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某種精神力嗎?心靈對話?”
“心靈感應+10086!這設定太帶感了!”
“沒人覺得這個外星種族設計的很帥嗎?那個身形簡直戳中我的審美!”
“前面的,犯花癡??!xp有問題吧,這是外星人啊!?。??”
“等等,這是人類第一次與外星人正式接觸?都星際時代了才第一次?”
評委席上,四位評委正專注地盯著大屏幕思索著,還沒有人開口。
瑪格麗特捕捉到了彈幕中的爭議,她轉向評委席,開口說道。
“各位老師,觀眾們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p>
“人類已經建立起跨越銀河的疆域,為什么直到現在才開始第一次外星文明接觸?這個設定是否合理呢?”
這次卻是陳琳教授先開口,“《三體》中提出了一種假說,黑暗森林法則。”
“這個假說對費米悖論做出了解釋,即為什么我們還未觀察到外星文明?!?/p>
她說著,自己先搖了搖頭。
“但顯然在北斗映像的作品中,采用了不同的宇宙觀”
“他們描繪的是一個多種文明可以共存、交流的宇宙。”
馬克接過了話題,“我想從兩個層面來解釋這個問題。”
“首先,從現代天體生物學角度看,我們尋找外星生命確實主要基于碳基生命的假設。”
“不僅是出于交流可能性的考慮,更是基于堅實的科學依據?!?/p>
他停頓了一下,目光掃過觀眾席,“如果遇到的是完全超出我們認知的生命形式,”
“比如弗里曼·戴森提出的等離子體生命假說,認為恒星大氣中可能演化出以電磁場為媒介的生命形態?!?/p>
“或者保羅·戴維斯設想的硅基生命,在高溫環境下以硅鏈代替碳鏈。”
“這些生命形式,可能和人類都互相意識不到彼此的存在?!?/p>
“這正是為什么我們向太空發送的信息都采用數學、物理等普適性語言?!?/p>
“因為如果遇到完全不同的生命形式,至少還能通過這些宇宙通用語言建立初步溝通?!?/p>
“第二點,”馬克轉向身旁的陳雨,“我想請陳雨老師來補充?!?/p>
陳雨調整了一下坐姿,對著馬克輕輕點頭,“從北斗目前的內容來看,亞空間航行是一種點對點的躍遷技術?!?/p>
“雖然它能讓飛船直接從A點跳到B點,但兩點之間可能相隔數光年。”
“這意味著人類的星際文明擴張,并不像古代文明那樣沿著河流、海岸線逐步推進。”
聽到陳雨老師的分析,彈幕也明白了過來。
“陳雨老師太細了!”
“也就是說銀河系里還有很多人類沒探索到的區域?”
馬克導演接過話繼續說道,“從剛才的畫面來看。”
“外星種族說人類闖入了他們的星域,這說明銀河系中存在著明確的勢力劃分。
“人類的疆域可能只是銀河中的一個部分?!?/p>
陳琳教授在平板上調出了飛船的畫面,“我注意到這些外星文明的飛船設計極具藝術美感,優雅而高貴。”
“藝術,往往是一個文明發展到極高階段的體現?!?/p>
“通常只有在長期和平、富足的環境中,藝術才能發展到一定的高度。”
陳雨點了點頭表示贊同,“畫面中有一個很關鍵的細節,靈族對人類出現的驚訝情緒。”
“那句猴子居然能發展出星際航行技術,也許是暗示他們曾經在遠古時代造訪過地球?!?/p>
這句話再次讓觀眾們想到了之前那個巖洞中的高大身影,會是他嗎?
