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前朝遺孤現身沈硯之與蘇家一行回京后,受到了朝堂上下的熱烈歡迎。
圣上親自在太和殿設宴款待,表彰沈硯之的功績,并當場冊封他為“御前帶刀侍衛”,
賜宅一所,黃金百兩。沈硯之謙遜受封,謝恩而退。宴會上,
沈硯之與陳玉章、王震等人相鄰而坐。陳玉章舉杯祝賀:“沈公子,此次多虧你智勇雙全,
扳倒攝政王,保住了我等身家性命。往后在朝堂上,你我定當攜手共進。
”王震也笑著附和:“沈公子,你在禮部與天牢的智謀,讓在下欽佩不已。
今后錦衣衛定當全力支持你。”沈硯之微笑著舉杯回應:“諸位大人過譽了,
這不過是晚輩分內之舉。往后還請諸位前輩多多指教。”酒過三巡,
沈硯之的目光落在圣上身上。圣上此刻正與幾位重臣交談,面上帶著愉悅的笑容。
沈硯之心知,圣上的親政之路才剛剛開始,而自己手中的前朝遺孤生死簿,
或許能成為影響朝堂格局的關鍵。宴會結束后,沈硯之與裴九霄回到新賜宅邸。
宅內仆從早已安排妥當,裴九霄在書房外等候,沈硯之則獨自進入,將生死簿取出,
輕輕放在案幾上。“裴總管,進來吧。”沈硯之輕聲喚道。裴九霄推門而入,
眼神中帶著一絲期待:“少爺,您打算何時行動?”沈硯之點了點頭:“是時候了。
生死簿上的遺孤,我們必須逐一尋找。他們不僅是前朝血脈,更是我們復國的重要助力。
”裴九霄眼中閃過一絲興奮:“少爺,我們從哪兒開始?”沈硯之微微一笑,
手指輕輕敲擊著案幾:“生死簿上,最近的一位遺孤,就在京畿城外的云隱寺。
此人名為林清羽,乃前朝將軍林遠山之后。林遠山曾在先帝駕崩前,率兵抵抗攝政王的叛軍,
全家被滿門抄斬。唯獨林清羽因外出未歸,逃過一劫。”裴九霄沉吟道:“云隱寺,
這地方我倒是聽過。那寺廟終年云霧繚繞,地形復雜,倒是個藏身的好去處。少爺,
您打算親自前往嗎?”沈硯之點頭:“沒錯。明日一早,我們輕裝簡行,前往云隱寺。
此事不宜聲張,以免打草驚蛇。”裴九霄點頭稱是:“少爺放心,我已安排好一切。
此行我們會扮作香客,暗中調查。”次日清晨,沈硯之與裴九霄換上粗布衣衫,
扮作尋常百姓,帶著一名心腹家仆,乘坐馬車向京畿城外進發。
云隱寺位于京畿城西郊的青云山上,山路蜿蜒崎嶇,馬車難以通行。一行人棄車步行,
沿著山間小道蜿蜒而上。山路兩旁古木參天,鳥鳴山幽。裴九霄行走間,
不時警惕地觀察四周。沈硯之則借機欣賞山間景色,舒緩連日來的疲憊。“少爺,您看那里。
”裴九霄突然停下腳步,指著山腰間的一處廟宇。沈硯之順著望去,只見云霧中,
一座飛檐斗拱的寺廟若隱若現,晨鐘暮鼓之聲隨風傳來,為山林平添幾分莊嚴。
“那就是云隱寺。”沈硯之輕聲說道。一行人加快腳步,不多時便來到寺廟山門前。
古樸的山門上掛著一塊匾額,“云隱寺”三個鎏金大字在晨光中熠熠生輝。寺門前,
香客來往不絕。沈硯之三人混在人群中,進入寺內。寺內香煙裊裊,佛音繚繞。
裴九霄暗中觀察四周,尋找林清羽的蹤跡。“少爺,那邊。”裴九霄突然低聲提醒,
指著偏殿方向。沈硯之順著望去,只見偏殿外,一名身著月白僧袍的年輕僧人正在清掃落葉。
那人面容清秀,眉目間帶著幾分英氣,與生死簿上林清羽的畫像極為相似。沈硯之心中一動,
卻未輕舉妄動。他帶著裴九霄走向偏殿,裝作禮佛的樣子,暗中觀察那僧人。
那僧人似乎察覺到沈硯之的注視,清掃完畢后,朝著沈硯之這邊緩步走來。他雙手合十,
微微一笑:“施主面相不俗,不知有何貴干?”沈硯之心中一凜,這僧人的氣度與談吐,
絕非尋常人。他拱手回禮:“大師法號?貧僧從遠方來,欲尋一位故人,
不知大師可曾聽聞林清羽這個名字?”僧人眼神微微一顫,手中的掃帚輕輕落地。
他環顧四周,見無人注意,便輕聲說道:“施主隨我來。”沈硯之與裴九霄對視一眼,
跟著僧人穿過偏殿,來到一處僻靜的禪房。僧人關上房門,轉而面向沈硯之,
眼神中透著一絲期待與警惕:“施主,你究竟是什么人?為何打聽林清羽?
