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血色蘆葦蕩2024年3月12日,植樹節(jié)的臨江化工村籠罩在霧霾中。
護林員老周的橡膠靴踩過蘆葦蕩,腐爛的水草發(fā)出咕噥聲,
遠處化工廠的冷卻塔像根銹蝕的注射器,正在往灰綠色的天空里推注廢氣。
他彎腰撿起個易拉罐,拉環(huán)上纏著縷長發(fā),發(fā)質(zhì)干枯,泛著電解液特有的黃綠色。
"又有野狗拖東西進來了。"老周嘟囔著踢開腳邊的枯枝,卻見泥土下露出半截白骨,
指骨彎曲成抓握狀,掌心緊攥著枚銀色戒指,
戒面刻著"LYX"——那是"林小雨"的拼音縮寫,
三年前帶頭抗議化工廠污染的村民之一。報警電話里,老周的聲音發(fā)抖:"不是野狗啃的,
skull(顱骨)上有洞,像被電鉆鉆過..."他對著蘆葦蕩比畫,
腐水順著褲腳爬進橡膠靴,"第三具了,前兩具在排污渠下游,這次在源頭。
"環(huán)保志愿者蘇晴趕到時,警戒線已經(jīng)拉起來。她的防化口罩里塞著活性炭,
仍擋不住空氣中的硫化氫氣味,
那味道讓她想起三年前的抗議現(xiàn)場——五百名村民堵在化工廠門口,
舉著"還我耕地"的標語,而她的父親作為村長,正是站在最前面的人。"蘇小姐,
"年輕警員小張遞來鞋套,"三具尸體均為男性,死亡時間3-5年,
顱骨頂骨有直徑0.8cm的圓形創(chuàng)口,初步判斷為生前穿刺傷。"他壓低聲音,
"死者指紋與三年前失蹤的三名村民吻合。"蘇晴的手指撫過警戒線外的蘆葦,
葉片上凝結(jié)著白色結(jié)晶,那是電解液長期滲漏形成的鋰鹽。她的手機在此時震動,
收到條匿名短信:"蘆葦蕩的下面,埋著會說話的電池。"發(fā)件人號碼是亂碼,
定位顯示在兩公里外的化工廠行政樓。化工廠副總王建軍的投案充滿戲劇性。當(dāng)天下午三點,
他穿著筆挺的西裝,拎著牛皮紙袋走進警局,袋子里裝著帶血的電鉆、三枚銀戒,
以及標有"人體電池實驗記錄"的U盤。審訊室的監(jiān)控顯示,他全程坐姿端正,
回答簡潔:"人是我殺的,動機無可奉告。""他是特種兵出身,"小張翻著檔案,
"參加過邊境緝毒行動,退伍后直接進入化工廠,從安保主管直升副總。
"蘇晴盯著屏幕里的男人,他左眼角有道刀疤,
穿的襯衫袖口繡著化工廠logo——齒輪與鋰電池的組合圖案,
齒輪縫隙里隱約可見"LYX-0723"的字樣。深夜,蘇晴潛入化工村廢棄診所。
三年前,這里是村民的臨時醫(yī)療點,如今玻璃破碎,墻上還留著"抵制毒地"的紅色涂鴉。
她在診療柜最深處找到本病歷,患者姓名"林小雨",診斷結(jié)果:"慢性鋰中毒,
出現(xiàn)幻聽、骨痛癥狀,建議脫離污染環(huán)境。"落款日期是2021年7月,
正是她失蹤前一個月。診所地下室的水泥地面有新的撬動痕跡。蘇晴用瑞士軍刀撬開石板,
露出個金屬盒,里面裝著三枚門禁卡,
210712""20210815""20210923"——正是三名死者的失蹤日期。
她將卡貼近手機,NFC感應(yīng)顯示權(quán)限等級為"實驗室B-07",
而該實驗室在化工廠平面圖上標注為"監(jiān)控盲區(qū)"。凌晨一點,蘇晴站在化工廠外墻下。