但是單從身形上來看卻是完全不同的。
“當然?!标愑昀^續說道,“這也許是因為對方的文明科技水平更高,所以將人類稱為猴子?!?/p>
“不過這兩種說法只是我的個人猜測而已,至于后續的發展,還是要看接下來的畫面”
彈幕也是紛紛飄過,自從陳雨老師被瓊斯懟了一下之后,感覺不管說什么都小心翼翼的了。
這時,導播室內,導演在耳機里提示瑪格麗特問出了另一個問題。
她微微遲疑,最終還是開口問道,“在畫面最后,我們看到人類開始接觸更多的外星種族,有的建立了合作關系?!?/p>
“有的卻遭到消滅,各位老師如何看待這種差異化的外交策略呢?!?/p>
隨著主持人這個問題的問出,一些明白其中深意的觀眾也是回過了味來。
“這個問題太敏感了吧?”
“明顯在影射現實國際關系啊”
“這是能問的嗎?沒記錯的話,馬克到眼就是M國人吧。”
評委席上,四位評委都保持著沉默,這個問題不好回答。
如果贊同這種做法,難免會落入陷阱,如果提出反對,那么會成為圣母的嫌疑。
馬克沉吟了片刻,緩緩開口,
“在強大的文明面前,弱小的文明天然處于劣勢。”
“我不想評判這種做法是對是錯,因為每個文明都有自己的生存權利?!?/p>
“歷史上永遠存在理想主義者和現實主義者?!?/p>
“就像地球大航海時代,葡萄牙選擇與明朝貿易卻征服美洲,”
“文明間的互動從來不是非黑即白?!?/p>
“不過我想在北斗接下來的畫面中,北斗團隊應該會給我們更深刻的展現?!?/p>
馬克的話音剛落,就有觀眾發出彈幕。
“太狡猾了,直接把葡萄牙拎出來說?!?/p>
“哈哈哈哈,現場應該有葡萄牙的觀眾吧”
“還是我大明朝威武?!?/p>
“不過馬克導演說的也對,站在文明的角度來思考。”
“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
馬克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鏡頭,繞過了之前的話題。
“但不可否認的是,無論是通過貿易還是戰爭,這些接觸都在客觀上推動了人類科技的進步。”
聽到馬克的話,瑪格麗特也看到了畫面最后提到的對亞空間引擎進行改良。
她再次拋出最后一個問題,“關于最后一句對亞空間引擎進行改良,各位老師有什么看法呢?”
陳雨活動了一下肩膀,開口說到,“任何新技術都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p>
“之前北斗映像可能只展現了亞空間航行的優勢,但任何技術都有其局限性?!?/p>
他停頓了一下,笑了笑,“其實我很好奇飛船在亞空間內部航行的原理?!?/p>
“希望下一個畫面中,北斗能夠展示出來。”
瓊斯女士輕輕笑了,“從商業角度來說,我更好奇為什么這次接觸沒有爆發沖突。”
“按照常規戲劇邏輯,第一次接觸應該更有張力才對。”
“尤其是對北斗團隊的基調,一開始就將戰爭定為了文明的基調,居然只是短暫的交流,在后續爆發的沖突也是一筆帶過?!?/p>
觀眾們也是恍然大悟,沒有瓊斯的提醒,他們都沒有想起之前的戰爭場面。
但是北斗的敘事一向絲絲入扣,想到這里,一些觀眾也是仔細看起了這些畫面。
馬克導演端起咖啡喝了一口,“但這正是高明之處!通過克制的手法營造緊張感,比直接開戰更有深度。”
“況且,那個種族的精神感應已經充分展現了兩個文明之間的差距?!?/p>
“或者說,不同的進化方向?!?/p>
馬克的這句話,也就是將之前提出的進化趨同論否定了。
不過大部分人都能理解,畢竟北斗的畫面是一個片段一個片段的放出來的。
評委們都是在不知道后續劇情的情況下進行分析的。
此刻彈幕也是十分好奇,人類種族能夠和這些外星種族和平相處嗎?
亞空間之中又是什么呢?能量世界,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嗎?
還沒有的出現上面帶有教堂的飛船。
人類文明發展到這種程度還會信仰上帝嗎?
而且是在空間距離跨越星系的殖民星球上,人類居然能夠統一信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