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血色海棠我最后記得的,是手術室刺目的無影燈。消毒水的氣味混著血腥氣,
監護儀尖銳的警報聲里,家屬的哭喊從門外傳來。他們說我是殺人兇手,
說那臺心臟手術本不該失敗。我徒勞地想要解釋血管畸形是術前檢查都難以發現的,
但鋪天蓋地的血色吞沒了所有聲音。再睜開眼時,映入眼簾的是天青色的織金帳子。
檀木雕花床架上垂著月白流蘇,空氣中浮著若有若無的沉水香。我試著動了動手指,
劇痛從四肢百骸竄上來,喉嚨里泛著鐵銹味。"姑娘醒了!快稟告老夫人!
"穿杏色比甲的小丫鬟撲到床前,眼圈通紅。我盯著她發間顫巍巍的珍珠簪花,
突然一段不屬于我的記憶涌入腦海——大周永昌二十三年,鎮北侯府嫡女沈玉棠,
因誤食有毒的胭脂梅臥床半月。"銀朱?"我下意識喚出丫鬟名字,聲音沙啞得可怕。
"奴婢在!姑娘可算醒了,這都昏了三日..."小丫鬟抹著眼淚要扶我起身,
忽然門外傳來環佩叮當。珠簾掀起,走進個穿縷金百蝶穿花緞裙的少女,
眉間一點朱砂痣紅得妖異。我渾身血液瞬間凝固。記憶中最后那個撲上來撕打我的家屬,
右眼下也有這樣一顆朱砂痣。"聽說姐姐醒了?"沈明月笑吟吟地挨坐在床沿,
指尖捏著個青瓷小瓶,"這是我從護國寺求來的甘露,住持說最能解毒。
"她腕間金鑲玉鐲子碰到床柱,發出清脆聲響。我盯著她袖口繡的纏枝海棠,
突然想起昏迷前原主最后的記憶——也是這樣的海棠紋樣在眼前晃動,
沈明月端著梅子蜜餞說:"長姐嘗嘗,江南新貢的胭脂梅。""妹妹今日這海棠繡得別致。
"我猛地攥住她手腕,果然看到繡紋里藏著半片梅核形狀的暗紋,"只是用烏羽玉汁液描邊,
不覺得扎手么?"沈明月臉色驟變。---2 金針刺穴青瓷瓶摔在地上裂成碎片,
沈明月猛地抽回手:"姐姐病糊涂了,盡說些瘋話...""烏羽玉生于南疆,
汁液見血封喉。"我撐著床柱緩緩坐起,五臟六腑都在絞痛,語氣卻帶著笑,
"但若與曼陀羅花粉以三比七調配,就能讓人纏綿病榻,
脈象似心疾突發——妹妹說是也不是?"滿室寂靜中,外間突然傳來拐杖頓地的聲響。
滿頭銀絲的老夫人在嬤嬤攙扶下走進來,精明的目光在我和沈明月之間逡巡。"老夫人明鑒。
"我搶先開口,"請取銀刀、烈酒、金針,再要三錢龍腦、五錢雪見草。
"在沈明月驚恐的眼神中,我扯開衣領露出鎖骨下方青黑的毒紋,"此毒三日入肺腑,
五日蝕心脈,幸而今日是第四日。"老夫人手中佛珠啪地斷了線,檀木珠子滾落滿地。
她顫聲道:"照大姑娘說的辦!"當銀刀劃開指尖時,我終于確認這具身體中毒已深。
黑血順著羊脂玉碗邊緣蜿蜒,我捻起金針刺入曲池穴,
突然聽見沈明月帶著哭腔說:"長姐定是病中魔怔了,
怎的突然會醫術...""許是娘親在天之靈保佑。"我盯著她瞬間慘白的臉,
故意讓染血的帕子飄落在她裙擺,"妹妹說,當年母親誕下雙生子,
怎就偏偏我體弱多病需要送去莊子上?"3 世子疑云雪見草混著龍腦在銅爐里騰起青煙,
我拔出發間銀簪挑破十指。黑血滴在纏枝蓮紋痰盂里,漸漸轉成暗紅。
老夫人盯著我利落的行針手法,渾濁的眼里泛起精光。
"大姑娘這手金針渡穴..."她摩挲著重新串好的佛珠,
"倒像極了二十年前..."話音未落,窗外突然傳來瓦片碎裂聲。沈明月袖中寒光乍現,
竟握著匕首朝我心口刺來。我反手將藥碗潑向她的眼睛,滾燙的藥汁在錦被上燙出焦痕。
混亂中有人破窗而入,玄色衣袂掃落半簾月光。劍鋒抵在沈明月頸間時,我終于看清來人。
青年眉目如墨色山水,腰間懸著的螭紋玉玨沾著夜露,正是靖南王世子蕭景珩。
"本世子追查漕銀案線索,倒撞見場好戲。"他劍尖輕挑,沈明月袖中落出個鎏金海棠香囊,
滾出幾粒朱紅藥丸。老夫人突然劇烈咳嗽起來:"這...這是西域紅信石!
