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避世尋安建安六年的初夏,熱浪裹挾著蟬鳴席卷中原大地。
彭城郊外的杏林村卻自有一番清涼景致,蜿蜒的青石小徑在杏林間若隱若現,
枝頭青杏尚未成熟,卻已綴滿枝椏,微風拂過,沙沙聲響中彌漫著青澀的果香。
村頭那間掛著褪色布簾的小醫館,便是化名“張生”的華佗安身立命之所。醫館內陳設簡陋,
卻收拾得一塵不染。竹制藥柜上整齊排列著上百個小抽屜,銅制拉手被歲月磨得發亮。
華佗身著洗得發白的粗布長衫,正半跪在木榻前,專注地為一位臨盆在即的農婦調理胎位。
他骨節分明的手指捏著銀針,在婦人隆起的腹部上方懸停片刻,旋即如蝶翼般輕盈刺入穴位,
隨著胎兒胎動,銀針竟詭異地輕輕震顫,仿佛與腹中生命產生了某種神秘共鳴。“張先生,
您連未出生的娃娃都能保平安!”農婦攥著汗濕的麻布巾,感激的淚水在眼角打轉。
自得知胎位不正后,她跑遍周邊村鎮尋醫問藥,卻始終無果,沒想到在這不起眼的小醫館里,
遇到了能妙手回春的“張生”。華佗溫和地笑了笑,
將銀針小心收起:“不過是用了《胎產書》的安臍法,婦人懷胎不易,萬不可疏忽。
”他話音未落,忽聽得窗外傳來清脆的竹籃碰撞聲,抬眼望去,
一抹鮮艷的紅衣正從杏林小徑中閃過——是每日上山采藥的云娘歸來了。云娘約莫二八年華,
烏黑的發辮隨意地垂在肩頭,發梢還沾著幾片草葉。她背著滿滿一竹籃紫蘇與當歸,
裙擺沾滿泥土,卻絲毫不減靈動之氣。看到站在醫館門口的華佗,她眉眼彎彎,
舉起竹籃晃了晃:“張生!今日采到了百年生的野當歸,夠你配三副安胎藥啦!
”阿黃搖著尾巴從醫館里竄出來,圍著云娘又蹦又跳,時不時還去嗅嗅竹籃里的草藥。
華佗望著云娘被曬得通紅的臉頰,
鬼使神差地從藥柜里取出一小包自制的避暑香包:“山路濕熱,把這個戴上。”話一出口,
他自己也愣了愣,耳尖微微發燙。云娘卻大方地接過香包,湊近鼻尖輕嗅,
臉上綻開比夏日驕陽更燦爛的笑容:“謝張先生!明日我再給你帶新鮮的薄荷葉!”說罷,
她邁著輕快的步子跑開了,留下一路銀鈴般的笑聲。華佗望著她遠去的背影,
手中還殘留著香包的淡淡藥香,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幾分。夜幕降臨時,
華佗在油燈下整理當日問診記錄。突然,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打破了寧靜。開門一看,
竟是鄰村的獵戶,懷中抱著昏迷不醒的幼童,滿臉焦急:“張先生救命!虎娃被毒蛇咬了!
”華佗神色一凜,立刻將人迎進醫館。燭火搖曳中,他一邊迅速找出解毒草藥,
一邊有條不紊地為幼童處理傷口,全然沒注意到窗外,一雙陰冷的眼睛正透過縫隙,
將這一幕盡收眼底。第62章 情定藥香轉眼月余過去,彭城的夏夜悶熱難耐,
就連樹上的蟬也懶得鳴叫。云娘如往常一樣,背著竹籃往華佗的醫館走去。
白日里她在山中采藥時,不慎踩滑摔了一跤,右腳踝腫得老高,此刻每走一步都鉆心地疼,
但想到華佗還等著用這些草藥,她咬咬牙,硬是堅持著。路過杏林小徑時,一陣涼風吹過,
云娘沒站穩,身子一歪,重重地摔倒在地。“哎喲!”她痛呼一聲,淚水瞬間涌上眼眶。
腳踝的疼痛如潮水般襲來,讓她根本無法起身。就在她不知如何是好時,
耳邊傳來熟悉的腳步聲。抬頭一看,只見華佗提著藥箱,快步朝她跑來。
原來阿黃看到云娘摔倒,立刻跑回醫館報信。“怎么這么不小心?”華佗蹲下身,
語氣中帶著責備,可眼神里滿是心疼。他輕輕握住云娘的腳,仔細查看傷勢,
指尖觸到腫起的部位時,云娘疼得倒吸一口涼氣。“所幸沒有傷到骨頭,只是扭傷。
”華佗松了口氣,從藥箱中取出一個青瓷小罐,里面裝著他自制的活血膏。藥膏呈深褐色,
散發著淡淡的草藥清香。他用棉簽蘸取藥膏,小心翼翼地涂抹在云娘的腳踝上,
動作輕柔得仿佛在觸碰一件稀世珍寶。此時,阿黃不知從哪里叼來一個用螢火蟲制成的燈籠。
點點熒光在夜色中閃爍,將兩人的身影映照得忽明忽暗。云娘望著專注為自己敷藥的華佗,
