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和一輛車相撞我想自殺。有人說,好死不如賴活。
我認為這話是針對那些感覺不出生活好壞的白癡們說的。
他們大多喜歡網上那些安慰和麻痹人精神的“心靈雞湯”。他們相信什么大愛和堅強。
他們相信咬牙切齒就能把痛苦扛住。他們相信喝過“孟婆湯”之后,來生就會忘記苦難。
其實,對于一個正常人來說,賴活在困境里,實在是一種煎熬和痛苦。說實話,
誰不想好好活在這個流光溢彩的世上?說俗一點是,
誰不想活得要車有車要房有房要錢有錢要女人就有女人?說雅一點是,
誰不想活得幸福活得自由活得瀟灑活得風風光光?所以,每一個有自殺念頭的人,
都有他(她)啞巴吃黃連講不出的苦。他們或對人生徹底失望。或被生活逼上了萬丈懸崖。
而我,是患上了一種不治之癥。醫生說,要治療這種病,需要昂貴的費用。而且,
也并不一定能徹底根治。只不過是延長存活時間罷了。醫生摘下眼鏡擦拭鏡片的動作,
比他說出 “保守治療” 四個字更讓我發冷。病歷單上 “晚期” 兩個字,
像多年前工地宿舍漏雨時,墻皮剝落的霉斑。那意味著用鋼筋水泥般沉重的債務,
搭建一座通往墳墓的延期臺階。我一貧如洗,舉目無親,難道要舉債治病?
難道要落個人財兩空害了自己又害別人?所以,我決定去撞車。所以,決定去自殺。所以,
我決定了此殘生。但正常人自殺是需要勇氣的。除非這人有抑郁癥或精神分裂癥。
他才會在失去自我控制的前提下,不知不覺就選擇自殺了。我是一個正常人,
所以我很難下定自殺的決心。我日思夜想,絞盡腦汁,設計了好幾種自殺方案:喝藥,上吊,
投河,跳樓,割腕,都被我否決了。它們就像氣球,被我一個個吹鼓,然后又一個個戳破。
我覺得這幾種方案都不可行。因為它們賜給自殺者的死像都很難看。也很痛苦。
我根本沒有這個勇氣。你看,我連自殺都不敢,說明我是個注定會失敗的人。
我也想過去尋找幫助。尋找一個有愛心、愿意幫助別人、也有能力幫助別人的人。
但我潛意識里的這個世界,是人情冷漠的世界,誰又會對我憐憫和同情?我想起那年夏天,
為了討生活,到一個工地去干臨時工。三伏天,太陽能曬脫人皮。工友們中午想休息一下,
老板卻硬逼著我們去搬磚。我說:“老板,這么大太陽你叫我們干活,中暑了怎么辦?
”老板說:“放心吧,不會中暑的。”我問為什么?老板說:“你們出身寒門,一身寒氣,
會中暑嗎?”我氣得要吐血。奶奶的,士可殺不可辱啊。有個哥們想安慰我,
給我講了個冷笑話:一個人對他朋友說:“城市套路深,我想回農村。
”朋友問他:“你回農村干啥?”他說:“我養一只雞和一條狗,過自由自在的日子。
”朋友問:“那你吃什么呢?”他說:“我拉屎給狗吃,狗拉屎給雞吃,雞下蛋給我吃,
餓不著。”朋友說:“如果是這樣,用不了多久你就會完蛋。”他問為什么?朋友說,
因為雞是中間商,它不賺差價嗎?他問那怎么辦?朋友說,好辦,把雞殺了,砍掉中間商,
狗拉屎你吃,你拉屎狗吃,不都有吃了嗎?吃個球,餓死吧。你看,連吃屎都有中間商,
還讓人活不?哥們勸我說,兄弟,想開點,是這個世界太現實了。他說,有錢人眼里是凈土,
沒錢人眼里凈是土。現實就是如此。我是個怯弱無能的可憐蟲,活該被這個好強的世界拋棄。
我在網上反復搜索,尋找一種理想的自殺方式。就在這時,
我看到了一則新聞:一位老人被一輛車撞傷,雙方產生賠償糾紛。后經法院判決,
肇事司機賠償老人醫藥費、營養費和精神損失費十二萬元。我有個新聞界的朋友說,
狗咬人不是新聞,因為狗咬人是司空見慣的經常發生的事情;相反,如果是人咬狗,
那就是大新聞了。所以,這已不是什么新聞。因為這種事在好幾年前就已經發生,