圍欄上的電網(wǎng)早已斷電,爬滿帶刺的藤蔓,
藤蔓間夾著褪色的抗議標語:"他們用我們的血做電池!"她摸到門禁卡對應(yīng)的刷卡器,
鐵銹覆蓋的面板下,隱約可見"軍工禁區(qū)"的警告標志。實驗室B-07的鐵門吱呀打開,
腐肉與化學(xué)試劑的氣味撲面而來。蘇晴打開手機閃光燈,光束掃過操作臺,
臺上擺著個金屬托盤,里面整齊排列著電鉆鉆頭,
每個鉆頭上都刻著編號:01、02、03...直到37。
托盤旁的實驗日志攤開在2021年7月12日,記錄者簽名是"王建軍",
內(nèi)容只有一行:"LYX-0723號電池充能完成,續(xù)航提升200%。
"手機在此時震動,收到小張的消息:"王建軍要求見你,說有東西給你。"蘇晴轉(zhuǎn)身時,
發(fā)現(xiàn)鐵門不知何時關(guān)上了,門縫里塞著張紙條,上面用鮮血寫著:"出去,
否則和你父親一樣下場。"她的心臟狂跳,想起父親失蹤前一晚,也曾收到過類似的警告。
審訊室里,王建軍隔著單向玻璃望著蘇晴,嘴角突然上揚。他舉起戴著手銬的手,
展示掌心的刺青——齒輪與鋰電池的組合,和他襯衫袖口的logo一模一樣。"蘇晴,
"他的聲音通過揚聲器傳來,帶著奇怪的金屬共鳴,"你父親不是逃跑的,
是被做成了第35號電池。"蘇晴的指甲刺入掌心:"你怎么知道我父親?
"王建軍咳嗽起來,咳出的痰里帶著黃綠色結(jié)晶:"因為我是電池的守護者,
而你...是下一個實驗體。"他的瞳孔突然擴散,七竅流出黃綠色液體,身體劇烈抽搐,
監(jiān)控屏幕上的心率曲線變成直線。急救人員沖進審訊室時,
蘇晴注意到王建軍攥著的拳頭里掉出個東西。她迅速撿起,藏進口袋——那是枚銀戒,
戒面刻著"CY",正是她父親名字的縮寫。身后的小張正在打電話:"通知法醫(yī),
王建軍的死亡原因...可能和化工廠的電解液有關(guān)。"凌晨三點,
蘇晴站在化工村的蘆葦蕩邊,月光將她的影子拉長,投在泛著金屬光澤的水面上。
她摸出那枚"CY"戒指,戒面突然映出化工廠的夜景,冷卻塔的燈光次第熄滅,
唯有地下實驗室的方向,透出幽綠色的光,像是無數(shù)雙眼睛在黑暗中睜開。
手機再次收到匿名短信:"第38號電池正在充電,你聞到電解液的香味了嗎?"蘇晴抬頭,
看見蘆葦蕩深處有個穿防化服的身影閃過,那人手里拎著電鉆,鉆頭滴著新鮮的血液,
在月光下劃出銀色的弧線。她的防化口罩里,活性炭突然失效,硫化氫的氣味變得異常濃烈,
仿佛有人在她耳邊低語:"歡迎來到毒地,下一個志愿者。"蘆葦葉上的鋰鹽結(jié)晶簌簌掉落,
掉進她的衣領(lǐng),灼燒感從皮膚滲入血管,像是某種邪惡的儀式正在啟動。
第二章 腐蝕的記憶臨江市公安局法醫(yī)解剖室的冷光燈下,三具白骨并排躺在不銹鋼臺上。
蘇晴隔著觀察窗,看著法醫(yī)張敏用鑷子夾起一塊指骨,骨骼表面泛著銀白色金屬光澤,
像是被電鍍過。"骨骼鋰含量超標420倍,"張敏的聲音通過對講機傳來,"更奇怪的是,
顱內(nèi)檢測出六氟磷酸鋰結(jié)晶,這是鋰電池電解液的主要成分。"她舉起CT掃描圖,
顱骨的穿刺創(chuàng)口周圍分布著樹枝狀金屬紋路,"兇手不是單純殺人,
