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雨晴的手指在書架上游走,像一位鋼琴師在尋找那個完美的音符。
二手書店特有的霉味混合著紙張的香氣鉆入鼻腔,
這是她每周六下午的固定儀式——在繁忙的編輯工作之外,尋找那些被時間遺忘的文字珍寶。
"這本應該不錯。"她自言自語,從書架深處抽出一本暗紅色封面的精裝書。
封面上燙金的《虛界邊緣》四個字已經有些褪色,沒有作者署名,也沒有出版社信息,
只有右下角一個小小的、像是手繪的眼睛圖案。季雨晴皺了皺眉。
作為一名從業五年的童書編輯,她對書籍的裝幀設計有著近乎偏執的敏感。
這本書的排版方式、紙張質地都透著一種古怪的熟悉感,卻又說不出在哪里見過。"多少錢?
"她拿著書走向柜臺。柜臺后的老人從老花鏡上方看了她一眼,又看了看那本書,
眼神突然變得復雜。"這本...不賣。""為什么?它不是擺在售書區嗎?
"老人猶豫了片刻,最終嘆了口氣:"二十五塊。但我要提醒你,
有些故事最好還是留在書架上。"季雨晴付了錢,心里卻因老人的話更加好奇。走出書店時,
天空飄起了細雨,她將書護在外套下,快步走向地鐵站。回到家,她迫不及待地泡了杯紅茶,
窩在沙發里翻開了這本神秘的書。第一頁只有一行字:"當你讀到這些文字時,
我已經不在這個世界上了。——季雨晴"她的手指猛地一顫,熱茶濺在睡褲上。同名同姓?
這巧合未免太過詭異。繼續往下讀,她的不安逐漸變成了震驚。
書中主角季雨晴也是一名童書編輯,住在和她相同的街區,
甚至描述了她公寓的布局——朝南的陽臺,廚房里那個總是滴水的水龍頭,
臥室墻上那幅梵高的《星空》復制品。"這不可能..."她喃喃自語,卻無法停止閱讀。
故事講述主角發現了一本奇怪的書,書中預言了她接下來三天的生活細節。隨著閱讀深入,
主角開始分不清書中的描述是預言還是她潛意識在按照書中內容行動。季雨晴猛地合上書,
心跳如鼓。她看了眼墻上的時鐘——晚上十一點十八分。
書中正好寫到主角在十一點二十分會聽到樓上傳來彈珠落地的聲音。她屏住呼吸等待著。
十一點二十分整。"嗒、嗒、嗒..."清脆的彈珠聲從天花板傳來,
就像過去三個月里每晚都會出現的那樣。但今晚不同,
因為書中明確提到了這個細節——這個她從未告訴過任何人的怪現象。季雨晴感到一陣眩暈。
她沖到衛生間用冷水洗了把臉,抬頭時鏡中的自己臉色慘白。回到客廳,
她強迫自己繼續閱讀,迫切想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么。書中寫到,
第二天早上主角會在郵箱里收到一封沒有署名的明信片,上面是一座燈塔的照片,
背面寫著"你記得這個地方"。第二天清晨,季雨晴幾乎是跑向公寓樓下的信箱。
當她顫抖的手指真的抽出一張燈塔明信片時,一陣刺骨的寒意從脊背竄上來。
明信片背面的字跡與書中描述一字不差。接下來的三天,
季雨晴如同活在一場無法醒來的夢中。
同學、地鐵里突然故障的電梯、辦公室窗臺上出現的黑貓——全都精準地在她的現實中上演。
最可怕的是第四天晚上的描述:"季雨晴終于決定找出真相。
根據書中第137頁夾著的咖啡館收據,
她來到了'邊緣咖啡館'..."季雨晴迅速翻到137頁,
果然發現一張泛黃的收據夾在那里,上面的日期是兩年前,
咖啡館地址距離她辦公室只有兩個街區。第二天午休時間,她站在了"邊緣咖啡館"門前。
這家隱藏在巷子深處的小店她從未注意過,墨綠色的門框和櫥窗里擺滿的舊書卻莫名熟悉。
推門進去時,風鈴發出清脆的聲響。"我猜你會來。"一個低沉的男聲從角落傳來。
季雨晴循聲望去,看到一個約莫三十出頭的男人坐在最里面的位置。
他面前攤開的正是那本《虛界邊緣》,旁邊放著一杯已經冷掉的咖啡。"你是誰?
"她警惕地問,卻沒有移動腳步。男人示意她坐下:"程墨。我想你應該有很多問題。
"季雨晴注意到他修長的手指上有長期寫作留下的繭,眼睛下方是濃重的黑眼圈,
像是很久沒有好好睡覺了。"這本書...里面的內容...""都變成了現實?