并且現在還在發生。如果不是司機肇事而是老人尋事,用網民的話來說就是碰瓷。
有人總結出人生有八怕:小時怕老爸,上學怕老師,上班怕老板,婚后怕老婆,路上怕老人,
借錢怕老賴,出差怕老王,打牌怕老千,真是經典啊。所以,現在好多汽車司機,
一看到老人就像看到鬼一樣,戰戰兢兢避而遠之,不想惹禍上身。若在以前,
我看到這種新聞,也會和大多數人一樣,麻木不仁或者憤憤然。但是現在,我卻眼睛一亮,
就像看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太荒唐了,我竟把被世人鄙視的這種劣行看成救命稻草,
可笑啊。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這就是我苦苦尋找的那種理想的自殺方式啊。
說出來可能沒人相信,我是一個汽車發燒友,從小就喜歡汽車。那時候我家境還比較富裕,
我父親投我所好,給我買了差不多一屋子汽車玩具,我到現在還保留著舍不得扔掉。后來,
、力帆、長安、吉利、比亞迪、長城、哈飛、華晨、奇瑞和紅旗這十大國產名牌汽車的性能,
我都能倒背如流。進入社會后,我第一件事就是去考汽車駕照,
為將來能開上中國第一流汽車掌握技術。只是事與愿違,后來我所熱愛的汽車,
像我的初戀情人一樣,棄我而去,越來越遠。人有一個執拗的屬性:越是得不到的東西,
就越是想得到,就像俗話說的“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能死在汽車輪子下,
我也心滿意足了。我堅決否定這種行為是碰瓷,它只能叫撞車。好吧,就是撞車。撞車,
它就像電閃雷鳴,只在一眨眼之間,既快捷又無痛苦。如果大難不死,
還可以獲得一筆可觀的賠償費——看看,又回到碰瓷了。我不是老人,汽車司機不會提防。
我已經久病成醫,明白要臉的人不缺德,缺德的人不要臉。最終,要臉的人活得沒有臉,
不要臉的人,活得有頭有臉。既然有了計劃,我就決定馬上行動,
免得在猶豫不決之間產生動搖。我選擇了一個陰雨連綿的日子。出發前,我喝了幾口烈酒,
給自己壯膽。盡管我有高血壓、低血糖和眩暈癥等多種病癥,
醫生也曾經囑咐我不要到高處和太熱鬧的地方走動,要忌煙酒,要保持情緒穩定和心態平衡,
但我既然決定了要輕生,這些醫囑也就不重要了。然后,我出門去選址或者說踩點。踩點?
這話怎么讓我感覺自己像做賊一樣,心里老不是滋味。可不,我這不和做賊一樣嗎?
我首先來到濱江公園。這里林木蒼郁,湖水清澈,
每天都有很多退休老人在這里下棋、看牌和跳舞。這天是周末,
那些上班族也忙里偷閑來這里休閑和娛樂。一棵枝繁葉茂的榕樹下,
幾個男女在進入迷失自我的狀態中搖頭晃腦唱流行歌曲:“啊哈給我一杯忘情水,
不流淚……”這首歌讓我想起了一個掉大牙的笑話:兒子正在投入地唱《給我一杯忘情水》,
父親突然打斷他問:“忘情水是誰給的?”兒子說是劉德華啊。父親說錯。
兒子問他:“那您說忘情水是誰給的呢?”是阿哈給的。兒子問為啥?
父親學唱了一句:“啊哈給我一杯忘情水……”然后說:“你聽,不是阿哈給的嗎?
”兒子問阿哈是誰?父親吃驚道:“你連阿哈是誰都不知道啊?”兒子說不知道。
父親說阿哈就是你娘啊。兒子說這怎么可能,我娘不叫阿哈,叫李桂林。
父親于是又學唱了一句:“啊哈,這個人就是娘。啊哈,這個人就是媽……”兒子哭笑不得。
這個笑話讓我心情突然好了一些。我良心發現似的,突然覺得,
我如果在這么快樂和溫馨的地方自殺,我真的是對不起這些“偷得浮生半日閑”的人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