是在做某種人體改造實驗。"蘇晴的手機震動,收到小張發(fā)來的化工廠舊檔案:2018年,
化工廠與軍方簽訂"新型儲能材料研發(fā)協(xié)議",項目代號"LYX"。
她想起林小雨的銀戒刻字,突然意識到"LYX"不僅是人名縮寫,
鋰電池實驗"(Lithium Battery Experiment)的首字母組合。
下午,蘇晴以環(huán)保志愿者身份進入化工廠。行政樓大廳的榮譽墻上,
王建軍的照片掛在顯眼位置,旁邊是"年度杰出貢獻獎"的獎狀,
頒獎日期為2021年7月23日——林小雨失蹤后的第11天。
她注意到照片里王建軍的袖口露出半截紋身,正是齒輪與鋰電池的組合。
廢棄實驗室B-07的電鉆痕跡還在,操作臺下方有塊活動地板。蘇晴用力掀開,
露出通往地下的金屬梯,梯級上有新鮮的電解液腐蝕痕跡。地下空間比地面低十度,
她打開手電筒,光束掃過排列整齊的鐵桶,桶身編號從01到37,
每個桶上都刻著失蹤村民的姓名和失蹤日期。"第35號,陳衛(wèi)國。
"蘇晴的手指撫過父親的名字,鐵桶邊緣有暗紅色結(jié)晶,
她知道那是電解液與血液混合后的產(chǎn)物。桶底躺著父親的工牌,
照片上的男人穿著化工廠制服,背景是冷卻塔,與三年前失蹤時穿的衣服一模一樣。
實驗記錄堆在角落的行軍床上,最新一本的日期是2024年3月11日,
筆跡與王建軍的審訊筆錄一致:"第37號電池充能完成,續(xù)航突破300公里。
第38號志愿者已就位,特征:女性,O型血,環(huán)保志愿者。"蘇晴的后背貼上鐵桶,
冷汗浸透防化服——她就是第38號。手機在此時響起,是醫(yī)院打來的:"王建軍醒了,
點名要見你。"蘇晴趕到時,重癥監(jiān)護室門口站著兩名持槍特警。病房內(nèi),
王建軍戴著呼吸面罩,手腕和腳踝纏著約束帶,看見蘇晴后,手指吃力地指向胸口。
"他說...有東西藏在牙冠里。"護士遞來消毒鉗,蘇晴小心翼翼夾出顆金屬膠囊,
里面卷著張小紙條,字跡被電解液暈染:"實驗室通風(fēng)管道,軍工密道,
LYX項目核心數(shù)據(jù)。"她抬頭看向王建軍,發(fā)現(xiàn)他的瞳孔呈詭異的銀白色,
那是鋰中毒晚期的癥狀。凌晨,蘇晴再次潛入化工廠。通風(fēng)管道的鐵銹簌簌掉落,
她的恐密閉空間癥發(fā)作,心臟狂跳,但父親的工牌硌著胸口,提醒她不能放棄。
管道盡頭連接著舊軍工密道,密碼鎖的提示是"LYX-0723",輸入后,
鐵門發(fā)出液壓裝置啟動的聲響。
密道內(nèi)的景象讓她捂住嘴——墻壁上掛滿人體電池實驗的照片,林小雨被綁在實驗臺上,
李明哲拿著注射器,而王建軍穿著防化服在旁記錄。
照片下方的說明文字寫著:"志愿者編號LYX-0723,血液鋰濃度達標,
電池充能效率提升200%。"手機突然收到小張的消息:"蘇晴,快出來!
化工廠的安保系統(tǒng)顯示有人闖入實驗室!"她轉(zhuǎn)身想跑,卻見密道口站著個穿防化服的人,
手里拿著電鉆,鉆頭還在滴著黃綠色液體。搏斗中,蘇晴扯下對方的袖口布料,
借著應(yīng)急燈看清那是看守所的囚服材質(zhì)。"你以為王建軍是兇手?
