到你如今獨當一面,定會欣慰。

    "蕭歡恭敬行禮:"孫兒必不負皇祖父所托。"離開建康時,

    蕭歡的隊伍浩浩蕩蕩——王府屬官、侍衛、仆役足有二百余人。他坐在馬車中,

    透過紗簾看著漸漸遠去的都城,心中百感交集。前世他出身寒門,

    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爬上高位;今生卻成了皇親貴胄,起點高得令人咋舌。

    但權力場的游戲規則,古今并無二致。半月后,隊伍抵達江州治所潯陽城。

    當地官員早已在城外十里長亭相迎。蕭歡換上官服,戴上進賢冠,氣度威嚴地接受眾人拜見。

    "下官江州長史鄭元,拜見王爺!"一位五十余歲的官員上前行禮,態度恭敬卻不諂媚。

    蕭歡目光微閃。前世在公安系統多年,他練就了識人的本領。這位鄭長史眼神清明,

    舉止有度,應是可用之才。"鄭長史不必多禮。"蕭歡虛扶一把,"本王初來乍到,

    還望諸位同僚多多輔佐。"入城后,蕭歡并未急著召見各級官員,而是換上便服,

    帶著幾名親信侍衛微服私訪。這是他前世當公安廳長時養成的習慣——想要了解真實情況,

    就不能只看下面人準備好的報告。潯陽城作為江州首府,本應繁華富庶,

    但蕭歡所見卻令人憂心。市集上商販稀少,百姓面有菜色;城北的貧民區更是污水橫流,

    孩童瘦骨嶙峋。更令他震驚的是,官府糧倉附近竟有饑民聚集,被持械衙役驅趕。"王爺,

    天色已晚,該回府了。"侍衛小聲提醒。蕭歡點點頭,心中已有計較。

    前世他從基層民警做起,深知民生疾苦;如今作為一方刺史,必須盡快改變這種狀況。

    回到刺史府,蕭歡連夜召見鄭元。"鄭長史,本王今日在城中看到不少饑民,

    江州今年收成不好嗎?"鄭元面露難色:"回王爺,江州去歲確實遭了旱災,

    但饑荒主因不在天災,而在人禍。"他壓低聲音,"前任刺史王大人與本地豪強勾結,

    強征暴斂,百姓不堪重負......"蕭歡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

    這種情況他太熟悉了——官商勾結,欺壓百姓,在前世的反腐工作中屢見不鮮。

    "可有賬冊記錄?"鄭元猶豫片刻,從袖中取出一本冊子:"下官暗中記錄了部分證據,

    但王大人背景深厚,與建康某些大人物關系密切......"蕭歡接過賬冊,快速瀏覽。

    數字觸目驚心——僅去年一年,被貪污的官糧就達五萬石,足夠十萬百姓吃一個月。

    "鄭長史做得很好。"蕭歡合上冊子,"此事本王會處理。從明日起,開倉放糧,救濟災民。

    "鄭元大驚:"王爺,未經朝廷允許私自開倉,這可是大罪!

    "蕭歡淡淡一笑:"本王奉旨鎮守江州,遇災荒開倉賑濟,正是分內之事。若有責任,

    本王一力承擔。"次日,江州官倉前搭起了粥棚。消息傳開,饑民從四面八方涌來。

    蕭歡親自到場監督,確保糧食真正發到百姓手中。"王爺仁德!"一位白發老者跪地叩首,

    老淚縱橫。蕭歡扶起老人,心中感慨萬千。前世他為了上位不擇手段,

    最終走上不歸路;今生既然重活一次,總要為百姓做些實事。然而,

    賑災行動很快遇到了阻力。第三天清晨,蕭歡接到報告,說有一伙黑衣人襲擊了城西的粥棚,

    打傷差役,搶走了糧食。"果然來了。"蕭歡冷笑。他早已料到會有人阻撓,提前做了布置。

    "讓周校尉帶人去查,重點查查城西林家。"林家是江州最大的豪強,

    家主林豹與前任刺史關系密切,掌控著江州近半的私鹽買賣。前世辦案的經驗告訴蕭歡,

    這種地頭蛇絕不會坐視新官動搖他們的利益。當天下午,

    周校尉帶回了一個滿身是血的年輕人。"王爺,此人招認是林家護院,奉林豹之命破壞粥棚。

    "蕭歡盯著這個瑟瑟發抖的年輕人,突然問道:"你家中可有老母?"年輕人一愣,

    隨即淚流滿面:"小的...小的有六十歲老母臥病在床...""給他包扎傷口,

    再給他十兩銀子。"蕭歡對周校尉說,"然后放他回去告訴林豹,

    本王明日午時在刺史府等他。若不來......"他眼神一冷,"本王就帶兵去'請'他。

    "周校尉領命而去。鄭元憂心忡忡地勸道:"王爺,林家在朝中有人,不宜硬碰硬啊。

    "蕭歡搖頭:"鄭長史,你可知為何貪官污吏屢禁不止?

    就是因為太多人顧忌他們的'背景'。本王偏不信這個邪。"他鋪開江州地圖,

    指著幾處關鍵位置:"從明天起,在這些要道設卡嚴查私鹽。同時張貼告示,

    鼓勵百姓舉報貪官污吏,凡證據確鑿者,賞銀十兩。

    "鄭元目瞪口呆:"這...這會觸動太多人的利益...""正是要觸動他們。

    "蕭歡目光堅定,"江州積弊已深,不下猛藥難以根治。本王自有分寸。"當晚,

    蕭歡獨坐書房,提筆寫下一封密信,派人快馬送往建康。

    信中詳細匯報了江州的情況和他的施政計劃,特別強調了他準備整頓吏治、打擊豪強的決心。

    他知道,在梁武帝面前,必須爭取主動。寫完信,蕭歡走到窗前,望著滿天星斗。

    前世的政治經驗告訴他,改革必然會遭遇阻力,但若能取得皇帝支持,事情就會順利得多。

    而作為皇孫,他在這方面有著天然優勢。"這一次,我不會再走錯路了。

    "蕭歡輕聲對自己說。權力可以為民所用,而非僅為己謀。在這個亂世,

    他或許真能做出一番事業,既實現自我價值,又造福一方百姓。次日午時,

    林豹果然來到刺史府。這個滿臉橫肉的豪強表面恭敬,眼中卻藏著不屑。"王爺召見,

    小的豈敢不來?只是不知王爺有何指教?"蕭歡沒有立即回答,而是慢條斯理地品著茶,

    讓林豹站了足足一刻鐘。這是心理戰術,前世審訊嫌疑人時常用。"林員外,

    "蕭歡終于開口,"本王聽說你在江州頗有威望,連前任刺史都要看你臉色行事?

