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重逢是猝不及防的雨林溪覺得自己這半年來的生活,
就像一本被揉皺了又勉強展平的舊書,字里行間透著一股無可奈何的陳舊氣息。她換了城市,
換了工作,甚至努力換了一種生活節奏,試圖把過去那個叫陳嶼的男人,
連同那些兵荒馬亂的青春,一起塵封在記憶的角落。直到這個初夏的午后,
一場突如其來的雷陣雨,讓她狼狽地躲進了公司樓下那家新開的咖啡館。
風鈴清脆的響聲伴隨著雨水的滴答聲,林溪甩了甩傘上的水珠,抬眼望去,卻在瞬間怔住。
吧臺后面,那個穿著白色襯衫,袖子隨意挽到小臂,正專注地調試著咖啡機的男人,
側臉線條利落,鼻梁高挺,下頜線清晰得如同記憶中最深刻的那道刻痕。是陳嶼。七年了。
時間似乎在他身上施了某種溫柔的魔法,褪去了少年時的青澀銳利,
添了幾分成熟男人的沉穩內斂,但那雙眼睛,即使隔著氤氳的咖啡香氣和朦朧的雨霧,
林溪也能一眼認出來——那是她曾以為望盡了星辰大海的眼睛。他似乎察覺到了她的注視,
轉過頭來。四目相對的剎那,空氣仿佛凝固了。陳嶼的動作也頓住了,
手中的咖啡拉花勺微微傾斜,褐色的液體在白色的杯壁上暈開一個不規則的圈。
他的眼神里有驚訝,有錯愕,還有一絲林溪讀不懂的復雜情緒,飛快地閃過。“林溪?
”他先開了口,聲音比記憶中更低沉了些,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沙啞。
林溪感覺自己的心跳漏了一拍,像被什么東西猛地撞了一下,有些慌亂,有些無措。
她張了張嘴,卻發現喉嚨干澀得發不出聲音,只能僵硬地點了點頭。“真的是你。
”陳嶼放下手中的東西,繞過吧臺走了過來。他比以前更高了些,
穿著簡單的襯衫也難掩挺拔的身形。“好久不見。”“好久不見,陳嶼。
”林溪終于找回了自己的聲音,努力讓語氣聽起來平靜,可指尖卻忍不住微微蜷縮。
“怎么這么巧,在附近上班?”他的目光落在她身上,帶著一種審視的意味,
像是在確認眼前這個人是否真的是那個存在于他記憶里的女孩。“嗯,剛搬來這邊不久。
”林溪下意識地攏了攏被雨水打濕的額發,“外面下雨,進來躲躲。”“坐吧。
”陳嶼指了指靠窗的位置,“想喝點什么?我請你。”林溪猶豫了一下,還是走了過去。
窗外的雨還在下,噼里啪啦地敲打著玻璃,將整個世界隔絕在一片水霧之中。
她選了個背對著吧臺的位置坐下,卻依然能感覺到背后那道若有若無的視線。沒過多久,
陳嶼端著兩杯咖啡走了過來,一杯是她以前最愛的拿鐵,上面有一個簡單的葉子形狀的拉花,
另一杯應該是他自己的美式。“謝謝。”林溪接過拿鐵,溫熱的觸感透過紙杯傳到手心,
稍微驅散了一些雨后的涼意,卻驅不散心底的波瀾。“你怎么會在這里?”林溪忍不住問道,
印象中,陳嶼大學學的是建筑,怎么會開起了咖啡館?“大學畢業后,兜兜轉轉了幾年,
覺得還是喜歡這種慢一點的生活。”陳嶼坐在她對面,攪動著杯中的美式,
“就和朋友合伙開了這家店。”他說得云淡風輕,仿佛那些“兜兜轉轉”的歲月里,
沒有任何值得一提的波瀾。林溪哦了一聲,不知道該如何接話。曾經那么熟悉的兩個人,
如今坐在一起,卻只剩下客氣和疏離,空氣中彌漫著一種尷尬的沉默。“你呢?