”沈硯之從懷中掏出半塊玉佩,遞給僧人:“大師請看,此物可還認得?”僧人接過玉佩,
月光下,玉佩上的龍紋與他頸間佩戴的吊墜竟完美契合。他瞬間淚流滿面,
撲通跪地:“公子!您便是前朝太子遺孤?林清羽等候多年,終得相見!
”沈硯之心中大石落地,扶起林清羽:“林將軍果然在此。我乃前朝太子之子沈硯之。
多年未見,今日終得相聚。”林清羽起身,眼中滿是激動:“公子,這些年您受苦了。
快請上座,容林清羽細細稟告。”禪房內,三人圍坐。
林清羽向沈硯之講述了當年林家滿門被斬的慘狀,以及他如何逃至云隱寺出家為僧的經歷。
“公子,當年林家被滅門之時,我因外出辦事,僥幸逃脫。后聽聞攝政王誅殺前朝臣屬,
便隱姓埋名,在此云隱寺削發為僧,每日誦經念佛,盼能超度亡魂。”林清羽語氣沉重。
沈硯之望著林清羽,心中涌起一股愧疚:“林將軍,這些年委屈你了。如今攝政王已被拿下,
我正籌備復國大計。不知將軍意下如何?”林清羽眼中閃過一絲精光:“公子,
林清羽雖身處寺廟,卻從未忘卻復仇之志。愿意隨公子左右,共圖大業。
”裴九霄在一旁點頭稱贊:“林將軍忠心耿耿,有您相助,復國之路必添助力。
”沈硯之大喜,起身向林清羽拱手:“有將軍相助,何愁大業不成?”三人商議良久,
決定暫且按兵不動,待沈硯之回京后再做詳細部署。林清羽提出,可暗中聯絡其他遺孤,
聚攏前朝舊部,為復國積蓄力量。正當三人交談之際,禪房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一名小和尚沖進來,驚慌失措:“大師,外面有官兵包圍了寺廟,說是來捉拿要犯!
”林清羽面色一變:“公子,怕是走漏了消息。他們沖著我來的!”沈硯之心中一緊,
攝政王余黨尚未清除,他們定是得知林清羽在此,欲除之而后快。“裴總管、林將軍,
我們速從后山撤離!”沈硯之迅速做出決定。三人快步跟隨小和尚,穿過寺后的密林,
朝著后山轉移。官兵們的喊殺聲越來越近,林清羽一邊跑一邊對沈硯之說:“公子,
這寺廟后山有條小路,可通往山下村落。你們先走,我來斷后!”沈硯之搖頭:“林將軍,
不可。我們同生共死,不能讓你一人涉險。”林清羽堅定道:“公子,若我被捉,
攝政王余黨必會嚴刑逼供,太子身份將徹底暴露。為了復國大計,您必須脫身!
”裴九霄也勸道:“少爺,林將軍說得有理。我們不能因小失大。您快走,
我與林將軍在此抵擋片刻。”沈硯之心中掙扎,但形勢緊急,容不得他多想。
他咬牙道:“好,那我便從后山撤離。林將軍、裴總管,你們千萬小心!