    "林豹臉色一變:"王爺明鑒,這是有人污蔑小的!

    小的不過做些小本買賣......""是嗎?"蕭歡突然拍案而起,

    "那昨日襲擊粥棚之事,你又作何解釋?"林豹還想狡辯,

    蕭歡已經將一份供詞扔在他面前:"你的護院已經招認,還要本王把人也帶來對質嗎?

    "面對鐵證,林豹終于慌了神:"王爺饒命!

    小的是一時糊涂......"蕭歡冷冷地看著他:"林豹,本王給你兩條路。

    一是依法嚴辦,按梁律,破壞賑災當處流刑;二是你配合本王整頓江州,

    退還這些年強占的民田,補交偷漏的稅款。"林豹面如土色,權衡再三,最終選擇了后者。

    當林豹灰溜溜地離開后,鄭元忍不住贊嘆:"王爺高明!不費一兵一卒就制服了這地頭蛇。

    "蕭歡卻無喜色:"這只是開始。傳令下去,三日后召集江州所有七品以上官員,

    本王要親自訓話。"在前世,祁同偉深知反腐必須形成震懾。單獨處理一兩個案例遠遠不夠,

    必須讓整個官僚系統感受到壓力。而今作為豫章王兼江州刺史,他有了更大的操作空間。

    三日后的大會上,蕭歡沒有講什么冠冕堂皇的大道理,而是直接宣布了三件事:第一,

    設立舉報箱,鼓勵百姓監督官員;第二,組建巡察組,定期檢查各縣政務;第三,

    實行官員考核,政績優異者提拔,貪腐無能者嚴懲。"諸位,"蕭歡環視在場官員,

    "江州積弊已久,本王奉皇命前來整頓。愿意配合的,本王自當重用;阻撓改革的,

    休怪本王不講情面。"會場鴉雀無聲。蕭歡知道,他的強硬姿態會讓一些人不滿,

    但亂世用重典,非常時期必須采取非常手段。散會后,

    蕭歡留下了幾個看起來正直能干的官員,詳細詢問江州情況。通過他們,

    他了解到江州不僅吏治腐敗,還面臨著北魏的軍事威脅和頻繁的水患。"王爺,

    最緊迫的是春汛將至,潯陽城南的堤壩年久失修,一旦決堤,半個江州都會受災。

    "一位名叫陳慶的縣令憂心忡忡地說。蕭歡立即決定次日親自視察堤壩。

    他前世參與過抗洪搶險,知道水利工程的重要性。第二天,站在搖搖欲墜的堤壩上,

    蕭歡眉頭緊鎖。這堤壩明顯偷工減料,根本擋不住大洪水。"立刻征調民夫,加固堤壩。

    "他下令道,"所需錢糧從本王的俸祿中支取。"陳縣令驚訝道:"王爺,

    這...這怎么行?""百姓性命攸關,豈能計較這些?"蕭歡斬釘截鐵地說,

    "同時徹查當年修建堤壩的官員和工匠,若有貪腐,嚴懲不貸!"在蕭歡的親自監督下,

    堤壩加固工程迅速展開。他每天都到現場查看進度,有時甚至親自參與勞動。

    百姓們看到堂堂王爺如此親民,紛紛主動加入工程,士氣高漲。十日后,當春雨連綿而至時,

    新加固的堤壩穩穩地擋住了上漲的江水。潯陽城南的數萬百姓免于水患之苦。

    "王爺救了我們的命啊!"百姓們自發聚集在刺史府前跪謝。蕭歡站在臺階上,

    看著這些樸實的百姓,心中涌起一種前所未有的滿足感。前世他追逐權力,

    卻迷失了自我;今生他運用權力為民辦事,反而找到了真正的價值。

    就在江州新政初見成效之際,建康的使者到了——梁武帝對蕭歡的施政表示贊賞,

    并賜下黃金百兩以示鼓勵。但使者也私下透露,朝中已有人對蕭歡的"激進改革"表示不滿。

    蕭歡謝恩后,獨自在書房沉思。他知道,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還難,

    江州的改革必然會招致既得利益者的反撲。但有了皇帝的支持,他至少暫時站穩了腳跟。

    "接下來,該發展經濟了。"蕭歡鋪開江州地圖,開始規劃水利工程和商路。

    前世他雖然主攻政法,但也涉獵過經濟學。在這個農業社會,水利是農業的命脈,

    而暢通的商路則能促進貿易繁榮。他召來鄭元和陳慶,詳細講解了自己的計劃:疏通河道,

    修建灌溉系統;整修官道,設立驛站;減免商稅,吸引各地商人來江州交易。"王爺,

    這些都需要大量錢糧啊。"鄭元為難地說。

    錢糧來源有三:一是追繳的贓款;二是本王向皇祖父申請的專項撥款;三是向本地富戶募捐。

    "他頓了頓,"至于募捐對象,就從林家開始吧。"鄭元會意地笑了。林豹把柄在手,

    不得不"自愿"捐出大筆錢財。隨著各項措施的逐步實施,江州的面貌開始發生變化。

    吏治清明帶來了公信力,水利建設保障了農業生產,商業繁榮增加了稅收。半年后,

    江州不僅解決了饑荒問題,府庫還有了盈余。這一日,蕭歡正在批閱公文,

    鄭元匆匆來報:"王爺,北邊傳來消息,魏國大將高歡病逝,其子高澄繼位,魏國內部不穩!

