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走在成功的路上
一周后,許樂收到了正式的小說《明朝那些事兒》,書本沒有什么變化,只是多了序言。
【序言
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正在構思一篇文章,略有所得。但看完這本書卻給了我不同的收獲,那是關于文學責任感的收獲。
歷史通常是嚴肅的,但歷史不應該只有嚴肅。歷史是精彩的,所以我們應該也把他寫的精彩,而不是只有嚴肅。
《明朝那些事兒》就很精彩,許樂的寫作不僅筆鋒活潑,而且不乏自己對歷史的感悟,這樣不僅拉近了作者你讀者的距離,也拉近了古人和今人的距離......
歷史是可以不斷挖掘的智慧寶庫,每次品讀都能得到感悟。如今,讀到這本《明朝那些事兒》,又會展開一番新的境界吧。
——于華】
幾百字的序言許樂看了個大概,反正都是夸這本書的,結尾的作者書名讓他驚喜了好一會。
雖然《活著》、《許三觀賣血記》這些書他都沒看過,但是不妨礙許樂覺得于華NB。這可是靠著《活著》而活著的于華,沒想到能請到他來幫忙寫序言。
看來華文真的對這本書寄予厚望啊,許樂只能說他們真的非常有眼光。
......
整個十一月許樂都在辛苦的辛苦的學習考古方面的知識,盜墓沒有專門的教科書,所以只能從側面去了解一些。
每次上課除了帶本專業的書,還會帶一本考古圖志,許樂的同學也經常調侃他,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曹營是導演系,漢是考古系。
許樂對這樣的言論非常滿意,輿論背景大成,可以開始寫《鬼吹燈》了。
十一月底,華文在小范圍內舉行了新書試讀活動。
就是邀請一些老客戶以及文學評論從業者試讀《明朝那些事兒》,并請求他們寫下讀后感。
這種活動有點類似電影上映前的點映,用來測試讀者反饋的,反饋好就多印一些,宣傳力度大一些,反饋不好則相反。
試讀的100人里大部分都給了積極的反饋,并有不少人當時就要求出版社盡快寄來第二冊。
好家伙,實體書當網絡小說來催更啊?新書都還沒有做正式發布,就著急看第二冊了?
你們這些人,真的,太可愛了,許樂希望多一些這種讀者,愛他。
拿到試讀反饋后,華文開啟了正式的新書宣傳,線上線下同時進行。在新書還沒有發布的時候,市面上已經有一些雜志報紙給出了新書推薦的報道。
《魔都日報》在副版的中間有一遍文章,標題是‘這樣的歷史小說,才是人民喜歡的小說’
《收獲》雜志也在當期刊登了一章的內容,并附評語:《明朝那些事兒》--歷史通俗讀物的現象級之作。
諸如此類的,不勝繁多。
許樂在北電每天看著季秋煙發來的宣傳進度,頗有種自豪感,‘我真NB’。
11月28日,華文開始向各個渠道送貨。發行計劃也不在僅限于首都一地,而是直接開始全國發行。
只單單鑫華書店這個渠道就向華文要了30萬本的新書,鑫華書店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連鎖書店,足跡遍布國內幾乎所有的縣鎮,而且大部分還都是直營店。
30萬的數量也說明了鑫華書店的看好,并且意味著他也將對全國所有門店進行鋪貨,可以說許樂已經走在了成功的路上。
想當初,當年明月實在網上先進行的連載,等到09年出版的時候已經有非常多的書迷已經看過了全書,失去了購買的動力。在這樣的情況下它還是在三年內賣出了1000萬的銷量。
可以說《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有著巨大的潛力,而許樂一開始就讓它走上了正確的道路,他推斷如今的《明朝那些事兒》一定可以獲得超過前世的成績。
......
“小樂,你明天記得過來干媽家里,干媽給你做飯,我還特意問了你媽你喜歡吃什么,要早點過來哈。”
“好的,干媽,我早上起了就過去。”
前幾天劉老師也打過電話給他,大概說了下張白的家世背景,目前已知就有文聯副主席和文化部某個廳長,許樂聽后在心里大呼干爹恐怖如斯啊。
雖然說他覺得現在的自己有點市儈,但是識時務者為俊杰也是老祖宗傳下來的優良美德啊,我那迷人的老祖宗啊,愛他。
隔天早上是周末,許樂難得沒有賴床,八點就起床了。把頭發梳成大人模樣,穿上一身帥氣西裝,照照鏡子,嘖嘖,真不錯。
去超市買了點禮盒裝的水果,許樂打車前往什剎海,張白在這里有一座自己的兩進四合院。
從北電過去只有7-8公里的距離,許樂剛九點就按響了四合院的門鈴。
開門的季秋煙穿著寬松的家居服,未施粉黛的臉龐仍然不失精致與美麗,難怪能把張白迷得神魂顛倒。
要知道文人濫情那可是大概率事件,許樂覺得自己都不一定能守身如玉。
“進來吧,你干爹今天在出版社加班主持你新書發行的事,今天就我們兩個吃飯。”
許樂進門后遞上水果說道:“干媽我隨手帶了點水果,您可不要嫌棄哈。”
季秋煙性格豪爽,沒有在這里假客氣,上門做客帶點禮物是種禮貌,關系再好也應該這樣,除非你一周去三次。
四合院面積不大,但是打理的非常精致。
季秋煙是個時髦的都市女性,所以裝修也往時尚現代的風格走,簡約中透著一股書生意氣,復古中浸潤著新時代的味道。
季秋煙帶著許樂隨便轉了一圈,給他介紹一下家里的布局,許樂越看越羨慕,聽著季秋煙講的就覺得應該會住的非常舒服,等有錢的他也想來一套。
這個時候的四合院價格還在合理范圍,只比樓房貴上一些。等08年之后,四合院的價格就會坐上直升機,一飛沖天了。