"對方的聲音帶著變聲器的沙啞,"他只是個負責(zé)銷毀證據(jù)的棋子,
真正的棋手..."話音未落,密道頂部的噴淋系統(tǒng)啟動,噴出大量電解液,
蘇晴趁機爬進通風(fēng)管道,身后傳來電鉆撞擊金屬的刺耳聲響。回到地面時,
化工廠的警報聲此起彼伏。蘇晴躲在蘆葦蕩里,摸出那塊囚服布料,
上面有編號"037"——正是王建軍的囚服編號。她突然想起審訊室監(jiān)控里,
王建軍咳嗽時,袖口閃過的布料邊緣,與襲擊者的完全一致。凌晨三點,
蘇晴在警局實驗室比對布料纖維,小張沖進來:"王建軍不見了!監(jiān)控顯示,
他被個穿白大褂的人帶走,那人的步態(tài)...和你父親很像。"他展示監(jiān)控截圖,畫面中,
戴口罩的神秘人扶著王建軍,兩人走向地下車庫,
背景墻上的時鐘顯示2:17——與三年前父親失蹤的時間分秒不差。
蘇晴的手機彈出匿名快遞通知,她在警局門口的快遞柜里找到個金屬盒,
里面裝著帶血的實驗室日志,最新一頁寫著:"第38號電池充能進度50%,
預(yù)計2024年3月15日完成。"日志的落款是李明哲,
那個兩年前"墜樓身亡"的技術(shù)員。她翻開日志第一頁,日期是2021年7月12日,
內(nèi)容讓她渾身發(fā)冷:"王建軍說,志愿者的血能讓電池跑更遠,反正他們都是污染受害者,
不如廢物利用。林小雨反抗時,他用電鉆在她顱骨鉆孔,
說這樣能讓電解液更好地滲透大腦..."窗外突然傳來刺耳的剎車聲,蘇晴沖到窗邊,
看見輛黑色SUV駛出警局停車場,后排座位上,王建軍的臉貼在玻璃上,嘴巴大張,
似乎在喊著什么。她舉起手機拍照,閃光燈亮起的瞬間,
V的后牌照是"軍A·LYX0723"——正是化工廠項目代號與林小雨失蹤日期的組合。
手機在此時震動,收到條新的匿名短信:"第38號,你的血聞起來比你父親的更甜。
"蘇晴望向化工廠方向,冷卻塔的燈光依次亮起,最頂端的信號燈是幽綠色,
那顏色與王建軍七竅流出的液體一模一樣,仿佛整個工廠都在為新的實驗體歡呼。
她摸出父親的銀戒,戒面倒映著自己蒼白的臉,耳后不知何時出現(xiàn)了一塊銀白色斑點,
形狀像極了鋰電池的電路圖。蘆葦蕩的風(fēng)帶來硫化氫的氣味,這次她聞到的不是腐爛,
而是某種機械運轉(zhuǎn)的冷硬感,像是無數(shù)節(jié)人體電池正在地下深處充能,
等待著被裝入汽車、手機、甚至...軍用設(shè)備。
第三章 電解液的詛咒2024年3月13日,春雨如針,
扎在臨江市康寧心理診所的玻璃幕墻上。蘇晴望著診室內(nèi)的沙盤模型,
坦克與鋰電池的模型被擺放在"污染區(qū)",旁邊是戴著防毒面具的小人偶,
手里舉著"還我健康"的標語——這與三年前化工村抗議現(xiàn)場的場景驚人相似。
"李明哲每周三下午三點來做治療,"張海濤醫(yī)生推了推金絲眼鏡,
"他說自己每晚都會夢見電解液池,池子里浮著無數(shù)張人臉,每個都在喊'還我血來'。
"他打開診療記錄,2022年5月的記錄寫著:"患者堅信參與了人體電池實驗,
出現(xiàn)嚴重被害妄想,建議住院治療。"蘇晴摸出李明哲的實驗室日志,
扉頁上的簽名與診療記錄一致。"他不是妄想,"她將日志推給張海濤,
"這些實驗真實存在,而你——"她盯著醫(yī)生胸前的鋼筆,
本站所有內(nèi)容都已取得正版授權(quán)。版權(quán)聲明 - 投稿聲明 - 自審制度 - 免責(zé)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