”林清羽與裴九霄點頭,轉身迎向追兵。后山小路上,三人分開行動,
林清羽與裴九霄利用地形與官兵周旋,為沈硯之爭取時間。沈硯之沿著小路狂奔,穿過密林,
來到山下村落。他找了一戶人家,說明情況后,那戶人家見他是朝廷官員,
忙不迭地提供幫助。沈硯之換了身農夫服飾,趕往村外的驛站,乘馬車直奔京畿城。
與此同時,林清羽與裴九霄在山間與官兵展開激烈搏斗。林清羽雖多年未動刀槍,
但武藝仍在,他手持禪杖,招招凌厲,擊退數名官兵。裴九霄則在一旁配合,短劍寒光閃爍,
瞬間放倒幾人。然而,官兵人數眾多,二人漸漸不支。就在這時,
林清羽突然發現官兵隊伍中,有一人竟是攝政王余黨、禁軍副指揮使吳廣。“吳廣!
原來是你在背后搗鬼!”林清羽大喝,挺杖直取吳廣。吳廣冷哼一聲,
抽出長劍迎戰:“林清羽,你這逃犯,今日便是你的死期!”裴九霄聞言大驚,
這吳廣乃是攝政王心腹,武功高強。他忙上前相助,奈何此時官兵已將二人團團圍住。
林清羽與裴九霄背靠背而戰,林清羽借著禪杖的長柄優勢,擊打遠處官兵,
裴九霄則用短劍近身格斗,但二人胸口都已帶傷,漸漸力不從心。“林將軍,
看來我們今日要在此地埋骨了。”裴九霄喘著粗氣,嘴角溢血。林清羽搖頭:“絕不能!
我們必須撐到沈公子回援!”就在這時,山林深處突然傳來一陣馬蹄聲。官兵們一愣,
紛紛回頭望去。只見數十名黑衣騎士從林間疾馳而來,為首之人正是錦衣衛指揮使王震。
“王指揮?”裴九霄與林清羽又驚又喜。王震一馬當先,手中長槍如蛟龍出海,
瞬間搠翻數名官兵。他大聲喝道:“林將軍、裴總管,我們來遲了!兄弟們,給我沖!
”錦衣衛騎士們訓練有素,長槍如林,迅速將官兵們擊潰。吳廣見勢不妙,轉身欲逃,
卻被王震一槍挑翻馬下。王震旋即翻身下馬,走到林清羽與裴九霄身前,
抱拳道:“林將軍、裴總管,沈公子已回京,得知消息后立刻派人通知了我們。
錦衣衛定當保護二位周全。”林清羽與裴九霄對視一眼,心中大石落地。
王震安排人手將二人扶上馬,一行人迅速朝京畿城方向撤退。回到京城,
沈硯之已在宅邸焦急等候。見三人平安歸來,他大喜過望,
立刻安排大夫為林清羽與裴九霄治傷。“多謝王指揮及時相救。”沈硯之對王震感激道。
王震擺手道:“沈公子,您與林將軍、裴總管都是大周的功臣。錦衣衛自當效勞。不過,
吳廣已招供,攝政王余黨正暗中集結,企圖在京城掀起叛亂。還望沈公子多加小心。
”沈硯之心中一凜,攝政王雖死,余黨仍在。他知道,復國之路充滿艱險,
但如今已找到第一位遺孤林清羽,復國大計初現曙光。“王指揮,
還請幫忙在暗中保護林將軍,以防余黨報復。”沈硯之請求道。王震點頭:“沈公子放心,
錦衣衛自會妥善安排。”隨著林清羽的加入,沈硯之的勢力悄然壯大。他深知,
這場復國的權謀大戲,才剛剛拉開帷幕。“少爺,接下來,我們該怎么做?