”陳嶼抬眸看她,“這幾年,過得好嗎?”這個問題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
瞬間在林溪心底激起了層層漣漪。過得好嗎?如果忽略掉那些午夜夢回時的輾轉反側,
忽略掉那個因為他而偏離了軌道的自己,或許,也算好吧。“還行,就那樣。
”她含糊地回答,不想在他面前顯得太狼狽。陳嶼似乎也沒打算深究,
只是輕輕“嗯”了一聲。接下來的時間,兩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
話題小心翼翼地避開那些曾經的過往,只圍繞著現在的工作、生活,以及這座城市的天氣。
林溪喝著那杯熟悉的拿鐵,味道和記憶中一模一樣,甜而不膩,帶著淡淡的奶泡香,
可不知為什么,心里卻有點澀澀的。雨漸漸小了,窗外的光線明亮起來。林溪看了看時間,
站起身:“我該回去上班了,謝謝你的咖啡。”“不客氣。”陳嶼也站了起來,
“有空……可以常來。”林溪扯了扯嘴角,算是笑了笑,沒敢看他的眼睛,
拿起傘匆匆走出了咖啡館。直到走出一段距離,她才敢回頭望了一眼。
那家名為“嶼光”的咖啡館,在雨后的陽光下,顯得格外溫暖明亮。而那個站在門口,
目送她離開的身影,模糊在她的視線里,卻清晰地烙印在了心底。她深吸了一口氣,
試圖將那陣突如其來的心悸壓下去。七年了,以為早已放下的人,怎么會在重逢的瞬間,
就讓她亂了陣腳?第二章 被風吹散的約定回到辦公室,林溪的思緒依舊有些飄忽。
電腦屏幕上的報表數字跳來跳去,她卻一個也看不進去。
腦海里反復回放著剛才在咖啡館里的場景,陳嶼的眼神,他的聲音,
甚至是他身上那股淡淡的、像是剛洗過的白襯衫混合著咖啡香的味道,都清晰得可怕。
她和陳嶼,曾經是大學里人人羨慕的一對。他們相識于大一的迎新晚會,
林溪是那個在臺上彈奏古箏的安靜女孩,陳嶼是那個在臺下吹著口哨,眼神桀驁不馴的男生。
晚會結束后,他堵在后臺,遞給她一瓶冰鎮的礦泉水,嘴角勾起一抹痞氣的笑:“喂,
彈得不錯啊,小學霸。”林溪那時候還是個有些內向的姑娘,被他看得臉頰發燙,
接過水小聲說了句謝謝,就想溜走,卻被他一把拉住。“別走啊,交個朋友唄,我叫陳嶼,
島嶼的嶼。”就這樣,兩個看似完全不同世界的人,莫名其妙地走到了一起。
陳嶼是那種精力旺盛、充滿冒險精神的男生,他會帶著林溪翹課去看一場期待已久的電影,
會在深夜騎著摩托車帶她去江邊吹風,會在她為了考試焦慮時,霸道地搶走她的書本,
拉著她去吃學校后門那家最好吃的麻辣燙。而林溪,則是陳嶼的定心丸。
她會耐心地幫他整理那些亂糟糟的筆記,會在他打完球后遞上干凈的毛巾和水,
會在他偶爾流露出迷茫時,安靜地陪在他身邊,聽他傾訴。他們的愛情,像夏天的風,
熱烈而直接,充滿了青春的躁動和甜蜜。他們會在圖書館的角落里偷偷牽手,
會在操場的看臺上分享同一副耳機,會在無數個夜晚,對著星空許下關于未來的諾言。
“林溪,等我們畢業就結婚吧。”有一次,陳嶼抱著她,在她耳邊輕聲說,
“我要給你買一個帶大陽臺的房子,你可以在陽臺上種滿你喜歡的花草,我給你煮咖啡。
”林溪靠在他懷里,聽著他有力的心跳,用力地點頭,眼睛里閃爍著憧憬的光芒。
那時候的他們,堅信著愛情可以戰勝一切,未來是觸手可及的美好畫卷。可是,
現實往往比想象中更殘酷。臨近畢業,陳嶼的家里出了變故,他的父親生意失敗,
欠下了巨額債務。一向陽光開朗的陳嶼,突然變得沉默寡言。他開始頻繁地出去打工,
做各種兼職,眼里的光芒一點點黯淡下去。林溪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想幫他,
卻不知道該怎么做。她只能更加努力地學習,希望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減輕他的負擔。
畢業答辯結束那天,他們約在學校的湖邊見面。夕陽把兩人的影子拉得很長很長。“林溪,
”陳嶼看著她,眼神復雜,“我們……可能不能像以前說的那樣了。
”林溪的心猛地一沉:“你什么意思?”“我家里的情況你也知道,”陳嶼低下頭,
聲音有些疲憊,“我現在……什么都給不了你。我不能讓你跟著我受苦。”“我不怕苦!