    "蕭歡猛地抬頭,眼中精光閃爍。作為穿越者,

    他清楚這段歷史——北魏將分裂為東魏和西魏,南北朝對峙的局面會更加復雜。而這,

    對梁國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加強邊境防務,同時秘密派人潛入魏國,收集情報。

    "蕭歡下令道。前世的反間諜工作經驗讓他深知情報的重要性。2 江州新政大同七年春,

    潯陽城外的桃花開得正艷。蕭歡站在修繕一新的城墻上,望著城外繁忙的官道。

    一年前剛到時,這條路上行人稀少,商旅絕跡;如今卻是車馬絡繹不絕,

    挑擔的農夫、趕車的商販川流不息。"王爺,這是上月的賦稅賬冊。

    "鄭元捧著厚厚的竹簡走來,臉上帶著掩不住的笑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三成。

    "蕭歡接過賬冊,快速瀏覽著上面的數字。前世的財務管理經驗讓他對數字異常敏感。

    "還不夠。"他合上賬冊,"江州地處長江要沖,本該是商貿重鎮。傳我命令,從下月起,

    入城商稅再減半。"鄭元瞪大眼睛:"王爺,這...州府開支日益增加,

    再減稅恐怕...""放水養魚,鄭長史。"蕭歡微微一笑,"稅低了,來的商人就多,

    總量反而會增加。再者,商人多了,客棧、酒肆、車馬行的生意都會好起來,

    這些行業的稅收也會增長。"這是現代經濟學中最基本的"拉弗曲線"原理,

    但對南北朝時期的官員來說,卻是聞所未聞的新思路。鄭元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雖然不能完全理解,但過去一年的事實證明,王爺的決策總是對的。回到刺史府,

    蕭歡召集了幾名心腹官員。自從上任以來,

    他逐步在江州官僚系統中篩選出了一批能干實事的官員,這些人大多出身寒門,

    沒有世家大族的背景,卻有著樸素的為民之心。"諸位,江州民生已初步改善,

    但還遠遠不夠。"蕭歡指著墻上新繪制的江州地圖,"接下來我們要做三件事:第一,

    疏通河道,修建灌溉水渠;第二,設立官營作坊,生產瓷器、絲綢;第三,組建商隊,

    與蜀地、嶺南通商。"官員們面面相覷。一位年長的司倉參軍忍不住問道:"王爺,

    這些都需要大量錢糧,府庫雖然好轉,但恐怕難以支撐啊。

    "蕭歡早有準備:"錢糧來源有三。其一,我已奏請皇祖父,

    獲準截留江州兩年賦稅自用;其二,清查豪強侵占的官田,收回后出租給無地農民,

    租金充公;其三..."他頓了頓,"實行鹽鐵專賣。""鹽鐵專賣?"眾人嘩然。

    鹽鐵歷來由民間經營,官府只收取稅賦。"正是。"蕭歡解釋道,"鹽鐵乃民生必需,

    利潤豐厚。若由官府專營,既可穩定價格,又能增加收入。

    我已命人在廬山腳下發現一處鐵礦,可即日開采。"這是蕭歡深思熟慮的決定。

    前世他研究過漢武帝的鹽鐵專賣政策,知道這是快速增加財政收入的有效手段。

    在南北朝亂世,強大的財力是立足的根本。會議結束后,蕭歡留下鄭元和陳慶,

    詳細商討鹽鐵專賣的具體方案。他特別強調要合理定價:"鹽價不能太高,

    否則百姓吃不起;也不能太低,否則無利可圖。鐵器價格要區分農具和兵器,農具從廉,

    兵器從貴。"陳慶一邊記錄一邊感嘆:"王爺考慮之周詳,下官佩服。

    只是...此舉必會得罪那些鹽鐵商人。""無妨。"蕭歡眼中閃過一絲銳利,

    "本王已查清,江州三大鹽商都與前任刺史有勾結,囤積居奇,哄抬鹽價。

    正好借此機會收拾他們。"三日后,江州頒布《鹽鐵專賣令》,

    同時派兵查封了幾大鹽商的倉庫。不出所料,鹽商們立刻鬧了起來,

    其中勢力最大的周氏家主周閔更是直接闖進刺史府理論。"王爺!我周家經營鹽業三代,

    從未違法,為何查封我家鹽倉?"周閔四十出頭,一身錦袍,滿臉憤懣。

    蕭歡不慌不忙地拿出一本賬冊:"周家主,去歲江州大旱,你囤鹽不賣,導致鹽價暴漲十倍,

    百姓淡食,可有此事?"周閔臉色一變:"商賈買賣,價高者得,此乃常理...""常理?