"程墨替她完成了句子,"我知道。因為我也經歷過。"他告訴季雨晴,
三年前他在一家舊貨市場發現了這本書,當時他是一名默默無聞的小說作者。
和季雨晴的經歷一樣,書中內容開始在他的生活中一一應驗。"最可怕的是,
"程墨的聲音壓得更低,"書中主角也叫程墨,描述的是我的生活,
包括那些只有我自己知道的秘密。""后來呢?"季雨晴不知不覺已經坐到了他對面。
"我做了你現在正在做的事——按照書中的線索尋找答案。
書中提到一個叫'林教授'的人物,我花了大半年時間找到他。"程墨的眼神變得飄忽,
"他說這本書是一種'現實映射',能夠吸收讀者的記憶和經歷,自我更新內容。
""這太荒謬了!"季雨晴脫口而出,卻又立刻想起這幾天的經歷。程墨苦笑:"是啊,
我當時也不信。直到林教授給我看了另外五本同樣的書,每本內容都不同,
但都精準描述了它們各自讀者的生活。"他從包里拿出一個牛皮紙信封,
推到季雨晴面前:"這是我收集的資料,關于這本書和類似現象的報告。
但最關鍵的證據在這里——"他翻開《虛界邊緣》的最后一頁,
季雨晴驚訝地發現那里貼著一張照片:童年的她站在一座燈塔前,笑得燦爛。
照片背面寫著日期——正好是二十年前的今天。
"這...這是我七歲生日那天..."季雨晴的聲音顫抖,
"但這張照片應該在我父母家的相冊里,
我從沒帶出來過..."程墨的表情變得異常嚴肅:"因為這本書不僅僅反映現在,
它還能挖掘出你最深處的記憶,那些你自己都可能已經遺忘的片段。
"季雨晴感到一陣天旋地轉。如果書中能出現她童年時私人照片的內容,
那么還有什么是不可能的?"還有一個更可怕的事實,"程墨深吸一口氣,
"我查遍了所有出版記錄,這本書從來沒有正式出版過。每一本都是獨一無二的,
像是...專門為某個讀者定制的。""那它是怎么來的?誰寫的?"季雨晴追問。
程墨的眼神突然變得躲閃:"這就是最奇怪的部分。根據我的調查,
這本書可能...沒有作者。""什么意思?""就像它自己寫了自己。
"程墨的聲音幾乎是一種耳語,"或者更準確地說,是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
無意識地創造了內容。"季雨晴突然想起書中關于"邊緣咖啡館"的描述,
以及她如何按照書中的指引來到這里。如果書能預測未來,那么是她在按照書中行動,
還是書中內容因她的行動而存在?這個循環的悖論讓她頭痛欲裂。"我需要更多證據,
"她最終說,"不能僅憑這些就相信一本會自我創作的書存在。
"程墨點點頭:"明智的選擇。事實上,
書中提到明天你會發現一個關鍵線索——在你辦公室的抽屜里有一份你從未見過的稿子。
"離開咖啡館時,季雨晴感到程墨的目光一直追隨著她。走到巷口,她忍不住回頭,
卻看到程墨站在窗前,手里拿著那本書,嘴唇蠕動著像是在讀什么。
陽光透過玻璃照在他身上,投下的影子卻比實際應該有的要長得多,
像是有兩個影子重疊在一起。第二天,季雨晴幾乎是沖進辦公室的。
她顫抖著打開最下層的抽屜——那里通常只放一些備用文具和舊合同。然而今天,
抽屜深處確實躺著一個她從未見過的牛皮紙文件夾。文件夾里是一沓手寫稿,
標題是《虛界邊緣》續集。更令她毛骨悚然的是,
稿子里的情節描述了她昨天與程墨在咖啡館的對話,
包括那些她確信沒有告訴任何人的內心想法。稿子最后一頁寫著:"當季雨晴讀到此處時,
她會意識到一個可怕的事實——程墨不是調查者,他就是作者本人。
"季雨晴的雙手開始不受控制地發抖。如果這是真的,那么程墨昨天對她說的全是謊言?
但他為什么要這么做?更重要的是,這本似乎能預知未來的書稿又是怎么出現在她抽屜里的?