”裴九霄在養傷期間,向沈硯之問道。沈硯之望著窗外的天空,
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裴總管,我們已經有了林將軍的助力。接下來,我會通過生死簿,
尋找其他遺孤,并暗中聯絡前朝舊部。同時,密切監視攝政王余黨的動向,防范于未然。
”裴九霄點頭稱是:“少爺,我已將生死簿上的名字分派給心腹,讓他們暗中調查。
相信很快,就會有更多遺孤現身。”沈硯之心中有了計劃,他知道,復國之路雖長,
但只要一步步走下去,終有一日,他會重登皇位,還天下一個公道。數日后,
沈硯之進宮面圣,將林清羽的身份以及攝政王余黨暗中集結的情況一并奏報。圣上聽后大驚,
立刻下旨,任命沈硯之為“平叛先鋒”,賜尚方寶劍,賦予他便宜行事之權。
沈硯之謝恩出宮,回到宅邸,立刻召集林清羽、裴九霄以及王震的手下心腹,商討平叛事宜。
“諸位,如今攝政王余黨蠢蠢欲動,我們需先發制人。林將軍,你對前朝舊部最為熟悉,
可否暗中聯絡他們,聚攏兵力?”沈硯之沉聲問道。林清羽起身:“公子,此事包在我身上。
我即刻動身,聯絡舊部,三月之內,必聚起一支五千人的隊伍。”沈硯之點頭:“好。
裴總管,你負責留在京城,監視余黨的動向,并保護林將軍與我的家眷。
”裴九霄抱拳應命:“少爺放心,宅邸的防御已加強,絕不會讓任何人接近。
”王震的心腹錦衣衛校尉李強也開口:“沈公子,錦衣衛可在城中各處布置眼線,
一旦余黨有異動,立刻通知我們。”沈硯之滿意地點頭:“如此甚好。大家各司其職,
我們齊心協力,定能將余黨一網打盡。”隨著計劃的逐步實施,
沈硯之的勢力在暗中迅速膨脹。與此同時,攝政王余黨也在暗中加緊活動。吳廣逃脫后,
立刻向余黨的核心人物匯報了情況。“吳廣,你逃回來了!
”余黨頭目、兵部侍郎錢如海驚呼,面色鐵青。吳廣單膝跪地:“大人,屬下無能,
未能得手。那沈硯之背后有錦衣衛撐腰,還找到了前朝遺孤林清羽。
”錢如海重重一拳砸在案幾上:“可惡!這沈硯之成長太快,我們必須盡快行動!
”余黨謀士鄭文遠從旁出謀劃策:“大人,依我看,
我們可趁沈硯之尚未完全掌控遺孤與舊部之際,先發制人。在京城發起叛亂,逼圣上禪位,
徹底攪亂朝堂局勢。”錢如海皺眉思索:“叛亂?這可是掉頭的大罪。若準備不足,
我們將全軍覆沒。”鄭文遠冷笑:“大人,沈硯之崛起,對我們來說是滅頂之災。
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放手一搏。只要我們控制了京城的關鍵城門與兵械庫,
就能與朝廷軍隊分庭抗禮。”錢如海眼中閃過一絲狠厲:“好!鄭文遠,
你立刻聯絡城外的私兵,三日后在城南校場集結。吳廣,你帶人混入城門守衛中,
替換掉原有的將領。到時里應外合,奪下京城!”吳廣與鄭文遠領命而去,
錢如海望著他們遠去的背影,心中既有期待,又有些許不安。他知道,此番行動若敗,
將萬劫不復。沈硯之府邸內,沈硯之正在書房與林清羽、裴九霄研究平叛地圖。
林清羽手指校場的位置,沉聲道:“此處是叛軍集結之地。若能先發制人,突襲校場,
定能打亂他們的部署。”裴九霄點頭:“不錯。我們可以調集錦衣衛與前朝舊部,兵分三路,
包圍校場。同時,控制城門,防止叛軍逃竄。”沈硯之微微一笑:“林將軍、裴總管,
此計甚好。不過,我們還需考慮圣上的態度。畢竟,兵變之事,非同小可。
”林清羽眼中閃過一絲精光:“公子,圣上素來忌憚叛亂。
若我們能提前告知圣上我們的計劃,并保證行動不會波及無辜,圣上或許會默許。
”沈硯之點頭:“好。林將軍,你與我一同進宮,向圣上匯報計劃。裴總管,
你負責調度人手,確保行動萬無一失。”裴九霄抱拳應諾,三人繼續商討細節直至深夜。
三日后,夜幕低垂,月色朦朧。沈硯之與林清羽身著黑衣,頭戴夜行面罩,
快步走向城南校場。裴九霄已帶人提前埋伏在四周,
錦衣衛與前朝舊部的戰士們個個全副武裝,如臨大敵。“公子,叛軍已在校場集結,
錢如海與鄭文遠正在帳內密謀。”裴九霄低聲道。沈硯之點頭:“按計劃行事。林將軍,
帶人突襲校場,控制錢如海。裴總管,你帶人守住城門,防止叛軍逃脫。
錦衣衛負責清理余黨,一個不留!”林清羽與裴九霄領命,
分別率領人馬向校場與城門方向摸去。沈硯之則帶著幾名親信潛至校場附近,暗中觀察。
只見校場內火把通明,叛軍們正在列隊,錢如海與鄭文遠站在高臺上,下達最后的命令。
“兄弟們,今日我們起事,是為了天下蒼生!只要奪下京城,我們就能過上好日子!
