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安子”
皇帝輕聲喚了一聲,剛進來的王公公。
“皇上,您可算醒來了,這幾日可把奴才擔心壞了。”
王公公滿臉焦急,小碎步疾走到龍榻旁,手中的拂塵隨意地垂在身側,眼里滿是關切,聲音不自覺帶上了幾分顫抖。
“太后千叮萬囑讓您務必好生將養著。”
皇帝眉頭微蹙,仰起頭似要起身。
常年伺候在皇帝身邊,皇帝每個動作以及眼神,他都能心領神會。
王公公忙上前將皇帝扶起,動作輕柔且熟練,一邊扶還一邊念叨:
“皇上,您可是餓了?奴才這就吩咐下去。”
“先不急,朕昏睡這些天,朝堂那邊……情況如何?”
王公公面露難色,不知道該不該說,可猶豫片刻還是俯下身子輕聲道:
“皇上您昏睡這幾日,朝堂之上,右丞相高士達因賑災銀子的事兒,與左丞相慕峰爭得不可開交,二人還在大殿上大打出手,右丞相那是左丞相的對手,一拳上去就把右丞相打懵了。”
皇帝聞言,挑起眉來了興致:“哦?這賑災銀子和慕峰有何關系啊?”
“慕丞相認為邊關的將士們更需要糧食,軍未動,糧草先行,即便邊關在戰王的守護下,不敢有人侵犯,但是將士們不該餓肚子”。
王公公小心翼翼地抬眼,覷了覷皇帝的臉色,賠著笑接著道:
“右丞相也是急得沒辦法,聽聞受災州縣餓殍遍野,他當場就紅了眼,指責左丞相是故意拖延賑災銀子,說他不顧百姓死活,就顧著邊關那點事兒,怕是有私心……”
“哼!他肯定說,你是怕你兒子在軍中餓壞吧?你兒子是人,老百姓就不是了嗎?”
皇帝冷哼一聲,學著右丞相的口氣說道。
“皇上圣明,幾乎一字不差。”
王公公滿臉諂媚,腰彎得更低了,接著說道:
“當時左丞相一聽這話,臉‘唰’地一下就黑了,直接就擼起了袖子。右丞相也不甘示弱,往前一步,兩人就這么杠上了,誰也不讓誰。”
“哈哈哈,他倆不杠上,朕還覺得奇怪呢。”
皇帝忽地大笑出聲。
當年,文宣帝去世前留有遺詔,左丞相慕峰和右丞相高士達,為輔政大臣。
全力輔助皇帝。
左丞相慕峰掌管兵部,而右丞相高士達則掌管禮部。
一文一武,水火不容,誰也瞧不上誰。
平日在朝堂上也是爭的面紅耳赤。
以至于朝堂之上形成兩個派系。
想到這里,皇帝接著又問:
“除了這些還有什么要緊之事嗎?”
“還有那御史臺,又彈劾了幾位官員,折子都堆成小山了。”
“朕知道了,朕有些餓了,你去給朕端一碗小米粥來。”
說罷,王公公滿臉堆笑,身子彎成了蝦米狀,雙手交疊在身前,尖著嗓子應道:
“喏!皇上稍等,奴才這就去御膳房吩咐。”
說罷,他轉身快步走出大殿,腳步匆匆卻又不失穩重,那小碎步邁得極快,一路帶起輕微的風聲。
很快王公公就端來一碗小米粥,皇帝破天荒喝了兩碗粥,還吃了一個菜包子。
“小安子,你說朕的幾個兒子中,哪個能堪大任啊?”
皇帝冷不丁地問王公公這樣一句話,王公公手中正整理著的茶盞猛地一顫,險些滑落。
他心里“咯噔”一下,暗自叫苦,這可是個燙手山芋,稍有不慎便會惹禍上身。
王公公緩緩放下茶盞,“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額頭緊貼地面,聲音帶著幾分惶恐:
“皇上,奴才不過是個伺候您的下人,哪有資格妄議諸位皇子。
在奴才眼里,幾位皇子都是人中龍鳳,各有千秋,定是能為皇上分憂,為我朝社稷添磚加瓦的。”
皇帝嘴角浮起一抹似有若無的笑意,卻未就此放過他,悠悠說道:
“起來吧,朕就是隨口問問,瞧把你嚇的。
你整日在朕身邊,見得多,也聽得多,就沒個自己的看法?但說無妨,朕恕你無罪。”
王公公低著頭,不敢說話,這可是個送命題,他哪敢妄議皇子們。
這不是墳頭蹦迪,不知死活嗎?
他很惜命的,他還要好好伺候皇上呢。
做了一番心理斗爭后,王公公俯下身子叩頭小心翼翼說道:
“皇子們都是龍章鳳姿,天縱奇才,奴才愚昧。”
皇帝見他那怯懦懦的樣子,輕嘆了口氣,沒好氣的道:
“起來吧!看你那惜命的奴才樣兒?”
“多謝皇上。”
王公公笑著起身,臉上堆滿了討好的笑。
小眼睛瞇成了一條縫,弓著身子,雙手交疊放在身前,一副恭順模樣。
王公公從小就伺候皇帝,皇帝什么心思,他總能猜個七七八八。
皇帝這般問他,其實心中對幾個皇子早有考量。
“罷了,罷了,你去給朕擬旨。準辰王妃與辰王和離。這次她救朕有功,朕先給她記下,日后有想要的再問朕要。”
“喏!”
王公公不敢耽擱,連忙躬身應聲退了出去。
皇帝揉了揉發疼的太陽穴,目光望向殿外那一片金黃的琉璃瓦,思緒飄遠。
這些年,他殫精竭慮,就盼著能為這江山社稷尋個可靠的接班人。
可幾個兒子還是需要好好打磨,歷練。
太子看似沉著冷靜,但心性不穩,遇事易走偏鋒。
老二文韜武略,是眾皇子中出類拔萃的存在,只是過于兒女情長,不夠果斷。
再想到老二,還有那個訛上老二的媳婦,他就覺得腦門兒青筋直突突。
老三頗有心機,遇事冷靜,看似不爭不搶實則暗中培養自己的勢力。
老四還小又貪玩,不問世事,整天圍著皇叔戰王,有事沒事總愛往軍營跑,還酷愛習武。
皇帝每每想到幾個兒子就覺得腦仁疼。
說起戰王夜瀾晟,那可是大周赫赫有名的人物。
當年,文宣帝去世,臨終前下詔封19歲的文錦為皇帝,立國號為,永昌。
那會戰王夜瀾晟才剛出生沒多久。
他是皇帝的胞弟,大周的江山,有一多半都是他在沙場上浴血奮戰打下來的。
夜瀾晟7歲去了封地,一直鎮守邊關幾座城池。
年僅15歲就披上戰甲、奔赴戰場。
戰場上的他,仿若戰神臨世,手持長槍,沖鋒陷陣,無人能敵。
多年來,他南征北戰。
歷經大小戰役無數,每一場戰斗。
他都身先士卒,帶領著大周的將士們勇往直前,立下了赫赫戰功。
他的威名,在大周的每一寸土地上傳頌,成為了大周百姓心中神一般的存在。
因其卓越的功績,被封為戰王,受萬民敬仰 。
算算時間,這幾天就是戰王回京之日。
……
慕熙悅一出大殿,就被辰王扣住手腕,問個不停。
“慕熙悅,父皇他怎么樣了?你不懂醫術就不要胡來。”
辰王很是氣憤的,手上的力道不自覺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