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小就聽過一句耳熟能詳的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但很多人忽略了的是,三百六十行、行行有禁忌。
說到禁忌、三百六十行中,要數與死人打交道的行業禁忌最多,紙扎店便是其中之一。
而紙扎店做的生意有兩種,最常見的是售賣喪葬用品和紙扎,這種買賣有一定的手藝就行,畢竟只是提供喪葬物品、賺的是陽間人的錢,禁忌雖多但易操作、風險也相對較低。
另一種比較神秘,店內不售賣任何物品,而是以接任務為主,主要是幫陰人完成一些生前未了之事,陰人以陪葬品或等價服務作為酬勞,做的是實實在在的陰人買賣,這種生意風險極大,一般都是強有力的陰陽先生才敢端這個碗。
趙大爺在鎮上開了一家傳統的紙扎店,因為手藝精湛非常受歡迎,老人家做了一輩子的紙扎生意,行業內的所有事務都了然于胸,即便如此、趙大爺每次開店前都會先檢查鎮店‘’三寶",確認無誤后才會開始營業。
而紙扎店的鎮店三寶就是:照影燈、打鬼棍及回陽酒,照影燈是由傳統手藝制成、二十厘米長的燈柱頂上一個明鞏制成的圓球燈罩,光源用的是熒光粉,夜間營業便要打開照影燈。
因為做的是陽人生意,無影子的顧客概不接待,當夜晚閉店時、也要手持照影燈巡視店內的每一個角落,確定無陰人滯留后才能閉店。
打鬼棍則是由陳年桃木制成、輔以朱砂和符文,棍體長一米二、通體呈三色,主要用于驅趕不守規矩的陰人。
回陽酒就非常簡單,主要是高度數的高粱酒、配上純陽的雞冠血制成,主要用于祛陰煞、兼顧回陽和壯魂,噴灑在店內還能驅趕躲在陰暗處的臟東西。
趙大爺有一個孫女,名叫趙玉婷,年方十八就已經出落得亭亭玉立,一家人都視為掌上明珠,但趙玉婷對紙扎這個行業非常反感,陰森森的不說、還又累又苦。
趙大爺從小就悉心教導趙玉婷,很多禁忌講了一遍又一遍,趙玉婷小時候還能聽進去一些,上學后就變了樣,因為學的是唯物主義,很多禁忌被她當成了封建迷信。
放暑假期間,趙玉婷從學校回到家中,這天、吃過晚飯已經天黑了,因為爺爺外出坐席、父母也在忙碌,趙玉婷便看起了紙扎店。
趙玉婷一直守到晚上十點鐘,眼看沒生意了便準備關門,趙玉婷先整理了一下物品,正準備起身關門時,一個一身黑裝的中年男子突兀的出現在了柜臺前。
男子的突然出現嚇了趙玉婷一跳,回過神的趙玉婷急忙詢問男子需要些什么,而男子掃視了一圈店內,目光落在了趙玉婷身上,男子直勾勾的盯著趙玉婷看,表現得對她非常有興趣。
男子目光冰冷、毫無生機,把趙玉婷看得心里發毛,但她又不好得發脾氣,只能說道:先生、我們要關門了,您要買什么的話請快些告訴我。
但男子還是不出聲,眼睛也不離開趙玉婷,看得久了、嘴角緩緩揚起一抹邪異的笑,眼看男子怪異又無理,趙玉婷心里很害怕,隨即轉頭呼喚起了院子里的父母。
就在趙玉婷轉頭時,男子掏出了一大沓錢,悄無聲息的放在了柜臺上,等趙玉婷回頭時、男子已經不見了蹤影。
看著柜臺上的錢,趙玉婷感到莫名其妙,再看店內的貨品、一樣也沒少,于是拿著錢走出店門,視線搜索了一圈、也沒發現剛才那名男子。
眼看人已經離去,趙玉婷便把錢放在了柜臺上一個單獨的抽屜里,計劃是等那名男子自己來取,或者送去公安局。
深夜、一家人正在熟睡,院子里卻刮起了陣陣陰風,趙玉婷睡得很熟、完全沒覺察到,趙大爺睡眠比較淺,猛然的被風聲驚醒,感覺到怪異、便提著照影燈出門查看。
只見一股黑風盤旋在趙玉婷的門口,黑風中還傳出若有若無的笑聲,趙大爺連忙舉起照影燈看過去,一條漆黑的身影立在趙玉婷門外。
看清了那股黑風,趙大爺心里一驚、家里什么時候惹來了這種臟東西,急忙找到打鬼棍走了過去,趙大爺掄起打鬼棍朝著黑風打去,也許是懼怕打鬼棍、黑風急忙沖出院子消失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