”錢如海高聲鼓動,試圖激起叛軍的士氣。然而,就在這時,林清羽突然躍上高臺,
手中長劍直指錢如海:“錢如海,你這叛賊,還認識我嗎?”錢如海大驚,轉身望去,
卻見林清羽身后的錦衣衛已將校場出口盡數封鎖。他瞬間明白大勢已去,
卻仍試圖掙扎:“林清羽?你這叛徒!你以為這樣就能改變什么嗎?
”林清羽冷哼一聲:“錢如海,你勾結攝政王余黨,企圖叛亂,罪不容誅!今日,
便是你的死期!”裴九霄此時也帶人沖進城南校場,控制了所有城門,將叛軍徹底包圍。
錦衣衛戰士們配合默契,迅速拿下校場制高點,切斷叛軍的指揮系統。
錢如海與鄭文遠見大勢已去,轉身欲逃,卻被林清羽與裴九霄分別制服。校場內,
叛軍們紛紛繳械投降,平叛行動大獲全勝。沈硯之踏入校場,
望著被五花大綁的錢如海與鄭文遠,冷聲道:“將他們押入天牢,等候圣上發落。
”裴九霄上前一步:“少爺,此次行動大獲全勝,攝政王余黨的主力已基本鏟除。不過,
還有一些漏網之魚,需要繼續追查。”沈硯之點頭:“好。傳令下去,
懸賞通緝所有余黨分子。同時,加強城門防守,防止他們逃離京城。”隨著余黨叛亂的平定,
沈硯之的聲望在朝堂內外達到頂峰。圣上大悅,下旨晉升沈硯之為“鎮國將軍”,
賜黃金千兩,并在午門外為其舉行盛大的慶功宴。慶功宴上,文武百官紛紛向沈硯之敬酒。
沈硯之謙遜應對,心中卻在思索下一步計劃。“沈將軍,恭喜啊!如今攝政王余黨已除,
您的功績將永載史冊。”陳玉章舉杯祝賀。沈硯之回禮道:“陳大人言重了。
這不過是眾位大人齊心協力的結果。往后在下定當再接再厲,報效朝廷。
”一旁的王震也笑著附和:“沈將軍,您年紀輕輕,便立下如此大功,
將來定能成為朝廷的中流砥柱。”沈硯之心中明白,這權謀之爭永遠沒有終點。
攝政王余黨雖除,但前朝復國之路仍需努力。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利用當前的大好形勢,
加快復國進程。宴畢,沈硯之回到宅邸,將林清羽與裴九霄喚至書房。“諸位,余黨雖除,
但前朝復國之路仍長。接下來,我們要加快尋找其他遺孤,并整合前朝舊部的力量。同時,
密切監視朝堂動向,防止余黨死灰復燃。”沈硯之沉聲說道。林清羽點頭:“公子,
我已暗中聯系上幾位舊部,他們愿意聚攏兵馬,靜待公子號令。”裴九霄也道:“少爺,
生死簿上的遺孤,已有兩位線索明確。我們可即刻動身,將其接來京城。
”沈硯之心中大喜:“好!林將軍,您與我一同前往。裴總管,您留守京城,處理日常事務,
并確保林將軍與我的家眷安全。”三人繼續商討后續行動,直至深夜。
沈硯之望著窗外的明月,心中涌起一股豪情。他知道,前朝的復興,已在不遠處招手。而他,
正一步步走向那輝煌的皇位。然而,就在這時,書房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
沈硯之皺眉,裴九霄上前開門,只見一名心腹家仆滿頭大汗,神情慌張。“少爺,不好了!
林將軍,突然倒下了!”家仆語無倫次地喊道。沈硯之心中一驚,瞬間沖出門外。
林清羽正坐在庭院的長椅上,面色蒼白,口吐鮮血。一旁的仆從們手忙腳亂,不知所措。
沈硯之趕忙扶住林清羽:“林將軍,你怎么了?
”林清羽艱難地開口:“公子……我、我中的毒發作了……”裴九霄大驚,
立刻命人去請大夫。沈硯之心中一沉:“林將軍,你何時中的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