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她咬了咬嘴唇,鼓起勇氣問道:“你總說‘藥有君臣’,
那什么藥能治...相思病?”這話一出,華佗的手猛地一抖,幾株草藥從藥箱里灑了出來。
他怎么也沒想到云娘會突然問出這樣的話,只覺得臉上一陣發燙,連耳朵都紅透了。
“這...需用...用合歡花配遠志,寧心又安神...”他結結巴巴地回答,
慌亂中不小心撞倒了藥箱。云娘見狀,連忙幫忙收拾。她撿起一本泛黃的書冊,定睛一看,
竟是《育兒經》。扉頁上“贈吾兒”三個字跡雖然模糊,卻依然能看出書寫之人的用心。
她心中涌起一股好奇,剛要開口詢問,卻見華佗手忙腳亂地將書奪了回去,
神色不自然地說:“這...這是之前一位婦人落下的。”云娘看著華佗窘迫的模樣,
忍不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月光如水,灑在杏林小徑上,螢火蟲在兩人周圍飛舞,
藥香與花香交織在一起。這一刻,時間仿佛靜止了,兩顆年輕的心,在這靜謐的夜晚,
越靠越近。然而,他們誰也沒有注意到,在杏林的陰影深處,
一個鬼鬼祟祟的身影正將這一幕看在眼里,嘴角勾起一抹陰冷的笑意。
此人正是趙元派來的密探,他將所見所聞詳細記錄下來,準備連夜向主子匯報。
第63章 隱疾暗生入秋后的彭城,涼意漸濃。華佗的醫館在白日里依舊門庭若市,
前來問診的百姓絡繹不絕。但每當夜幕降臨,醫館內便會亮起一盞孤燈,在秋風中搖曳不定。
這日深夜,華佗坐在書桌前,面前攤開著殘破的玄黃醫典。燭光昏黃,映得他臉色愈發蒼白。
自從來到杏林村,他便日夜鉆研這本醫典,試圖從中找到醫治世間疑難雜癥的方法。然而,
醫典中的許多內容晦澀難懂,加之他多年來為救治百姓,日夜操勞,舊疾也逐漸加重。突然,
一陣劇烈的咳嗽襲來,華佗猛地捂住嘴。許久,咳嗽聲才漸漸平息,他顫抖著移開手,
只見掌心赫然染著點點血跡。他盯著血跡,眼神中閃過一絲慌亂,但很快又恢復了鎮定。
他深知,自己的病情不能讓任何人知曉,尤其是云娘。就在這時,門“吱呀”一聲被推開,
云娘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湯藥走了進來。“這么晚了還在看醫書?”云娘將湯藥放在桌上,
心疼地說,“快把這碗安神湯喝了,好好休息。”華佗強作鎮定,
露出一抹微笑:“不過是在研究一個疑難病癥,不礙事。”說著,他端起湯藥,一飲而盡。
云娘看著他,總覺得哪里不對勁。她的目光突然落在華佗剛才咳嗽時用的帕子上,
上面的血跡雖然被擦拭過,但仍隱約可見。“你是不是生病了?”云娘的聲音有些發顫,
眼眶也紅了。“真的只是小毛病,過些日子就好了。”華佗連忙安慰道。他不想讓云娘擔心,
更不想連累她。但他知道,自己的病情恐怕比想象中還要嚴重。為了轉移云娘的注意力,
華佗從抽屜里取出一張帛書,上面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字跡。“這是我改良麻沸散的方子,
”他說,“等研制成功,以后給病人做手術,他們就不會那么痛苦了。
”云娘看著華佗眼中閃爍的光芒,暫時放下了心中的擔憂。她知道,醫術對華佗來說,
就如同生命一般重要。兩人開始討論起麻沸散的配方,華佗一邊說著,
一邊將帛書藏進阿黃的項圈里。他不知道,
暗處有一雙眼睛正緊緊盯著這一切——趙元的密探將這一幕詳細記錄下來,
連夜趕回許昌復命。而此時的華佗,雖然意識到危險正在逼近,但他更清楚,
自己肩上背負著醫者的使命。哪怕前方荊棘遍布,他也要將這條濟世救人的路走下去,
更何況,如今他的心中,又多了一份對云娘的牽掛。第64章 血色喜宴中秋佳節,
本應是闔家團圓、喜慶祥和的日子。杏林村內張燈結彩,處處洋溢著喜悅的氣氛。
華佗與云娘的婚禮就在今日舉行,村民們自發前來幫忙,將村頭的祠堂布置得煥然一新。
紅綢掛滿屋檐,喜燭照亮四方,空氣中彌漫著酒菜的香氣。華佗穿著嶄新的喜服,
雖不是綾羅綢緞,卻也干凈整潔。他站在祠堂門口,望著遠處的花轎,嘴角止不住地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