    "蕭歡冷笑一聲,又拿出幾頁紙,"那你勾結前任刺史王大人,打壓其他鹽商,壟斷市場,

    這也是商賈常理?還有,你去年賣給北魏的五百石鹽,可有朝廷批文?"周閔面如土色,

    撲通一聲跪下:"王爺饒命!小的...小的一時糊涂...""周閔,本王給你兩條路。

    "蕭歡居高臨下地看著他,"一是按《梁律》處置,

    私通敵國當處斬刑;二是交出鹽業經營權,配合官府專賣,本王可保你性命,

    甚至給你個官營作坊的管事之職。"威逼利誘之下,周閔選擇了后者。

    其他鹽商見勢力最大的周家都已屈服,紛紛低頭。短短一月間,江州鹽鐵業順利收歸官營。

    蕭歡親自設計了鹽場的生產流程,借鑒現代流水線理念,將曬鹽、粉碎、包裝等工序分開,

    效率提高了三倍。他又從系統中挑選精明能干的吏員負責銷售,

    確保鹽價穩定在百姓可承受的范圍。鐵礦業進展更為順利。廬山鐵礦投產后,

    蕭歡招募流民為礦工,給予優厚待遇。他還改進了冶煉技術,采用水力鼓風,

    大大提高了鐵產量。"王爺,第一批農具已經打造完成。

    "負責鐵器作坊的工曹參軍興奮地報告,"按照您的圖紙,新式犁頭比舊式輕便許多,

    但更加鋒利耐用。"蕭歡滿意地點點頭。這些農具是他根據現代農業機械原理簡化的,

    雖然遠比不上拖拉機,但比南北朝時期的原始農具先進不少。

    隨著鹽鐵專賣的推行和商業的繁榮,江州府庫日漸充盈。

    蕭歡將大部分收入投入到水利建設中,親自督導開挖了三條主要灌溉渠道,

    使萬頃旱地變為良田。這一日,蕭歡正在田間查看新式農具的使用效果,

    一名侍衛快馬趕來:"王爺,邊境急報!北魏大將侯景叛亂,攻占了懸瓠城,魏國大亂!

    "蕭歡心頭一震。侯景之亂!這段歷史他再熟悉不過了。在前世讀過的史書中,

    侯景叛魏降梁后又反叛,幾乎滅亡梁國。如今他身處這個時代,必須未雨綢繆。"傳令,

    即刻加強邊境防務,所有關隘增派兵力。"蕭歡翻身上馬,"回府!"回到刺史府,

    蕭歡連夜召開軍事會議。江州地處梁魏交界,一旦北魏內亂,流寇亂兵很可能南下劫掠。

    "王爺,江州兵力不足,是否向朝廷請求增援?"江州司馬擔憂地問。

    蕭歡搖頭:"遠水難救近火。傳我命令:第一,征召退役士兵組建鄉勇;第二,加固城墻,

    儲備守城器械;第三,派出斥候,密切關注魏境動向。

    "前世參與過特警訓練和反恐演習的經歷,讓蕭歡對軍事組織有著超越時代的理解。

    他親自設計了城防改進方案,在城墻關鍵位置增設箭樓;又借鑒現代民兵制度,

    將鄉勇按村編排,定期訓練。一個月后,北魏內亂的消息不斷傳來。

    侯景叛軍與魏軍主力在河南激戰,大量難民南逃。蕭歡下令開放邊境,接納流民,

    但嚴加盤查,防止奸細混入。"王爺,流民中多有壯丁,不如挑選精壯者編入軍中?

    "周校尉建議道。蕭歡卻另有打算:"不,將他們安置在荒地開墾。發給種子農具,

    三年免租。"他深知,亂世之中,民心比兵力更重要。正當蕭歡忙于應對北魏危機時,

    建康來了使者——一位姓李的太監奉皇命前來"犒軍"。"豫章王接旨!

    "李太監尖細的聲音在刺史府大堂回蕩。蕭歡跪接圣旨。梁武帝對他在江州的政績表示嘉許,

    特賜黃金百兩、錦緞五十匹。但圣旨中也含蓄地提醒他不要"專權擅政",

    顯然朝中有人對他的改革不滿。"王爺,陛下還命咱家留在江州,協助軍務。"宣旨后,

    李太監笑瞇瞇地說。蕭歡心中一凜。什么"協助",分明是監視。

    但他面上不露分毫:"有李公公相助,本王求之不得。"當晚,蕭歡設宴款待李太監。

    酒過三巡,李太監借著酒意說道:"王爺在江州大展拳腳,朝中可是議論紛紛啊。

    有人說您招兵買馬,意圖...""意圖什么?"蕭歡眼神一冷。李太監自知失言,

    連忙改口:"都是些閑言碎語,王爺不必在意。

    不過...鹽鐵專賣確實觸動了不少人的利益..."蕭歡明白了。

    江州的改革動了朝中權貴的奶酪,這些人正通過太監向自己施壓。他微微一笑,

    從袖中取出一個小錦盒:"李公公遠道而來,一點小小心意,不成敬意。"李太監打開盒子,

    里面是一對晶瑩剔透的玉璧,價值不菲。他頓時眉開眼笑:"王爺太客氣了!

    ""江州小地方,沒什么好東西。"蕭歡故作謙虛,

    "不過最近官營造紙坊新出了一種'金花紙',倒是別致。公公回京時,

    不妨帶些回去獻給皇祖父。"賄賂加人情,雙管齊下。果然,李太監的態度明顯軟化,

    接下來的日子雖然仍在刺史府"協助"軍務,但不再處處掣肘。半月后,

    邊境急報傳來:北魏一支潰軍約三千人突破邊境,正向潯陽方向襲來!"王爺,

    城中守軍僅兩千,是否閉城堅守?"江州司馬焦急地問。蕭歡沉思片刻,搖了搖頭:"不,

    主動出擊。""這...兵力懸殊啊!""兵不在多,在精;將不在勇,在謀。

    "蕭歡胸有成竹,"魏軍乃潰敗之師,饑疲交加,不足為懼。"他當即點齊一千精兵,

    親自率領出城迎敵。臨行前,李太監驚慌失措地攔住他:"王爺萬金之軀,豈可親臨險地?

    若有閃失,咱家如何向陛下交代?"蕭歡大笑:"公公放心,本王自有分寸。

    還請公公在城樓上觀戰,看本王如何破敵!"魏軍果然如蕭歡所料,雖人數占優,

    但隊形散亂,士氣低落。蕭歡將部隊埋伏在一處山谷兩側,待魏軍進入伏擊圈后,一聲令下,

    滾木礌石齊發,箭如雨下。魏軍大亂之際,蕭歡親率三百精銳從側翼殺出,直取敵軍主將。

    前世特警的格斗訓練此刻派上了用場,他手持長劍,身先士卒,所向披靡。"梁軍威武!