她想起程墨說過的話:"這本書可能沒有作者。"但如果程墨就是作者,
那么他接近她的目的是什么?一個更可怕的念頭擊中了她——如果書中內容能變成現實,
那么書中說程墨是作者這件事,會不會也正在變成現實?季雨晴決定再次面對程墨。
根據稿子中的提示,他今天下午四點會在市立圖書館的古籍修復室等她。
稿子甚至描述了程墨會穿什么衣服——深藍色襯衫和黑色休閑褲。下午三點五十分,
季雨晴站在古籍修復室門前,心跳快得幾乎要沖出胸膛。透過門上的小窗,
她確實看到程墨坐在里面,穿著與描述一模一樣的衣服,正在翻閱一本古舊的大部頭。
她深吸一口氣,推開了門。程墨抬起頭,臉上沒有絲毫驚訝:"你看到稿子了。
"這不是問句。季雨晴突然意識到,他早就知道一切。"你是作者。"她直接說道,
聲音比她想象的要冷靜,"為什么要騙我?"程墨合上書,緩緩站起身。
他的眼神中有種季雨晴讀不懂的情緒——像是愧疚,又像是恐懼。
"因為我也是最近才發現這個事實,"他的聲音沙啞,"就像書會吸收讀者的記憶一樣,
它也在吸收我的...我的思想,我的創作。我越調查,就越分不清哪些是我寫的,
哪些是書自己'生長'出來的內容。"他走向季雨晴,
在距離她兩步遠的地方停下:"最可怕的是,我開始懷疑...我是否真的存在。
也許我只是這本書創造出來的一個角色,為了完成某個故事。
"季雨晴想起程墨那不自然的影子,以及書中那些過于精準的描述。如果程墨是作者,
那么他為什么要寫一個關于自己可能不存在的故事?如果他是虛構的,那么她呢?
她所經歷的一切呢?"證明給我看,"她突然說,"證明你是真實的。
"程墨苦笑:"怎么證明?告訴你只有我知道的事情?但那可能只是書中的內容。
給你看我的身份證?那也可能只是故事設定。
"他伸手輕輕碰了碰季雨晴的手腕:"你能感覺到嗎?我的體溫。但這可能也只是你的想象。
"季雨晴確實感受到了他手指的溫度,但這并不能證明什么。在極度真實的夢境中,
人也能感受到觸覺和溫度。"有一個方法,"程墨突然說,"書中提到過一個地址,
城西的老公寓樓504室。那里應該有些答案。
但問題是...""問題是如果我們按照書中說的去做,就可能只是在完成書中預設的情節。
"季雨晴接上他的話,突然明白了這個悖論的可怕之處。
程墨點點頭:"就像一個無限循環的鏡子迷宮。但如果我們不去,就永遠找不到答案。
"兩人沉默地對視了片刻,同時做出了決定。"現在就去。"季雨晴說。走出圖書館時,
夕陽將兩人的影子拉得很長。季雨晴忍不住回頭看,這一次,程墨的影子看起來很正常。
但她注意到一個細節——在陽光下,程墨似乎沒有完全眨眼睛,
他的眼皮閉合時總有一絲縫隙,像是...像是畫上去的人物突然露出了破綻。
城西的老公寓樓比季雨晴想象中還要破舊。斑駁的灰色墻面上爬滿枯黃的藤蔓,
鐵門上的油漆剝落得像是得了某種皮膚病。504室在頂層,沒有電梯,
他們不得不爬上五層搖搖欲墜的樓梯。"你確定是這里?"季雨晴喘著氣問。
樓梯間的燈泡壞了,只有窗外透進來的微弱光線照亮臺階。程墨沒有回答。
他的表情在昏暗光線中顯得格外凝重,右手緊握著那本《虛界邊緣》,指節發白。
到達五樓時,季雨晴注意到走廊盡頭504室的門縫下透出一線光亮。有人在家?
她下意識地抓住程墨的袖子。程墨似乎也注意到了那道光,
他的喉結上下滾動了一下:"書上說鑰匙在門墊下面。"季雨晴蹲下身,
掀開破舊的門墊——一把銅鑰匙靜靜地躺在灰塵中。這個發現沒有讓她感到絲毫輕松,
反而更加不安。一切都按照書中描述精確上演,就像他們只是按劇本行動的演員。
鑰匙插入鎖孔發出刺耳的摩擦聲。門開了,撲面而來的是一股陳舊紙張和灰塵混合的氣味,
還有某種說不清的、像是過期藥物的苦澀味道。程墨率先踏入室內,季雨晴緊隨其后。
眼前的景象讓她倒吸一口冷氣——這不是普通的公寓,而是一個巨大的"研究站"。
客廳的四面墻全部被改造成了軟木板,
上面釘滿了照片、剪報、手寫筆記和紅色棉線連接的各種線索。而在正中央,
是一張放大的季雨晴照片,拍攝角度明顯是偷拍的,
照片上的她正在現在工作的出版社大樓前等紅燈。"這...這是什么?
"季雨晴的聲音顫抖得幾乎聽不清。她走近那面墻,發現除了她的照片,
、大學宿舍窗前的側影、上周在超市購物的畫面...所有照片都被精心標注了日期和地點。
更可怕的是,墻上還貼著她從未公開過的日記片段、醫療記錄甚至夢境描述,全都準確無誤。
其中一頁日記上寫著"今天又夢見了那座燈塔,海水是紅色的",
這正是她十六歲那年寫下的私密文字,連她自己都快忘記了。程墨站在房間中央,
表情復雜地看著這一切:"現在你明白了嗎?"季雨晴猛地轉向他:"明白什么?