"我突然記起三日前原主咽氣時,枕畔若有若無的海棠香。原來從換嬰到投毒,
竟都是為掩蓋十五年前那樁..."世子爺明鑒。"我按住抽痛的太陽穴,
"此毒需配合龍涎香誘發,煩請查驗佛堂供奉的——""啪!
"老夫人突然揚手給了沈明月一耳光,翡翠護甲在她臉上劃出血痕:"孽障!
你竟敢用你生母那套腌臜手段!"滿室燭火猛地搖晃,我望著沈明月扭曲的臉,
突然明白了為何她的朱砂痣與記憶中那人一模一樣。
---4 藥廬初立三更天的梆子響過西廂時,我正對著菱花鏡包扎手腕。
白日里蕭景珩那個瘋子,為試我是否真懂醫術,竟用淬毒的暗器劃破我手臂。
"姑娘何必答應世子開藥廬?"銀朱捧著血衣抽泣,"太醫都說太后中的是閻羅笑,
那是無解之..."銅鏡突然映出窗外人影。我抓起妝臺上的犀角梳擲向窗欞,
外頭傳來悶哼。推開窗只見個黑衣人踉蹌逃走,
青石板上落著塊雙魚玉佩——竟與母親遺物一模一樣。次日我在朱雀街掛牌問診,
特意將母親留下的《青囊札記》攤在案頭。未時三刻,果然有位戴帷帽的婦人求診,
袖口隱約露出燒傷疤痕。"夫人這咳疾,怕是十七年前火場落下的病根。"我捻著銀針輕笑,
"當年棲霞宮走水,活下來的宮人都有肺葉灼傷之癥。"婦人猛然攥緊我的手,
金鑲翡翠護甲掐進皮肉。我任由血珠滴在《青囊札記》的"火厄篇",
輕聲道:"淑太妃可想知道,當年是誰換了安神香里的甘松?
"藥爐上的雪梨川貝羹咕嘟作響,我望著婦人遠去的馬車,知道這把火終于要燒回寧王府了。
轉身卻撞進蕭景珩懷里,他指尖轉著塊雙魚佩,笑得像只狐貍:"沈大夫好手段,
連深宮里的魚都引來了。"朱雀街第三間鋪面開張那日,我在檐下掛了串銅鈴。
每個鈴鐺里藏著不同藥材,風過時空氣里就浮著百草香。對面綢緞莊的老板娘來討安神香,
我注意到她腕間胎記形如展翅鶴——正是《青囊札記》里提過的南疆"守宮人"標記。
"夫人夜里心悸時,不妨在枕下放三錢決明子。"我將香囊推過去,狀似無意地提起,
"聽聞南疆有種雙生蠱,子蠱發作時母蠱會綻放海棠紋..."銅鈴突然無風自動,
街角閃過戴斗笠的身影。當晚藥廬遭竊,丟失的卻只有我故意留在柜中的假賬本,
封皮用烏羽玉汁液寫著"棲霞"二字。---5 宮宴驚變淑太妃派人送來鎏金請柬時,
附了支燒焦的玉搔頭。我在火盆里撒了把磷粉,
青煙中浮現出女子模糊的輪廓——竟與沈明月有七分相似。"當年棲霞宮那位,
是先帝從南疆帶回來的巫醫。"蕭景珩把玩著玉搔頭突然旋開簪頭,掉出粒蟲殼,
"她研制的長生蠱,需要至親血脈的心頭血做藥引。"我撫摸著突然刺痛的心口,
終于明白為何沈明月每次靠近時,鎖骨的毒紋就會發燙。那根本不是中毒,
而是被種下了反噬母蠱的...太后壽宴那日,我穿著御賜的蹙金繡鳳襦裙踏入麟德殿。
沈明月作為寧王義女隨行,鬢間金步搖墜著西域進貢的血玉髓。絲竹聲中,
蕭景珩突然將酒盞湊到我唇邊:"今日這梨花白里,加了姑娘最愛的雪見草。
"溫熱的呼吸拂過耳畔時,他往我掌心塞了枚蠟丸。蠟丸里裹著半張漕銀案賬目,
墨跡間混著龍涎香。我望向御座旁焚香的青銅獸爐,突然明白太后所中之毒從何而來。
正要起身,沈明月突然打翻酒壺,葡萄釀潑在我裙擺綻開暗紅痕跡。偏殿更衣時,
我望著銅鏡里多出的身影,反手將金簪刺入對方咽喉。
尸體后頸的刺青露出半朵海棠——和沈明月乳母身上的一模一樣。"姑娘!
"銀朱抱著染血的宮裝沖進來,"麟德殿出事了!太后她..."我抓起藥箱疾奔,
卻在轉角被蕭景珩拽進暗閣。他指尖沾著朱砂,快速在我掌心寫下一個"叁"字:"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