    王爺威武!"江州士兵見主帥如此勇猛,士氣大振,喊殺聲震天動地。不到一個時辰,

    戰斗結束。魏軍死傷數百,余眾潰散逃回北岸。蕭歡下令停止追擊,救治傷員,

    甚至對俘虜的魏軍也給予優待。"為何不乘勝追擊?"回城后,周校尉不解地問。

    "窮寇莫追。"蕭歡解釋道,"這些魏兵也是被迫從軍,殺之無益。不如放他們回去,

    宣揚我梁軍威德。"這一仗規模不大,但意義重大。江州軍以少勝多,重創魏軍,

    邊境為之震動。更關鍵的是,蕭歡"儒將"之名開始傳開——一個文官出身的王爺,

    竟有如此軍事才能!慶功宴上,李太監對蕭歡的態度徹底改變,連連敬酒:"王爺文武雙全,

    真乃國之棟梁!咱家回京后,定當如實稟報陛下。"蕭歡謙遜地笑笑,心中卻明白,

    這次勝利不僅鞏固了他在江州的地位,更為他在梁武帝心中加了分。在這個亂世,

    軍功是最硬的資本。送走李太監后,蕭歡繼續加強江州防務。他借鑒現代軍事理念,

    改革了軍隊編制和訓練方法,又改良了武器裝備。特別值得一提的是,

    他設計的"連弩車"一次可發二十箭,威力驚人。與此同時,江州的經濟建設也未放松。

    官營作坊生產的瓷器、絲綢品質優良,

    通過長江水路遠銷各地;鹽鐵專賣政策使府庫收入持續增長;農業連年豐收,百姓安居樂業。

    蕭歡還做了一件在當時看來頗為超前的事——興辦教育。他在潯陽城建了一座"豫章書院",

    招收寒門子弟入學,親自講授經史子集,偶爾也會融入一些現代思想和科學常識。"王爺,

    這些貧寒學子,將來真能成為國之棟梁嗎?"鄭元看著書院中埋頭苦讀的年輕學子,

    有些懷疑。蕭歡意味深長地說:"鄭長史,英雄不問出處。這些寒門子弟無世家可依,

    只能靠真才實學。假以時日,必成大器。"他心中早有盤算。在這個門閥制度森嚴的時代,

    寒門士子是最好的人才庫。他們沒有世家大族的背景,一旦被提拔,必然對自己忠心耿耿。

    大同八年春,蕭歡接到梁武帝詔書,命他回京述職。此時距他離京已有兩年,

    江州面貌煥然一新,從曾經的貧瘠邊州變成了富庶之地。臨行前,

    蕭歡秘密召見了幾個最信任的部下:"本王此去建康,短則一月,長則半年。江州事務,

    就拜托諸位了。""王爺放心,下官等必竭盡全力,不負所托。"鄭元代表眾人表態。

    蕭歡點點頭,又低聲囑咐:"特別注意北魏動向。侯景此人反復無常,若來投我大梁,

    務必警惕。"夜色中,一隊輕騎悄然離開潯陽城,向建康方向疾馳而去。蕭歡騎在馬上,

    望著滿天星斗,心潮起伏。此次回京,等待他的不僅是述職,還有復雜的朝堂斗爭。

    作為前太子之子,他的身份本就敏感,如今又在江州做出成績,必然會引起各方勢力的關注。

    "建康,我回來了。"3 建康風云建康城的初夏,秦淮河上畫舫如織。

    蕭歡站在御賜的樓船上,望著兩岸繁華景象,恍如隔世。

    兩年前他離京時還是個默默無聞的郡王,如今歸來已是政績斐然的江州刺史,

    朝野矚目的對象。"王爺,前面就是朱雀航了。"侍衛小聲提醒,

    "禮部的官員已在碼頭等候。"蕭歡收回思緒,整了整衣冠。

    進京前他做足了功課——建康朝局、各方勢力、近期大事都了然于胸。

    前世從政的經驗告訴他,京城的水比江州深得多,稍有不慎就會萬劫不復。樓船靠岸,

    禮部侍郎崔皓帶著一眾屬官迎上前來:"下官奉旨迎接豫章王。陛下口諭,王爺舟車勞頓,

    今日先回府休息,明日辰時太極殿覲見。"蕭歡敏銳地注意到崔皓眼中的復雜神色。

    崔家是太子蕭綱的姻親,這位崔侍郎表面恭敬,實則疏離。

    他不動聲色地回禮:"有勞崔侍郎。"豫章王府早已打掃一新。蕭歡剛安頓下來,

    就有仆役通報:"王爺,江州鄭長史派快馬送來的密信。"蕭歡展開絹信,眉頭漸漸皺起。

    鄭元在信中報告,北魏內亂加劇,東魏實際掌權者高澄被刺殺,其弟高洋繼位,

    可能很快會篡位稱帝。更令人擔憂的是,叛將侯景派人秘密接觸梁朝邊境守將,

    似有投誠之意。"果然和歷史記載一致..."蕭歡低聲自語。他前世讀過這段歷史,

    侯景投降梁朝后又舉兵反叛,釀成"侯景之亂",幾乎滅亡梁國。如今他身處這個時代,

    必須設法改變這一結局。沉思間,又有人來報:"王爺,侍中王大人來訪。"蕭歡眼前一亮。

    王侍中名王亮,是他父親昭明太子的舊部,在朝中德高望重。此人來訪,必能提供寶貴信息。

    "快請!"王亮年近六旬,須發花白,但精神矍鑠。寒暄過后,

    他壓低聲音道:"王爺此次回京,需格外小心。太子一系對您江州政績頗為忌憚,

    恐有不利之舉。"蕭歡為他斟茶:"還請王公明示。""明日朝會,陛下會讓您述職。