”林溪急忙抓住他的手,“陳嶼,我們一起努力,總會好起來的!”“不一樣的,
”陳嶼輕輕推開她的手,動作很輕,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決絕,“林溪,你值得更好的。
忘了我吧,去過你自己的生活。”“我不要什么更好的!我只要你!
”林溪的眼淚忍不住掉了下來,“你說過要給我買帶陽臺的房子,你說過要給我煮咖啡的!
”“那些都是小孩子的話,當不得真。”陳嶼的聲音冷硬起來,“林溪,我們結束了。
”說完,他沒有再看她一眼,轉身就走。夕陽將他的背影拉得孤寂而決絕,
仿佛要將他們之間所有的過往,都一刀兩斷。林溪站在原地,看著他越走越遠,
直到消失在路的盡頭。眼淚模糊了視線,她感覺自己的世界,在那一刻,徹底崩塌了。后來,
她試圖聯系過他,電話關機,微信不回,所有的聯系方式都像是石沉大海。
她去他租的房子找過他,房東說他已經搬走了,去向不明。就這樣,陳嶼像人間蒸發了一樣,
從她的世界里徹底消失了。帶著那些未完成的約定,和她一顆支離破碎的心。畢業后,
林溪去了另一座城市,試圖開始新的生活。她努力工作,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
可心底的那個角落,始終空著一塊。她不敢再輕易相信承諾,也不敢再輕易付出感情。
她以為,時間已經足夠長,長到可以讓她把陳嶼徹底遺忘。可今天的重逢,卻像一把鑰匙,
猝不及防地打開了那扇塵封已久的門,讓那些被壓抑的情緒,瞬間洶涌而出。
第三章 咖啡館里的舊時光自從那天在咖啡館重逢后,林溪的生活似乎被投下了一顆石子,
原本平靜的湖面,開始泛起圈圈漣漪。她不再刻意避開那家“嶼光”咖啡館。
有時是午休時間,有時是下班之后,她會鬼使神差地走進去,點一杯拿鐵,坐在靠窗的位置,
看著陳嶼在吧臺后忙碌的身影。他似乎比以前更瘦了些,工作時很專注,眼神認真,
偶爾會和熟客閑聊幾句,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這樣的陳嶼,
和記憶中那個張揚不羈的少年判若兩人,卻又有著一種奇特的吸引力。他們的交流依舊不多。
大多時候,林溪只是安靜地坐著,看著窗外,或者低頭處理工作郵件。陳嶼會在空閑的時候,
走過來給她續上一杯水,或者問她要不要嘗嘗新推出的甜點,語氣平淡,
像對待一個普通的老朋友。但林溪能感覺到,有些東西,在悄然改變。比如,有一次,
她正在趕一份緊急的報告,不知不覺錯過了午飯時間,肚子餓得咕咕叫。
陳嶼端來一塊剛烤好的芝士蛋糕,放在她面前:“先墊墊肚子,別餓壞了。”林溪抬頭看他,
他的眼神里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關切。她小聲說了句謝謝,拿起叉子,
芝士的濃郁和蛋糕的綿軟在口中化開,心里竟然涌起一股暖流。又比如,有一次,
她和客戶在電話里溝通得不太愉快,掛了電話后,臉色有些難看。陳嶼遞給她一杯溫水,
輕聲說:“工作而已,別太較真。”簡單的一句話,卻像一股清泉,澆滅了她心中的煩躁。
她抬起頭,對上他的眼睛,那里面沒有探究,只有純粹的安慰。
他們開始偶爾聊起一些大學時的事情,小心翼翼地,像觸碰一件易碎的瓷器。
“還記得我們第一次吵架嗎?”有一次,陳嶼突然問道,嘴角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
林溪愣了一下,隨即想起了那件事。那是大二的時候,陳嶼為了幫兄弟出頭,
和別的系的男生打了一架,臉上掛了彩。林溪知道后,又生氣又心疼,忍不住說了他幾句,
兩人吵了起來。最后,是陳嶼笨拙地從口袋里掏出一顆她最喜歡吃的薄荷糖,塞進她嘴里,
才哄好了她。“記得,”林溪的嘴角也忍不住上揚,“你當時還把薄荷糖紙折成了小船。
”“是啊,”陳嶼的眼神變得有些悠遠,“那時候真傻。”“是啊,”林溪輕聲附和,
心里卻有些發酸。那時候的他們,連吵架都帶著少年人的幼稚和純粹,不像現在,
隔著七年的時光,連回憶都顯得小心翼翼。“你現在……還喜歡吃薄荷糖嗎?