這是你做的?你一直在監視我?"她的聲音因憤怒和恐懼而提高。"不,不完全是這樣。
"程墨走向一面較小的軟木板,那里貼著的全是關于他自己的資料,"看這個。
"季雨晴走近查看,發現那是程墨的出生證明、學歷證書和各種身份文件的復印件,
但每份文件上都有奇怪的標記和批注,像是有人在研究這些文件的真實性。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張泛黃的報紙剪報,報道了一起二十年前的兒童失蹤案,
配圖中年幼的受害者與童年程墨驚人地相似。"我不確定這些是不是真的,
"程墨的聲音低沉,"就像我不確定我是不是真的存在一樣。三年前我開始寫《虛界邊緣》,
最初的靈感來自一個反復出現的夢——我夢見自己發現了一本書,書中描述了我的整個人生。
但當我越寫越多,現實開始與小說情節重疊..."他走向一張堆滿稿紙的桌子,
拿起最上面的一疊遞給季雨晴:"這是我上個月寫的續集草稿,還沒給任何人看過。
"季雨晴接過稿紙,第一頁上寫著《虛界邊緣:真相》。快速瀏覽了幾頁后,
她的血液幾乎凝固——稿中精確描述了她今天會去咖啡館見程墨,
會發現自己辦公室抽屜里的神秘文稿,以及他們會一起來到這個公寓。更可怕的是,
接下來的情節寫著她會在書房發現一個上鎖的金屬盒子,盒子里有關于她出生真相的秘密。
"這不可能..."季雨晴搖著頭,卻不由自主地走向里間的書房。程墨沒有阻攔,
只是沉默地跟在后面。書房比客廳更加擁擠,
書架上塞滿了各種版本的《虛界邊緣》和大量研究記憶、現實認知的學術著作。
季雨晴的目光立刻被書桌下方的一個小型保險箱吸引——那是一個銀灰色的金屬盒子,
與稿中描述的一模一樣。"你知道密碼嗎?"她問程墨,聲音干澀。
程墨搖搖頭:"我從未見過這個盒子。"季雨晴蹲下來,手指顫抖地撥動密碼輪。
她試了自己的生日、程墨的生日都不對。就在她準備放棄時,
一個數字組合突然閃現在腦海——她七歲那年去燈塔的日期。保險箱發出"咔嗒"一聲,
開了。里面只有一張泛黃的照片和一封信。照片上是年輕的季雨晴父母站在一座燈塔前,
但他們中間還站著一個陌生的瘦高男子,男子懷里抱著一個嬰兒。
照片背面寫著"小雨晴一歲生日,林教授來訪"。季雨晴從未見過這張照片,
也不認識什么林教授。她顫抖著打開那封信,信紙上的字跡已經褪色,
但仍可辨認:"如果你讀到這封信,說明實驗成功了。記憶植入是可行的,
但代價是被植入者將永遠活在現實與虛構的夾縫中。小雨晴,你不是普通的孩子,
你是我們創造的'媒介',能夠連接虛構與現實。當你長大后,
會有一個叫程墨的作家找到你,他是另一個'媒介'。你們必須決定誰留在現實,
誰回歸虛構..."信的最后署名是"林教授",日期是季雨晴出生前一年。
季雨晴的大腦一片空白。她抬頭看向程墨,發現他的臉色變得慘白。
"林教授..."程墨喃喃自語,"他就是書中提到的那個教授?""這到底是什么意思?
'媒介'?'記憶植入'?"季雨晴的聲音幾乎是一種尖叫,"我是某個實驗的產物?
而你...你也是其中一部分?"程墨突然抓住她的肩膀,力道大得讓她疼痛:"季雨晴,
聽我說我認為這不是真的。我認為這是書在影響我們——它在讀取我們的記憶和恐懼,
然后創造出最讓我們不安的情節。""那這個呢?"季雨晴舉起照片和信,
"這些我從未見過的證據怎么解釋?""我不知道,"程墨松開她,痛苦地抱住頭,
"也許是我們一起瘋了,也許這個世界本身就是虛構的。我只知道自從發現那本書后,
我的生活就變成了一個無法醒來的噩夢。"季雨晴突然注意到書桌上放著一臺老式錄音機。
她按下播放鍵,磁帶開始轉動,先是幾秒雜音,然后傳出一個熟悉的聲音——程墨的聲音,
但語調比她認識的更加冰冷:"實驗日志第147天。
季雨晴樣本表現出預期的記憶混淆癥狀,開始對虛構情節產生真實記憶。
下一步是引導她發現'林教授'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