    太子已安排人在您匯報后提出幾個難題,意在讓您出丑。"王亮憂心忡忡,

    "特別是關于邊防守備之事,老將軍韋睿可能會當眾考校。"韋睿是梁朝名將,

    年過七旬仍掌兵部大權,素以嚴厲著稱。蕭歡心下了然,這是太子一系設下的"考題陷阱"。

    "多謝王公提醒。"蕭歡真誠道謝,又從案下取出一卷畫軸,"這是江州特產的金花紙,

    不成敬意。"王亮會意一笑,接過畫軸時低聲道:"王爺明日若應對得當,

    或許會有意外收獲。陛下近來對太子...頗為失望。"送走王亮,蕭歡在書房踱步至深夜。

    他必須為明天的朝會做足準備,既要展現才能,又不能鋒芒太露;既要獲得皇帝賞識,

    又不能引起太子過度警惕。這種微妙的平衡,前世他在漢東官場早已習以為常。次日清晨,

    蕭歡換上朝服,乘馬車前往臺城。建康宮城巍峨壯麗,太極殿前百官肅立,氣氛莊嚴肅穆。

    "宣豫章王蕭歡覲見!"隨著太監尖細的傳喚聲,蕭歡穩步走入大殿,

    向御座上的梁武帝行大禮:"臣蕭歡拜見陛下,愿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平身。

    "梁武帝的聲音雖顯蒼老但中氣十足,"歡兒在江州兩年,朕甚是想念。聽聞江州大治,

    百姓安居,可有此事?"蕭歡恭敬答道:"托陛下洪福,江州確有小成。

    去歲賦稅比臣到任時增五成,新增墾田萬頃,官倉積谷可供全州三年之用。

    "殿中響起一陣低聲議論。這樣的政績在梁朝各州中堪稱翹楚。"好!好!

    "梁武帝滿意地捋須微笑,"詳細道來。"蕭歡早有準備,

    從懷中取出一本奏折:"臣已寫成《江州治理方略》,請陛下御覽。"接著,

    他簡明扼要地匯報了鹽鐵專賣、水利建設、招撫流民等政策,

    特別強調了這些措施如何增加國庫收入。正當他匯報時,

    眼角余光瞥見太子蕭綱面色陰沉地站在御座左側,而右側的臨川王蕭宏則頻頻點頭。

    梁朝皇室內部的派系斗爭,已初現端倪。"豫章王治政有方,朕心甚慰。"梁武帝看完奏折,

    環視群臣,"諸卿可有疑問?"果然,兵部尚書韋睿出列:"老臣有一事請教豫章王。

    江州北臨魏境,若魏軍大舉來犯,當如何防御?"大殿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都知道,

    這是對蕭歡的考驗。韋睿問題看似簡單,實則暗藏玄機——若回答過于保守,

    顯得怯懦無能;若過于激進,又有窮兵黷武之嫌。蕭歡不慌不忙,先向老將軍行了一禮,

    然后走到大殿一側的沙盤前:"請允許臣借沙盤說明。"得到梁武帝首肯后,

    蕭歡拿起一根細棍,點在沙盤上的江州位置:"江州防御,臣以為當分三層。第一層,

    邊境三十里內廣設烽燧,每五里一哨,發現敵情立即舉火示警。"他移動細棍,

    指向第二道線:"第二層,依托長江支流構筑防線,訓練水軍,敵若來犯,半渡而擊。

    "最后,他指向潯陽城:"第三層,加固城防,儲備糧草,即便前兩道防線被突破,

    也可堅守待援。"這套"縱深防御"理論在現代軍事中司空見慣,

    但對南北朝時期的將領來說卻是全新的概念。韋睿眼中閃過驚訝,追問道:"若敵軍勢大,

    三線皆破,又當如何?"蕭歡早有預料:"那便化整為零,轉入山地游擊。敵進我退,

    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魏軍不習水戰,不耐暑濕,久必自亂。

    ""游擊"二字讓滿朝文武面面相覷。

    這種非對稱作戰思想完全打敗了當時主流的正面對抗觀念。韋睿沉默片刻,

    突然大笑:"好一個'敵進我退,敵駐我擾'!王爺雖出身尊貴,卻深諳兵家詭道。

    老臣佩服!"梁武帝眼中精光閃爍:"歡兒這套戰法,朕聞所未聞,卻頗有道理。

    韋卿以為如何?"韋睿拱手:"回陛下,豫章王所言,雖與傳統兵法不同,卻切中要害。

    老臣建議可將此策推廣至各邊境州郡。"蕭歡暗自松了口氣。第一關算是過了,

    而且贏得漂亮。但他知道,太子的刁難不會就此結束。果然,

    戶部尚書王琮出列發難:"豫章王在江州推行鹽鐵專賣,與民爭利,恐非仁政。

    "王琮出身瑯琊王氏,家族掌控著梁朝大半的鹽鐵貿易。

    蕭歡的專賣政策直接損害了他們的利益。"王尚書此言差矣。"蕭歡不卑不亢,

    "鹽鐵乃國之重器,若由私商操控,輕則哄抬物價,重則資敵叛國。江州實行專賣后,

    鹽價降七成,鐵器價降半,百姓稱頌,國庫增收,何來'與民爭利'之說?

    ""這..."王琮語塞,隨即又攻擊道,"即便如此,王爺擅自更改祖宗成法,未免僭越!