”陳嶼忽然問道。林溪一怔,下意識地點點頭:“嗯,偶爾會吃。”陳嶼沒再說什么,
只是轉身回到了吧臺。過了一會兒,他走過來,手里拿著一小罐包裝精致的薄荷糖,
放在她面前:“這個牌子的,味道還不錯。”林溪看著那罐薄荷糖,透明的罐子,
綠色的糖紙,像極了記憶中的顏色。她拿起一顆,剝開糖紙,放進嘴里,
清涼的薄荷味在口中蔓延開來,帶著一絲熟悉的甜味。“謝謝。”她抬起頭,
對他露出一個真心的笑容。陳嶼看著她的笑容,眼神微微一動,也笑了笑:“不客氣。
”那一刻,窗外的陽光正好,透過玻璃窗灑在他們身上,空氣中彌漫著咖啡和薄荷糖的香氣。
時光仿佛在這一刻倒流,回到了那些無憂無慮的日子,只是,誰都沒有再提起當年的離別。
林溪知道,他們之間隔著的,不僅僅是七年的時間,還有那些沒有說出口的原因,
和那些被歲月塵封的傷口。重逢是意外,靠近是試探,可誰也不知道,這試探的盡頭,
會是什么。第四章 未說出口的真相隨著去“嶼光”咖啡館的次數越來越多,
林溪和陳嶼之間的氛圍也越來越輕松。他們會像老朋友一樣聊天,分享彼此的生活,
甚至偶爾會開一些無傷大雅的玩笑。林溪漸漸了解到,當年陳嶼離開后,
去了南方的一個城市,一邊打工一邊學習咖啡制作。他說那是他當時唯一能想到的,
既能糊口又能讓自己靜下來的方式。后來,他攢了一些錢,又遇到了合適的合伙人,
就開了這家咖啡館。他很少提起家里的事情,林溪也沒有追問。她能感覺到,
那段經歷對他來說,應該是一段不愿回首的過往。直到有一次,陳嶼的一個朋友來店里找他,
兩人在吧臺后面低聲交談,林溪無意間聽到了幾句。“……你爸的身體最近好多了吧?
”“嗯,好多了,醫藥費也差不多結清了。”“那就好,當年真是苦了你了,
一個人扛下那么多。”“都過去了。”林溪的心猛地一揪。原來,
當年他父親不僅是生意失敗,還生了重病?那些她不知道的日子里,他到底承受了多少?
她忽然想起,畢業前夕,
有一次她遠遠看到陳嶼在校門口和一個看起來很憔悴的中年男人爭執,當時她沒在意,
現在想來,那應該就是他的父親。原來,他不是不愛了,只是那時的他,
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覺得自己沒有能力給她未來,所以才選擇了用最傷人的方式推開她。
一股難以言喻的情緒涌上心頭,有心疼,有委屈,還有一絲說不清道不明的酸澀。
她一直以為,他是輕易地放棄了他們的感情,卻不知道,他背后藏著這么多不為人知的苦衷。
那天晚上,林溪失眠了。她躺在床上,腦海里反復想著陳嶼這些年可能經歷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