    "蕭歡早有準備,從袖中取出一卷竹簡:"《管子》云:'官山海則國富'。

    漢武帝行鹽鐵專賣,創中興之業。臣不過效法先賢,何來僭越?況且..."他轉向梁武帝,

    "臣已事先奏請陛下恩準。"這一記反擊漂亮至極。既引經據典證明專賣政策的合法性,

    又暗示自己有皇帝支持,堵住了王琮的嘴。梁武帝滿意地點頭:"歡兒所奏,朕確實準過。

    王卿不必多言。"朝會持續到午時。蕭歡對答如流,不僅化解了各種刁難,

    還趁機提出了"平準均輸"的經濟政策——由官府平抑物價,調劑各地物資余缺。

    這套源自漢代桑弘羊的經濟理論,經過蕭歡的現代經濟學知識改良,更加系統可行。

    "歡兒所言,朕甚感興趣。"梁武帝顯得興致勃勃,"退朝后到御書房詳談。

    "這是莫大的榮耀。朝臣們交換著眼色,太子蕭綱的臉色更加難看了。退朝后,

    蕭歡跟隨太監來到御書房。梁武帝已換下朝服,穿著一身素色常服,

    看起來更像一個普通老人,而非威震天下的皇帝。"坐。"梁武帝指了指旁邊的坐席,

    "歡兒,朕觀你在江州所為,頗有你父遺風。"蕭歡心中一凜。昭明太子蕭統英年早逝,

    是梁武帝心中永遠的痛。如今皇帝拿他與父親相比,既是夸獎,也暗含深意。"兒臣愚鈍,

    不及先父萬一。"蕭歡恭敬答道。梁武帝嘆息一聲:"你父若在,

    朕何至于此..."話未說完,卻戛然而止。蕭歡知道,這是在暗示對現任太子蕭綱的不滿。

    "皇祖父日理萬機,還請保重龍體。"蕭歡岔開話題,從懷中取出一份圖紙,

    "這是兒臣設計的連弩車圖樣,一次可發二十箭,已在江州試用,效果頗佳。

    "梁武帝接過圖紙,眼前一亮:"妙!若裝備邊軍,必能大挫魏軍銳氣。

    "他仔細端詳了一會兒,突然問道,"歡兒,你對侯景來降之事怎么看?"蕭歡心頭一震。

    這是皇帝在試探他的戰略眼光。他謹慎回答:"回皇祖父,侯景狼子野心,反復無常。

    若納其降,恐為后患;若拒之門外,又恐其投奔西魏,與我為敵。""那依你之見?

    ""兒臣以為,可表面接納,實則戒備。調其部眾南下,分散安置,派得力將領監視。

    同時加強長江防務,以防不測。"梁武帝若有所思:"朝中多數主張接納侯景,

    以顯我大梁胸襟。唯韋睿等老將與你不謀而合。"他盯著蕭歡的眼睛,"你與太子,

    看法迥異啊。"蕭歡背后冒出冷汗。這是危險的信號。他連忙解釋:"兒臣只是就事論事,

    絕無他意。太子殿下高瞻遠矚,非兒臣所能及。"梁武帝不置可否,轉而問起江州民生細節。

    蕭歡一一作答,言語間不著痕跡地強調自己對皇室的忠誠和對太子的尊重。談話持續到傍晚。

    離開皇宮時,蕭歡長舒一口氣。今天的表現堪稱完美——既展現了才能,

    又沒過度刺激太子;既獲得了皇帝賞識,又沒顯得野心勃勃。這種微妙的平衡,

    是他前世用慘痛代價學會的政治智慧。回到豫章王府,蕭歡剛換下朝服,

    就有仆役來報:"王爺,臨川王派人送來請帖,邀您明日過府一敘。

    "臨川王蕭宏是梁武帝六弟,素有聲望,在朝中自成一派。蕭歡沉吟片刻:"回復來人,

    本王明日準時赴約。"他需要盟友,但必須謹慎選擇。蕭宏與太子不睦,

    結交他可以制衡太子一系,但若走得太近,又會被視為加入某一派系,反而不利。次日,

    蕭歡輕車簡從來到臨川王府。蕭宏熱情相迎,設宴款待。席間除了客套寒暄,

    更多的是討論朝政,特別是對侯景來降的看法。"太子力主接納侯景,

    無非是想借其兵力增強自己一系的力量。"蕭宏直言不諱,"卻不知養虎為患之理。

    "蕭歡謹慎回應:"六叔祖明鑒。不過侯景之事已成定局,如今只能設法防范。

    ""歡兒可有良策?"蕭宏親切地改了稱呼,顯然有意拉近關系。

    蕭歡略作思索:"侄孫以為,當務之急是加強長江防務,

    特別是建康周邊的京口、采石等要地。侯景若反,必從此處渡江。

    "蕭宏拍案叫絕:"正合我意!我在軍中還有些舊部,可暗中布置。歡兒在江州的親信將領,

    也可早作準備。"兩人越談越投機,蕭歡趁機提出:"六叔祖,侄孫還有一事相求。

    江州缺一位精通水戰的將領,不知您可有推薦?"這是明示合作的信號。

    蕭宏心領神會:"我帳下有一小將陳霸先,雖出身寒微,但精通水戰,可堪大用。"陳霸先!

    蕭歡心中一震。這可是未來陳朝的開國皇帝!若能將其收為己用,無疑是一大助力。

    他強壓激動:"多謝六叔祖。侄孫定當重用。"離開臨川王府,

    蕭歡又接連拜訪了幾位朝中重臣,包括老將軍韋睿和中書令周舍。每到一處,

    他都表現得謙遜有禮,既展示才能,又不露鋒芒。如此在京中周旋半月,

    蕭歡已基本摸清朝局脈絡,也初步建立了自己的關系網絡。最令他欣慰的是,

    梁武帝下旨批準了"平準均輸"政策,先在江州試行,成功后再推廣全國。這一日,

    蕭歡正在府中審閱江州送來的公文,王亮突然來訪,神色緊張:"王爺,剛得到消息,

    侯景已正式降梁,陛下封他為河南王、大將軍!太子力主將侯景部眾安置在壽陽,

    距建康不過三百里!"蕭歡手中的筆啪嗒掉在案上。

    歷史正沿著他所知的軌跡發展——侯景被安置在壽陽,一年后就會反叛,釀成"侯景之亂"。

    "王公,我們必須早做準備。"蕭歡沉聲道,"請幫我聯絡韋老將軍,就說我有要事相商。

    "王亮剛走,又有侍衛來報:"王爺,府外來了一群太學生,求見王爺。""太學生?

    "蕭歡有些意外。太學是梁朝最高學府,學生多為寒門才俊。他整理衣冠,"請他們進來。

    "為首的太學生名叫沈炯,二十出頭,眉目清秀:"學生等仰慕王爺在江州興學重教,

    特來拜見。近日讀到王爺的《勸農書》,深感王爺心系蒼生,故冒昧來訪。

    "蕭歡在江州確實寫過一篇《勸農書》,闡述農業為立國之本的道理,沒想到傳到了建康。

    他親切地與這些年輕學子交談,發現他們雖出身寒微,但見識不凡,對時局有著敏銳的觀察。

    "諸位都是國家棟梁之才。"蕭歡誠懇地說,"他日若有意仕途,可來江州一展抱負。

    "太學生們感激不盡。送走他們后,蕭歡若有所思。

    這些寒門士子是他可以依靠的力量——他們無門閥背景,只能靠真才實學出人頭地,

    若得他提拔,必會忠心追隨。轉眼到了六月,梁武帝在華林園設宴,

    慶祝平定侯景之亂(此時侯景剛投降,梁朝宣稱"平定")。蕭歡作為皇孫重臣,

    自然在受邀之列。宴會上,梁武帝當眾嘉獎蕭歡:"豫章王在江州政績卓著,朕心甚慰。

    加封食邑千戶,賜金百斤。"蕭歡跪拜謝恩,眼角余光看到太子蕭綱面色陰沉。宴席間,

    太子一系的官員頻頻向他敬酒,明顯是想灌醉他。蕭歡前世久經酒場,

    來者不拒但暗中將大部分酒倒在袖中的海綿上,始終保持清醒。"豫章王海量!

    "太子蕭綱親自舉杯,"本王再敬你一杯。聽聞你在江州練兵有方,不知可否割愛,

    調幾員將領來東宮效力?"這是明目張膽地要挖他墻角。蕭歡微笑舉杯:"太子殿下有令,

    臣豈敢不從?只是江州小地方,將領粗鄙,恐難入殿下法眼。不如這樣,臣回江州后,

    精選數人送來建康,由殿下親自挑選如何?"既不失禮,又不立即交人,

    給自己留下操作空間。太子碰了個軟釘子,只得訕笑飲酒。宴會進行到一半,

    突然有急報傳來:東魏高洋廢魏孝靜帝,自立為帝,建國號齊!消息一出,滿座嘩然。

    梁武帝卻大笑:"魏國分裂,天佑我大梁!諸卿,共飲此杯!

    "唯有蕭歡和幾位老將面有憂色。他們知道,北魏分裂為東魏(北齊)和西魏,

    只會讓局勢更加復雜。特別是侯景現在名義上是梁臣,實際上占據著原屬東魏的河南地區,

    處境微妙。宴會后,蕭歡被單獨留下。梁武帝在偏殿召見他,神情嚴肅:"歡兒,

    朕欲派你出使北齊,一則示好,二則探聽虛實,你可愿意?"蕭歡心頭一震。

    這可是危險任務——高洋以殘暴著稱,使者常有去無回。但也是展示才能的絕佳機會。

    "兒臣愿往。"蕭歡毫不猶豫,"只是有一請求。""講。""兒臣想帶幾位江州將領同行,

    特別是水軍統領周鐵虎。此人粗通北語,熟悉魏境情況。"梁武帝爽快答應:"準。

    三日后啟程。"回到府中,蕭歡連夜布置。他派心腹快馬趕回江州,

    調周鐵虎等人前來;又秘密會見陳霸先,囑咐他加強江州水軍訓練;最后聯絡太學生沈炯,

    讓他留意建康動向,定期派人送信。臨行前夜,王亮秘密來訪:"王爺此行兇險,

    老臣有一言相告:高洋最忌別人說他殘暴,王爺交談時切記避此話題。

    "蕭歡感激地點頭:"多謝王公。我走之后,建康這邊就拜托您多留意了,

    特別是...侯景的動向。""王爺放心。"王亮壓低聲音,"老臣在壽陽安插了眼線,

    侯景若有異動,立即飛鴿傳書。"次日清晨,蕭歡率領使團離開建康,向北進發。

    此行不僅關系梁齊外交,更關系他對未來局勢的預判和準備。如果一切順利,

    他或許能改變歷史的走向,避免那場幾乎毀滅梁國的"侯景之亂"。

    4 北齊險局黃河水渾濁湍急,拍打著渡口的木樁。蕭歡站在船頭,

    望著北岸漸近的鄴城城墻,手指不自覺地摩挲著袖中的密信。

    那是臨行前王亮交給他的北齊朝廷最新情報——高洋登基三個月,已誅殺宗室大臣二十七人。

    "王爺,前面就是鄴城了。"周鐵虎走到身側低聲道。這位江州水軍統領身材魁梧,

    滿臉絡腮胡,此刻卻穿著文士長衫,扮作蕭歡的書記官。"探子回報,高洋今日在宮中設宴,

    特意等您到了才開始。"蕭歡微微點頭。高洋此舉明顯是要給他一個下馬威。"告訴弟兄們,

    進城后謹言慎行,北齊不比梁國,說錯一句話就可能掉腦袋。"使團一行百余人,

    帶著梁武帝親筆國書和大量禮品,緩緩駛入鄴城。與建康的繁華不同,鄴城街道肅殺冷清,

    免費章節試讀完成,戳我看全文。

    閩ICP備2025092032號

    本站所有內容都已取得正版授權。版權聲明 - 投稿聲明 - 自審制度 - 免責聲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抽搐色欲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 |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 亚洲爆乳少妇无码激情|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 免费无码又黄又爽又刺激| 亚洲爆乳无码专区| 国模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最大中文字幕无码网站|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 免费a级毛片无码a∨性按摩| 成人免费午夜无码视频|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野战| 特级毛片内射www无码|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无码|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大在线 |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二区麻豆|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片区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中文|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老年| 色欲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无码网页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无码Aⅴ在线观看| 国产乱人伦中文无无码视频试看|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无码|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国产办公室秘书无码精品99 |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一级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丰满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男人av无码天堂|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乱码| 亚洲Aⅴ在线无码播放毛片一线天| 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 无码精油按摩潮喷在播放| 无码av中文一区二区三区桃花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